星眼看颱風:颱風「鸚鵡」高清雲圖

2020-12-04 中國天氣網

6月12日下午,菲律賓附近的熱帶低壓持續發展,據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首席王新表示,從雲圖上來看,12日中午前後,該熱帶低壓的中心已經移出菲律賓陸地,進入我國南海海域,少了地形摩擦,整個低壓系統的結構趨於對稱,從外形上看,顯得更加「圓乎」,再加上現在南海海域海溫較高,利於低壓強度增強。

12日夜間,南海熱帶低壓已於加強為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級;英文名稱:Nuri;名字來源:馬來西亞;名稱意義:一種藍色冠羽的鸚鵡)。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3日9點鐘其中心位於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向約550公裡的海面上。預計,「鸚鵡」中心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將於14日中午前後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23-28米/秒,熱帶風暴級或強熱帶風暴級)。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3日11點鐘左右其中心位於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向約520公裡的海面上。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3日16時左右其中心位於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向約435公裡的海面上。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3日19時左右其中心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向約310公裡的海面上。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3日21時左右其中心距離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向約280公裡的海面上。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4日7時左右其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南方約45公裡的近海海面上。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4日8時50分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0百帕。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14日12時左右其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境內,強度為熱帶風暴級。

中國天氣網訊 目前「鸚鵡」已減弱為熱帶低壓,中心已進入廣西境內,其結構依舊不對稱,中心較難辨別。

相關焦點

  • 18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颱風莫拉菲高清雲圖實時追蹤
    天氣網訊  18號颱風在周末的時候悄然生成了,此時它即將穿過菲律賓來到南海,這樣一來,我國南海海域又將受到影響,大家注意防範。那麼,從最新18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來看,目前發展如何?一起來看看下面的颱風莫拉菲高清雲圖實時追蹤。
  • 十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颱風海神高清實時雲圖追蹤
    天氣網訊  正在大家都關注9號超強颱風的時候,10號颱風已經在默默醞釀了。從十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來看,此時它的雲系已經在整合聚集中,雖然還是比較散,但預計也快要生成了。具體發展情況,一起來看看下面的颱風海神高清實時雲圖追蹤。
  • 12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颱風「白海豚」高清雲圖實況更新
    天氣網訊  11號颱風才過去幾天,12號颱風的胚胎便悄然出現了。據12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來看,此時它的位置在日本以南的洋面上,具體未來發展如何?一起來看看颱風「白海豚」高清雲圖實況更新。
  • 颱風「蘇迪羅」高清雲圖
    2015年8月9日09時43分颱風「蘇迪羅」FY2G衛星雲圖。2015年8月9日5時30分颱風「蘇迪羅」衛星雲圖。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2015年8月8日19時15分颱風「蘇迪羅」衛星雲圖。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2020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颱風鸚鵡最新位置走向
    2020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衛星雲圖 颱風鸚鵡最新位置走向 菲律賓東部的熱帶低壓將進一步發展為今年第2號颱風基礎概況  6月11日20時,菲律賓東部近海熱帶擾動已加強為熱帶低壓未來發展路徑  預計,熱帶低壓將進一步發展為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英文名:
  • 14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高清衛星雲圖 「燦鴻」最新雲圖發展實況
    天氣網訊  近來,颱風出現的位置大多都集中在日本以南的海域,一般這些颱風大多都不會發展很強,當然,也可能有例外。近日,14號颱風也在與前兩颱風差不多的位置生成了,那麼,未來發展會這麼樣呢?根據,颱風「燦鴻」最新雲圖發展實況來看,此時的它颱風眼隱約可見,說明強度不弱。具體情況,一起來看看14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高清衛星雲圖。
  • 19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最新情況 颱風天鵝或成為今年首個除名颱風
    天氣網訊  從19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最新情況來看,「天鵝」已經發展到很強的一個狀態,即16級超強颱風級別,預計還會加強到17級以上,而眼看就要逼近菲律賓,如果以這樣的狀態登陸,造成的危害可以說是非常嚴重的了。所以說,19號颱風天鵝或成為今年首個除名颱風。
  • 2020廣東颱風最新消息:2號颱風鸚鵡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2020廣東颱風最新消息:2號颱風鸚鵡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weatherman_信欣:【2號颱風鸚鵡待產】今晚日本氣象廳將菲律賓附近的低壓,給出TD-a的預生成提示,未來24小時,2號颱風鸚鵡將生成。目前看,未來這個颱風可能是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大致在14-15日,可能登陸珠江口附近。
  • 2020年2號颱風最新消息路徑圖:颱風鸚鵡會登陸廣東嗎
    2020年2號颱風最新消息路徑圖:颱風鸚鵡會登陸廣東嗎   @weatherman_信欣:【2號颱風鸚鵡待產】今晚日本氣象廳將菲律賓附近的低壓,給出TD-a的預生成提示,未來24小時,2號颱風鸚鵡將生成。
  • 【收藏】常用颱風路徑、衛星雲圖網站匯總
    【實時颱風路徑】信息發布早、訪問速度快。http://www.kantf.com【中央氣象臺-颱風快訊】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颱風最新強度和位置。http://typhoon.nmc.cn/web.html【中國天氣颱風網】中國天氣網發布的颱風路徑,颱風知識、颱風專題,內容豐富。
  • 超強颱風「天兔」高清衛星雲圖
    今年第19號超強「颱風圖為9月20日9點25分雲圖,可見「天兔」結構密實,颱風眼清晰,強度不可小覷。預計,「天兔」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並逐漸向臺灣南部海面靠近,21日白天穿過巴士海峽後,進入南海東北部海面。
  • 2016年第17號颱風鯰魚高清衛星雲圖 鯰魚實時動態更新
    【颱風鯰魚高清衛星雲圖】 每逢佳節迎颱風!今年第17號颱風「鯰魚」生成了!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17號颱風「鯰魚」(熱帶風暴級,英文名颱風鯰魚:Megi;名字來源:韓國;名字意義:一種魚)於23日上午8點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預計,「鯰魚」最強可達強颱風級(14-15級);將在28日前後趨向閩粵沿海。
  • 風雲4號A星拍攝颱風「山竹」真彩色雲圖動畫
    風雲4號A星拍攝颱風「山竹」真彩色雲圖動畫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15日07:47 來源:國家衛星氣象中心
  • 2020年2號颱風鸚鵡最新消息(登陸位置時間+颱風路徑更新)
    2020年2號颱風鸚鵡最新消息(登陸位置時間+颱風路徑更新)   中央氣象臺6月12日06時發布熱帶低壓預報:  菲律賓東部近海熱帶擾動已於昨天(6月11日)晚上加強為熱帶低壓,今天早上5點鐘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北偏西約140公裡的呂宋島西部,就是北緯15.7度、東經120.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 2號颱風鸚鵡來襲,那颱風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年的第2號颱風「鸚鵡」將在6月14日中午在廣東沿岸登陸,目前預計會在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最新消息,「鸚鵡已於14日早上8時50分在廣東陽光的海陵島一帶登陸,登陸時最新風力9級,風速約23m/s)上圖為6月13日中午11時-13時第2號颱風「鸚鵡」的衛星雲圖(動圖)。這次「鸚鵡」來得比較急,它最早於6月11日在菲律賓東部形成熱帶低壓,到6月12日,其中心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部,中心風力達到7級,風速約15m/s。於當晚20時加強為熱帶風暴(即颱風)。
  • 颱風來了!2號颱風鸚鵡已生成,周末將直撲廣東!
    晚上9點,鸚鵡的中心在廣東珠海東南約750公裡,距湛江也不到1000公裡,離我國陸地已經非常非常近了。6月12日晚8點颱風鸚鵡雲圖,中氣愛標註在強盛的副熱帶高壓引導下,鸚鵡將穩定西北偏西行,將在本周日,也就是6月14日登陸廣東省,最大可能是珠江口以西的珠海到湛江之間。對此,超級計算機模式、各大氣象機構都已高度一致,並略微西調鸚鵡路徑。
  • 2號颱風「鸚鵡」魂飛魄散?找不到中心!速度很快到底在哪登陸?
    從6月13日的最新雲圖上看,2號颱風「鸚鵡」出現非常奇特的狀況,和常見颱風有一個漩渦雲系的氣象雲圖不一樣,「鸚鵡」颱風的中心氣流非常混亂,這使得它接下來的走勢非常難預測,但卻預示著一個極佳的發展方向!16:00衛星雲圖二號颱風「鸚鵡」據中國天氣網報導,6月12日發布颱風預報,菲律賓呂宋島西部熱帶低壓發展成了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它儘管風力不大,但移動速度超過了25千米/小時,將於14日白天在廣東西部一帶沿海登陸!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9號颱風衛星雲圖 颱風美莎克未來發展雲圖更新
    天氣網訊  今年的颱風都集中在8月了,這不,8號颱風還在活動中,9號颱風就已經開始醞釀了,條件良好的話就可能生成命名。那麼,目前發展如何呢?我們可以通過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9號颱風衛星雲圖來分析預測,下面一起來看看颱風美莎克未來發展雲圖更新情況。
  • 衛星之眼看颱風「黑格比」
    圖為8月2日8時颱風「黑格比」衛星雲圖。圖為8月2日9時颱風「黑格比」衛星雲圖。圖為8月2日10時颱風「黑格比」衛星雲圖。圖為8月2日11時颱風「黑格比」衛星雲圖。圖為8月2日12時颱風「黑格比」衛星雲圖。圖為8月2日13時颱風「黑格比」衛星雲圖。
  • 「風雲二號」F星是如何監測颱風的
    2012年新發射升空並於近日成功實現在軌交付的「風雲二號」F星(以下簡稱F星)與目前在軌運行的D星和E星共同組網,並在汛期按照用戶(國家氣象中心)要求,啟動了8次區域加密觀測,時間頻次最高5分鐘/次,準確捕捉颱風動向。氣象局長鄭國光評價道,F星的加密觀測在今年颱風預報預測中功不可沒,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