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8日,CBA公司開出了一份頗有爭議的巨額罰單,被罰者涉及CBA教練杜鋒,還有球員周琦、林書豪、郭艾倫、胡明軒、徐傑、王薪凱、買爾丹等人。CBA過去給球員下過罰單,但是沒有這一次引發的爭議大,甚至引來《中國青年報》、澎湃新聞、環球網等媒體的關注和報導,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
廣東宏遠這一次是「重災區」
爭議之一:為什麼罰款金額如此大,以至於有的球員花兩年的工資還不夠罰?這一次遼寧男籃的郭艾倫被罰款最多,高達115萬元,另外前北京首鋼的明星球員被罰55萬,是被罰款第二多的球員,周琦也被罰了,不過僅有10萬元。對於以上三位而言,繳納這點罰款應該不成問題。
目前CBA的贊助商是李寧公司
據報導,郭艾倫的年薪接近1000萬,而林書豪的年薪接近2000萬,周琦年薪為2000萬,再加上他們都有豐厚的代言收入,所以這三人交罰款不成問題。不過,對於徐傑、買爾丹、白昊天等人可就慘了。徐傑目前與廣東宏遠籤的還是新秀合同,據悉拿到只有20萬元的年薪,也就是說徐傑打球兩年,拿到的工資還不夠繳納這一次罰款。買爾丹的年薪據報導是稅前在30-50萬元之間,實際收入可能會更少,至少一年的收入都不夠交罰款的。所以買爾丹同為CBA球員的買爾叫慘:「按這個上面的罰款,買爾丹可以回家賣羊肉串了。」有球迷認為,這一次罰款,真的可能讓球員傾家蕩產。
郭艾倫的穿著違規
爭議之二:為什麼累計這麼多次罰款再公布,為什麼要把上賽季的處罰放到現在來「釣魚執法」?這一次罰單,有不少針對的是球員在今年6-8月,甚至是1月份的違規,《中國青年報》的疑問是,為什麼剛開始出現問題時不罰或者警告,偏偏這時候罰?為什麼不能「像交通違法處理中,會有違法告知,駕駛員在收到簡訊後會注意到,以後不要再出現類似違章。」
多家媒體集體發聲
這一爭議的焦點在於,這一次處罰有點像「釣魚執法」,更合理的做法是,當球員出現違規的時候,就應該儘快通知球員讓他知悉,避免重複犯第二次錯誤,而不應該是讓球員累積很多次違規,罰款金額累積到很多之後才告訴球員。如此一來,就會引起徐傑、買爾丹、白昊天等人「傾家蕩產」。
徐傑兩年的工資都不夠交罰款
爭議之三:既然罰款,就先應該看看贊助商的錢進了誰的口袋,是不是應該先罰俱樂部的款?有球迷認為,球員出現違規穿著,俱樂部應該先被問責,俱樂部出現這方面的問題,根源是俱樂部管理不善,所以CBA公司更應該先重罰俱樂部,然後各俱樂部怎麼罰自己的球員,則是俱樂部自己的事情。還有球迷提到,CBA公司應該算一算球員拿到了多少比例贊助商的錢,再根據這個比例進行罰款,現在這麼一刀切,對徐傑、買爾丹等球員特別不公平。
買爾丹這一次夠慘
以上說法,並非全無道理。對CBA來說,要好好想想這些問題,而對於俱樂部和球員來說,同樣也需要思考自己的問題。解決得好,就是CBA聯賽的進步,解決不好,則會成為CBA聯賽的頑疾。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