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較早服務於汽車工業,是目前應用範圍最廣、應用標準最高、應用成熟度最好的領域。隨著信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工業機器人逐步拓展至通用工業領域,其中以3C電子自動化應用較為成熟。金屬加工、化工、食品製造等領域,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逐漸提升。經初步統計,201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57.3億美元,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1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將達66.3億美元。
數據來源:中國電子學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困境
1。高質量專業人才培養及維持
作為技術密集型行業,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等要求較高,需要員工具備機械、軟體、系統、精密加工與裝配等方面的綜合知識與經驗。由於起步相對於發達國家較晚,我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在人才培養和儲備方面相比之下顯現不足。未來,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智能製造裝備行業將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及競爭力的重要戰場。
2。國際頭部廠商具備先發優勢
中國工業機器人本體及應用技術水平長期落後於發達國家,大部分市場份額仍被國際頭部廠商所佔領。中國整車生產企業中自主企業仍與外資廠商、合資廠商處於長期競爭過程中,國產產品的技術積累和市場開拓需經歷必要過程,國產廠商需要逐步被用戶認可的過程。國產廠商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以性能、可靠性、價格和本土化服務優勢贏得客戶信任。
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
1。國家政策支持智能製造裝備產業
智能製造裝備水平是影響我國製造業甚至整體經濟發展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國家高度重視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支持政策。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顯示國家對發展智能製造的決心,為智能製造裝備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我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迎來大發展時期。
2。終端產品市場巨大,不斷升級,拉動智能製造裝備需求
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和成套裝備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電子電器、軌道交通等領域,下遊產品市場規模巨大。除汽車領域之外,電子電器、軌道交通等領域也不斷發展。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1%。另外,根據「十三五」規劃,我國到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新增約3,000公裡。在上述眾多下遊行業發展的驅動下,智能生產線和成套裝備等智能製造裝備的需求將被持續拉動。
3。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以及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市場機遇
中國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口老齡化加速,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勞動力成本上升加大了製造業企業的成本壓力,削弱了中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為了應對上述挑戰並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率,製造業將深入推進產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機器換人,不斷提升製造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將增加對智能製造裝備的需求,因此,為上遊智能製造裝備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情報、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十四五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服務。
(文章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