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開始學打羽毛球的時候,有一個球友,他水平比我略高,我們經常互為搭檔,在打球過程中,每次當我有失誤的時候,他就會提醒我哪兒錯了,有時候甚至會當面說我「真沒用」,而我自己本身也犯錯在先,也沒有作回應。
但是每一次接球,都感覺如履薄冰,每一次失手,都有一種深深的羞愧感,球打得越來越差。
後來我覺察到這種羞愧感,調整自己的狀態,安慰自己,大不了就不打了,慢慢也不再去管他說什麼,而是專心於打好手頭的球,狀態恢復了好多。
羞愧感讓我不喜歡自己,感覺一無是處,自卑,害羞,手足無措,封閉,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1.羞愧感讓我們沒辦法把精力集中在手頭做的事
《擁抱你內在的小孩》中說,
在記憶深處,我的生命就像一直走在鋼索上,兩邊要保持平衡,一邊要求高效率,高成就和非成功不可,而另一邊則被羞愧和無能的感覺所淹沒,我讓自己專心致力於功課,工作和運動,但在心靈深處總是一直有種感覺,就是我「一定做不好」
舉個例子,
父母在教育小孩時,經常這樣說,你看看誰誰成績多好,你真沒用,這麼簡單都不會做等等。
久而久之,小孩就會產生羞愧感,內心自卑,越來越相信,自己就是這麼差的人。
在羞愧中,孩子越來越無法集中於學習了,父母越罵,就越差,越差就越罵,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羞愧感讓我們感覺不配擁有好的東西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人,他們每當婚姻關係發展到很好時,便會搞出一些事情,比如大手花錢,發脾氣等等,讓關係陷入緊張,來證明我就是很差,我不配有幸福的婚姻;
還有些人在工作,事業做得還不錯時,便會犯一些錯誤,仿佛故事讓快要成功的事情,敗下來。
這些都是我們童年的羞愧感在作祟,讓自己感覺不配擁有成功的事業,美好的愛情,和諧的人際關係。
要培養自己的覺察意識,如果有羞愧感,及時調整,
還是前面哪句話,我自己不傷自己,就沒有人能傷到我。
我們既不要讓別人有羞愧感,也要防止別人對自己使用羞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