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去張掖,都是奔著七彩丹霞的,我也不例外。只是沒有想到,鄰近七彩丹霞,更有一處讓人震驚的冰溝丹霞奇觀。
步入冰溝丹霞景區,恍若穿越了時空,進入一座廢棄的古城:那林立的黃土牆,分明是古建築應有的格局,那土坡上漆黑的植被,仿佛剛被戰火焚燒的痕跡。
天氣陰沉,黃土猙獰,四野殘破,生氣凋零,這哪裡是景區,分明就是硝煙散去的古戰場啊!
一對母女遊客在我前方指點江山,把我從夢境中拉了出來。
冰溝丹霞分布在甘肅張掖市具有裕固花鄉之稱的肅南縣境內,面積約300平方公裡。遠古時期,這裡是一片汪洋,長期的地殼運動,海水退去。乾旱少雨的氣候加之光照充足,地表形成了一層鹼霜,附著在山體上。此外,這裡屬於溫帶草原氣候,冬雪不易化,在自然的山溝裡形成了雪山冰溝,當地人常來滑冰,因此以「冰溝」稱之。
冰溝丹霞是我國乾旱地區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同時也是中國發育最完整,造型最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主要特點是:類型豐富,造型奇特,形態多樣,組合良好,單體造型非常奇特,有泥乳狀、窗欞狀、柱廊狀、疊板狀、陡崖狀、蘑菇狀、蜂窩狀等多種形態,組合成宮殿、碉堡等各種造型,被譽為「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這個描述很奇怪,但卻無比貼切。
景區內廣泛分布丹霞崖壁、石牆、石柱、尖峰、丘陵等地貌形態,尖峭挺拔,連綿不斷,氣勢宏偉。與許多丹霞地貌相似的是,這裡也有很多形象逼真的造型。譬如剛進入景區,左手邊就有一隻駱駝靜臥在那裡,歡迎前來的遊客。
大部分丹霞景區都有逼真的陽元石、陰元石造型,這裡的紫紅色砂巖、礫巖在流水衝蝕、凍融風化,沿著垂直節理崩塌,解體,崖牆分割,形成獨特的「陰陽柱」,演繹著陰陽平衡。
登高遠望,被遊客踩得發白的道路圍繞在一組一組丹霞石柱周圍,看起來很像是城市道路和建築組合。儘管知道這是奇特的丹霞地貌,我仍在懷疑這裡是不是某個古代城市的建築遺存。
最震撼的,當屬「盧浮魅影」,這組宮殿式造型與著名的法國羅浮宮建築十分相似,2011年被《美國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登上封面。
冰溝丹霞上億年的風雨侵蝕,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結果,是侏羅紀第三世紀的作品,無論風化的剝離,還是重力的崩塌,亦或流水侵蝕,都讓冰溝丹霞的砂巖地貌最終成為這般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傑作。
冰溝丹霞之外,是連綿的祁連山脈。
文/圖:大朱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