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景觀,美輪美奐的彩色地形

2021-01-15 廣城萬家明

在我國地域廣闊的國土裡,分布有大大小小的丹霞景觀景區,其中也不乏一些形態奇特的彩色丹霞景觀。丹霞地形地貌的形成也是經歷億萬年才形成的,所以尤為珍貴,是一個可遇不可踏的原始山脈。在我國的甘肅張掖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丹霞景觀,這裡的氣候四季分明,但是甘肅是一個相比南方地區少雨的地區,所以當地的丹霞景觀也是十分好看,彩色的地形地貌成為一個極具觀賞價值的景點。

丹霞景觀的差異性也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每個地方的丹霞景觀也是不盡相同。特別是發育在紅色砂礫上的巖石山之上的地貌才能成為真正的丹霞地貌。但地球從億萬年的進化到地殼的運動,這些丹霞地貌景觀也是隨著年代的久遠而變得異常的魔幻。從而在這些石山上留下一些彩道,加上這些石山的堅硬程度不同,也是很容易受到外力的破壞的,所以在遊覽丹霞景觀時還是要注意其構造的特殊性,以免會破壞到山體的組織。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是國家5a景區,地處祁連山北麓,是中國丹霞景觀發育最好最大,地形最有特色的丹霞景區。它那七彩魔幻的丹霞地形更是眾多遊客與學者所追捧的,因其美輪美奐的丹霞地貌,被中國地理雜誌被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張掖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景觀區包括有冰溝區丹霞區和七彩丹霞區,這種大型的丹霞景觀堪稱世界地理發現的大奇蹟。

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的很多國家也有很多丹霞地貌的原始山脈,但是每個國家所形成丹霞景觀也是各不相同的。正如張掖的這個丹霞景觀主要的還是分布在肅南縣的康樂鄉冰溝丹霞與臨澤縣傀家營鄉的七彩丹霞景觀。整個張掖丹霞地質公園的面積約536平方公裡,著名的景點有雨後丹霞、砂巖、紅色礫石等,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也是獲得世界教科聯組織冠以世界地質公園的稱號。

大家看到這些美輪美奐的丹霞地貌景區感覺怎麼樣,對於這樣天然形成的丹霞地貌有什麼想說的呢?也歡迎大家的留言交流,歡迎各位一起去保護這些大自然歷經億萬年的鬼斧神工的地質構造。

相關焦點

  • 甘肅張掖:雪浴七彩丹霞美輪美奐
    -24 11:11:38 來源: 娛圈快報 舉報   2020年11月22日,一場大雪將甘肅張掖七彩丹霞景區裝扮的美輪美奐
  •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奇觀
    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是自然的奇觀,是我國國內惟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景觀複合區。甘肅張掖丹霞世界地質公園群峰蜿蜒,面積有536平方公裡,分為七彩丹霞景區、冰溝丹霞景區,其中七彩丹霞景區面積約200餘平方公裡。七彩描繪有奇觀,三分寫意驚心目。
  • 地貌: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
    位於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面積約410平方公裡,發育於約200萬年前侏羅紀至第三紀,其中彩色丘陵面積約40平方公裡,數以千計懸崖山巒呈現出鮮豔的丹紅色和紅褐色
  • 探秘張掖丹霞地貌
    隨著電影的熱播,張掖七彩丹霞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張掖的名字由何而來?為什麼稱為「七彩丹霞」呢?這樣的地貌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張掖位於我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絲綢之路穿境而過。古為河西四郡之一的張掖郡,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七彩丹霞」位於張掖國家丹霞地質公園內。「丹霞」一詞原本指天上的彩霞,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
  • 甘肅張掖丹霞地貌退出「申遺」 分析稱缺資金
    甘肅張掖丹霞地貌退出「申遺」 分析稱系因缺錢   張掖丹霞為何無緣「世界遺產」?  近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了將中國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族赤水、江西龍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聯合申報的「中國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
  • 最美的人間落地彩虹——中國甘肅張掖丹霞地貌
    最美的人間落地彩虹——中國甘肅張掖丹霞地貌   它擁有真正的自然奇觀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是新亞歐大陸橋的要道,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貫穿全境,是甘肅省商品糧基地,自古有金張掖、銀武威」美譽。   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張掖丹霞地貌分布廣闊,場面壯觀,造型奇特,色彩豔麗,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和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 甘肅張掖丹霞地貌,大地饋贈的五彩斑斕、燦爛奪目的壯美畫卷
    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地處祁連山北麓,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裡,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遊觀賞價值。
  • 國內壯觀秀麗的5大丹霞榜單,廣東丹霞山上榜,甘肅張掖丹霞地貌
    貴州赤水丹霞地貌:銀瀑飛瀉映丹崖(最佳旅遊季節:四季皆宜)貴州赤水丹霞,來這裡必看的四大精華大概是:瀑布、丹霞、桫欏、古鎮。而這些景觀和諧共存於赤水的各大景觀。甘肅張掖丹霞地貌:宮殿式丹霞天地造(最佳旅遊季節:每年6-9月)甘肅張掖丹霞地貌是我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複合區,更是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張掖丹霞主要包括冰溝丹霞和七彩丹霞兩大風景區,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造型奇特、氣勢磅礴。
  • 中國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張掖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流黑河的潤澤之下,孕育了廣闊的綠洲,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張掖丹霞的地形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時為河西四郡之一的張掖郡,意為「斷了匈奴的胳膊,夾在中國的腋下」,張掖境內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美麗的原生態城市溼地。
  • 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中國丹霞地貌》開課
    (圖片來源: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中國僑網9月16日電 據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9月13日,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實景課堂《中國丹霞地貌》開課,來自28個國家60294個登錄點的師生跟隨鏡頭前往素有「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稱的甘肅張掖,
  • 除了張掖丹霞地貌,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還有哪些
    前面幾篇圖文對張掖丹霞地貌做了一些介紹,那麼中國還有哪些著名的丹霞地貌呢?我們一起去看看。,是中國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質地貌。大金湖(福建泰寧)中國「丹霞地貌」是紅層地貌發育中一個獨特的例證,其豐富的地貌特徵展現出大自然無與倫比的美麗景觀,尤其是以廣東的丹霞山和湖南的崀山的丹霞地貌最為突出。中國學者對這一地貌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科學研究,並首次提出「丹霞地貌」這個概念。
  • 張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與氣候
    今天(16日)2014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隊來到了甘肅張掖,實地參觀了丹霞地貌,對它可能形成的氣候因素作了相應了解,丹霞地貌是經過幾百萬年複雜的地質、氣候演變才得以形成,是無法複製的自然奇景,而它也需要更多的珍惜和保護。
  •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地球獻給人類的質感美
    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區位於甘肅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面積約410平方公裡,其中彩色丘陵面積約40平方公裡。北距張掖市區35公裡,南距肅南縣城5公裡。本區丹霞地貌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沿梨園河兩岸及其各支流(溝)連片分布,分為南北兩大群,中間夾張掖綠洲盆地,遙相呼應,成犄角之勢。
  •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2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張掖丹霞地貌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 被破壞的張掖丹霞地貌,如果你沒去過,根本想像不到有多麼壯觀
    丹霞地貌除了能夠展示正在進行中的地貌演化過程,還孕育了絕妙的自然景觀,這些景觀以紅色為基調,突出的表現了雄渾的山塊形態。在全球都有的「紅色地貌」,而中國又分布最廣,現在我國境內已經發現丹霞地貌1005處,分別位於全國的28個省,並且中國的紅層地貌又獨具特色。學術界認為,丹霞地貌理應申遺,走向世界。
  • 中國最美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張掖丹霞地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張掖丹霞地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古為河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張掖境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著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溼地,氣勢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中國最美的油菜花海,亞洲最大的萬匹軍馬馳騁,獨特的裕固族風情,祁連山草原風光,沙漠冰川奇景.這幾年,隨著我國西部旅遊熱的發酵,張掖七彩丹霞無疑成為張掖市的標誌性景點,是許多外地遊客到張掖的必看景點,許多優秀的攝影師拍出的圖片在網絡上瘋傳。其神奇的景觀讓許多人趨之若鶩。
  • 張掖丹霞地貌 七彩繽紛世界
    9月6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無人機拍攝)。位於祁連山北麓的甘肅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內的丹霞地貌,以層級錯落交替、氣勢磅礴、形態豐富、色彩斑瀾而稱奇,遊客置身其中猶如進入畫境。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6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5日,遊人在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遊覽。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9月5日無人機拍攝的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丹霞地貌。
  • 科普|丹霞地貌「深藏功與名」
    「丹霞」一詞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指天上美麗的紅霞。1928年馮景蘭和朱翽聲首次用「丹霞」描述特定的地層,即丹霞層,最初相當於地質填圖單位,適用於大範圍小比例尺的地質填圖,特指粵北區域的地層單位,是基於其顏色、巖性組合、地質年代、地層接觸關係、地形地貌特徵幾大要素的綜合考慮。
  • 張掖七彩丹霞塑造中國旅遊品牌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趙吉仁 通訊員 張文斌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張掖七彩丹霞景區天氣晴朗,全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領略色彩獨特的丹霞地貌
  • 當熱氣球遇上張掖的七彩丹霞
    丹霞,可以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它是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丹霞地貌主要發育形成於距今一億四千萬至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侏羅紀至第三紀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