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丹霞地貌奇觀形成於2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僅次於中國最大的赤水丹霞。
張掖丹霞地貌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張掖祁連山丹霞主要由紅色礫石、砂巖和泥巖組成,有明顯的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印跡,以交錯層理、四壁陡峭、垂直節理、色彩斑斕而示奇,它是一個以自然風光為主的自然風景區,集廣東丹霞山的雄、險、奇、幽、美於一身,攬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為一體。
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2011年1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張掖國家地質公園」。
這裡的丹霞地貌發育於距今約200萬年的前侏羅紀至第三紀。
張掖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臨澤、肅南兩縣境內,面積達300多平方公裡以上,是中國丹霞地貌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層級錯落交替、巖壁陡峭、氣勢磅礴、形態豐富、色彩班斕而稱奇,有七彩峽、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練、七彩湖、七彩大扇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霞地質構造是巖石堆積形成的,它是指紅色砂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加之特殊的地質結構、氣候變化以及風力等自然環境的影響,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巖怪石,主要發育於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是巨厚紅色砂、礫巖層中沿垂直節理髮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