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新發現:「真正的永動機」、自主運行的時間晶體理論上可能存在

2020-11-26 前瞻網

時間晶體是一種四維以上的空間晶體晶格,在時空中擁有一種超短程的周期性結構運動,就像標準晶體是由空間上有規律重複的原子組成一樣。

可以將它看作是一隻可以永遠保持走時精確無誤的鐘,即便是在宇宙達到熱寂之後也是如此。通常情況下所謂的永動機的能量會隨著運動而消耗,但時間晶體的運動應該不消耗任何能量,而是處於一種穩定的最小能量狀態。

有了時間晶體,科學家們將擁有一種全新的,更加有效的手段對複雜的物理屬性和大量粒子的複雜相互作用行為進行研究,或者是研究物理學中所謂的"多體問題"。在研究量子糾纏時,時間晶體也用得上。

2012年初,時間晶體的理論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弗蘭克·維爾澤克(Frank Wilczek)和肯塔基大學的Alfred Shapere提出。時間晶體的概念最初是有爭議的。研究人員很快證明了一個no-go定理,即在典型的條件下,時間晶體不可能存在。

科學家在2016年首次創造了時間晶體。但是這些晶體需要雷射的周期性爆炸來激發它們有節奏的行為。

現在,兩位科學家已經勾勒出了一幅理論藍圖,描繪出了物質奇態的新版本。

兩人在11月22日的《物理評論快報》上報告說,他們的時間晶體將在沒有外界任何輸入的情況下持續存在。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奧列克桑德爾·基裡延科(Oleksandr Kyriienko)和冰島雷克雅未克大學的瓦萊麗·科津(Valerii Kozin)想要設計一個自我維持的時間晶體。

「我們說,『我們根本不想推動這個系統,』」Kyriienko說。

這兩人利用了「No-go理論」的第二個例外——系統涉及到非常長距離的相互作用,在這種相互作用中,原子或其他被遠距離隔開的微小粒子可以相互影響。

這樣的長期效應通常不會在自然界中發生:例如,一個房間內兩個相對的原子通常不會相互施加力。

基於這些相互作用,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時間晶體場景,由許多這樣的粒子組成,每個粒子都有一個自旋——角動量的量子版本。

粒子的自旋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被配置,使得遠近的粒子可以同時相互影響,這是通過實驗室裡一些未指定的量子操作實現的。

在這段時間裡,晶體中的粒子彼此之間會有高度的糾纏,這意味著它們之間會有可以持續長距離的量子鏈。

在這樣的條件下,遙遠的時間晶體部分可以互相影響。

研究人員說,其結果是,自旋之間的相互關係——無論相鄰粒子的自旋是否對齊——將以一種有規律的方式在時間上無休止地振蕩,產生一種時間晶體。

科學家們通常研究的是短程或局部相互作用的粒子系統。

東京大學的物理學家Haruki Watanabe說,研究人員早就知道,「一旦位置被違反,就會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他是證明了no-go定理的研究人員之一。

他說:「所以我不會對這些遠程交互系統的行為感到驚訝。」

但目前還不清楚這樣的系統能否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來。要同時在多個粒子之間產生長距離的相互作用並非易事。

Haruki Watanabe說:「我認為實現他們提出的遠程交互系統是不可能的。」

但是Shapere很樂觀,他認為科學家可能會使用量子計算機或冷原子來製造時間晶體或類似的東西。

當Wilczek和Shapere第一次提出時間晶體的想法時,他們設想的是一個沒有任何外部輸入的系統。

Shapere說:「這篇論文讓我們更接近最初的想法。」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時間晶體研究最新突破:存在真正的「時間晶體」是可能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探索發展對量子系統中時間晶體行為的理解已經採取了一個新的,令人興奮的轉折。來自冰島埃克塞特大學和聖彼得堡ITMO大學的物理專家透露:封閉量子系統中存在真正的時間晶體是可能的。
  • 時間晶體研究最新突破:存在真正的「時間晶體」是可能的
    探索發展對量子系統中時間晶體行為的理解已經採取了一個新的,令人興奮的轉折。來自冰島埃克塞特大學和聖彼得堡ITMO大學的物理專家透露:封閉量子系統中存在真正的時間晶體是可能的。與迄今為止被認為是非平衡開放量子系統的其他研究不同,在這些系統中,驅動的存在會導致時間周期振蕩,研究人員在理論上發現了一個時間相關性存在無限長時間的量子系統,這項研究作為編輯的建議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人類與「永動機」的千年恩怨:零點能?時間晶體?是科學還是科幻?
    (圖片來源:google)起初,這種「零點能」只出現於理論中,直到卡西米爾效應的出現,使得「零點能」不再有爭議,被科學界普遍接受。1948年,卡西米爾認為,如果「零點能」存在,將兩塊不帶電的金屬板靠到足夠近,兩塊板會產生吸引力。
  • 時間晶體—一種特殊形式的「永動機」
    物理學家計劃在稱為離子阱的設備內創建一個「時間晶體」 - 一種在不使用能量的情況下以重複模式移動的理論對象。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弗蘭克·威爾切克決定公開一個奇怪的、令他擔心的、有點尷尬的想法。儘管看起來不可能,但威爾切克已經提出出一個「時間晶體」的明顯證據。「時間晶體」是一種重複運動的物理結構,就像鐘錶上的分針一樣,既不消耗能量,也不會停止轉動。
  • 這不是永動機,這叫時間晶體
    而且從數學形式上,時間晶體的理論構造也和耗散系統一樣,都依靠非線性方程作為出發點。實際上Wilczek在2012年一口氣同時發表了兩篇文章,分別構造了量子時間晶體和經典時間晶體兩種模型,這兩個理論模型的共同特點就是都基於非線性的動力學方程。當然,除了內在演化機制上都存在非線性這麼一個共同點之外,時間晶體與耗散系統在其他方面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 這不是永動機,這叫時間晶體
    時間晶體這個名字總會讓人聯想到科幻電影,似乎時間已被凝結。實際上,時間晶體是指物質的一種非平衡狀態,其可以自發地周期性連續運動,即具有時間平移對稱性破缺的特性。乍一看,難道高端版本的永動機出現了?能量守恆的鐵律自然不會被打破,那時間晶體該如何存在?本文將帶你揭開時間晶體的奧秘。
  • 時間晶體是什麼?科學家發現了愛因斯坦曾預言的時間晶體
    愛因期坦一生中提出過很多理論,而且也有不少的預言。後來科學家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驗一一證實了不少愛因期坦的預言。其中有關「時間晶體」的概念就是愛因期坦眾多預言中的一個,而且也是最讓科學家難以理解的存在之一。何謂「時間晶體」?可能很多說想說這難道一種我們沒有見過的晶體物質?當然不是,所謂的時間晶體它和我們現實中的晶體完全是兩個概念,這是一種僅存在於幻想中的東西。
  • 高端版本的永動機出現了?這不是永動機,這叫時間晶體
    而且從數學形式上,時間晶體的理論構造也和耗散系統一樣,都依靠非線性方程作為出發點。實際上Wilczek在2012年一口氣同時發表了兩篇文章,分別構造了量子時間晶體和經典時間晶體兩種模型,這兩個理論模型的共同特點就是都基於非線性的動力學方程。 當然,除了內在演化機制上都存在非線性這麼一個共同點之外,時間晶體與耗散系統在其他方面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 既然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那麼宇宙中存在嗎?
    引言:永動機一直都是人們討論的話題,因為這個概念既體現出了能量守恆定律,又體現了人類對科學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但實踐證明,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既然地球上不存在永動機,那麼宇宙中存在嗎?答案或許並非如你所想。
  • 人類製造出永動機會發生什麼?從科學角度分析,永動機不可能存在
    如果有人真的製造出了永動機,必然能名流千古,甚至可以當上世界第一首富,整個世界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工業,一個新的時代就因永動機開始。現在的汽車發動機都會用到汽油和電,環保一點能源就是氫,如果有了永動機,就可以製造出更環保的部件,只要用一點力,汽車就可以無限行駛,不需要耗費一點油和電。
  • 物質的新相態:「時間晶體」被實現?是否屬實?
    而且從數學形式上,時間晶體的理論構造也和耗散系統一樣,都依靠非線性方程作為出發點。實際上Wilczek在2012年一口氣同時發表了兩篇文章,分別構造了量子時間晶體和經典時間晶體兩種模型,這兩個理論模型的共同特點就是都基於非線性的動力學方程。當然,除了內在演化機制上都存在非線性這麼一個共同點之外,時間晶體與耗散系統在其他方面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 時間維度上的對稱與延展
    那麼,是否存在一種晶體,不光是在空間維度的某些方向上對稱排列,而且在時間維度上也可以呈現出某種「對稱性」呢?如果真的存在,這種物質我們便可以稱之為「時間晶體」,而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都具有對稱性的物質,便可稱之為「時空晶體」。
  • 永動機:為什麼不可能被製造,但大自然卻存在?
    /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轉換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也就是我們之前文章所提到的熵增原理,沒有外部力量、能量的情況下,能量混亂程度會增大,不能全部都成為有用的能量。也就是說單一能源想要完全轉化是不可能的,不就是會消耗,不就是需要別的能量助力。很多時候所謂的永動機看似能成功,只是我們被迷惑,沒有弄清真正的能源。
  • 明明知道永動機不存在,為什麼還會幻想著瑟爾造出永動機?
    永動機1永動機愛好者將這個結構成為磁動能永動機,它具有相當的迷惑性,因為從結構上來看,這完全是一臺可以工作的永動機,磁鐵斥力將反向極性的磁鐵推理輻條,因為和周圍磁鐵會形成一個距離落差,而這個距離將個整個系統增加額外的力矩,所以從理論上看整個體系將會持續不斷的運動下去。
  • 為什麼說永動機不可能存在?因為宇宙總熵永遠是增加的
    世界上首次製造永動機的記錄是在8世紀的巴伐利亞,在其後的1000年中,不斷出現改良版的永動機,它們的基礎部分是一連串小磁鐵附在一個輪子上,就像一個摩天輪。輪子被安置在地面上一塊較大的磁鐵之上。當輪子上一塊塊的小磁鐵經過靜止的大磁鐵上方,就會被吸引,隨後被排斥,由此推動輪子,製造出永恆運動。
  • 永動機不存在?提出該理論的研究者已放棄,為何科學家卻窮追不捨
    如果齒輪上還附帶著其他傳動裝置的話,那麼也可以帶動它們。由此看來,這確實是一個完美的永動機模型。在該模型被提出來之後,很多科學家開始設想一旦這種裝置被研發出來之後,人類只需要通過一個怪力來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於是很多科學家開始參照亨內考魔輪的工作原理來進行自己的設計,但最後都沒有人能夠設計出真正意義上的永動機。
  • 地球能夠運行46億年,到底依靠的什麼呢?難道它是永動機?
    人類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在多個領域有所建樹。如今人們似乎已經進入了一個科技文明時代,尤其是探測器進入太空,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在科技發展的這條道路上,離不開每位科學家的無私奉獻。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我們看到的世界可能並會像這樣豐富。牛頓作為科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曾提出過萬有引力。後來的科學家通過他的這一定律,提出了永動機的概念。
  • 科學家證實時間晶體的存在,意義非凡!
    時間總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愛它的珍貴,恨它的無情。人們常以地老天荒形容愛情,「生生世世,不離不棄。」可這世上哪有能有抵擋時間的東西呢?再美好的愛情,再華麗的誓言,都有結束的時候。宇宙這麼大,也總有熱寂的時候,何況渺小的人類呢?
  • 地球已經旋轉了大約46億年,但它不是永動機,永動機不可能存在
    地球已經旋轉了大約46億年,但它不是永動機,永動機不可能存在永動機在科學意義中,屬於永恆運動,它無需外界輸入能量或者說僅需一個初始能量就能永遠持續運動。引來眾多科學家的探索與科研,最終皆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為該機器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既然永動機無法存在,那麼,地球為什麼可以運動了46億年之久呢。
  • 永動機不可能在我們宇宙中存在,人類永遠無法製造它
    如果要提及科學史上最大的騙局,那一定非永動機莫屬,在公元前1200年,關於永動機的構想就已經出現在印度,並經過了伊斯蘭教世界傳到了西方,公元13世紀,一個名叫亨內考的工程師提出:輪子中央有一個轉動軸,輪子邊緣安裝著12個可活動的短杆,每個短杆的一端裝有一個鐵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