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人解讀】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解讀《關於推進...

2021-01-09 旌德縣人民政府

為防災減災救災、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人民群眾安全福祉提供堅實保障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解讀《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擘畫未來五年發展藍圖,明確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推進「十四五」時期及未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

如何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重點要做好哪些工作?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接受記者專訪,進行權威解讀。

應需而生,緊扣國家重大戰略,為未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記者:「十四五」即將開啟,在這個特殊節點上,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體現何種考量?

劉雅鳴: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工影響天氣工作。2012年,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44號文件」),為該項工作明確了發展方向、提供了行動綱領。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謀劃「十四五」規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之年。此時印發《意見》,強調推進高質量發展,明確「十四五」期間的宏偉藍圖及到二〇三五年人工影響天氣事業發展的遠景目標,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認可,是推進引領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賦予了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新使命新任務。


氣象工作關係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進入發展最快、服務最廣、效益最突出的階段,服務領域由抗旱減災向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水安全等全方位發展並取得顯著服務成效。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迫切需要推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防災減災救災、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人民群眾安全福祉提供堅實保障。

在這樣的背景下,《意見》應需而生。它錨定二〇三五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發展目標,明確未來一段時間尤其是「十四五」期間人工影響天氣的工作定位、發展方向、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和部門職責分工等,為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記者:進入新發展階段,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面臨哪些新任務,急需在哪些方面實現突破?

劉雅鳴: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也提出新要求: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特色化、規模化的農業產業和蓬勃發展的農村新業態,呼喚進一步發揮人工影響天氣的趨利避害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圖景中,從積極開發利用雲水資源、保障水資源安全到保護修復生態環境,都離不開人工影響天氣繪就的底色;在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過程中,人工影響天氣在災前、災中、災後各環節的應用前景可期……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人民群眾安全福祉提供堅實保障,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亟待實現五方面突破:

首先,保障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效益需要進一步發揮。農業農村發展呼喚高效增雨、精準防雹的保障服務,新時期生態修復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和政策制度的建立也要及時跟進。在季節性乾旱、森林草原火災等氣象災害及突發事件應對中,需要強化人工影響天氣作用,加強技術攻關和試驗演練。

其次,業務能力需要進一步強化。從現有業務能力來看,尚不能滿足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保障服務領域需進一步拓展,必須增強基礎業務能力,實現監測、作業、指揮能力全方位提高。

第三,科技能力和人才支撐需要向更高水平邁進。目前,我國人工影響天氣關鍵核心技術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在人工影響天氣雲降水機理研究、催化作業技術、效果檢驗等方面,還存在不少科技難題亟待突破。同時,與高質量發展配套的專業化人才隊伍尚未建立,隊伍結構、專業學科建設、管理機制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也需要進一步解決。

第四,安全監管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目前,人工影響天氣尚未完全納入地方政府安全生產保障體系。作業使用炮彈和火箭彈的運輸、存儲、使用等環節均存在較大安全風險隱患,相應的監管機制、平臺等有待進一步健全,部門之間管理職責分工需要進一步明確。

最後,投入保障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在新形勢下,常態化作業、能力建設和科研支撐經費需求顯著增加,尤其在中西部地區更為突出。此外,近年來建設的重要裝備設施運行維持經費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需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保障體系。

因時而動,聚焦四大重點任務,夯實一個保障機制

記者:面對《意見》提出的新要求,如何理解人工影響天氣「高質量發展」的內涵?

劉雅鳴: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對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來說也是如此。

在《意見》指導下,我們對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把握,那就是全力推動實現「五化」——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精準化,基礎設施建設現代化,安全管理科學化,中央地方投入規範化,政策機制保障體系化。

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確立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錨定了二〇三五年的遠景目標。

到2025年,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力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將建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到2035年,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科技、服務能力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出發,有針對性地構建「4+1」工作布局:以四大重點任務為抓手——做好國家戰略和重點領域保障服務,增強人工影響天氣基礎業務能力,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健全現代化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監管體系;以一個保障機制為支撐——從組織領導、依法管理、聯動機制、資金投入和科普宣傳五個方面,完善人工影響天氣保障機制。

記者:在推進四大重點任務上,氣象部門將採取哪些具體舉措?

劉雅鳴:首先,做好保障服務,要把握好三個「面向」:面向現代農業「三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做好抗旱防雹作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向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開展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雪)作業,築牢生態安全防線;面向綜合防災減災救災,提高在高溫乾旱、森林草原火災等突發事件中的應急救災型人工影響天氣保障能力。

其次,增強人工影響天氣基礎業務能力,依託氣象衛星、雷達等現有氣象觀測平臺,構建監測精密、技術先進的「天基-空基-地基」雲水資源立體探測系統;重點發展高性能增雨飛機,推進作業裝備的自動化、標準化、信息化改造和列裝,建設監測與作業一體化的物聯網智能作業站點;著重推進國家和地方人工影響天氣指揮平臺建設,建立智能識別、科學指揮、精準作業、定量評估的人工影響天氣一體化業務系統。

第三,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支撐,重點完善人工影響天氣科技創新體系,開展人工影響天氣機理研究並實現五項關鍵技術突破;建設人工影響天氣科學試驗基地、重點實驗室和試驗示範區,改善科學試驗基礎條件;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基層專業隊伍建設,保障各類人員合理待遇等。

同時,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強化安全監管體系,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組織管理體系。落實安全生產領導責任,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健全緊密協作的聯合監管機制,重點加強作業裝備彈藥的全流程管理,開展作業裝備質量提升行動,加強物聯網等安全技術防範和信息化管理。

記者:在完善人工影響天氣保障機制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

劉雅鳴: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建立統領全局的保障機制的意義。

《意見》面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印發,因此在推行四大重點任務時,將涉及以下幾個問題:如何加強組織領導,以什麼為行動依據,如何保障部門職責分工清晰、協同配合有力,資金支持從何而來,以及如何保障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穩定、效益持續。而這一套保障機制正是為了把一個個環節打通。

在組織領導上,國家人工影響天氣協調會議制度將全面加強在業務發展、裝備安全、空域使用、重大服務、隊伍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指導、統籌規劃和區域協調。同時地方各級政府也要加強領導和協調,健全各級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在行動依據上,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不斷完善人工影響天氣相關管理政策和標準規範,加強監督和檢查,強化制度落實,協同推進標準體系建設。

中央與地方之間、部門之間、區域之間要建立上下銜接、分工協作、統籌集約的工作機制,支持人工影響天氣科技研發攻關和業務運行。

同時將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考慮,完善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機制,將項目建設和運行經費列入政府預算,由國家支持人工影響天氣基礎科學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地方支持服務當地的應用研究和特色技術研發。

人工影響天氣高質量發展須有社會基礎,要將其作為公益性科普宣傳的重要內容,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融入國家公園、國家氣象科普基地等建設,以科普宣傳凝聚合力,營造氛圍。

記者:結合《意見》,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氣象部門將採取哪些具體舉措?

劉雅鳴:《意見》擘畫了未來5年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發展的藍圖,明確了到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特別是為「十四五」期間做好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提供了行動綱領。氣象部門將在全局工作中通盤考慮,切實落實《意見》要求。

中國氣象局將牢牢把握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認真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找準結合點、切入點,準確領會悟透《意見》精神實質,加強宣傳解讀,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意見》要求上來,把貫徹落實《意見》作為重中之重抓實抓好,從制度、規劃、科技、人才、投入等方面研究提出實質性舉措。

中國氣象局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與有關部委的溝通,充分發揮國家人工影響天氣協調會議制度的作用,推動相關政策舉措落實落地,同時加強政策指導,嚴格督查督辦,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要認真研究,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逐條對照《意見》重點任務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需求特點,推動出臺本地貫徹落實舉措,逐級分解任務,細化實施方案,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中全面貫徹、全面落實。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劉雅鳴不再擔任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25日,據中國氣象局官網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同志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同志不再擔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生態環境部官網顯示,莊國泰為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他生於1962年4月,福建泉州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學位。莊國泰 圖片來源:國新網記者注意到,莊國泰為氣象專業科班出身,1979年7月在成都氣象學院氣象系大氣探測專業學習,1983年7月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1986年9月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中心攻讀大氣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
  •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卸任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卸任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20-12-24 21:57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一行來商調研
    商洛資訊網訊:12月3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帶領調研組深入柞水縣調研指導氣象工作,看望慰問氣象幹部職工。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光照,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丁傳群,副市長李育江陪同調研。劉雅鳴一行首先冒雪前往牛背梁國家自然保護區,實地察看生態文明氣象監測及旅遊氣象服務工作。隨後來到小嶺鎮金米村,參觀木耳展銷中心和智能聯棟大棚,詳細了解木耳專業氣象服務和木耳種植、銷售、產業鏈延伸等情況。每到一處,劉雅鳴都認真聽取介紹,詳細詢問項目建設、設備運行、氣象服務、臺站建設等有關情況,並現場給予指導意見和建議。
  •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來我市調研慰問
    渭南日報記者 張向輝12月4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率隊到我市調研指導工作,慰問艱苦臺站華山氣象站職工。市長王琳,省氣象局局長丁傳群、副局長薛春芳等陪同。劉雅鳴一行來到華山氣象站,查看了解業務平臺建設、儀器設備維護、旅遊氣象服務等情況,並看望慰問基層幹部職工,關切詢問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在聽取有關匯報後,劉雅鳴對華山氣象站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一代代華山氣象人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謝。
  • 氣象專業科班出身 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局長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據中國氣象局消息,近日,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莊國泰為中國氣象局局長,免去莊國泰的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職務。同時,免去劉雅鳴(女)的中國氣象局局長職務。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局長1月14日,記者注意到,中國氣象局網站「局領導」一欄已顯示,莊國泰為黨組書記、局長。同時,該網站顯示,莊國泰近期已多次出席中國氣象局重要活動。比如,1月11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聽取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氣象保障服務情況匯報,梳理總結前期進展,謀劃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
  • 甘肅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鮑文中解讀
    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擘畫未來五年發展藍圖,明確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為我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十四五」期間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高氣象工作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保障能力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  如何推進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是怎樣的?
  •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12月24日,中國氣象局官網發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同志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同志不再擔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現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一直在環保系統任職。據公開簡歷,莊國泰1962年4月生,福建泉州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學位。
  • 人事觀察|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財新網】(記者 林韻詩)繼4月更換黨組書記、部長,5月更換紀檢監察組長後,生態環境部領導層再有調整。該部組建之初即任副部長的莊國泰,近日轉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12月24日,中國氣象局官網發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不再擔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 中國氣象局黨組啟動2019年第一輪巡視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報導 5月21日,中國氣象局黨組召開2019年第一輪巡視動員部署會,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全國巡視工作會議暨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精神,部署局黨組今年第一輪巡視工作
  • 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同志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同志不再擔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簡歷2017年12月任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黨組成員。2018年3月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 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千龍網訊  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同志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同志不再擔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此前擔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 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家清:推進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
    推進更高水平氣象現代化 ——訪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家清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陳瓊 羅丹11月27日,湖南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家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全省氣象部門緊緊圍繞湖南發展大局,堅持趨利避害並舉,履職盡責,勇於擔當,為湖南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湖南已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在全國名列前茅,事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明顯增強。
  • 劉雅鳴在北京氣象衛星地面站調研時強調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報導 目前,我國新一代靜止氣象衛星「風雲四號」科學試驗星正在軌測試。2月10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率隊到「風雲四號」衛星數據處理「第一站」——北京氣象衛星地面站調研,實地檢查、了解衛星地面站工作和「風雲四號」科學試驗星測試情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參加調研。  劉雅鳴、於新文認真聽取了「風雲四號」科學試驗星在軌測試和後續工作以及衛星地面站未來發展的匯報,就下一步如何推進工作與大家進行交流探討。
  • 中國氣象局黨組進一步部署颱風防禦工作
    中國氣象報記者趙曉妮 賈靜淅 實習記者葉奕宏報導 8月8日,中央氣象臺將颱風「利奇馬」預警提升至橙色,中國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中國氣象局黨組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抓好當前颱風防禦氣象服務工作,領導班子靠前指揮,相關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監測預報預警服務,上下聯動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第一道防線」,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氣象服務的成效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  當日上午,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一行到中央氣象臺了解颱風發展趨勢,指導預報服務工作。
  • 中央決定,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同志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劉雅鳴同志不再擔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莊國泰此前擔任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公開簡歷顯示,他生於1962年4月,福建泉州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學位。
  • 甘肅省氣象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張書餘被開除黨籍(簡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蘭州12月18日綜合報導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消息: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農業農村部紀檢監察組、蘭州市監委對甘肅省氣象局原黨組書記、局長張書餘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水利部水文司一行赴中國氣象局調研
    12月10日,水利部水文司和水文情報預報中心一行來中國氣象局就防災減災工作調研,詳細了解氣象現代化建設及氣象事業發展情況。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會見水利部水文司一行。劉雅鳴肯定氣象、水利兩部門長期以來在信息共享、會商研判、降水預報等領域的合作。
  • 陝西省與中國氣象局舉行合作聯席會議暨籤約儀式 劉國中劉雅鳴講話
    本報訊 12月3日,我省與中國氣象局在西安舉行省部合作聯席會議暨籤約儀式。   省委書記劉國中、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講話。副省長魏增軍主持會議並代表我省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共同推進陝西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共建氣象防災減災示範省合作協議(2021—2025年)》。
  • 劉雅鳴訪問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和德國氣象局
    ·雷迪爾更新籤署《中國氣象局與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關於氣象衛星資料應用、交換和分發合作協議》。虞俊 攝影    劉雅鳴與阿蘭·雷迪爾更新籤署《中國氣象局與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關於氣象衛星資料應用虞俊 攝影  中國氣象報特約記者虞俊報導 5月7日至9日,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應邀赴德國,訪問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和德國氣象局。
  • 我省與中國氣象局舉行合作聯席會議暨籤約儀式 劉國中劉雅鳴講話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王嘉益 崔剛) 12月3日,我省與中國氣象局在西安舉行省部合作聯席會議暨籤約儀式省委書記劉國中、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講話。副省長魏增軍主持會議並代表我省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共同推進陝西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 共建氣象防災減災示範省合作協議(2021—2025年)》。劉國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中國氣象局長期以來對陝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