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20屆ACM Multimedia多媒體學術會議頒獎晚會上,清華大學-騰訊網際網路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團隊獲得「最佳論文獎」和兩項技術挑戰獎共三項大獎。其中博士生王智與指導教師楊士強教授、朱文武教授、孫立峰副教授聯合發表的論文《基於社會感知的網絡視頻內容分發方法》(Propagation-Based Social-Aware Replication for Social Video Contents)獲得大會唯一的「最佳論文獎」(Best Paper Award)。同時實驗室的另外三位青年教師賈佳、唐傑、崔鵬摘得Grand Challenge Prize和Grand Challenge Multimodal Prize兩項技術挑戰獎。
本屆ACM Multimedia在日本奈良舉辦,今年正值20周年慶典,全球共有650名研究人員參會。作為多媒體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之一,ACM Multimedia每年都能收到全球各地數百篇優質論文,但錄用率不到20%。再從中選出最好的4篇作為「最佳論文」候選,在大會開幕後專門報告,由組委會專家評委投票選出一篇作為「最佳論文獎」。由此可見,清華-騰訊聯合實驗團隊此次贏得的這個最受關注的獎項,含金量很高。
清華-騰訊聯合實驗室管委會主任楊士強教授表示:「此次獲獎提升了聯合實驗室的學術影響力,對於清華和騰訊通過聯合實驗室推進產學研用的合作模式也是一種肯定和鼓勵。我們取得的這些成果與騰訊提供實驗數據、資金支持、並從實際工作中抽象科學問題給出指引是分不開的。騰訊等一批實際運營的大型網際網路企業,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大量的用戶數據,如何處理這一類『大數據』也是目前學術界的巨大挑戰。這個論文之所以能夠在國際上獲獎,重要的價值就在於它是從實際系統的需求出發,所得到的成果又可以服務於實際系統的部屬,提高大規模網際網路視頻分發系統的性能。」
騰訊基礎技術研究委員會副主任王巨宏則表示:「通過與清華這樣的頂尖高校合作,騰訊可以很好地了解學術前沿的動態,並用於實踐。同時,也可以通過合作共同培養優秀網際網路人才,為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集聚智力資源。」
清華-騰訊聯合實驗室成立於2010年年底,以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學術交流作為主攻方向。早在成立的第一年,實驗室就已經承擔了863「中國雲」專項「以支撐公眾與企業服務為主的網絡作業系統研製」課題、核高基重大專項「新一代搜尋引擎與瀏覽器」 及863重點項目「真實場景感知及數位化方法與裝置」等。實驗室還開展了創新基金項目、西部高校扶持計劃,更啟動了聯合培養博士生、建立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助力優秀人才培養項目,為推動我國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和促進「產學研」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