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為打破壟斷局面,我國製造業巨頭正在加速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布局和研發。
近日,康佳集團再宣布加重布局半導體產業,重點發力MicroLED,搶佔下一個萬億美元市場。MicroLED能夠為我國製造企業帶來怎樣的發展機會?企業如何突破瓶頸獲得實質性發展?
擺脫「卡脖子」康佳重投MicroLED
在半導體領域布局逐漸加深的康佳集團,近日再宣布聯動產業上下遊,加速MicroLED技術突破與產業化進程,欲實現在經濟全球化中從「參與」到「引領」的角色轉變。
根據深康佳12月16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康佳集團全資子公司康佳投資控股、全資孫公司康佳資本擬與重慶兩山產業投資、重慶康山投資等合作方共同發起設立重慶康芯半導體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基金規模不超過20億元,其中康佳投控公司和康佳資本公司擬合計認繳出資不超過10億元。
除此以外,康佳再與重慶璧山區政府圍繞智慧網聯產業基地、智能穿戴產品、智慧商業顯示等籤訂了20億元的合作項目,打造國家級半導體光電產業和智慧產業發展的產城融合示範區。
康佳集團副總裁、康佳研究院董事長李宏韜透露:「與重慶璧山區的合作及與各行業探討,有助於提升產業鏈水平,形成發展新動能,打通研發、生產、消費等環節,積極參與『雙循環』發展新格局建設。」
「從液晶時代、CRT時代到LED時代,在這些技術的應用上我們有非常多的經驗,我們知道如何實現產業化,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所以我們要加快在這一領域的布局。從晶片到巨量、顯示、終端,我們要把最核心的技術抓住,然後再實現產業化。」李宏韜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康佳集團實現戰略轉型升級,圍繞「半導體+新消費電子+科技園區」為核心主線,「科技+產業+園區」的長期發展戰略。目前康佳集團已將對MicroLED產業的布局,作為核心戰略之一。
實際上,多家製造巨頭也在布局MicroLED產業。無論是採用著LCD、OLED的蘋果、索尼、三星、LGDisplay等國際巨頭,還是以京東方、雷曼光電為代表的顯示面板企業都在加快布局MicroLED的步伐。
目前,中國LED產業鏈從晶片、封裝到顯示的龍頭企業,幾乎都在向Mini/MicroLED挺進。它們通過併購、投資擴產等形式,持續加碼研發和製造的投入,Mini/MicroLED已成為中國LED產業發展新動力和風口。
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胡麒牧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技術上來看,MicroLED是具有突破性的顯示技術,與OLED相比畫質有質的提升,但目前還有待成熟,尤其是巨量轉移、固晶良率等都是比較難突破的技術瓶頸。但長期來看,綜合性能更優的MicroLED是發展方向。
他認為:「中國是全球LED產業最大的製造基地和消費市場,國內已經形成完善的產業集群,由此帶來產業鏈和成本優勢。不過從技術水平上來看,高端產品製造和下一代新技術研發上還面臨與蘋果、三星等海外巨頭的激烈競爭。在數字經濟時代,各種可視化場景將會更多,客觀上對顯示器解析度、能耗、尺寸、形狀的要求將更高,未來市場有巨大前景。」
他建議:「製造企業應積極布局前瞻技術的研發,爭取承擔起推動全球顯示持續發展的責任,發揮中國強大的終端產品的生產能力、市場潛力,提升創新應用能力。企業必須重視智慧財產權建設,尊重智慧財產權,培育核心能力,防範專利風險,保證產業安全。」
定義MicroLED行業新標準掌握核心專利推動產業進程
據了解,Mini/MicroLED技術,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就是將LED背光源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可以讓LED單元小於50微米,實現每個像素單獨驅動發光(自發光)。它具有無機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又具有自發光無需背光源的特性,體積小、輕薄,還能輕易實現節能的效果,成為產業上遊爭奪的技術高地。不過,目前產業的商業化還在逐步拓展之中。
同時,從液晶時代、CRT時代到LED時代,MicroLED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流方向之一,應用場景十分廣闊。因MicroLED具有柔性、透明的特性,隨著產業化成熟,有望於2024年進入高端手機市場,高工產研(GGII)預計,到2022年,MicroLED全球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7億元。
MicroLED作為新技術,是顯示產業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其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突破。據了解,目前巨量轉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同時成本較高是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且其要實現商業化全面落地還有一段路要走。
李宏韜透露:「目前康佳已經研發出業界領先主動式微晶屏,擁有0.12mm超小間距,採用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自主HMT技術,可用於多種產品形態。以往行業將晶片尺寸在100um以下稱為MicroLED。如今,我們把標準提高到50um以下,重新界定了MicroLED,並圍繞技術研發和技術產業化推動整個行業發展。
目前,康佳在MicroLED領域投入較大,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產業鏈已布局除背板製造外的外延、晶片、背板設計、巨轉、終端系統整合及銷售平臺,掌握光電顯示產業的核心專利、核心技術和行業話語權,解決關鍵技術問題。」
「要綜合考慮顯示器的性能指標、成本、以及市場容量來考慮技術的產業化,不同賽道的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程度以及成像指標的要求是不同的,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技術、成本、製造、渠道的相對優勢確定主攻的細分市場。」胡麒牧認為。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顯示產業的發展,LCD、OLED相繼成熟,顯示技術升級是必然規律,這是面板企業的選擇。對於Mini/Micro-LED顯示來說,準確的細分市場定位是進入產業化的前提條件。國內MicroLED顯示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離不開康佳等龍頭企業的推動。」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高級總監張文達認為,下一代顯示面板MicroLED具有柔性、透明的特性,目前產業化還有待成熟。隨著5G通信時代的到來,大屏、便攜、移動的顯示屏將需求大增,MicroLED也是自發光,可實現柔性顯示,並且可以拼接成任意形狀,且比OLED更低功耗、更長壽命,產業化程度較低的MicroLED就越發受到重視,眾多巨頭提前布局,隨著其成本的大幅降低,MicroLED有望成為中國顯示產業的新引擎。
(編輯 才山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