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積首推Micro-LED驅動晶片 最小支持0.55mm點距!

2020-11-23 慧聰網

聚積首推Micro-LED驅動晶片 最小支持0.55mm點距!

    慧聰LED屏網報導    

  聚積科技推出最新高整合驅動晶片-MBI5359 佳評如潮

  聚積科技推出最新高整合驅動晶片-MBI5359於11月3日工研院暨CIMS所舉辦的micro-LED國際論壇上正式亮相,現場有許多業界菁英共襄盛舉。近年來,終端顯示需求不斷攀升,顯示的載體也可謂推陳出新,micro-LED已成為顯示屏產業眾所矚目的焦點,根據LEDinside研究報告指出,預計5年內led顯示屏與穿戴式裝置將會是micro-LED第一波量產品的最佳應用範圍,使得跨領域產業鏈正火速進行串聯並加快應用布局。micro-LED具備高亮度、高效率低功耗、超高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使用壽命長等特色,非常適合運用於室內超小間距顯示屏,特別是可以任意拼接且無拼接縫之優點,所以十分適合零售、精品業做為店內廣告屏使用。micro-LED特性對於取代現有 LCD屏幕方案具備強大競爭力,在大屏幕拼接顯示有望成為未來主流技術。

  在micro-LED國際論壇現場,聚積科技點亮展示點間距0.9375mm(P0.9375)模塊搭配MBI5359晶片,將灰度級數14bit與16bit做畫面對比,可以明顯看出16bit的畫面細節及對比度更加細膩。現場也展示燈板空間利用率,以P0.9模塊為例,布件空間仍有餘裕,能支持至最小像素點0.55mm。

  聚積科技所推出的MBI5359高整合晶片擁有三大卓越功能,能實現驅動micro-LED的願景並且使畫面質量更加精緻。第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是針對micro-LED超小間距顯示屏燈板空間做更有效地運用,一顆MBI5359晶片即可控制512個像素點,高整合功能能有效縮減布件空間及組件的數量;另外,在畫面質量表現上,低亮度高穩定性一直是主宰觀賞距離與顯示效果的關鍵,單一顏色平均恆流驅動最低可至15uA,灰度級數可達到16bit,使顯示畫面的對比度與均勻性更加細膩,同時也能達到節能低功耗的效果;第三個特點則是使micro-LED在巨量轉移(Mass Transfer)製程上有加分作用:LED早夭偵測功能。micro-LED製程中,巨量轉移良率與壞點修補是影響micro-led顯示屏良莠的關鍵技術,MBI5359的LED早夭偵測功能可以快速偵測並且回報已失效或即將失效的micro-LED位置,方便維修,這項功能可以有效提升micro-led顯示屏質量及可靠度。

  現場嘉賓對於MBI5359於超小間距顯示屏呈現的畫面效果有極高的評價,也看好聚積科技未來在micro-LED驅動晶片上的技術發展,並且互相共勉期望將來能共同攜手協助客戶導入micro-LED於超小間距顯示屏的應用,成為全球巨量微組裝產業供應鏈不可缺少的一環。

 

優質商鋪推薦:深圳市華夏光彩股份有限公司

  交易在這裡一觸即發,慧聰LED屏網超級商情。

慧聰LED屏網超級商情

     版權聲明:來源慧聰LED屏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慧聰LED屏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如需轉載務必註明"稿件來源:慧聰LED屏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責任編輯:韓素雲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顯示速遞】聚積為TCL供應Micro LED晶片/三星欲再關七代LCD面板廠
    【顯示速遞】聚積為TCL供應Micro LED晶片/三星欲再關七代LCD面板廠 摘要顯示大事全知道     1月16日,顯示資訊一覽:聚積為TCL供應Micro
  • 一文讀懂Micro LED顯示技術
    然而其驅動能力比較弱,且工作電壓很高[6]。   2009年,香港科技大學Z. J. Liu所在團隊利用UV micro-LED陣列激發紅綠藍三色螢光粉,得到了全彩色的微LED顯示晶片[7]。2010年該團隊分別利用紅綠藍三種LED外延片製備出360 PPI的微LED顯示晶片[8],並把三個晶片集成在一起實現了世界上首個去背光源化的全彩色微LED投影機[9]。
  • Touch Taiwan展場直擊:Micro/MiniLED蓄勢待發
    展方特別規劃的「Micro/MiniLED產品與解決方案」專區,吸引多家廠商投入參展,包括晶電、隆達、聚積、崇越、ASM太平洋、Toray、國星光電、瑞豐等,從上遊的晶片設計,到製程的轉移技術及設備,以及驅動IC跟關鍵材料零組件等,展出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之後,使用專用LED全彩驅動晶片對每個LED進行脈衝寬度調製(PWM)電流驅動,PWM電流驅動方式可以通過設置電流有效周期和佔空比來實現數字調光。例如一個8位PWM全彩LED驅動晶片,可以實現單色LED的28=256種調光效果,那麼對於一個含有三色LED的像素理論上可以實現256*256*256=16,777,216種調光效果,即16,777,216種顏色顯示。
  • Touch Taiwan展場直擊:Micro/Mini LED蓄勢待發
    友達展出多款高階顯示器而今年最受關注的展覽重點,則非Micro LED及Mini LED莫屬。展方特別規劃的「Micro/Mini LED產品與解決方案」專區,吸引多家廠商投入參展,包括晶電、隆達、聚積、崇越、ASM太平洋、Toray、國星光電、瑞豐等,從上遊的晶片設計,到製程的轉移技術及設備,以及驅動IC跟關鍵材料零組件等,展出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 2018全球Micro LED熱點事件盤點
    3月底,VueReal稱已解決Micro LED屏三大製造問題,包括隨著LED晶片變小而出現效率下降的問題、良率問題以及巨量轉移問題。此外,VueReal計劃在2021年全面投入生產,屆時會將技術、設備和材料提供給顯示屏製造合作夥伴。
  • Micro-LED 打開顯示市場,LED 晶片廠商迎來新爆發點
    使用LED全彩驅動晶片對每個LED晶片進行定址、獨立的電流驅動,從而實現成像。紫外(UV)LED或藍光LED疊加發光介質的方法同樣可以用來實現全彩色化顯示。使用藍光LED為例,需要搭配紅、綠色發光介質即可實現彩色顯示,這與前文所述的面板內(In panel)的QD LCD顯示方案十分類似。發光介質一般可分為螢光粉和量子點材料。
  • 「乾貨」Micro LED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分析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micro LED的技術發展與市場潛力,在線君對micro LED的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梳理。    歷史   說起Micro LED,先得從顯示TFT-LCD背光模組應用說起。
  • 顯示技術科普——Micro-LED
    Micro-LED採用的是1-10微米的LED晶體,實現0.05毫米或更小尺寸像素顆粒的顯示屏;MiniLED(次毫米發光二極體)則是採用數十微米級的LED晶體,實現0.5-1.2毫米像素顆粒的顯示屏。
  • 2020 Mini/Micro LED顯示大事記!
    ,及業界最小點間距0.4mm倒裝COB產品。從0.4毫米到0.9毫米間距,希達已完成1.0mm以下超微小間距LED屏「系列化」量產。成都辰顯光電計劃建設中國大陸第一家從LTPS驅動背板、巨量轉移、修復到模組全覆蓋的Micro LED中試線。
  • 華燦光電加大中高端顯示晶片、Mini/Micro LED晶片的佔比。
    華燦光電加大中高端顯示晶片、Mini/Micro LED晶片的佔比。 作者:未知時間:2019-12-09 來源:高工led網     北京時間12月09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摘要華燦光電給出的答案是消減低端通用產品產能,加大中高端顯示晶片
  • Mini LED與Micro LED的區別是什麼
    因此,micro-LED顯示器同樣能夠提供極高的對比度和黑位水平,這一點與OLED一樣,同時還有一個TFT面板為每個像素提供能量。Micro LED技術,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LED(發光二極體)背光源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可以讓LED單元小於50微米,與OLED一樣能夠實現每個像素單獨尋址,單獨驅動發光(自發光)。
  • 2012廣州LED展:康佳最小點距顯示屏
    康佳全彩LED顯示屏康佳P2.2最小點距顯示屏
  • Micro LED全彩化與波長一致性問題 他們是如何解決的?
    之後,使用專用LED全彩驅動晶片對每個LED進行脈衝寬度調製(PWM)電流驅動,PWM電流驅動方式可以通過設置電流有效周期和佔空比來實現數字調光。  具體的全彩化顯示的驅動原理如圖2所示[2]。  但是事實上由於驅動晶片實際輸出電流會和理論電流有誤差,單個像素中的每個LED都有一定的半波寬(半峰寬越窄,LED的顯色性越好)和光衰現象,繼而產生LED像素全彩顯示的偏差問題。
  • 國星光電Micro LED最新進展
    Micro LED顯示  像素點間距≤0.3mm,採用巨量轉移技術將倒裝晶片/垂直晶片鍵合到TFT玻璃背板或CMOS背板上生成顯示產品。  在應用市場方面,Mini LED目前主要應用在大尺寸電視顯示上,在小尺寸顯示應用的超高清顯示,Mini LED較難突破技術極限,Micro LED應運而生。
  • LED顯示和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大放異彩
    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態為向列型液晶,分子形狀為細長棒形,長寬約1nm~10nm,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關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依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液晶顯示器的構造由如下幾層組成:極化濾光片、玻璃、相互絕緣又透明的縱橫兩組電極、液晶體、電極、玻璃、極化濾光片、反射片。通過改變背光方式就有了LCD投影機。
  • NXP汽車LED照明驅動及控制器剖析
    此外,還提供TDA3629車燈位置控制器,用以支持自適應光束調整解決方案。這兩種解決方案可顯著提高系統性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同應用所帶來的開銷。  LED驅動IC和車燈位置控制器  恩智浦ASLxxxx系列LED驅動器IC是汽車級應用特定的標準產品,為汽車LED照明應用提供完全集成的解決方案。
  • 精測電子:驅動晶片測試設備取得批量訂單 小尺寸Micro LED檢測設備...
    集微網消息 12月24日,精測電子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已基本形成在半導體檢測前道、後道全領域的布局,公司與韓國IT&T合資設立的武漢精鴻主要聚焦自動檢測設備(ATE)領域(主要產品是存儲晶片測試設備),目前已實現關鍵核心產品技術轉移、國產化研發、製造、核心零部件國產化,且已在國內一線客戶實現批量重複訂單
  • Micro LED顯示產業化的四大挑戰分析
    像素點間距在0.3-1.0mm之間,採用普通或巨量轉移方式將正裝/倒裝晶片轉移到基板上生成顯示產品。 像素點間距≤0.3mm,採用巨量轉移技術將倒裝晶片/垂直晶片鍵合到TFT玻璃背板或CMOS背板上生成顯示產品。
  • MiniLED IMD-M09成本壓縮到每像素0.015元 對行業將意味著什麼?
    小間距LED大屏的創新,正在全面轉型向mini-led技術。尤其是P0.X時代,mini-led成為市場標配。但是,這一產業升級卻難住了市場佔比7成以上的中小廠商。因為,mini-led技術面對的「巨量轉移」工藝,大多數LED大屏終端企業都是零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