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從電子顯像管(CRT)到液晶顯示器(LCD)再到如今LED顯示器,LED技術終於到了大顯神通的時候!
CRT顯示器由於笨重、耗電高、失真大、解析度低被人們所詬病,人們一直渴望新型顯示技術。
1888年由奧地利植物學家萊尼茨爾(Reinitzer)發現了液晶,這是一種介於固體與液體之間,具有規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態為向列型液晶,分子形狀為細長棒形,長寬約1nm~10nm,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關下產生明暗的區別,依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液晶顯示器的構造由如下幾層組成:極化濾光片、玻璃、相互絕緣又透明的縱橫兩組電極、液晶體、電極、玻璃、極化濾光片、反射片。通過改變背光方式就有了LCD投影機。
由於液晶顯示器需要額外的背光源,製程也較複雜,人們就將目光放到了LED主動發光技術上。
其中有兩種極具競爭的技術即OLED和micro LED。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它具有亮度高、輕薄化、視角寬、成本低的優點,但OLED也有光衰減和壞點的問題。
LED發光二極體原來一直被用於數碼顯示,隨著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高亮度全彩色LED被用於戶外大屏幕led顯示器中。
如今隨著半導體光刻技術的進步,LED越來越微型化集成度也越來越高,使得高亮度高解析度micro LED屏幕技術越來越成熟。
2016年以來由於蘋果公司的力推,micro LED概念更是風生水起,給蘋果代工的鴻海也大力投資micro LED產業鏈!
由於LED技術同時在節能照明、顯示和促進第三代半導體發展方面的巨大作用,我國也不斷加大LED相關方面的投入!
前不久,華為就宣布要投入LED顯示驅動晶片的設計研發。
國內在LED和第三代半導體市場份額和技術影響較大的公司有三安光電、華燦光電、聚燦光電、中穎電子、乾照光電、海特高新、露笑科技、雲南鍺業、揚傑科技、藍曉科技等,利亞德則致力於LED和micro LED顯示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