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

2020-12-06 北京大學新聞網

為積極有序推進「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2016年10月23日此專項項目啟動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會議由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指導,項目牽頭單位北京大學主持,共14家支持單位協辦召開。

此次會議共有16家單位50位代表參加,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王新強教授主持會議。專家組由甘子釗院士、郝躍院士、吳玲研究員、陳弘達研究員、何杰研究員、沈波教授、張榮教授、李晉閩研究員、羅毅教授、楊輝研究員、江風益教授、康俊勇教授、申德振研究員等校內外學者組成。北京大學科學研究部副部長韋宇致歡迎辭。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材料處處長史冬梅在致辭中對項目的立項及會議召開表示祝賀,希望各參與單位按照科技部的指示,認真履行責任,明晰項目研究和管理各方的責權關係,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史冬梅致辭

王新強教授詳細介紹了項目的立項情況、總體目標和實施方案,課題負責人黎大兵研究員、劉斌教授、孫錢研究員和張進成教授分別匯報了各個課題的實施方案。

高質量材料是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的根基。氮化物半導體及其量子結構具有大失配、強極化和非平衡態生長的固有特點,系統掌握其外延生長、應力缺陷、載流子輸運/複合及調控規律,攻克藍光發光效率限制瓶頸,突破高Al和高In氮化物材料製備難題,實現高發光效率量子阱和高遷移率異質結構,有助於實現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和應用,為推動高性能氮化物半導體器件研究和產業化進程提供技術支撐,帶動電子材料產業轉型升級,並提高我國在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子器件領域所佔全球的市場份額。

各個子課題的實施方案依託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下發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相關政策和管理文件彙編》和《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重點專項過程管理規則》,對各課題負責人的職責進行了明確和強化。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郝躍院士代表項目諮詢專家表達了對項目立項的祝賀,參會的各位專家就項目的實施、過程管理、項目的目標與技術路線提出了明確的諮詢意見,希望項目組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我國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子與微電子器件的發展作出貢獻。

郝躍院士發言

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材料處項目主管楊斌在上午的總結髮言中介紹了2016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部署情況以及新時期重點專項的管理特點與要求,強調了課題成員關係和經費實施細則對項目實施的重要性,要求各課題切實把握課題任務的財務、質量和宣傳三大工作,對項目執行中取得的重大進展及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積極與國內外專家進行交流溝通。為了更好地推進項目目標的實現,他建議項目執行一到兩年進行中期檢查,邀請同行專家、項目成果主體用戶、項目諮詢專家及國外專家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完善後續的項目研究計劃。

2016年10月23日下午,各課題根據上午的會議精神舉行了分組會議,進一步明確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階段任務、實施方案及經費分配等問題,就項目的實施達成了互相合作的共識。各單位將強化計劃過程管理,及時公開項目成果,接受社會評估、監督,深入研究氮化物半導體及其量子結構在外延生長、應力缺陷、載流子輸運/複合等方面的物理規律,從根本上攻克藍光發光效率瓶頸,突破高Al和高In氮化物材料製備難題,實現高發光效率量子阱和高遷移率異質結構,真正實現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和應用,為產業化和國際市場的開拓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會人員合影

 

編輯:安寧


相關焦點

  • ...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
    近日,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    「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項目旨在系統掌握氮化物半導體的外延生長、應力缺陷、載流子輸運/複合及調控規律,攻克藍光發光效率限制瓶頸,突破高Al和高In氮化物材料製備難題,實現高發光效率量子阱和高遷移率異質結構,為推動高性能氮化物半導體器件研究和產業化進程提供技術支撐,帶動電子材料產業轉型升級。
  • 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近日,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    「大失配、強極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體系外延生長動力學和載流子調控規律」項目旨在系統掌握氮化物半導體的外延生長、應力缺陷、載流子輸運/複合及調控規律,攻克藍光發光效率限制瓶頸,突破高Al和高In氮化物材料製備難題,實現高發光效率量子阱和高遷移率異質結構,為推動高性能氮化物半導體器件研究和產業化進程提供技術支撐,帶動電子材料產業轉型升級。
  •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材料——SiC外延片研發產線通過驗收,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自主設計建設
    碳化矽(SiC)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約Si的3倍)、熱導率高(約Si的3.3倍或GaAs的10倍)、電子飽和遷移速率高(約Si的2.5倍)和擊穿電場高(約Si的10倍或GaAs的5倍)等優點SiC外延片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關鍵材料。目前高質量的SiC厚膜外延技術被Cree(美國)、英飛凌(德國)、昭和電工(日本)等國際著名公司壟斷。
  • 【收藏】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SiC和GaN 的研究現狀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一般是指矽(Si)元素和鍺(Ge)元素,其奠定了20 世紀電子工業的基礎。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指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如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磷化鎵(GaP)、砷化銦(InAs)、砷化鋁(AlAs)及其合金化合物等,其奠定了20 世紀信息光電產業的基礎。
  • 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材料
    碳化矽為第三代半導體高壓領域理想材料。第一代半導體以矽(Si)為主要材質。矽基功率器件結構設計和製造工藝日趨完善,已經接近其材料特性決定的理論極限,繼續完善提高性能的潛力有限。砷化鎵(GaAs)、磷化銦(lnP)等作為第二代化半導體因其高頻性能較好主要用於射頻領域,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等第三代半導體,因禁帶寬度和擊穿電壓高的特性。以碳化矽為材料的功率模塊具備低開關損耗、高環境溫度耐受性和高開關頻率的特點,因此採用碳化矽SiC材料的新一代電控效率更高、體積更小並且重量更低。
  •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2020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及概念股...
    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指矽、鍺元素等單質半導體材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指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如砷化鎵、銻化銦;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分為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相比於第一、二代半導體,其具有更高的禁帶寬度、高擊穿電壓、電導率和熱導率,在高溫、高壓、高功率和高頻領域將替代前兩代半導體材料。
  • 中國晶片新篇(二):跨越式進擊,第三代半導體
    「更寬的禁帶寬度」和 「更高的擊穿電場」前面我們已經解釋過了,更高的電子飽和速率,大家就可以理解為,用第三代半導體製造的電晶體,載流子漂移速度很高,他們的漂移速度高,電晶體完成通電和斷電的速度就更快,這意味著他們的頻率更高。
  •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SiC和GaN 的研究現狀
    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一般是指矽(Si)元素和鍺(Ge)元素,其奠定了20 世紀電子工業的基礎。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指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如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磷化鎵(GaP)、砷化銦(InAs)、砷化鋁(AlAs)及其合金化合物等,其奠定了20 世紀信息光電產業的基礎。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碳化矽(SiC)
    碳化矽(SiC)是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產業的基石是晶片,製作晶片的核心材料按照歷史進程分為: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大部分為目前廣泛使用的高純度矽),第二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砷化鎵、磷化銦),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碳化矽、氮化鎵) 。碳化矽因其優越的物理性能:高禁帶寬度(對應高擊穿電場和高功率密度)、高電導率、高熱導率,將是未來最被廣泛使用的製作半導體晶片的基礎材料。
  • 站在「新基建」浪潮上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下)
    編者按】本文為祥峰投資對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研究內容,其中包含了各材料性能對比與材料應用範圍,方便從底層了解半導體產業發展,系列文章較長,建議收藏閱讀。本文為上篇,上篇請點擊: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上)文章來自於祥峰投資,經億歐再次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 盤點15家SiC和GaN第三代半導體相關上市公司
    LED暫「不劃歸」狹義第三代半導體 先引用一段比較常見的定義: 第三代半導體是指以氮化鎵(GaN)、碳化矽(SiC)、氮化鋁(AIN)、氧化鋅(ZnO)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
  •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在應用方面,根據第三代半導體的發展情況,其主要應用為半導體照明、電力電子器件、雷射器和探測器、以及其他4個領域,每個領域產業成熟度各不相同。在前沿研究領域,寬禁帶半導體還處於實驗室研發階段。   和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寬的禁帶寬度,高的擊穿電場、高的熱導率、高的電子飽和速率及更高的抗輻射能力,因而更適合於製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通常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大於2.2ev),也稱為高溫半導體材料。
  • 深度剖析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市場現狀
    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製造以及應用環節上,SiC可以製造高耐壓、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如MOSFET、IGBT、SBD等,用於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行業。與矽元器件相比,GaN具有高臨界磁場、高電子飽和速度與極高的電子遷移率的特點,是超高頻器件的極佳選擇,適用於5G通信、微波射頻等領域的應用。
  • 華為旗下哈勃出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以碳化矽、氮化鎵、氧化鋅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又被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寬的禁帶寬度,高的擊穿電場、高的熱導率、高的電子飽和率及更高的抗輻射能力,因而更適合於製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通常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大於2.2ev),也被稱為高溫半導體材料。VtFEETC-電子工程專輯華為投資碳化矽龍頭企業山東天嶽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中,碳化矽似乎成為「新寵」。
  • 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或成5G時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半導體技術在不斷提升,端設備對於半導體器件性能、效率、小型化要求的越來越高。尋找矽(Si)以外新一代的半導體材料也隨之變得更加重要。在50多年前被廣泛用於LED產品的氮化鎵(GaN),再次走入大眾視野。特別是隨著5G的即將到來,也進一步推動了以氮化鎵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快速發展。
  •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自主設計建設的SiC外延片研發產線通過驗收
    據化合物半導體市場了解,昨(13)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其自主設計建設的根據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透露,這條自主建設的SiC外延片研發產線歷經近兩年的努力。7月底,驗收專家組對團隊的外延設備及外延片質量進行了技術驗收。驗收結果表示,該外延設備的生長速度可達30-60微米/小時。
  • 第三代半導體將迎大爆發?
    特斯拉電動車裡有它,快速充電器裡也有它   第三代半導體將迎大爆發?  日前,阿里巴巴達摩院預測了2021年科技趨勢,其中位列第一的是以氮化鎵和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將迎來應用大爆發。第三代半導體與前兩代有什麼不同?
  • 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材料及器件關鍵技術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氮化鎵(Gallium Nitride, GaN)、碳化矽(Silicon Carbide, SiC)、氧化鋅(Zinc Oxide, ZnO)、氮化鋁(Aluminum Nitride, AlN)和金剛石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
  • 第三代半導體將寫入規劃,這些LED企業機會來了
    摘要:以碳化矽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已逐漸受到國內外市場重視,不少半導體廠商已率先入局。不過,量產端面臨多重挑戰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佔比仍然較低。未來政策導入有望加速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以期進一步把握主動。LED企業基於其自身對材料的理解,布局氮化鎵、氮化矽、砷化鎵等半導體材料行業,可以說是近水樓臺。
  • 第三代半導體是怎麼變「燈」的?—新聞—科學網
    ——走進北京市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