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材料及器件關鍵技術

2020-11-24 OFweek維科網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氮化鎵(Gallium Nitride, GaN)、碳化矽(Silicon Carbide, SiC)、氧化鋅(Zinc Oxide, ZnO)、氮化鋁(Aluminum Nitride, AlN)和金剛石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矽(Silicon, Si)、GaAs等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大,具有擊穿電場高、熱導率高、電子飽和速率高等優越性質。其中氮化物材料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中最引人矚目的材料,尤其是GaN(氮化鎵)基光電子器件在白光照明領域非常成功。然而藍光LED(發光二極體)的技術專利受制於歐美日等從事該行業較早的國家。因此處於發展初期的基於AlGaN(鋁鎵氮)材料的紫外LED成為突破專利壟斷的最佳領域。另外,紫外LED也是目前氮化物技術發展和第三代材料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全球紫外光源市場規模約為4億2700萬美元,不過傳統紫外汞燈仍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和汞燈相比,近年發展迅速的紫外光LED光源,被公認具有8大優勢。一是體積小,在可攜式、高集成度產品方面有巨大潛力。二是堅固耐用,LED比石英玻璃外殼的汞燈耐衝擊,不易發生破損。三是能源效率高,與汞燈相比,紫外光LED能量消耗最多可以低70%。四是環保,紫外LED不含有害物質汞,通過ROHS認證。五是工作電壓低,紫外LED工作電壓僅3-5伏左右,和高壓汞燈相比,既提高了安全性,也降低了驅動電路成本。六是功率更易調節。七是散熱系統要求低,進一步降低系統成本。八是光學系統簡單,更符合實際應用需要,紫外LED不需要外加透鏡就能得到緊湊的光束角和均勻的光束圖,從而降低成本,增強系統可靠性。正因為這些優勢,紫外LED技術正在成為固態紫外光源行業極具吸引力的選擇方案。

同時,與傳統紫外光源汞蒸汽燈、準分子雷射器相比,固態紫外光源具有小巧便攜、綠色環保、波長易調諧、電壓低、功耗小、可集成等諸多優點,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必將成為未來紫外光源的主流。在信息光存儲中,數據密度由讀寫的光源波長決定。深紫外雷射二極體由於極短的波長,相比於基於藍光雷射器的藍光存儲(blue-ray)技術,有望可將信息容量提升數十倍。在生化分析中,大多數生物分子含有的化學鍵在紫外光波段(270-350nm )有很強的光學共振,小型高效的紫外光源可以為生物探測和光電子學之間提供橋梁,使生物光子學的應用成為可能,例如基於螢光的bioagent識別等;光學檢測也是研究蛋白質結構極為有效的方法,光學激發色氨酸和酪氨酸這兩種極為重要的胺基酸需要275 nm 紫外光源。深紫外LED 是理想的新一代光源,市場潛力巨大,同時對智能製造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為了加快國內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的發展,國家科技部實施了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開展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材料及器件關鍵技術的研究工作。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牽頭,集結了國內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領域的優勢研究院所、高校及行業龍頭和應用企業,集中專業技術力量對固態紫外光源進行技術攻關,以期在5-10年內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儘快實現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的市場化應用,以市場促發展,帶動國內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相關產業的發展。

中科院半導體所是國內最早開展氮化物材料研究的單位之一,承擔並出色完成了多項國家重大研究任務。項目負責人「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 863 前沿探索類課題「紫外 LED 用AlGaN材料生長研究」,實現了國內首個波長短於 300nm 的深紫外 LED 器件毫瓦級光功率輸出,研究成果成為「十一五」863 計劃新材料領域研究亮點,並獲得「十一五」二期國家專項的進一步支持,承擔 863 課題「深紫外 LED 製備和應用技術研究」,在基於AlN模板的 MOCVD 外延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將深紫外 LED 性能提升近一倍。「十二五」承擔國家 863 課題「深紫外 LED 外延生長及應用技術研究」,成果經專家組鑑定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承擔 863 課題「高鋁組分氮化物材料製備技術研究」,國內首次實現室溫近紫外 377nm 和深紫外 288nm 半導體雷射器光泵浦激射。

本項目與以前的深紫外 LED 研究課題一脈相承,並由前期的前沿技術探索階段轉向共性關鍵技術突破階段。半導體所材料和器件綜合指標一直保持國內最好水平,高 Al組分材料質量位於國際最好水平;研發出國內第一支深紫外毫瓦級 LED 並始終保持效率領先;國內首次實現了GaN基藍光雷射器,首次實現室溫近紫外 377nm 和深紫外 288nm的雷射器光泵浦激射,保持著紫光雷射器的領先優勢;相關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 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 項。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研究機構Yole Development於2015年2月發布了最新的市場研究報告,市場在2015年之後將打破平靜開始加速增長,在2018年將出現跨越式地增長,同時該機構認為驅動產業第一輪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始於2012年的光固化應用,UV-LED取代汞燈的大趨勢是這一輪增長的主要動力,而殺菌消毒及淨化領域的應用將成為產業增長的第二輪驅動力,這一輪增長將從2017年開始。在不遠的將來,光催化、殺菌消毒都有可能成長為數百億級的市場,而用於治療皮膚病的光療則可能讓UV-LED的應用系統成為千億級的市場。

相關焦點

  • 「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 通過科技成果...
    11月30日,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在北京嚴格按照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由廣東省院士成果轉化基地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基於第三代半導體光源的低投射比投影儀關鍵技術」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 第三代半導體是怎麼變「燈」的?—新聞—科學網
    「走進實驗室」開欄語 你知道你家的房子健不健康嗎?你知道機器人在天上能發揮什麼作用嗎?……如果談及「科技改變生活」,你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訂餐外賣、行動支付,那麼,我們就要敲敲小黑板了——請注意,一些你不太明白的技術,正在改變著生活,而這些技術,就是從實驗室裡誕生的。 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開闢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有炓:發展第三代半導體,培養能「解決問題」的人才
    第三代半導體支撐信息技術創新發展鄭有炓首先對第三代半導體進行了深入淺出的介紹。鄭有炓指出,半導體材料是信息技術的核心基礎材料。半導體領域向來有「一代材料、 一代技術、 一代產業」的說法。上個世紀半導體材料的實用化進程先後發展了三類代表性的半導體材料。第一代半導體以Ge 、Si 元素為主,在上個世紀40-50年代取得突破。它的發展推進了電晶體的發明、集成電路的誕生,以及電荷耦合器件的發明,開創了固體電子學與矽微電子技術,引領電子學、電子技術的革命。第二代半導體是以GaAs、InP為代表的化合物半導體,在上個世紀60-70年取得突破。
  • 「秒殺」新冠病毒,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團隊開發出高功率密度深紫外光源
    傳統的深紫外光源多為低壓汞燈,對環境安全和人體健康均存在潛在威脅,而其易碎、體積大等缺點又進一步限制了應用場合。近年新興的AlGaN基深紫外LED,憑藉材料安全可靠、環保、易於實現小型化等優點,在紫外殺菌領域一枝獨秀,展現了極大的應用潛力。
  • 聚焦半導體照明及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風向標」
    變局與挑戰,進行時半導體照明作為革命性的照明技術,僅僅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在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邁出的第一步。第三代半導體是新一代電力電子、移動通信、光電子應用的核心材料和器件,將支撐能源、交通、先進位造等領域的產業升級和顛覆性變革,並進一步推動社會綠色、節能、可持續發展。
  • 白光LED光源用發光材料應用現狀及趨勢
    稀土發光材料是當前照明、顯示和信息探測器件的核心材料之一,也是未來新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目前稀土發光材料研發和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美國、德國和韓國,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發光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
  • 寬禁帶半導體為何能成為第三代半導體
    第三代半導體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為代表,主要應用領域為功率器件、光電子、射頻。第三代半導體和第二代、第一代之間不是迭代關係,它們的應用場景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合。舉個例子來說,矽這類第一代半導體就像一個高年級學生,氮化鎵這類第三代半導體就像一個新生。高年級學生主要是練田徑運動的,而新生則是練遊泳的。
  • 解讀:寬禁帶半導體為何能成為第三代半導體?
    第二代半導體以砷化鎵(GaAs)、銻化銦(InSb)、磷化銦(InP)為代表,主要應用領域為光電子、微電子、微波功率器件等。第三代半導體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為代表,主要應用領域為功率器件、光電子、射頻。 第三代半導體和第二代、第一代之間不是迭代關係,它們的應用場景有交叉,但不完全重合。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選擇難題待解:技術、資本、成本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碳化矽、氮化鎵、金剛石等,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高熱導率、高擊穿場強、高飽和電子漂移速率和高鍵合能等優點,可以滿足現代電子技術對高溫、高功率、高壓、高頻以及高輻射等條件的要求。當前,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應用於功率半導體領域,應用場景涵蓋新能源汽車、高速軌道交通、新一代移動通信、智能電網、航空、航天等。
  • 華為旗下哈勃出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以碳化矽、氮化鎵、氧化鋅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又被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寬的禁帶寬度,高的擊穿電場、高的熱導率、高的電子飽和率及更高的抗輻射能力,因而更適合於製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通常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大於2.2ev),也被稱為高溫半導體材料。VtFEETC-電子工程專輯華為投資碳化矽龍頭企業山東天嶽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中,碳化矽似乎成為「新寵」。
  • 我國紫外雷射器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十二五」863計劃新材料領域「紫外雷射器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課題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承擔的「深紫外雷射器及人工晶體關鍵技術」課題取得重大進展,於近期通過了課題技術驗收。
  • 世界各國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發展情況
    由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非常顯著的性能優勢和巨大的產業帶動作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把發展碳化矽半導體技術列入國家戰略,投入巨資支持發展。本文將對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定義、特性以及各國研發情況進行詳細剖析。
  • 固態照明光源:白光LED的現狀和未來
    第一個問題是已有照明光源和固態發光的演講,從19世紀開始用電照明,特別是從1879年愛迪生發明白紙等以後開始廣泛用電照明,這就是以電熱效應為基礎。大家看,儘管照明是一個非常大眾化的問題,但是用電量比較大,從全國來說20%的電都用在照明上,現有的照明的技術,我們看這個圖表,要想節省電就必須要提高它的發光效率。
  • 深度剖析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市場現狀
    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製造以及應用環節上,SiC可以製造高耐壓、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如MOSFET、IGBT、SBD等,用於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行業。與矽元器件相比,GaN具有高臨界磁場、高電子飽和速度與極高的電子遷移率的特點,是超高頻器件的極佳選擇,適用於5G通信、微波射頻等領域的應用。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技術與優勢詳解
    第三代 半導體材料——氮化鎵( GaN),作為時下新興的半導體工藝技術,提供超越矽的多種優勢。與矽器件相比,GaN在 電源轉換效率和功率密度上實現了性能的飛躍,廣泛應用於 功率因數校正(PFC)、軟開關 DC-DC等電源系統設計,以及電源適配器、光伏 逆變器或 太陽能逆變器、伺服器及通信電源等終端領域。
  • 中科院研發新型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或將提升全固態雷射器的輸出
    全固態雷射器輸出紫外雷射的核心元件,紫外雷射輸出主要由晶體折射率實現。為探索新型四倍頻,研製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關鍵。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團隊以KBBF晶體為原型,用Zn替換KBBF晶體中的Be使該材料無毒性,成功製造出了一種無毒、無層狀習性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 第三代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和產業趨勢詳解
    第3代半導體是指以氮化鎵(GaN)、碳化矽(SiC)、金剛石、氧化鋅(ZnO)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各類半導體材料的帶隙能比較見表1。與傳統的第1代、第2代半導體材料矽(Si)和砷化鎵(GaAs)相比,第3代半導體具有禁帶寬度大、擊穿電場高、熱導率大、電子飽和漂移速度高、介電常數小等獨特的性能,使其在光電器件、電力電子、射頻微波器件、雷射器和探測器件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是世界各國半導體研究領域的熱點。
  •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2020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及概念股...
    2020-11-27 12:31:08 來源: 中商情報網 舉報   中商情報網訊:據悉,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碳化矽(SiC)
    碳化矽(SiC)是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產業的基石是晶片,製作晶片的核心材料按照歷史進程分為:第一代半導體材料(大部分為目前廣泛使用的高純度矽),第二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砷化鎵、磷化銦),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碳化矽、氮化鎵) 。碳化矽因其優越的物理性能:高禁帶寬度(對應高擊穿電場和高功率密度)、高電導率、高熱導率,將是未來最被廣泛使用的製作半導體晶片的基礎材料。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展望:SiC功率器件走向繁榮
    原標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展望:SiC功率器件走向繁榮   如今,第三代半導體和前兩代相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