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照明光源:白光LED的現狀和未來

2021-01-15 電子產品世界
第一個問題是已有照明光源和固態發光的演講,從19世紀開始用電照明,特別是從1879年愛迪生發明白紙等以後開始廣泛用電照明,這就是以電熱效應為基礎。大家看,儘管照明是一個非常大眾化的問題,但是用電量比較大,從全國來說20%的電都用在照明上,現有的照明的技術,我們看這個圖表,要想節省電就必須要提高它的發光效率。隨著照明的需要,現在是20%,以後可能用電量要增大,所以現在就需要發展一種新的照明技術,這種技術就是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半導體的照明。這種技術的發光效率,大家看,從90年代開始發展得非常快,到2020年它的流明效率要達到每瓦20流明,這是現有的技術所達不到的。

下來介紹一下光源參數,包括色溫、顯色性,發光效率。我參加本次會議受到很多的啟發,光源的壽命以及成本大家都比較熟悉。現有的這些光源,它的一些指標都列在這裡,由於時間關係就不說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現在主要存在的問題:真空器件體積大,易碎,發光效率低,原因是白熾燈低溫黑體輻射,日光燈短波紫外線激發波長更長的紅綠藍螢光粉發光,能量效率低,壽命短。 我們要分析一下對光有一個基本的要求,就是要適應我們眼睛的需要,要和我們眼睛的特性要匹配,眼睛的特性實際上是太陽光照射了以後長期形成了我們眼睛的特性,也就是說,我們照的這個光,光譜的分布要儘量接近太陽光的光譜。現在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要通過黑體輻射,一個是通過不同色光的合成。現在我們用的這個燈就正好是這兩個技術其中的一種。因為我們主要介紹了半導體的

白光

照明,所以主要介紹一下不同色光如何來合成

白光

根據黑體輻射原理製成的白熾燈,由於色溫不可能太高,大部分能量轉變成了紅外輻射,這部分對照明沒有貢獻,使發光效率降低,不同色光合成

白光

有不同的合成,可以是兩種、三種或更多種色光合成白光,色種用得多的話,它的象素就高,但是流明效率降低,這與對合成白光的質量要求有關。一般來說,用RGB三種色光合成白光可同時滿足發光效率、顯色指數、色溫等要求。 由理論處理可知,若色溫為6500K,顯色指數大於90,只有當三色波長分別為455、530和610納米時,所合成的白光流明效率最高可達300lm/W。 紅綠藍半導體

LED

的問世為實現固體白光照明提供了可能性。發光二級光(

LED

)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換為光能的半導體電致發光(EL)器件。現在由氮化物來產生紅光還是有困難的,現在實驗室正在做。氮化鉀基材料與器件的優點,具有寬的直接帶隙,A1N 6.2eV、氮化鉀3.4eV。正因為這樣,白光

LED

的優點直流驅動、相應快、體積小、壽命長、全固體、結構簡單、無毒、耐候性好、理論光效率高。白光LED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光源,有可能代白熾燈和日光燈成為照明市場的主導,全球的照明市場約為500億美元,若白光LED真正能用於日常的照明,由於其節能燈多種突出的優點,所以被廣泛的應用。

白光LED發展的現狀我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一個是白光合成途徑研究進展,白光的合成途徑大體上有三條路可以走,第一條路是紅綠藍,LED是紅綠藍合成了白光,但這種辦法主要的問題是綠光的轉換效率,現在紅綠藍LED牆插入效率分別達30%、10%和25%,白光流明效率可達60lm/W。通過進一步提高藍綠光LED的流明效率,則白光流明效率可達200lm/W。由於合成白光所要求的色溫和顯色指數不同,對合成白光的各色LED流明效率有不同的。第二條路是用LED+不同色光螢光粉:第一個方法是用紫外或紫光(300-400納米)LED+RGB螢光粉來合成LED,這種工作原理和日光燈是類似的,但是比日光燈性能要優越,令紫光(400納米)LED的轉換係數可達0.8,各色螢光粉的量子轉換效率可達0.9;還有一個辦法是用藍光LED(460納米)+紅綠螢光粉,藍光LED效率60%,螢光粉效率70%;還有是藍光LED+黃(YAG)再加上紅來構成白光,目前在市場上用的就是這種。第三條路是用單晶片形成白光,只要一個晶片,然後就可以形成白光,這種技術現在還在做,這條路到底能否走通,現在還不能下結論,但是已經有一些結果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光載的,一種是光子載束的。

我們來看看這三個途徑。

第一個途徑三色LED合成白光綜合性能最好,在高顯色指數下,流明效率有可能高達200lm/W,要解決的主要技術難題是提高綠光LED的電光轉換效率,目前只有13%左右,同時成本高。

第二個途徑,LED激發螢光粉形成白光是一條綜合性能適中、成本較低、近期內可能實現化的途徑,尤其是藍光LED(460納米)和黃紅粉結合具競爭力,但流明效率難以達到長遠目標值,紫外LED(360納米)和技術較未成熟的紅率藍粉結合也是一條較易實現的。

固態白光最新進展,最新研製的藍光LED和螢光粉構成的固態白光器件:到今年為止國際上做的最好的就是碳化矽,它的流明效率可以做到75lm/W。還有是藍寶石做襯底,這個價格較便宜,流明效率可以做到每瓦61.4lm。

LED研究進展,研究目的:實現高效率、高功率、長壽命器件。技術難題:降低缺陷密度、改善歐姆接觸、電場均勻性、提高光引出率、降低溫升等。主要措施:側向生長、匹配襯底、封裝技術改進等。主要進展:藍光外量子效率:36-39%。

從晶片來說,襯底材料,一個是晶片外延技術,還有是LED器件的製作。現在這幾方面都取得了比較大的進展。在藍寶石上,因為它的襯底不匹配,所以採取了側向外延的技術,最後性能取得了比較大的改進。

在藍博士上LED的性能,儘管採取了很多措施,但還是不如在碳化矽上做的不光是藍寶石也好或者是碳化矽也好,都是不匹配的,匹配的工藝做起來難度比較大。大家看這個圖,這是在氮化鋁這個襯底上做的結果,所用襯底材料分別為AlN晶體和SiC晶體以及GaN和藍寶石,分別在其上製作多量子井紫外發光器件。

晶片研究的進展結果: 1、基於藍寶石襯底的藍、綠、紫及紫外LED目前所獲得的最佳性能是在採取側向生長等技術的基礎上取得的,目的在於減小位錯密度,藍、紫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約40%,而綠、紫外器件約15%,離目標值分別相差2-6倍,基於該晶片的白光性能改進主要依賴於螢光粉和封裝技術的改進。

2、由於碳化矽上所做的器件具有更小的位錯密度,基於該襯底的各色光LED性能仍優於上述藍寶石襯底側向生長的LED性能,但由於該襯底材料較藍寶石貴7-10倍,有關性能優化的研究工作做的相對較少,也許還有較大的潛力可挖。但是碳化矽的價錢比較貴,買這個東西的投資太大了。

3、分別用碳化矽和氧化鋁以及GaN和藍寶石作為襯底材料所做的發光期間對比實驗表明,它們的紫外發光特性具有數量級的差別,說明基於匹配襯底所做的低缺陷密度LED有可能獲得最佳的發光性能。(包括流明效率和單管產生的數據)。

螢光粉研究的情況,和晶片情況來比較說的話,不可做調整的螢光粉,黃分量子效率已提高至7%,紅色還繼續我們繼續來做。用溶膠凝膠法將厚度為2納米的二氧化矽包裹在直徑為數10納米的Zes螢光粉粒外面。

封裝技術研究進展,對功率型LED封裝的技術要求,1、儘可能實現良好的混色效果;2、儘可能提高光輸出效率;3、儘可能降低器件的溫度。倒封優點--導電好,電場均勻,散熱好,有利於提高單管光功率輸出。

這一張是我們前幾天在大連開會的時候做的演示,發光效率達到100lm/W,單只LED的光通量達到100lm,可靠性2萬小時,成本是0.02元/lm在這個情況之下就可以走向市場。

各個國家都有照明發展計劃。這是美國的固體照明發展計劃,到2020年每W是200lm,和白熾燈、日光燈都有比較。 我國現在在大連、上海、南昌、廈門都有基地。

現在存在的問題:1、效率低,尚未達到和超過螢光燈的水平;2、價格高,目前難於在照明領域推廣。3、有一系列理論、技術和工藝問題亟待解決。

一個是一個Defect Density密度,還有就是剛才我們說的襯底材料,這個難度非常大,我今天沒有時間詳細說了,可以說這是國際上的一個難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光抽取效率仍需提高,白光LED的顯色性差,目前已實用化的白光LED只有藍光LED+YAG螢光粉




技術專區

相關焦點

  • 固態照明中白光LED的發展和應用
    LED及與之相應的固態 照明(SSL)膾炙人口,已有時日,藍、綠、紅三色LED之用於大屏幕彩色顯示及交通訊號指示已有20多年歷史並取得了極大成功。近10年來LED在汽車 尾燈以及其他幾乎所有信號指示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幾乎是壟斷性進展。
  • 高亮度LED固態照明光源與傳統光源的光效對比具有哪些優勢
    打開APP 高亮度LED固態照明光源與傳統光源的光效對比具有哪些優勢 發表於 2019-07-15 08:49:21 進入二十一世紀,大功率白光LED被研製成功並且迅速地產業化。此間,由於大型照明光源電氣公司的介入,例如PHILIPS和OSRAM,高亮度白光LED的光效取得了突破性的改進,並且迅速地開始進入普通照明的應用領域。目前,高亮度白光LED的光效在良好的散熱條件下,已經超越了螢光燈的光效。
  • 白光LED光源用發光材料應用現狀及趨勢
    稀土發光材料是當前照明、顯示和信息探測器件的核心材料之一,也是未來新一代照明與顯示技術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目前稀土發光材料研發和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美國、德國和韓國,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發光材料生產國和消費國。
  • LED光源的發光機理簡介
    隨著LED的滲透急速增長速度,伴隨著價格戰將在2010年到來,因為LED不同於傳統燈具與光源分開的銷售模式,在這種壓力下,有些企業無法兼顧產品品質與價格競爭力,可能會落入到併購或是被淘汰的命運。        2010年5月7日-12日,河南省照明學會組織照明專家及企業家一行赴日考察了日本照明現狀,發現日本的LED照明現狀並不盡如人意。
  • cob光源和led光源哪個好_led與cob光源優劣勢分析
    cob光源和led光源 COB光源是將LED晶片直接貼在高反光率的鏡面金屬基板上的高光效集成面光源技術,此技術剔除了支架概念,無電鍍、無回流焊、無貼片工序,因此工序減少近三分之一,成本也節約了三分之一。 COB光源可以簡單理解為高功率集成面光源,可以根據產品外形結構設計光源的出光面積和外形尺寸。
  • 白光LED和其他光源的區別
    隨白光LED技術發展迅速,很多實用的和不實用的方案也都被提了出來。這裡我們通過一些基本特性的對比,對LED的照明應用和前景做一些分析。
  • 紫外LED成白光照明行業新寵
    因此有業內人士宣稱,紫外LED將成為未來白光LED領域的發展趨勢。因此有業內人士宣稱,紫外LED將成為未來白光LED領域的發展趨勢。   關注度提升   近年來,國內紫外LED技術的應用發展相對迅速,包括青島傑生、西安中為等企業均是國內該領域的首批踏足者。今年6月份,鴻利光電與青島傑生展開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發紫外LED市場,這也標誌著部分國內大型LED企業開始涉足紫外LED市場。
  • 臺突破白光LED封裝效率極限 提升節能照明
    LED因發光效率的不斷提升、價格持續降低,與被證明其藍光問題不比傳統光源來得嚴重等各項利多之下,正快速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在全面禁用白熾燈泡、改用節能LED路燈多項措施推波助瀾下,未來數年將必成為室內外最主要的照明光源。雖然LED應用的不斷推進,但其發光效率的極限一直是國際間的一個疑問,而其中與光色息息相關的封裝技術,即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臺灣地區中央大學固態照明團隊集結數位專精於光電熱色的國內外專家,歷經三年的研究,於今年展現一項重要的研究成果,即探討出白光LED封裝效率的極限。
  • 通過量子點放射色光,白光LED發光效率創新紀錄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後,更讓發光效能達到每瓦200流明,未來可以應用在家用、辦公室或電視等領域。 目前市面上的白光LED,主要是透過在藍光LED上覆蓋一層黃色磷光劑製成。但由於磷光劑發出光譜的範圍太廣,製造出的白光很難在細部上再做調整。這次研究人員則將藍光LED結合具彈性的鏡片,鏡片上放上奈米等級的半導體粒子,也就是量子點。
  • 固態照明技術的發展歷史
    固態照明技術的發展歷史        上個世紀,固態照明市場被白熾燈、螢光燈和氙氣燈等光源所佔據。        在1879年,Swan和愛迪生分別獨立研發出了第一盞電燈,根據黑體發光原理。
  • 2017年LED半導體照明或將成為世界主流光源
    慧聰LED屏網報導  LED半導體照明(發光二極體,英文簡稱LED)是一種新型的固態光源,led半導體已經在特殊照明領域顯現出節能效果,例如景觀照明(替代霓虹燈)節能70%、交通信號燈(替代白熾燈)節能80%。
  • LED 光源應用於植物照明的背景和意義
    一、傳統照明方式無法滿足需求 隨著現代化農業的不斷發展,植物照明的需求和能耗在不斷擴大, 對傳統植物照明燈具技術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與LED相比,傳統照明方式有以下不足: 1.能耗高:傳統植物工廠,照明、空調能耗約佔總能耗的96%,節能需求迫切; 2.空間利用率低:傳統植物照明採用高壓鈉燈、節能燈,產熱量高,功率做小,無法滿足植物生長需求,功率過大,其產生的熱量又會影響植物的生長,空間利用率低; 3.光譜不匹配:早期高壓鈉燈、螢光燈光譜與植物生長需求 相差較大,不是理想光源;
  • 可調色溫的白光LED
    隨著固態照明技術的性能與效率不斷超越傳統照明技術,該新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不過,如果我們只是用靜態白光LED來取代傳統技術的話,就難以真正發揮固態照明技術的全部潛力,不能充分實現產品的特色化。根據相關色溫(CCT),存在著不同的白色調,從暖白色(如白熾燈的光)直到冷白色(如眾多早期LED指示燈和電源LED的光),這兩種色調數值範圍在2700~6000K以上。如果我們採用傳統技術的話,只能添加對白光進行「調光」這種智能功能。如果採用固態照明技術的話,設計人員就能從中獲得全新的功能,比方說調節白光色溫,改變環境等。
  • 中性白光LED與冷白光LED在街道照明應用中的差異
    另外,本文也將探討溫度和光學設計的解決方法,例如強迫通風方法、炫光和亮度大小等。由於LED技術具有體積小和多樣化等優勢,因此可以輕鬆地實現嶄新的路燈設計。基於預算緊張的考量,採用LED的照明可以通過更少的維護周期和省電的創新調光技術節省電費。
  • 白光LED進入黃金髮展期 替代傳統光源大勢所趨
    作為一種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光源,LED的長壽命、牢固的結構、較低的功耗和靈活的外形尺寸等優點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LED全面進入傳統照明領域正在不斷加速。據日本媒體報導,2011年5月第四周LED銷量已佔照明產品總銷量的42.3%,這是LED銷量首次超過白熾燈。
  • 【深度分析】白光LED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情況
    如今,白光LED已經具有超高的亮度,其器件結構也發生了很大改變,LED的超高亮度和豐富色彩,促進其應用在社會各行業及產業中。  1、白光LED現狀  上個世紀末期,GaAIInP四元系和GaN材料的成熟利用,帶動了白光LED的快速發展,至本世紀初,白光LED已經突破了技術的束縛,擁有了各種各樣的顏色,並實現了批量生產。
  • 面向照明用光源的LED封裝技術探討
    人類對照明光源的使用,經歷了從蠟燭、油燈、煤氣燈等簡單光源,到愛迪生發明的白熾燈,再到螢光燈、滷素燈、高壓鈉燈、金屬滷素化燈、三基色螢光燈等電光源。各種電光源的出現,在給世界帶來了越來越多光明的同時,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節能環保方面的問題。20世紀90年代後期,白光LED的出現,使節能環保的固態照明成為可能。
  • 白光LED照明電路的工作原理
    白光LED照明電路採用白色發光二極體作為電光源。LED照明燈可以說是本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電光源之一,由於LED固體電光源具有綠色環保、節能高效的明顯優點,LED照明電路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LED檯燈電路利用多個白光LED組成LED陣列,即可構成LED檯燈。
  • 白光LED存在哪一些種類
    白光 LED 的開發 對於一般照明而言,人們更需要白色的光源。 從表中也可以看出某些種類的白色LED光源離不開四種螢光粉:即三基色稀土紅、綠、藍粉和石榴石結構的黃色粉,在未來較被看好的是三波長光,即以無機紫外光晶片加
  • 解析美國LED室內照明市場現狀
    美國進口LED產品的國家中,中國出口的佔比非常高,美國市場佔據了我國照明產品出口的主導地位。為了解美國LED市場,編者對相關材料進行編輯整理,為大家介紹美國LED室內照明市場現狀。 美國LED球泡燈在用量由2012年的1990萬支增長到2014年的7770萬支,也只佔美國A型燈泡在用量的2%,而2014年美國A型燈泡總在用量是32.7億支,其市場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