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或成5G時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半導體技術在不斷提升,端設備對於半導體器件性能、效率、小型化要求的越來越高。尋找矽(Si)以外新一代的半導體材料也隨之變得更加重要。在50多年前被廣泛用於LED產品的氮化鎵(GaN),再次走入大眾視野。特別是隨著5G的即將到來,也進一步推動了以氮化鎵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快速發展。

射頻功率放大器(PA)作為射頻前端發射通路的主要器件,通常用於實現發射通道的射頻信號放大。5G將帶動智能移動終端、基站端及IOT設備射頻PA穩健增長,智能移動終端射頻PA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5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7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高端LTE功率放大器市場的增長,尤其是高頻和超高頻,將彌補2G/3G市場的萎縮。

GaN器件則以高性能特點廣泛應用於通信、國防等領域,在5G 時代需求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氮化鎵的前世今生

氮化鎵,分子式GaN,是氮和鎵的化合物,是一種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導體,屬於極穩定的化合物,自1990年起常用在發光二極體中。它的堅硬性好,還是高熔點材料,熔點約為1700℃,GaN具有高的電離度,在Ⅲ—Ⅴ族化合物中是最高的(0.5或0.43)。在大氣壓力下,GaN晶體一般是六方纖鋅礦結構。

1998年中國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合成納米氮化鎵;

2014年3月,美國雷聲公司氮化鎵電晶體技術獲得突破,首先完成了歷史性X-波段GaN T/R模塊的驗證;

2015年1月,富士通和美國Transphorm在會津若松量產氮化鎵功率器件;2015年3月,松下和英飛凌達成共同開發氮化鎵功率器件的協議;同月,東芝照明技術公司開發出在電源中應用氮化鎵功率元件的滷素LED燈泡;

2016年2月,美國否決中資收購飛利浦,有無數人猜測是美帝在阻止中國掌握第三代LED氮化鎵技術;

2016年3月,科巴姆公司與RFHIC公司將聯合開發GaN大功率放大器模塊。

GaN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相比於第一代的矽(Si)以及第二代的砷化鎵(GaAs)等,它具備比較突出的優勢特性。由于禁帶寬度大、導熱率高,GaN器件可在200℃以上的高溫下工作,能夠承載更高的能量密度,可靠性更高;較大禁帶寬度和絕緣破壞電場,使得器件導通電阻減少,有利與提升器件整體的能效;電子飽和速度快,以及較高的載流子遷移率,可讓器件高速地工作。

也就是說,利用GaN人們可以獲得具有更大帶寬、更高放大器增益、更高能效、尺寸更小的半導體器件。

5G帶給GaN新機遇

5G 將帶來半導體材料革命性的變化,因為對5G的嚴格要求不僅體現在宏觀上帶來基站密度緻密化,還要求在器件級別上實現功率密度的增強。特別是隨著通訊頻段向高頻遷移,基站和通信設備需要支持高頻性能的射頻器件。雖然許多其它化合物半導體和工藝也將在5G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但GaN 的優勢將逐步凸顯。GaN將以其功率水平和高頻性能成為 5G 的關鍵技術。

隨著5G網絡應用的日益臨近,將從2019年開始為 GaN器件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相比現有的矽LDMOS(橫向雙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和GaAs(砷化鎵)解決方案,GaN器件能夠提供下一代高頻電信網絡所需要的功率和效能。而且,GaN的寬帶性能也是實現多頻載波聚合等重要新技術的關鍵因素之一。GaN HEMT(高電子遷移率場效電晶體)已經成為未來宏基站功率放大器的候選技術。預計到2025年,GaN將主導射頻功率器件市場,搶佔基於矽LDMOS技術的基站PA市場。

(來源:網絡)

在 Massive MIMO 應用中,基站收發信機上使用大數量(如 32/64 等)的陣列天線來實現了更大的無線數據流量和連接可靠性,這種架構需要相應的射頻收發單元陣列配套,因此射頻器件的數量將大為增加,使得器件的尺寸大小很關鍵,利用 GaN 的尺寸小、效率高和功率密度大的特點可實現高集化的解決方案,如模塊化射頻前端器件。根據Yole的預計 ,2023 年GaN RF在基站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2.8%。

除了基站射頻收發單元陳列中所需的射頻器件數量大為增加,基站密度和基站數量也會大為增加,因此相比3G、4G時代,5G 時代的射頻器件將會以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數量增加。

在 5G 毫米波應用上,GaN 的高功率密度特性在實現相同覆蓋條件及用戶追蹤功能下,可有效減少收發通道數及整體方案的尺寸。

國內氮化鎵放大器需求顯著

2017 年中國 GaN 射頻市場規模約為12億元,無線通信基站約佔 20%,即2.4億元,2018 年由於5G通信試驗基站的建設,基站端GaN 射頻器件同比增長達75%,達4.2億元。

不少人把2019年作為國內5G建設元年,基站建設成為重中之重。2019年,基站端GaN放大器同比增長達 71.4%。2020年,基站端 GaN 放大器市場規模預計達 32.7 億元,同比增長 340.8%;預計到2023年基站端 GaN 放大器市場規模達121.7億元。 

國內氮化鎵代表廠商盤點

GaN與SiC產業鏈類似,GaN器件產業鏈各環節依次為:GaN單晶襯底(或SiC、藍寶石、Si)→GaN材料外延→器件設計→器件製造。目前產業以IDM企業為主,但是設計與製造環節已經開始出現分工。這裡將列舉國內氮化鎵射頻器件及功率器件的主要廠商。

GaN射頻器件廠商

中晶半導體

東莞市中晶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公司以北京大學為技術依託,引進海內外優秀的產學研一體化團隊,技術涵蓋Mini/MicroLED、器件等核心領域。

中晶半導體主要以HVPE設備等系列精密半導體設備製造技術為支撐,以GaN襯底為基礎,重點發展Mini/MicroLED外延、晶片技術,並向新型顯示模組方向延展;同時,中晶半導體將以GaN襯底材料技術為基礎,孵化VCSEL、電力電子器件、化合物半導體射頻器件、車燈封裝模組、雷射器封裝模組等國際前沿技術,並進行全球產業布局。

英諾賽科

英諾賽科(珠海)科技有限公司是2015年12月由海歸團隊發起,併集合了數十名國內外精英聯合創辦的第三代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研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30V-650V氮化鎵功率與5G射頻器件,產品設計及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7年11月英諾賽科的8英寸矽基氮化鎵生產線通線投產,成為國內首條實現量產的8英寸矽基氮化鎵生產線。

蘇州能訊

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由海外歸國人員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能訊半導體採用整合設計與製造(IDM)的模式,自主開發了氮化鎵材料生長、晶片設計、晶圓工藝、封裝測試、可靠性與應用電路技術。目前公司擁有專利280項,在國際一流團隊的帶領下,能訊已經擁有全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氮化鎵電子器件設計、製造技術。

GaN功率器件廠商

華潤微電子

2017年12月,華潤微電子完成對中航(重慶)微電子有限公司的收購,擁有8英寸矽基氮化鎵生產線和國內首個8英寸600V/10A GaN功率器件產品,用於電源管理。

華潤微規劃建設的化合物半導體項目,判斷生產線主要是GaN工藝。該項目將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項目投資20億元,二期投資30億元。

杭州士蘭微

2017年三季度士蘭微打通了一條6英寸的矽基氮化鎵功率器件中試線。2018年10月,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廈門12英寸晶片生產線暨先進化合物半導體生產線正式開工。士蘭微電子公司與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20億元人民幣,在廈門規劃建設兩條12英寸90~65nm的特色工藝晶片(功率半導體晶片及MEMS傳感器)生產線和一條4/6英寸兼容先進化合物半導體器件(第三代功率半導體、光通訊器件、高端LED晶片)生產線。

寫在最後

氮化鎵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是5G時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不止在射頻器件方面,未來5G全行業上下遊都可能採用這一新材料。未來市場值得期待。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市場現狀
    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製造以及應用環節上,SiC可以製造高耐壓、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如MOSFET、IGBT、SBD等,用於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行業。與矽元器件相比,GaN具有高臨界磁場、高電子飽和速度與極高的電子遷移率的特點,是超高頻器件的極佳選擇,適用於5G通信、微波射頻等領域的應用。
  • 第三代半導體概念大漲,哪些上市公司涉及氮化鎵?
    第三代半導體到底是什麼?哪些公司涉及到了相關業務呢?第三代半導體是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為主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高飽和電子速度、高熱導率、高電子密度、高遷移率、可承受大功率等特點。5G時代下,第三代半導體優勢明顯。
  • 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材料
    碳化矽為第三代半導體高壓領域理想材料。第一代半導體以矽(Si)為主要材質。矽基功率器件結構設計和製造工藝日趨完善,已經接近其材料特性決定的理論極限,繼續完善提高性能的潛力有限。砷化鎵(GaAs)、磷化銦(lnP)等作為第二代化半導體因其高頻性能較好主要用於射頻領域,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等第三代半導體,因禁帶寬度和擊穿電壓高的特性。以碳化矽為材料的功率模塊具備低開關損耗、高環境溫度耐受性和高開關頻率的特點,因此採用碳化矽SiC材料的新一代電控效率更高、體積更小並且重量更低。
  • 氮化鎵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概念龍頭股掘地而起 光學光電龍頭解析
    第一代半導體是矽(Si)和鍺(Ge),著名的美國「矽谷」就是由此而來;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是砷化鎵(GaAs)和銻化銦(InSb),它們是4G時代的天之驕子,大部分通信設備都在用它們;目前最前沿的則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為什麼要發展這第三代半導體?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氮化鎵(GaN)解析
    一開始,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材料市場,隨後中國臺灣、韓國等地區也逐漸開始崛起,材料市場的崛起體現了器件製造業在這些地區的發展。晶圓製造材料市場和封裝材料市場雙雙獲得增長,未來增長將趨於緩和,但增長勢頭仍將保持。
  • 三代半導體——氮化鎵
    氮化鎵(GaN),是由氮和鎵組成的一種半導體材料,因為其禁帶寬度大於2.2eV,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在國內也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和其他半導體材料對比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氮化鎵比矽禁帶寬度大3倍,擊穿場強高10倍,飽和電子遷移速度大3倍,熱導率高2倍。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進入團戰,爭取卡位時間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成顯學,市場看好未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各項優勢,但礙於成本仍貴,量產具有難度,為了加快技術上以及生產上的突破,單打獨鬥困難,各方人馬進入團戰階段,愈早把良率提升、成本降低、進入量產,愈快能享受這塊未來看好的市場大餅。
  •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助力5G、快充、UVC!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氮化鋁(AlN)為 代表的寬禁帶(禁帶寬度 Eg>2.3eV)的半導體材料。
  • 帶你了解第三代半導體明星「氮化鎵」!
    什麼是GaN氮化鎵(gallium nitride)是一種無機物,化學式為GaN,是氮和鎵的化合物,是一種直接能隙(direct bandgap)的半導體,自1990年起常用在發光二極體中。此化合物結構類似纖鋅礦,硬度很高。
  •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2020年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產業鏈及概念股...
    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第一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指矽、鍺元素等單質半導體材料;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主要是指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如砷化鎵、銻化銦;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分為碳化矽SiC和氮化鎵GaN,相比於第一、二代半導體,其具有更高的禁帶寬度、高擊穿電壓、電導率和熱導率,在高溫、高壓、高功率和高頻領域將替代前兩代半導體材料。
  • 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概念股
    聚燦光電(300708):公司主要從事化合物光電半導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主要產品為GaN基高亮度LED外延片、晶片。項目主要產品:Mini/MicroLED氮化鎵、砷化鎵晶片,項目總投資約350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300000萬元(含設備投入270000萬元以上)。易事特(300376):2020年2月,公司在互動易平臺表示,易事特作為國家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基地(南方基地)第二大股東及推動產業創新技術發展的核心成員單位,現主要負責碳化矽、氮化鎵功率器件的應用技術研發工作。
  • 國內第三代半導體迎窗口期 今年氮化鎵、碳化矽產值或達70億元
    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11月24日在2020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上透露,雙循環模式推動國產化替代,2020年中國SiC(碳化矽)、GaN(氮化鎵)電力電子和微波射頻產值預計將約為70億元。
  • 科技自力是中華的優良傳統,第三代半導體率先突圍能否以點帶面?
    ,所以碳化矽氮化加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應運而生,第三代半導體具有以往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所不具備的先天優勢。比如氮化鎵具有更優越的發光性能,高溫性能和耐高壓電性能,因此氮化鎵的光電器件和電子在光學存儲、雷射列印、高亮度LED以及無線基站等應用領域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總體來說就是第三代半導體具有體積更小,效率更高,穩定性更強,適應性更廣更節能的特點。 所以第三代半導體應用領域非常廣,也然已成為全球高技術領域競爭戰略至高的爭奪點,也是國際技術封鎖的重點。
  • 氮化鎵挑起半導體界的大梁,進入倒計時?
    而最近,無論是從研發應用引起的市場反響來講,還是從年後股票市場追捧程度來看,氮化鎵王者之相已露端倪。 眾所周知,第三代半導體又稱寬禁帶半導體,相較於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高飽和電子速度、高熱導率、高電子密度、高遷移率等特點和優勢,以碳化矽(SiC)、氮化鎵(GaN)、氧化鋅(ZnO)、金剛石、氮化鋁(AlN)等材料為代表。
  • 半導體:氮化鎵只有短線炒作機會
    小米新品助推產業崛起氮化鎵是一種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目前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主要以SiC和GaN為主,相比前者,GaN材料在電子飽和遷移速度、擊穿場強和工作溫度等方面更具優勢。而在5G時代,由於信號頻率增高,電子器件需要向大功率、高頻、小型化轉變,氮化鎵材料做成的功率器件正好契合這一趨勢,也因此,被市場認為是替代SiC最好的材料,一直被券商一致看好。
  • 我國第三代半導體將迎來全面爆發時期
    【大比特導讀】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於第一、二代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處於發展初期。國內企業和國際巨頭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隨著5G、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我國第三代半導體也將全面爆發。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中國半導體材料的本土產業鏈布局加快。
  • 按「圖」索驥系列——從氮化鎵看第三代半導體的國產替代希望
    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近期被頻頻提及,並受到市場資金的追捧。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我國計劃把大力支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寫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規劃,以期實現產業獨立自主。市場將其解讀為國產代替和獨立自主的進一步新政規劃,利多A股,利空美股。
  •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GaN)技術與優勢詳解
    第三代 半導體材料——氮化鎵( GaN),作為時下新興的半導體工藝技術,提供超越矽的多種優勢。與矽器件相比,GaN在 電源轉換效率和功率密度上實現了性能的飛躍,廣泛應用於 功率因數校正(PFC)、軟開關 DC-DC等電源系統設計,以及電源適配器、光伏 逆變器或 太陽能逆變器、伺服器及通信電源等終端領域。
  • 智芯文庫 | 氮化鎵挑起半導體界的大梁,進入倒計時?
    近些年,由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相關研究大多處於初級階段,圍繞其展開的各種爭論不絕於耳,其中最為激烈的便是碳化矽(SiC)、氮化鎵(GaN)的「一哥」之爭。而最近,無論是從研發應用引起的市場反響來講,還是從年後股票市場追捧程度來看,氮化鎵王者之相已露端倪。
  • 什麼是第三代半導體?一、二、三代半導體什麼區別?
    第三代半導體屬於後摩爾定律概念,製程和設備要求相對不高,難點在於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製備,同時在設計上要有優勢。 第三代半導體現狀 由於製造設備、製造工藝以及成本的劣勢,多年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只是在小範圍內應用,無法挑戰矽基半導體的統治地位。 目前碳化矽襯底技術相對簡單,國內已實現4英寸量產,6英寸的研發也已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