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編碼器在電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概述:電機的位置檢測在電機控制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需要根據精確轉子位置控制電機運動狀態的應用場合,如位置伺服系統。電機控制系統中的位置檢測通常有:微電機解算元件,光電元件,磁敏元件,電磁感應元件等。這些位置檢測傳感器或者與電機的非負載端同軸連接,或者直接安裝在電機的特定的部位。其中光電元件的測量精度較高,能夠準確的反應電機的轉子的機械位置,從而間接的反映出與電機連接的機械負載的準確的機械位置,從而達到精確控制電機位置的目的。在本文中我將主要介紹高精度的光電編碼器的內部結構、工作原理與位置檢測的方法。

一、光電編碼器的介紹:

  光電編碼器是通過讀取光電編碼盤上的圖案或編碼信息來表示與光電編碼器相連的電機轉子的位置信息的。根據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將光電編碼器分為絕對式光電編碼器與增量式光電編碼器,下面我就這兩種光電編碼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做介紹。

  (一)、絕對式光電編碼器

  絕對式光電編碼器如圖所示,他是通過讀取編碼盤上的二進位的編碼信息來表示絕對位置信息的。

  編碼盤是按照一定的編碼形式製成的圓盤。圖1是二進位的編碼盤,圖中空白部分是透光的,用「0」來表示;塗黑的部分是不透光的,用「1」來表示。通常將組成編碼的圈稱為碼道,每個碼道表示二進位數的一位,其中最外側的是最低位,最裡側的是最高位。如果編碼盤有4個碼道,則由裡向外的碼道分別表示為二進位的23、22、21和20,4位二進位可形成16個二進位數,因此就將圓盤劃分16個扇區,每個扇區對應一個4位二進位數,如0000、0001、…、1111。

圖1

  按照碼盤上形成的碼道配置相應的光電傳感器,包括光源、透鏡、碼盤、光敏二極體和驅動電子線路。當碼盤轉到一定的角度時,扇區中透光的碼道對應的光敏二極體導通,輸出低電平「0」,遮光的碼道對應的光敏二極體不導通,輸出高電平「1」,這樣形成與編碼方式一致的高、低電平輸出,從而獲得扇區的位置腳。

  (二)、增量式光電編碼器

  增量式光電編碼器是碼盤隨位置的變化輸出一系列的脈衝信號,然後根據位置變化的方向用計數器對脈衝進行加/減計數,以此達到位置檢測的目的。它是由光源、透鏡、主光碼盤、鑑向盤、光敏元件和電子線路組成。

  增量式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是是由旋轉軸轉動帶動在徑向有均勻窄縫的主光柵碼盤旋轉,在主光柵碼盤的上面有與其平行的鑑向盤,在鑑向盤上有兩條彼此錯開90o相位的窄縫,並分別有光敏二極體接收主光柵碼盤透過來的信號。工作時,鑑向盤不動,主光柵碼盤隨轉子旋轉,光源經透鏡平行射向主光柵碼盤,通過主光柵碼盤和鑑向盤後由光敏二極體接收相位差90o的近似正弦信號,再由邏輯電路形成轉向信號和計數脈衝信號。為了獲得絕對位置角,在增量式光電編碼器有零位脈衝,即主光柵每旋轉一周,輸出一個零位脈衝,使位置角清零。利用增量式光電編碼器可以檢測電機的位置和速度。

二、光電編碼器的測量方法:

  光電編碼器在電機控制中可以用來測量電機轉子的磁場位置和機械位置以及轉子的磁場和機械位置的變化速度與變化方向。下面就我就光電編碼器在這幾方面的應用方法做一下介紹。

  (一)、使用光電編碼器來測量電機的轉速

  可以利用定時器/計數器配合光電編碼器的輸出脈衝信號來測量電機的轉速。具體的測速方法有M法、T法和M/T法3種。

  M法又稱之為測頻法,其測速原理是在規定的檢測時間Tc內,對光電編碼器輸出的脈衝信號計數的測速方法,如圖2所示,例如光電編碼器是N線的,則每旋轉一周可以有4N個脈衝,因為兩路脈衝的上升沿與下降沿正好使編碼器信號4倍頻。現在假設檢測時間是Tc,計數器的記錄的脈衝數是M1,則電機的每分鐘的轉速為

  在實際的測量中,時間Tc內的脈衝個數不一定正好是整數,而且存在最大半個脈衝的誤差。如果要求測量的誤差小於規定的範圍,比如說是小於百分之一,那麼M1就應該大於50。在一定的轉速下要增大檢測脈衝數M1以減小誤差,可以增大檢測時間Tc單考慮到實際的應用檢測時間很短,例如伺服系統中的測量速度用於反饋控制,一般應在0.01秒以下。由此可見,減小測量誤差的方法是採用高線數的光電編碼器。

  M法測速適用於測量高轉速,因為對於給定的光電編碼器線數N機測量時間Tc條件下,轉速越高,計數脈衝M1越大,誤差也就越小。

  T法也稱之為測周法,該測速方法是在一個脈衝周期內對時鐘信號脈衝進行計數的方法,如圖3所示。例如時鐘頻率為fclk,計數器記錄的脈衝數為M2,光電編碼器是N線的,每線輸出4N個脈衝,那麼電機的每分鐘的轉速為

  為了減小誤差,希望儘可能記錄較多的脈衝數,因此T法測速適用於低速運行的場合。但轉速太低,一個編碼器輸出脈衝的時間太長,時鐘脈衝數會超過計數器最大計數值而產生溢出;另外,時間太長也會影響控制的快速性。與M法測速一樣,選用線數較多的光電編碼器可以提高對電機轉速測量的快速性與精度。

  M/T法測速是將M法和T法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使用,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同時對光電編碼器輸出的脈衝個數M1和M2進行計數,則電機每分鐘的轉速為


  實際工作時,在固定的Tc時間內對光電編碼器的脈衝計數,在第一個光電編碼器上升沿定時器開始定時,同時開始記錄光電編碼器和時鐘脈衝數,定時器定時Tc時間到,對光電編碼器的脈衝停止計數,而在下一個光電編碼器的上升沿到來時刻,時鐘脈衝才停止記錄。採用M/T法既具有M法測速的高速優點,又具有T法測速的低速的優點,能夠覆蓋較廣的轉速範圍,測量的精度也較高,在電機的控制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

  (二)使用增量式光電編碼器來判別電機轉速方向的原理

  增量式光電編碼器輸出兩路相位相差90o的脈衝信號A和B,當電機正轉時,脈衝信號A的相位超前脈衝信號B的相位90o,此時邏輯電路處理後可形成高電平的方向信號Dir。當電機反轉時,脈衝信號A的相位滯後脈衝信號B的相位90o,此時邏輯電路處理後的方向信號Dir為低電平。因此根據超前與滯後的關係可以確定電機的轉向。其轉速辯相的原理如圖4所示

圖4轉向判別原理圖

  (三)、增量式光電編碼器的反饋脈衝的四倍頻原理

  在使用增量式編碼器時,通過計相位相差90o的兩路正交脈衝信號A和B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已達到將增量式編碼器的反饋脈衝四倍頻的目的。這樣在不增加增量式光電編碼器的線數的情況下,就可以獲得更精度高的位置脈衝信息,以實現對電機位置的精確控制。其工作原理與脈衝的相位關係如圖5所示

圖5 脈衝四倍頻相位關係圖

結束語:

  光電式編碼器有著良好的抗幹擾特性與應用的可靠性,在電機控制這種有著極高電磁感染的應用環境下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光電式編碼器一定會在電機控制領域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而我們對於光電式編碼器的研究也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相關焦點

  • 編碼器形式的步進電機閉環控制系統
    步進電機的閉環控制最早是採用編碼器的形式。初始狀態,系統受一相或幾相激磁而靜止。開始工作後,先把目標位置送入減法計數器;然後,「起動」脈衝信號加到控制單元上,控制單元在「起動」脈衝的作用下,立即把步進命令送入相序發生器,使激磁變化一次,後續的脈衝則由編碼器裝置產生。
  • 六通道換向光學編碼器在伺服電機系統中的應用
    在侍服電機系統中,需要系統提供精確的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同時要求響應快,速度高,轉動平滑,力矩穩定等。對于越來越高的系統要求,侍服電機的控制也是越來越複雜,系統的控制器、電機驅動、位置與速度傳感形成一個閉環控制系統;對於電機的換相,目前很多電機採用霍爾傳感器實現換相的反饋,但霍爾傳感器的開關精確度並不是太高。AVAGO領先業界的六通道換向光學編碼器AEDB-9340系列在設計上可以簡單地開發無刷直流電機 (BLDC) 閉環路伺服系統中的反饋機制。
  • 編碼器的CAN總線接口及其在光電跟蹤系統中的應用
    在靶場設備、數字經緯儀、雷達及一些大型軍用設備等數位化測量跟蹤和定位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在這些實際應用的控制系統中由於各分系統傳感器和探測器輸出的數據結構不同,絕對式光電軸角編碼器會用到不同的內部數據通信方式,主要有RS232、RS485/488串口,並口等。
  • 旋轉編碼器在線速度檢測控制中的應用
    實際應用中,將其與一加工精度極高、周長為500 mm的旋轉編碼器測量主動輪與旋轉編碼器同軸安裝,主動輪與電纜接觸。在電纜生產運動過程中,依靠摩擦力拉動測量輪旋轉,這樣就把電纜的直線位移(長度)轉化為旋轉編碼器的脈衝數位訊號輸出。
  • 增強電機控制編碼器應用的通信可靠性和性能
    作者 Jens Sorenson Richard Anslow ADI公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4/379047.htm  Jens Sorensen,ADI公司系統應用工程師,負責工業應用的電機控制解決方案
  •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電路原理以及分類應用有哪些?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電路原理以及分類應用有哪些?光電編碼器是一種角度(角速度)檢測裝置,它將輸入給軸的角度量,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轉換成相應的電脈衝或數字量,具有體積小,精度高,工作可靠,接口數位化等優點。它廣泛應用於數控工具機、迴轉臺、伺服傳動、機器人、雷達、軍事目標測定等需要檢測角度的裝置和設備中。光電編碼器主要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構成,在伺服系統中,光柵盤與電動機同軸致使電動機的旋轉帶動光柵盤的旋轉,再經光電檢測裝置輸出若干個脈衝信號,根據該信號的每秒脈衝數便可計算當前電動機的轉速。
  • 閉環電機控制:旋轉分解器及編碼器介紹
    前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8000.htm您的電機是否以預期速度旋轉?閉環電機控制系統會繼續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只要有電機旋轉的地方就會實施閉環系統,這是一個趨勢。
  • 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
    如果A相脈衝比B相脈衝超前則光電編碼器為正轉,否則為反轉.Z線為零脈衝線,光電編碼器每轉一圈產生一個脈衝.主要用作計數。A線用來測量脈衝個數,B線與A線配合可測量出轉動方向.Δn=ND測-ND理例如:我們車的速度為1.5m/s,輪子的直徑220mm,C=D*Pi,電機控制在21.7轉/秒,根據伺服系統的指標,設電機轉速為1500轉/分,故可求得當ND=21.7*60=130轉/分時,光碼盤每秒鐘輸出的脈衝數為:PD=130×600/60=1300個脈衝當測出的脈衝個數與計算出的標準值有偏差時,可根據電壓與脈衝個數的對應關係計算出輸出給伺服系統的增量電壓
  • 國產光電編碼器如何跟上自動化技術節奏
    編碼器:讓我康康你橫豎左右是咋移動的圖源:b2b.hc360.com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編碼器應用所帶來的便捷。一涉及到運動控制,它大多就會出現。比如你乘坐的電梯、汽車,使用的自動販賣機、印表機等等。
  • 小白如何看伺服控制系統與編碼器
    (2)在自動控制系統中,能夠以一定的準確度響應控制信號的系統稱為隨動系統,亦稱伺服系統。為保證這種即時響應的準確性,一般都有位置、速度、力矩的傳感器反饋比較,也稱為閉環控制。 伺服的主要任務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對功率進行放大、變換與調控等處理,使驅動裝置輸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的閉環控制得非常靈活方便。
  • 基於MSP430F149單片機的光電編碼器位置檢測系統方案
    1、光電編碼器原理   光電編碼器是集光、機、電技術於一體的數位化傳感器,其基本原理就是在特製的碼盤上按一定規律編排光柵圖案,將這些圖案用光電頭讀取,轉變為高低有序排列的電平信號
  • 光電編碼器分類及作用
    工具機行業中最具體的莫過於光電編碼器的出現。對於非專業的人士來說,光電編碼器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優秀的測量裝置,簡單的說,就是將機器移動或者旋轉的位移轉為特殊的電信號和脈衝信號,供自身或者別的機器進抉擇,計算。
  • 如何用PLC控制實現編碼器的定位功能?
    嚴格來講,編碼器只會告訴你該如何定位,要如何執行,是需要靠數控系統(或者PLC之類控制器)控制伺服或者步進電機來實現定位的,編碼器好比人的眼睛,知道電機軸或者負載處於當前某個位置,工業上用的一般是光電類型編碼器,下邊簡單說明一下。
  • 電流傳感器採樣在伺服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引言  伺服技術是跟蹤與定位控制技術,是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廣泛地應用於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等自動化裝備中。隨著現代工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個行業對電伺服系統的需求日益增大,並對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光電編碼器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衝或數字量的傳感器。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傳感器,光電編碼器是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組成。光柵盤是在一定直徑的圓板上等分地開通若干個長方形孔。
  • PLC控制伺服電機準確定位的方法
    這種定位控制僅僅要求控制對象按指令進入指定的位置,對運動的速度無特殊要求,例如生產過程中的點位控制(比較典型的如臥式鏜床、坐標鏜床、數控工具機等在切削加工前刀具的定位),倉儲系統中對傳送帶的定位控制,機械手的軸定位控制等等。在定位控制系統中常使用交流異步電機或步進電機等伺服電機作為驅動或控制元件。實現定位控制的關鍵則是對伺服電機的控制。
  •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原理及應用方法
    /article/168291.htm近年來,嵌入式技術發展迅速,嵌入式系統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由於嵌入式計算機的專用性,系統的硬體、軟體結構千差萬別,其輸入設備也不再像通用計算機那樣單一。嵌入式計算機的輸入沒備一般有滑鼠、鍵盤、觸控螢幕、按鈕、旋鈕等,而光電編碼器(俗稱「單鍵飛梭」)作為一種輸入設備,由於其具有輸入靈活,簡單可靠等特點,因此特別適合應用在嵌入式儀器和手持式設備上,整個系統可以只用一個鍵作為輸入。
  • 霍爾效應磁性編碼器在加油機系統中的應用
    引言  加油機是為機動車輛添加燃油的一種液體體積測量系統,它可以具有IC卡加油、油氣回收等功能。基於加油機系統的安全性要求,需要設計一個防爆、防作弊、全密封的編碼器裝置,並且可以工作在惡劣的油氣環境中,這就使得光電編碼器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Avago AEAT-6600-T16磁性編碼器的解析度高達16位,可在360度整周範圍內進行精確的角度測量。
  • 怎樣進行PLC控制伺服電機準確定位?
    這種定位控制僅僅要求控制對象按指令進入指定的位置,對運動的速度無特殊要求,例如生產過程中的點位控制(比較典型的如臥式鏜床、坐標鏜床、數控工具機等在切削加工前刀具的定位),倉儲系統中對傳送帶的定位控制,機械手的軸定位控制等等。在定位控制系統中常使用交流異步電機或步進電機等伺服電機作為驅動或控制元件。實現定位控制的關鍵則是對伺服電機的控制。
  • 步進電機全閉環控制
    步進電機由於體積精巧、價格低廉、運行穩定,在低端行業應用廣泛,步進電機運動控制實現全閉環,是工控行業的一大難題。主要問題有兩個,原點的不確定性和失步,目前,採用高速光電開關作為步進系統的原點,這個誤差在毫米級,所以在精確控制領域,是不能接受的。另外,為了提高運行精度,步進系統的驅動採用多細分,有的大於16,假如用在往復運動過程中,誤差大的驚人。已經不能適應加工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