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人們今天的硬核科普故事,一夜之間大部分人集體失憶的科幻情節,可能只有在電影裡才能看得到,然而你有想過其實這樣的事情,正在我們的現實中發生上演,你相信嗎?
近幾年電動遊戲的發展史,從早期的小精靈快打旋風,cs
到最近期的虛擬VR遊戲?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遊戲帶給感官的體驗越來越真實,隨著科技日益進步,虛擬世界的體驗不但具有娛樂性,甚至於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密不可分,而在未來虛擬實境的體驗感覺只會更加的真實,到最後甚至就像真的一樣。
虛擬世界
科技發達的時代裡,虛擬實景的體驗不再局限於聽覺及視覺,甚至還有觸覺,試著想一下,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的世界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也許我們每天每天醒過來,只要按下某一個開關就可以開啟虛擬模式,我們不必再花費通行時間就可以抵達會議現場。
當你想要出國留學,也不用真的離開家人,只要戴上VR眼鏡就就可以馬上開始上課,也不用出門工作,只需要呆在家裡遠端遙控機器人代替我們做事就好。
就算是在下雨天或者是忽然半夜想要逛街買東西,那也不會是個難事。當你忙碌了一陣子有點累了,想要出國放鬆,卻又不想花費大把時間,在交通上你只需要開啟虛擬模式,你可以隨時隨地切換不同的國家,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算是上山下海或是自由自在的翱翔於天際,這些都可以任意選擇,甚至可以任意體驗不同的人生,也許你會想要回歸大自然,在遠離塵囂的地方當個快樂的農夫,或是當個受萬人矚目的歌星,帥氣的賽車手,甚至是大權在握的總統。
這些通通都可以成真,如果有一天人類真的可以經由科技模擬出一個世界,而且這個虛擬世界跟真實世界並沒有任何的差別,那麼我們又將如何確定這一切還沒發生呢?
美國天文物理學家奈爾泰森博士是支持世界是虛擬的學者之一,他曾公開的表示,很難相信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他說你看今天的電腦進步,你可以在電腦製造一個虛擬世界,而未來電腦更加強大,你可以創造有意思的虛擬人物,它們或許自以為自己是真實存在的。
you look at our computing power today and you say I have the power to program a world inside of a computer。 Imagine in the future where you have even more power than that,you can create characters that have,for example,Free will or their own perception of Free will。
也許有人會有一個疑問,世界如此的真實,怎麼可能會是假的?大家試著去想一下,如果有一個人從一出生就被關在一個房間裡,那麼對他來說,這個房間就是整個世界,他將無法理解房間外面存在另一個世界,他甚至認為這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這個世界沒有太陽,沒有雲,沒有其他動物,而且他還會對房間就是整個世界的這一點深信不疑。
這個理論主要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所認為的世界不一定是真實的世界,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房間外的世界到底長的是什麼樣子。
2016年特斯拉的創辦者馬斯克也表示只有十億分之一的機率我們的世界是真實的。
除了這些冷冰冰的理論以外,還有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個世界是虛擬的,很高興的告訴大家,還真的有幾點證據可以證明大家都知道許多著名的藝術作品,甚至是企業的logo,都會儘量遵照黃金分割數列來設計。
重點來了,當你仔細的觀察大自然,你會發現整個大自然似乎很有默契的正以黃金分割數列的方式運作著,就連我們人類身體的四肢比例、五官比例,甚至是DNA都符合這個模式,所以有學者就認為長久以來我們一直無法解開人類起源之謎,以及人類到底是如何演化而來的,會不會我們根本就搞錯了問題的方向?
因為很有可能我們是被設計出來的。
曼德拉效應
最近幾年曼德拉效應逐漸獲得大家的注意,什麼是曼德拉效應呢?
2009年的時候,美國的菲安娜布梅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他發現南非的著名人權鬥士曼德拉竟然還活著,這與他的記憶完全不一樣。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早在十幾年前1980年代時期,曼德拉就已經不幸於囚禁的監獄中過世了,但事實上曼德拉不但沒有過世,他甚至在1990年2月11日時離開了監獄,重獲了自由,並在1994年時擔任了南非的總統,最後才在2013年離開人世。
當菲安娜部門注意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由於他實在是太確定自己的記憶不會出錯,所以他馬上把這件事情周遭的朋友分享後,他驚訝的發現有這樣記憶的不止他一個人,他的朋友還建議他也許該架設一個網站,看看能不能發現更多與他們一樣的人。
果然就在他架設網站後,有越來越多的人向他表示,他們也記得這位南非的精神領袖早就在獄中過世了,甚至還有人記得在新聞上播放的整個葬禮過程,以及他的遺孀公開流淚說過的話,而且還得到廣大網民的回應。因為他們也是這樣記得的,雖然關於曼德拉效應有很多合理的解釋,就有學者表示,這只是大家集體記憶出錯,他們還可以舉出許多的例子以及理論可以合理化這種曼德拉效應的現象。
可是這些專家們的解釋似乎沒有太多人買單,越來越多人開始發現,在他們過去的記憶中,許多事情都與現在不一樣。
例如這邊請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大家的記憶中,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當天的坐車是4人座的還是6人座的?答案是6人座的。
之前我的文章有說道這件事,那時候就有很多的人留言跟我說,在他們的記憶中,甘迺迪的坐車應該是4人坐的,
重點是還有人找到當時的新聞報紙,以及蠟相館都顯示甘迺迪遇刺當天的林肯敞篷車是4人坐的,不過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卻變成6人座的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在大家的記憶中,自由女神是用哪一隻手拿著火炬呢?答案是右手。許多人驚訝的表示,在他們的記憶中應該是左手,不止如此還有人表示他們曾經到過自由女神的火炬上,但大家知道嗎?雖然自由女神的火炬真的曾經開放給民眾參觀,但那是100多年以前的事了。自從自由女神遭到攻擊後,就於1916年停止民眾上去。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有人記得自己曾經上去過呢?最後一個想要請問大家,在白雪公主的故事裡,當邪惡的王后,站在魔鏡之前,他是怎麼跟魔鏡講話的呢?是魔鏡啊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還是牆上的魔鏡?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答案是:「牆上的魔鏡啊!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是不是很神奇?
有人說曼德拉效應是有人回到過去改變了歷史,所以有些人可能記到沒改變之前的歷史,也有人說曼德拉效應是兩個平行宇宙離得太近,互相干擾後的。
結果,大家有沒有想過另一種可能?曼德拉效應是證明世界是虛擬的最佳證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駭客任務,在那部電影中整個世界都被一個叫做母體的超級電腦控制著,由於人體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最後都會傳送到大腦,所以當母體直接控制住人的大腦後,就可以創造一個虛擬世界,雖然這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剛剛也有提到未來的科技只會越來越發達,那又有誰能百分之百的確定未來我們不能創造一個虛擬世界呢?而如果世界真的是可以經由程序編碼而成。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曼德拉效應就是我們所處的虛擬世界中城市出現亂碼時的一種結果,或是在程序改寫的過程裡,因為程序改寫出錯,所以有一些人的記憶不一樣了,相信大家一定多多少少有過以下的經驗,明明沒有來過的地方,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或是總覺得剛剛的對話曾經發生過,甚至有些人常常會有很強的第六感,能夠精準的預知等等會發生的事情。
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確已經模擬過了,顯然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是無法建造這麼大的虛擬世界,所以學者給出了兩種方向,很有可能是未來的人或者是外星人建造了虛擬世界,他們建造虛擬世界的原因是基於以下幾點,因為最近的未來人KFK,yj2075,2027,2062等等都有提到造物主會被證實,可以看看我的關於未來人的文章和通過測謊的未來人的視頻。
第一點是我們的世界其實就是電動遊戲這一點,雖然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從現在各大電動遊戲公司致力於提升遊戲的真實感的方向來看,如果我們有能力建造一個更加真實的虛擬世界,我們也會這麼做。
之前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我們人類常常看到的UFO或者是外星人就是那麼幾個樣子,會不會就像是每一次我們進入遊戲之前,都會有幾種固定的角色供玩家選擇是同一個道理。
另一個建造虛擬世界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為了研究,就像我們會用電腦模擬各項實驗一樣,也許他們想要研究人類的起源,或是從旁觀察他們想要進行的各項實驗。
宇宙擴張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宇宙還在持續不斷的擴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人類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盡頭的原因,表面上無法到達宇宙盡頭,是因為它不斷的在擴大,我們科技進步的速度趕不上宇宙變大的速度,但一些支持宇宙是虛擬的,學者認為很有可能是寫下這個程序的人制定了這個規則,因為它設定人性,喜歡探索,而他必須要讓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我們才能夠繼續安逸的生活在這個程序裡。而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虛擬的,我們最好祈禱不會有關機的那一天。
如果你喜歡我的硬核科普故事和都市傳說,請關注我,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