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北京的天空格外藍,甚至出現了一團團的粉色「棉花糖」,「顏值」頗高。
有這樣的↓
這樣的↓
和這樣的↓
圖片來源:中國天氣
其實,人家真正的名字叫莢狀雲,通常形成於順風的右側。
莢狀雲的形成,較一般雲更加苛刻,它需要大氣形成波浪狀,然後在「波峰」處飄展開來。
如何讓大氣形成波浪呢?首先,需要一列孤立的山脈。當平原上平穩運動的氣流遇到山脈,就好似平靜的水面被丟入一枚石子,大氣出現漣漪,「飛碟」也隨之形成。當氣流翻越山脈之後,若前方還是一馬平川的開闊地,大氣的波動形狀就可以長久保留,莢狀雲便能繼續飄到更遠的地方。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
在山地中比較容易看到莢狀雲,但是在平原城市中,則有些困難。
困難在哪裡?因為在平原城市當中,只有不遠處擁有孤立山脈才可能出現該雲。北京地處平原而三面環山,山之外則是壩上平坦的草原,這樣的地理條件有助於莢狀雲「露面」。
當然,在我國,除了北京還有一個地方「盛產」莢狀雲,那就是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的南面,是拔地而起的天山山脈,天山山脈南北,一邊是塔裡木盆地,一邊是準噶爾盆地,恰好符合莢狀雲出現的基本條件之一。
「連日多陰沉,忽現豆莢雲。雲往西邊去,雨雪定來臨。」是當地的一句諺語,正好揭示出莢狀雲的形成和天氣系統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