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網1月7日電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7日,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再次主持國會聯席會議,對2020年總統大選選舉人團的投票進行清點和認證。在參、眾兩院報告認證結果後,彭斯正式宣布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川普獲得232張選舉人票,拜登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
據悉,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為支持川普進行示威活動,以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隨後,示威遊行轉向暴力衝突,部分示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並向執法人員開槍。據華盛頓大都會警察局發言人稱,已有一名女性中槍身亡。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推特周三刪除了美國川普有關美國國會大廈暴力事件的幾條推文。
在被刪除的推文中,有一段川普周三下午發布的對支持者講話的視頻,同時被刪除的還有稱「副總統彭斯缺乏勇氣去做必要事情」的推文。
報導稱,此前Facebook和YouTube已刪除川普對支持者講話的視頻。反誹謗聯盟和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則呼籲徹底暫停川普的社交媒體帳號。
如今美國大選已成定局,隨之動蕩的不止有美國,跨境電商也將受到影響。
基於全方位系統的分析拜登發表的競選宣言來看,或許不難看出拜登當選更利好於川普。
一是拜登若當選或將會嘗試恢復和傳統盟友的關係。美元的貶值得以遏制,從這個角度來看,利好於川普連任。
二是拜登作為美國精英政治家的代表,給世界的印象是老好人、好人緣。如果拜登當選,短期內將會緩和中美之間的關係,對於5G及晶片、中美貿易摩擦還有品牌高科技企業的出口有一定的回暖。
三是中美商貿繼續談判。就關稅的核心問題,拜登有可能區別川普選擇一個折中的方式,一定程度緩和中美的貿易波動。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無論美國大選最終是誰勝出,大選結果難以改變中美關係持續波動,並且長期影響中國外貿和中國經濟。2020年的美國正在經歷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之一,上半年由於疫情、經濟、失業和種族等問題,最終把美國內部矛盾甩鍋給他國,轉移美國社會矛盾是最終的利益述求。由此可見,中美貿易會長期持續談判,波動甚至是摩擦,對於每個貿易人,都應該持有非常清醒和理性的認識。」朱秋城如是說。
在中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王健看來:「美國大選無論誰上臺,實際上全球化的趨勢都不可逆轉。貿易是人類發展進步的主要驅動力,沒有人會對發展全球貿易產生異議。關鍵是思考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全球化過程,以及貿易交換的環境和規則體系。全球市場是一個彼此利益博弈和利益交換的場所,因此利益博弈的各方,肯定都希望採取更加開放的姿態,且不會放棄自由貿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