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開水,一升冰水,混合到一起,居然不是50度?

2020-12-11 懂球帝官方

註: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一升100度的水倒入一升0度的水,是不是就是兩升50度的水?

嗯,兩杯水都是一升,所以一樣重。熱量從開水到涼水,吸收的熱量等於放出的熱量。

所以最後的溫度就是兩杯水平均。(100+0)/2=50℃,完美!

 

看看這「1+1=2」的問題,怎麼會為難我這個小天才?結果一旁的溫度計提醒我:

好像有什麼東西不太對?

溫度計的原理很簡單,「熱脹冷縮」:溫度高了裡面的水銀跑的老高,溫度低了老老實實的縮回去。

如果這兩杯水也像水銀一樣熱脹冷縮的話,開水的體積是不是比冰水大啊?

「熱脹冷縮」這個概念可能不那麼黑科技,我們放大放大再放大,把水分成水滴,再把水滴裡面的一個個小分子拿出來看。


(一個標準的水分子) 

一杯水具有的能量,與這杯水擁有的分子數量有關。溫度越高,分子擁有的能量越多。這些分子又在不停的運動,這些能量就表現為動能,溫度高了,移動速度就快了。

溫度低的時候,天氣冷,這些小分子只能在小房間裡抱團取暖。溫度高了,熱量增加,這些小分子暖和了。之前抱團的小分子,就會像疫情「解封」一樣,帶著熱量到處撒歡。

既然要到處撒歡,活動的地方就不是小房間了。最不濟,得找個地方跳跳廣場舞吧?

由於小分子要活動的地方變大了,所以溫度高的水裡面,是更少分子數的水,佔了更多的地方。

我們用紅墨水標記熱水,接著用藍墨水標記冷水。

熱水和冷水混合後,是熱水先飄在上面。這也表明了相同體積下,熱水的密度相對冷水更小。

如果用物理名詞來說,就是「質量不變的前提下,水的溫度越高,體積越大,密度越小。」

如果是一樣體積的開水和冰水混合,那麼開水就少了一點份量。

既然質量不同,混合之後水的分子數就不是單獨一杯水的兩倍,傳遞的能量也不是對半分。

所以,最後這杯水的溫度,肯定不是50度。

既然答案不是「50度」那麼簡單,我們應該怎麼繼續確定混合後水的溫度呢?

這個時候就要介紹一下「比熱容」這個概念了

這個概念是「沒有相變化和化學變化時,1kg均相物質溫度升高1度所需的熱量」。

聽起來太複雜了,我們再把這個概念簡化一下。

每個人都要吃一日三餐,但是胃口好不好,是一門玄學:

心情好了,之前運動過,胃口就會好,吃的也很多;吃飯前吃了零食,或者生了病,胃口就不好,吃的也就少。

如果我們把吃的食物看成「熱量」,把影響胃口的因素看成「影響吸收熱量的條件」。

那麼「比熱容」就是吸收熱量的「胃口」。

考慮到裝水的杯子和水周圍的空氣都有可能影響熱量,我們假設「熱水放出的熱量=冷水吸收的熱量」,由於「熱脹冷縮」,所以要重新確定密度。

100kPa下0度水密度為0.99986g/cm³,100度水密度為0.95840 g/cm³。

代入計算之後,得出來的結果是48.9414℃。

這杯水雖然比較燙,但是稍微晾晾喝起來還不錯。

一升100度的開水,加上一升0度的冰水,最後溫度果然不是50度。

但是「比熱容」這個新概念又開始讓人頭大:

之前我們比熱容當作可能變化的「胃口」,但是剛才的計算是在比熱容不變的前提下得出的。

那麼比熱容在「冷熱交加」的情況下,真的會「不動如山」嗎?

沒錯,比熱容的確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而且比熱容也可以根據溫度進行推算!

這個式子太費勁了,寶寶算不出來啊!

簡單來說,計算過程就是繼續沿著「熱水放熱=冷水吸熱」的思路,把容易受到溫度幹擾的質量和密度,換成了不會因為溫度變化的「物質的分子量」。

最後算出來的混合溫度是48.98℃,比一開始算的稍微高一點點。

當然由於水的熱脹冷縮,混合之後的水肯定不是兩升溫水。

最後混合的水,體積要比兩升小一點,大概是1.98升。

實際上,對於這個看似簡單的「開水兌涼水」的提問,有許多正兒八經的論文進行過論述,針對水的「密度」還有「比熱容」的變化函數進行了詳細的計算。

雖然我們得到了精確的結果,但是看到這裡,肯定會人覺得這樣的「刨根問底」有點太複雜。

當然了,生活當中,這個問題不用過於較真。但是對於科學而言,這就不僅僅是「不較真」那麼簡單了。

簡單的熱水和冰水裡面,就已經蘊含了密度,溫度,熱量等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之間的相互交叉,讓一個本來簡單的問題,變得趣味橫生。

科學探索的過程,就是搞懂這些關係,讓這些概念不再虛無縹渺的探索之旅。

複雜的計算和推理終於結束了,但是這只是探索之旅的一小步。

熱水和冷水之間的混合,沒準也能給你的生活,帶來一份探索的快樂。

最後提醒一句:天氣要轉涼了,多喝熱水。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d_wmgLlT-c&t=141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9_IiJc2EM

https://youtu.be/Ak9CBB1bTcc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e60032a018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jced.8b00251                                                                                        

相關焦點

  • 有趣的物理:一升沸水倒入一升冰水,混合後得到兩升50°C的水嗎?
    一升100°C的水倒入一升0°C的水,混合後是兩升50°C的水嗎?為什麼?要是較起真來,筆者絲毫也不含糊,可以肯定的說,如果「一升100°C的水裡倒入一升0°C的水」,得到的一定不是「兩升50°C的水」,為什麼呢?
  • 100度開水和0度的冰水混合後會是幾度?
    那麼,如果是等質量的一升100度的開水 加入一升度的冰水的話, 會不會中和成2升50度的熱水呢? 我們利用線性插值法我們可以進行估算,1kg的水從100℃降溫到50℃放熱約為209.761kJ,從0
  • 一升100℃的水裡倒入一升0℃的水,得到的是不是兩升50℃的水?為什麼
    兩部分相同質量的100度和0度(未結冰)的水倒在一起,溫度會不會是50度?首先應明確熱水與冰水混合時與外界的換熱可忽略, 然後查水的物理性質表可得0度時水的焓值為0kJ/kg,100度時水的焓值為419.10kJ/kg。100度的熱水與0度的冰水等體積混合時,0度水的焓增與100度水的焓減應相等, 不是兩升,因為水和冰的密度不同,一升冰融化後是沒有一升水的,所以總體積小於兩升。
  • 一升100度的水倒入一升0度的水中,會得到兩升50度的水嗎?
    如果把一升100攝氏度的水倒入一升0度的水之中,結果會得到兩升50度的水嗎?需要注意的是,水在0度和100度時都可以保持液態。雖然0度是水的冰點,但在這個溫度下,水的液相和固相是可以共存的。0度的液態水要轉變為冰,需要大量放出熱量,沒有繼續降溫,水能夠維持液態。
  • 一升0度的水倒進一升100度的水中,能得到兩升50度的水嗎?
    涉及到很多精密的科學道理。但是大差不差,不信的話你可以拿一杯水站在秤上,喝完之後看看會不會變輕,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今天我們探討一個更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將一升100度的水倒進一升0度的水裡,將兩者充分融合,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兩升50度的水呢?其實這個問題跟鹽水問題一樣,難以解答。
  • 一升0度的水倒進一升100度的水中,能得到兩升50度的水嗎?
    涉及到很多精密的科學道理。但是大差不差,不信的話你可以拿一杯水站在秤上,喝完之後看看會不會變輕,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今天我們探討一個更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將一升100度的水倒進一升0度的水裡,將兩者充分融合,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兩升50度的水呢?其實這個問題跟鹽水問題一樣,難以解答。
  • 一升100℃的水與一升0℃的水混合,會得到兩升50℃的水嗎?
    不過,即使在理想環境條件下,不考慮整個過程中水分的蒸發,還有熱量的傳導等外界影響,從科學嚴謹的角度來分析,最終得到的也不是兩升50度的水,而會比50度略小。當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認為是兩升50度的水,畢竟非常接近50度。那麼為何會比略低於50度呢?
  • 一升100℃的水和一升0℃的水,混合後為什麼不能得到兩升50℃的水
    所以它們的密度是不同的,當它們混合後溫度降低,密度又發生改變了。整個過程可以說密度是在變化的。所以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因為是水,就認為它的密度是固定不變。還要考慮溫度這個因素。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出來,一升100℃的水的質量與一升0℃水的質量是不同的。假如都熱量不損失,那麼混合後溫度變為50℃後。它們各自放出的熱量和吸收的熱量不相等的。
  • 同為一升,0℃的水倒進100℃的水中,是否得到2升50℃的水?
    那麼將一升100攝氏度的水倒進一升零攝氏度的水當中,兩者再混合之後是不是就可以得到兩升水,並且是50這一問題就像是鹽水一樣難以解答,我們講的這一問題並不考慮其他的外界因素,在非常理想的環境當中進行的,水分不會蒸發,熱量傳播的過程當中也不會喪失,得到的結果可能會是兩升50攝氏度的水,但是也會比50攝氏度更少一些。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現象呢?
  • 一升汽油有多重?你還以為一升=一公斤?大錯特錯!
    可能很多人看到標題會覺得納悶——「一升不就一公斤嗎,這不就是數學單位換算嗎?」但是,真實情況還就不是這樣,下面請聽小編娓娓道來。首先,這裡涉及到一個物理概念——「升是不能直接與公斤劃等號的。」如果要將升與公斤劃上等號,必須是以密度來換算。
  • 一升100度的水裡倒入一升0度的水之後是不是兩升50度的水?
    等質量混合,忽略熱容變化中學熱學公式:等體積混合,忽略熱容變化眾所周知水的密度與溫度有關,查表可知,100 kPa 下 0 °C等體積混合4.2050, 4.2159}}];(* 質量(密度)之比 *)m1$m2 = density[0] / density[100];(* 數值求解 *)sol = FindRoot[ m1$m2 * Integrate[heatCapacity[T], {T, 0, Tf}] == - Integrate[heatCapacity[T], {T, 100, Tf}], {Tf, 50
  • 一升水的重量是一公斤,那一升汽油有多少公斤?
    說到汽油,也有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我們一般都是用多少升,多少升還衡量汽油的多少,我們知道,升是一個容量單位,那麼換算成公斤重量呢,一升汽油有多少公斤?這就是涉及到一個轉換計算了,如果要想知道一升汽油有多少公斤,這就得知道汽油的密度是多少。不同標號的汽油,密度其實還是有許些差別的。所以,同樣的體積,他們的重量也不一樣。
  • 一升汽油等於多少公斤?
    每次都是加多少升油,這也是因為汽油是液體的緣故,液體的計量單位都用升來算。那大家有沒有想過,1升油有多重呢?                                                          升是體積單位,一般用來計量液體,而公斤是重量單位,用來計量固態物體時居多。那麼,1升汽油的重量能不能算出來呢?答案是肯定可以的。
  • 南京一60升油箱加出63.5升汽油 質監部門:很正常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南京市民王先生最近在當地一家中石化的加油站加滿油後,卻發現自己60升的油箱,卻加出了63.5升的汽油。他懷疑加油站做了手腳,但質監部門的檢查結果表明很正常。  南京市民王先生買車近2年了,平時他經常會在油表報警的時候去加滿油。前兩天,車子油表又亮起紅燈,他就去了南京市龍蟠中路附近的一個加油站,將油箱加滿。
  • 1升汽油到底有多少公斤重呢?聽加油站師傅一說,終於理解了
    加過油的朋友都知道,汽油都是按升計費的,一升多少錢?但是很多朋友就會問了,開了這麼久的車,一升汽油到底是多少呢?有多重呀?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加油站的老師傅是怎麼說的。顧名思義,升就是一個體積單位,液體一般都是用升來計量的,但是我們往往對這種體積單位不敏感,我們平時生活中,用的最多的計量單位就是重量單位,那麼升能不能換算成重量單位呢,當然是可以的。
  • 短腿的進化,ES8電池「進化」,70度升到84度,三萬的代價值不值
    此次升級方案,將把ES8原先搭載的70度電池設計到84度電池,對比和ES8差不多重量的Model X 90D,90度的電量,470km的續航;經過升級後的蔚來ES8的NEDC(等速續航)續航裡程也將達到425公裡。不過ES8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Model 3採用的是比18650電池(Model S/X)先進不少的21700電池。
  • 用狀元錢三一的「三一」思想學習容量「升」
    等到孫子出世了,爺爺根據《道德經》論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把一三轉成了三一,意思是希望萬事萬物回歸與道,把他爸爸跑偏的路給修正過來,回歸到文化人。錢三一文理兼修,各門課程都學得優秀,就連籃球都打得是那麼迷人,傾倒了一大片蘿莉。錢三一是中考狀元,精英中學的校長不惜血本,把三一挖到了學校,學校給了三一很多特權。
  • 一升汽油等於多少公斤?大概是這個重量
    汽油對於汽車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可是加了這麼多年油,你知道一升汽油等於多少公斤嗎?我們都知道,升是體積單位,通常被用來衡量液體體積,而公斤是重量單位,通常被用來稱固體物體的重量。那你有沒有想過把你平日使用的汽油換算成重量單位,看一下你加的油到底有多重呢?
  • 一升油多多少斤?開車多年的的老司機也未必知道!
    一升油多多少斤?開車多年的的老司機也未必知道!今年的油價,可謂是令車主們的小心臟難以平穩,不過,好在破8以後不久,最近又有所回落,因此大多數車主認為的8元時代還是沒有來臨,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對於老百姓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要知道油價的動蕩對於老百姓來說,無疑是不可控制的。
  • 「冒白煙,發高燒」四川一老井水溫突升至70多度
    「冒白煙,發高燒」四川一老井水溫突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