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最簡單的情形開始考慮吧。
等質量混合,忽略熱容變化
中學熱學公式:
兩邊消去cm,顯然有
。
等體積混合,忽略熱容變化
眾所周知水的密度與溫度有關,查表可知,100 kPa 下 0 °C 與 100 °C 時水的密度分別為 0.99984 和 0.95840 g/cm³[1]。因此
等體積混合,考慮熱容變化
水的熱容也並非常數。和上文密度在同一張表[1]裡面,也可以找到(定壓)熱容的數據。考慮到實際的物理過程,這裡使用定壓熱容也會比定體熱容合適一點。
因為熱容不再是常數,吸放熱公式需改為積分形式:
帶入數據數值求解一番:
(* 構建插值公式 *)density = Interpolation[Transpose @ { Range[0, 100, 10], {0.99984, 0.99970, 0.99821, 0.99565, 0.99222, 0.98803, 0.98320, 0.97778, 0.97182, 0.96535, 0.95840}}];heatCapacity = Interpolation[Transpose @ { Range[0, 100, 10], {4.2176, 4.1921, 4.1818, 4.1784, 4.1785, 4.1806, 4.1843, 4.1895, 4.1963, 4.2050, 4.2159}}];(* 質量(密度)之比 *)m1$m2 = density[0] / density[100];(* 數值求解 *)sol = FindRoot[ m1$m2 * Integrate[heatCapacity[T], {T, 0, Tf}] == - Integrate[heatCapacity[T], {T, 100, Tf}], {Tf, 50}]
得到最終溫度為 48.9946 °C。此時的體積:
2 / density[Tf] /. sol
結果為 2.0243 L。
注
我們這裡的計算僅考慮熱力學因素,動力學因素(混合過程中對流等過程)過於複雜,沒有辦法從基礎的物理學公式得到,因此不做考慮。如何選擇近似、選擇多大程度的近似,始終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