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

2021-01-20 唐山頂臻

  溶解度與溶解度曲線

一、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不飽和溶液一定溫度一定量溶劑飽和溶液

易錯提醒    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概念的注意事項。

(1)必須指明「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因為在溫度改變或溶劑量改變的情況下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可以相互轉化。

(2)某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是就某一種或某幾種溶質而言的,也就是說當加入其他溶質時溶液還能繼續再溶解該溶質。

2.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

轉化

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

(1)觀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質,說明該溫度下該溶液不能繼續溶解這種物質了。該溶液一定是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2)實驗法:在一定溫度時如果溶液中沒有未溶解的物質,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質,如果不再溶解,說明原溶液是飽和溶液;如果繼續溶解,說明原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溫馨提示 析出晶體後所得的溶液,一定是該溫度下該溶質的飽和溶液。

4.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溶液濃稀的關係

(1)溶液的飽和與不飽和與溶液的濃和稀是從不同角度對溶液進行分類的,兩者沒有必然聯繫;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2)在一定溫度下,在同種溶劑的條件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要比不飽和溶液濃。

方法指南 溶液的濃稀是相對的,它們的相互關係可結合下圖來記憶:

二、結晶

1.定義   固體物質從它的飽和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的過程。

2.結晶的兩種方法

(1)冷卻熱飽和溶液:通過降低溫度的方法使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來的過程。一般是指把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的溫度降低,使其析出晶體的過程。如從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得到硝酸鉀晶體,就可以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2)蒸發溶劑: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形式析出的過程。

3.海水曬鹽

(1)原理: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使食鹽結晶析出。

(2)主要過程:

溫馨提示 不管是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還是蒸發溶劑結晶,都屬於物理變化。

三、溶解度

1.固體物質溶解度

(1)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 g 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溶質在這種溶劑裡的溶解度。

如果不指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是指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

(2)影響因素

(3)溶解性與溶解度的關係。

溫馨提示 正確理解溶解度定義的四要素

(1)條件:一定溫度。因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不指明溫度時,溶解度沒有意義。

(2)標準:100 g溶劑。物質的溶解量與溶劑量成正比,為了便於比較,規定溶劑的質量為100 g,非溶液的質量。

(3)狀態:飽和狀態。只有達到飽和狀態,溶解的溶質的質量才是一個定值,且是最多溶解的質量。

(4)單位:克。因為溶解度實質上是溶質的質量,因此溶解度的單位為克。

2.溶解度曲線

(1)定義: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得到的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2)溶解度曲線的變化規律。

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現在曲線「坡度」比較「陡」,如KNO3。

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變化影響很小,表現在曲線的「坡度」比較「平緩」,如NaCl。

③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表現在曲線「坡度」下降,如Ca(OH)2。

(3)溶解度曲線的應用。

①查出某種物質在某溫度時的溶解度。

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

③可以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的大小。

④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規律。

⑤根據溶解度曲線確定如何製得某溫度時的該物質的飽和溶液。

⑥確定混合物的分離、提純方法。

四、氣體的溶解度

1.定義   氣體的溶解度是指該氣體的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時,在1體積水裡溶解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1)內部因素:溶質和溶劑本身的性質。

(2)外部因素。

①溫度:隨著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減小。

②壓強:隨著壓強增大,氣體的溶解度增大。


固體溶解度

氣體溶解度

條件

一定溫度下

該氣體的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

標準

100 g溶劑

1體積水

狀態

飽和

飽和

單位

比值單位為1

外界影響因素

溫度

溫度和壓強

變化規律

固體溶解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熟石灰等除外)

氣體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

技巧提升

1.判斷溶液飽和的兩要素

(1)溫度必須保持不變;(2)A物質的溶液不再溶解A物質。

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

(1)大多數情況下,固體物質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故其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存在如下轉化關係:

(2)由於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故Ca(OH)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存在如下轉化關係:

3.解答有關溶解度曲線的習題關鍵是熟悉點、線、面的意義

(1)點:曲線上的點叫飽和點。曲線上任一點表示對應溫度下(橫坐標)該物質的溶解度(縱坐標);兩曲線的交點表示兩物質在交點的溫度下溶解度相等。

(2)線:溶解度曲線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根據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確定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①陡升型:從溶液中析出該物質時,可採用降溫結晶。

②緩升型:從溶液中析出該物質,可採用蒸髮結晶的方法。

③陡升型的物質中混有少量緩升型的物質時,可採用降溫結晶的方法進行提純;緩升型的物質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質時,可採用蒸髮結晶的方法進行提純。

(3)面:

①溶解度曲線下方的面表示不同溫度下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②溶解度曲線上方的面表示相應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質。

考例精析

【例1】下列有關溶液(溶劑為水)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B.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飽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答案】D

【解析】A、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如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是稀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B、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也可能是濃溶液,如一定溫度下,硝酸鉀的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C、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中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也可能是濃溶液,但沒有達到飽和狀態,故選項說法錯誤;D、一定溫度下,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比該溫度下的不飽和溶液濃,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來源:學,科,網]

【例2】

NaCl、NaHCO3、Na2CO3、三種物質的部分溶解度如表格所示(單位g/100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0

10

20

30

NaCl

35.7

35.8

36.0

36.3

NaHCO3

6.9

8.2

9.6

11.1

Na2CO3

7.0

12.5

21.5

38.8

A.三種物質都易溶於水,要從Na2CO3溶液中得到NaHCO3,適宜採用蒸發溶劑法

B.不存在等濃度的NaCl和Na2CO3的飽和溶液

C.除去NaHCO3中少量NaCl,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D.30℃時62.5g克質量分數為20%的Na2CO3溶液,降溫到0℃時會析出晶體的質量為9g

【答案】D

【解析】A、固體在20℃的溶解度大於10g時,稱為易溶物質,所以碳酸氫鈉不屬於易溶物質,故A錯誤;

B、溶解度表中的數據可知,在20℃﹣30℃之間,在某一溫度時,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存在等濃度的NaCl和Na2CO3的飽和溶液,故B錯誤;C、碳酸氫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都不大,所以除去NaHCO3中少量NaCl,不可以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故C錯誤;D、30℃時62.5g克質量分數為20%的Na2CO3溶液,降溫到0℃時會析出晶體的質量為9g,正確;故選D。

【例3】

t1 ℃時,將a、b兩種固體各18 g,分別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後現象如圖甲所示,升溫到t2 ℃時,現象如圖乙所示,a、b兩種固體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如圖丙所示。

請填空:

(1)從t1 ℃到t2 ℃的變化過程中,一定處於飽和狀態的是   (填「a」或「b」)的溶液。 

(2)圖丙中曲線M表示的是    (填「a」或「b」)的溶解度曲線。 

(3)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採用    結晶的方法提純a。 

【答案】(1)b

(2)a

(3)降溫

【解析】(1)由圖分析可知,從t1 ℃到t2 ℃的變化過程中,燒杯中一直有固體b剩餘,故一定處於飽和狀態的是b的溶液。

(2)由圖分析可知,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圖丙中曲線M表示的是a的溶解度曲線。

(3)由於a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若a中混有少量的b,可採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a。



相關焦點

  • 溶解度曲線怎麼看?
    B:關於溶解度曲線,首先得知道它是怎麼畫出來的。首先是一張表格,如下,是通過實驗的方法測出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王二狗:怎麼個實驗的方法,一點一點兒的溶解嗎?@Dr. B:是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數據以及結論都是前人花費大量心血通過一點兒一點兒實踐得到的。
  • 9.4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線
    為了便於理解和使用,我們做出如下規定:    固體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示例:查表可知,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0g。意思是,在20℃這個固定的溫度下,100g水裡最多溶解36.0g氯化鈉。由此可算出,這個溫度下(20℃),50g水裡最多溶解18.0g氯化鈉。
  • [初中化學]溶解度曲線中考試題解析
    溶解度是初中化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溶解度曲線綜合題是近年中考的熱點題型。這類題目涵蓋面廣,綜合性強。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及知識應用能力。是中考化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的失分點。在2011年各地中考化學試題中,出現了許多與溶解度曲線相關的試題,現歸納如下,以供參考。
  • 溶解性與溶解度解析
    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在這裡要注意:如果沒有指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就是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
  • 溶液、溶解度知識點梳理
    2.影響固體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1)溶質、溶劑本身的性質 (2)溫度 3.溶解度曲線 (1)溶解度曲線的意義: ①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 ②溶解度曲線上的每一個點表示溶質在某一溫度下的溶解度。此時,溶液必定是飽和溶液。 ③兩條曲線的交叉點表示兩種物質在該溫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在該溫度下,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 ④在溶解度曲線的下方的點,表示該溫度下的溶液是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
  • 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固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以及溶解度曲線   1.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溶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解裡的溶解度。
  • 初中化學考點總結:溶解度
    2.溶解度我們所說的溶解度一般指的都是固體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如說,在20℃時,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鈉就達到了飽和,那麼這個36g就是氯化鈉在20℃時在水中的溶解度。
  • 中考化學複習:溶解度
    中考化學複習: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四要素: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達到飽和④質量:單位:克   (2)溶解度的含義:
  • 初中化學複習: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四要素: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達到飽和④質量:單位:克   (2)溶解度的含義:   20℃時NaCl的溶液度為36g含義:   在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 「中考化學」「9個要點」攻下溶解度曲線 - 萬唯中考
    除2015年(溶解度表)、2010年(一種未知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其餘均是考查兩種未知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河北中考說:僅2010年未考。常在選擇題中以溶解度曲線的形式進行考查,偶爾也會以文字描述或溶解度表格的形式進行考查。■ 雲南中考說:必考。在選擇題、填空與簡答中均有涉及。
  • 【輕鬆學化學】固體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本課知識點】掌握固體溶液度的概念,注意掌握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學會應用固體溶解度表格和固體溶解度曲線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溶解度
    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溶解度》,僅供參考!   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四要素: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達到飽和④質量:單位:克     (2)溶解度的含義:
  • 第一章 溶液--第一節 溶解度
    第一節 溶解度   在一定條件(溫度、壓力)下,一定量的溶劑溶解溶質達飽和時,所含溶質的量稱為溶解度。任何一種表示濃度的單位都可用來作為溶解度的單位。因此,根據工作需要,溶解度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表示法,通常用一定溫度下,100克溶劑形成飽和溶液時所溶解溶質的質量(單位為克)表示。
  • 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化學知識點: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a)   1.某種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__一定的溫度__下,某物質在__100g溶劑__中達到__飽和狀態__時所溶解的__質量__。
  • 中考化學滿分之路:吃透這6道題,拿下中考必考點溶解度曲線問題
    《溶解度曲線新認識》溶解度曲線的意義1.點溶解度曲線上的每個點表示的是某溫度下某種物質的溶解度。即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對應有相應的溫度和溶解度。溫度在橫坐標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縱坐標上可以找到。線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情況。曲線的坡度越大,說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越大;反之,說明受溫度影響較小。溶解度曲線的線也有三個方面的應用:(1)根據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 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溶解度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化學溶液考點之溶解度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溶解度知識點   概念:   1、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溫度下,某物質在100克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克數。在未註明的情況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質在水裡的溶解度。
  • 蜂蜜的溶解度是多少?蜂蜜在水中能溶解嗎?
    蜂蜜的溶解度是多少?蜂蜜在水中能溶解嗎?蜂蜜是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精工充分釀造而成,味道香甜可口,是一種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品,大家可能聽說過溶解度,那蜂蜜的溶解度是多少呢?溶解度是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溶質和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大家通常說到溶解度所指的溶劑都是水,通常有氣體溶解度、固體溶解度,蜂蜜中含有多種成分,屬於混合物的範疇,一般來說,是沒有溶解度的。
  • 溶液與溶解度的那些事兒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②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溶解時放熱、吸熱現象溶解吸熱: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熱:如NaOH溶解、濃H2SO4溶解溶解沒有明顯熱現象:如NaCl● 溶解度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
  • 初中化學溶解度的相關知識點匯總(2)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化學溶解度的相關知識點匯總(2),希望對同學們複習有所幫助,僅供參考。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溶質的質量分數 點擊查看 4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不飽和溶液 點擊查看 5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溶質的質量分數 點擊查看 6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混合物的分離 點擊查看 7 2020年中考化學知識點之氣體的溶解度
  • 九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課題2—溶解度
    【例題1】D20℃時,食鹽的溶解度為36g,是指20℃時,100g水中溶解36g食鹽恰好達到飽和,故選:D。【例題2】C氣體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與溫度和壓強有關: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壓強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大,能增加氣體物質的溶解度的是減小壓強或者降低溫度,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