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地球生命之源,是所有碳基生命維持各項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月球作為地球的衛星,由於質量較小,幾乎沒有大氣層,水分子就無法在月球絕大部分的表面和空中存在,而是很快逃逸到宇宙空間中,所以登上月球之後看到的景仰十分荒涼。那麼,假如我們把10000升水倒在月球表面,會持續多久消失呢?
決定水存在形態的主要因素
在1個標準大氣壓之下,我們都知道純淨水的凝固點為0攝氏度,其沸點(也就是氣化點)為100攝氏度。而在不同的大氣壓、水中溶解物質濃度的不同都將影響水的三相態的臨界溫度。而水中溶解物質濃度對水的凝固點和沸點影響規律非常簡單,在相同大氣壓下,如果水中溶解鹽類物質越多,那麼水合物離子的結合程度也就越高,從而對水分子與水分子間氫鍵結合的影響就會越大,因此水的凝固點會相應有所降低,沸點也會升高。而我們考慮倒在月球上的水,可以視為純淨水,水中溶解度的影響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在不同的大氣壓力之下,水的凝固點和沸點變化規律複雜得多。
從沸點來看,水的壓強-溫度曲線是一個處於「二象限」的倒拋物線,隨著壓強從1Pa逐漸升高,那麼對應水的沸點將從-50攝氏度也逐漸提高,其中1個標準大氣壓、100攝氏度這個點是個分水嶺,在1個標準大氣壓之下,壓強的提升對沸點的提升效果相對緩慢;而超過1個標準大氣壓,壓強提升對於沸點升高的作用效果就越來越明顯。從凝固點來看,水的固態-液態相態轉化的壓強-溫度曲線變化規律比較複雜,在100個大氣壓之內,水的凝固點基本保持在0攝氏度。超過100個大氣壓、低於6300個大氣壓時,凝固點處於0攝氏度之下。高於6300個大氣壓之後,水的凝固點將突破0攝氏度緩慢提升。
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徵
從形態上看,月球的平均直徑為3476公裡,質量為7.3*10^22公斤,平均密度3.34克每立方釐米,這三項指標分別是地球的1/4、1/81、2/3。
從大氣層上看,月球由於質量較小,其引力不足以使大氣籠罩在月球周圍,表面只有非常稀薄的大氣層,壓強只有地球的十億分之一,也就是萬分之一帕。而且分布不均勻,向陽的一面由於在高溫的作用下,氣體分子的運動速率很容易突破月球的逃逸速度,幾乎不存在氣體;而背向太陽的一側,稀薄的大氣主要由氬、氖和氦等稀有氣體所組成。
從溫度上看,由於幾乎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月表白天接收太陽熱輻射的能力非常強,而夜晚向宇宙空間進行熱輻射的能力也很強,這就致使處於白天和黑夜不同區域的月球溫度相差非常明顯。其中,向著太陽一面的溫度會超過120攝氏度,而背著太陽一面的溫度會迅速降到零下180多度以下。
從公轉軌道上看,月球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與自轉周期相同,都為27.3天。其公轉軌道與地球公轉軌道之間存在著一個夾角,即黃白交角,平均為5度1分左右,而且這個角度每天都在變化,變化的區間在4度51分到5度9分之間。
將水倒到月球上之後的情況
月球上的大氣壓非常微弱,在月球的不同區域,其表面所受到的壓強我們可視為一致,即萬分之一帕,因此決定水在月球上存在形態的因素就只有溫度這一項了,而月球表面的溫度,又會隨著月球的自轉,其面向太陽光和背向太陽光的區域隨之發生相應變化,這種變化將直接決定著月球表面的溫度,因此,要考慮將水倒到月表之後的變化,需要明確傾倒的具體區域。
如果將水倒在正對著太陽的區域。這個時候由於月球的溫度很高,我們根據上述壓強-溫度的變化曲線,可以在低壓強下作水固-氣分支曲線的趨勢延長線,發現在萬分之一壓強之下,只要溫度高於零下75攝氏度的區域,水就會呈現氣態。我們在將水倒進個區域之後,就會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完全氣化,很快就會逃離月球的大氣層,飄散到宇宙空間中,其中會有一小部分飄散到月球兩極處凝結固定下來。如果將水倒在白天-黑夜交替區域。由於月球幾乎沒有大氣,月球表面巖石和土壤的熱容很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因吸熱和放熱而呈現快速升溫和降溫現象。如果我們把水倒在馬上要進入黑夜或者剛剛進入黑夜的區域,在一定時間內,這個區域的溫度會高於零下75攝氏度,因此水也會在幾秒鐘內完全氣化逃離月球。而如果我們把水倒在馬上進入白天或者剛剛進入白天的區域,由於溫度還沒有升到-75攝氏度,因此水就會迅速凝結為固態,而隨著日照時間的加長,這部分凝結為冰的水,其在固態的存在時間會在數秒到幾天之間,時間的長度取決於距離晝-夜交界線的距離。如果將水倒在背向太陽的區域。排除晝-夜交界線附近的區域,背向太陽的區域溫度將會處於-75攝氏度到-200度之間,在這個溫度與超低大氣壓之下,水將以固態的形式出現,因此我們將水倒入這個區域時,水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凝結為固態,從而在月表中固定下來,暫時不會消失,只有運轉到向著太陽一面溫度達到-75攝氏度以上,才會發生氣化(在月球大氣壓之下,水不會以液態形式存在)。而冰的存在時間,會從13天左右到幾個小時,其中剛進入黑夜並脫離晝-夜交界區域的冰,需要運行差不多半個自轉周期,這個區域的時間最長。如果將水倒在兩極區域。月球的兩極區域特別是低洼區域,常年太陽光照射不到,氣溫始終在-150攝氏度以下,如果將水倒在這裡,將很快凝結為固態,且能夠永遠維持住這個狀態。總結一下
由於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表面大氣壓強處於極其微弱的狀態,在這種條件下,水在月球上的存在形態,完全取決於-75攝氏度這個臨界值。在月球自轉的影響下,月球除了兩極地區之外,其它地區會不斷地在白天-黑夜中交替,溫度也會在-75度上下循環往復,因此,將水倒在不同的區域,其存在狀態和存在時間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