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上連續下10000年的雨,人類會滅絕嗎?為什麼?

2021-01-15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個很有大膽的假設,因為在當下,連續一個月左右的連降暴雨就能導致特大洪災的發生,而洪災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那麼,按照這個理論,如果連續下10000年的雨的話,地球上的生物可能都會滅絕了。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情況下會導致連續的降雨不停?

連續降雨一萬年,看起來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在地球史上還真的出現過一次長時間的降雨,而且這場雨一下就是100萬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根據科學家對三疊紀初期的地質層的研究發現,在這一時期地質層中出現了大量的降雨的痕跡,比如水流衝刷地面的痕跡、河床的沉積物等等。再結合著二疊紀到三疊紀的滅絕事件。一些科學家認為:在距今約2.34億年前,地球上由於地球板塊的距離活動,導致了地球上的一些超級火山的爆發,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到了大氣中,致使氣溫攀升,最終加速了水的蒸發,形成了降雨,而降雨在高溫的蒸發下再次形成降雨,於是一場持續上百萬年的降雨正式拉開了帷幕。這場降雨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因此,從卡尼期洪積事件看,地球上形成長達1萬年的降雨也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按照我們現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溫室效應的發展速度來看, 想要達到連續萬年降雨的效果也不是不可能的。

連續一萬年的降雨,會發生什麼?

曾經的卡尼期洪積事件直接導致了當時地球上超過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96%的海洋生物徹底從地球上消失掉。因此,如果有連續億萬年的降雨的話,地球上的生物大面積消失是在所難免的。

首先,連續的降雨勢必會引發大規模的洪災,這會導致許多原本在陸地上生活的生物(動植物)被洪水帶走(生命)。其次,如果是連續的降雨,就證明整體是陰雨綿綿的,此時,大多數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會導致死亡,終年泡在水中,一些植物也會被澇死。植物的大面積減少,勢必會造成食草動物的大幅度減少,從而影響整個食物鏈的其他動物。

因此,連續一萬年的降雨,將會是地球生命的又一次大洗牌。

人類會受到哪些影響?

首先,人類的數量必然會大幅度地減少,因為連續的降雨必然會導致食物鏈的崩塌,洪水也帶走一部分的生命,食物的匱乏也會帶走許多人的生命。但是,人類並不會滅絕。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我們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連續一萬年的降雨,雨從哪裡來?眾所周知,地球被大氣層包裹著形成了一個閉環。降雨其實是地球的水循環的一個環節而已,換句話說,降雨的水也是從地面上獲取的,只不過,由於氣溫的升高,蒸騰作用變得節奏更快了而已。因此,降雨的水大都來自於海洋(畢竟海洋是佔陸地面積最大的存在)。此時,海洋的水面不斷地下降,而這些水跟隨著降雨分散到了陸地上。最終會導致陸地上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溝壑(雨水衝刷留下的),這些溝壑大都流向了低洼區,形成新的水體。在蒸騰作用下,溝壑外的陸地存水量變小。這也就意味著還有生物的生存空間。

換句話說,地球上即使下一億年的雨,這些水還是取之於地球,用之於地球,只不過是將一些水體分布的格局改變了而已。

其次,人是一種智慧動物,連續的降雨所引發的一系列的變化是有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人有多種選擇,比如向海拔更高的地方遷徙,在高處建造更好的排水系統等等,這樣只要是能夠保證水及時地排到另外的地方,那麼人類選擇的這塊高地,就能變成一片淨土。

有了生存空間,就要解決食物的問題了。雖然,沒有了太陽,自然界中大多數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但是,在燈光的照耀下,植物照樣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生長。有了植物就能解決糧食的問題了,因為植物的果實不但能夠充飢,植物本身也是食草動物的食物,這樣我們就有了肉食來源。

因此,下一萬年的雨確實會導致地球上的許多動植物滅絕,但是,同樣也能留下一些動植物,而且人類的數量雖然會減少,但是有立足之地和食物的保障,人沒有滅絕之憂。

人類會不會因此而進化?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進化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而如果連續降雨一萬年,人類所處的環境與當今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比如溼度變高,人需要經常的涉水,因此,身體上勢必會做出一些變化的。我們舉個例子,在距今約5000萬年前,鯨類的祖先像其他哺乳動物的祖先那樣是在陸地上行走的動物(遊走鯨),但是它們在淺海區嘗到了甜頭(競爭較少,食物充足),所以慢慢地下水的頻率變高,為了更好地在水中生存,它們逐漸演化成了魚類的形態(趨同演化),變成了看起來與其他哺乳動物迥然不同的動物。

按照這個理論,人類如果在接下來的一萬年中生活在滿是水的世界中,自然也會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進化出一些更利於自己生存的特徵,比如手、腳趾間可能會有蹼,比如進化出不得風溼病的身體等等。

總結

連續下一萬年的雨並不是不能實現的夢,因為溫室效應在加劇,所以,節能減排,愛護環境是我們勢在必行的。如果讓這個夢成真,會成為地球生物的噩夢,因為許多生物會在這種巨變中消失。不過,對於人類來說,我持樂觀的態度,而樂觀的原因是人可能進化得越來越不像人了。

相關焦點

  • 假如地球連續下1萬年的雨,人類會怎麼樣?結果讓人意外
    「假如地球連續下1萬年的雨,人類的生活會怎麼樣?」這個問題腦洞有點大,連續下1萬年的雨,是多大的雨呢?是某一個地區下呢?還是全球各地都下呢?現在來說,全球各地是不可能同時下一萬年的雨的,同時下一天都不可能,所以從實際出發的話,只能是輪流在某些地方下了。
  • 地球曾經下過一場百萬年的雨,如果如今再下1萬年雨,會怎麼樣?
    文/行走天涯地球曾經下過一場百萬年的雨,如果如今再下1萬年雨,會怎麼樣?地球是我們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人類不懂得保護地球,保護自然環境的話,人類很可能就會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而這一次地球上絕對又會有90%以上的生物滅絕,其中很可能也會包括人類。
  • 如果地球迎來一場持續10000年的雨,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對於地球生物來說,最大的考驗莫過於極端天氣的突然出現,然而目前我們接觸到的極端天氣有限,依靠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能夠保證人類生活不受影響,或者減輕災害。那如果地球上將要迎來一場上萬年的大雨,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還能夠保證人類不被滅絕嗎?
  • 統治地球上億年的恐龍,竟然依靠的是一場下了幾百萬年的雨
    連續下幾天的大雨,河流暴漲,水位增高,土地吸水飽和以後,如果雨還接著下就會形成洪災。今年南方的雨水太多導致各省都出現了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過連續陰雨天數也就二十來天,曾經的地球上出現過連續潤溼期幾百萬年,也就是說幾百萬年都在下雨。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持續500萬年的雨,導致一半生物滅絕
    筆者-小文每到四月份,我國的南方地區就會進入「雨季」,大大小小的雨會伴隨著我們每天的日常,但中國的南方並不是地球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在地球上,有一個名為乞拉朋齊的地方,這裡的年降雨量可以達到2萬毫升,一年265天幾乎都在不停地下雨,因此乞拉朋齊也被人們稱作是「雨極」。下雨是地球水循環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地球雖然被超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水所覆蓋著,但水資源的分配卻極不平衡,如果沒有水循環系統,地球的內陸將會變得更加乾旱。
  • 人類會滅絕嗎?如果人類註定會滅絕,那麼人類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人類滅絕是一定會發生的,而我們能做的,是讓那一天晚一些到來。人類會滅絕嗎?其實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都可能在未來滅絕。這是因為,地球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遠古至今,大氣層的成分以及含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再者,地球溫度也經歷過好幾次大冰期和間冰期的循環,一旦地球突然降溫,人類也會因為無法適應溫度而滅絕。我們要知道,人類雖然是此時地球的霸主,但人類能夠適應的,只是此時的地球環境,一旦地球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人類就有可能滅絕。
  • 目前為止,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答案:200萬年!
    在我國的南方地區的某些地方,斷斷續續的雨會持續一個月的時間。當然了,如果雨下得非常大也會引發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會造成許多傷亡,還有財產損失。另外,古代戰爭講究天時地利,雨對戰爭的影響也非常重要,比如:葫蘆谷暴雨救了司馬懿三父子的命,努爾哈赤靠雨取勝,拿破崙因暴雨敗北,三元裡抗英暴雨助威等。
  • 稱霸地球1.6億年的恐龍為什麼會突然滅絕,恐龍大滅絕背後故事
    從第一隻恐龍的誕生,到最後一隻恐龍的倒下,恐龍經歷了長達1.6億年的輝煌統治地球的歷程,為什麼這個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的龐大古老生物會突然走向命運的終結呢?細數地球歷史上最著名的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
  • 稱霸地球1.6億年的恐龍為什麼會突然滅絕,恐龍大滅絕背後故事
    從第一隻恐龍的誕生,到最後一隻恐龍的倒下,恐龍經歷了長達1.6億年的輝煌統治地球的歷程,為什麼這個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的龐大古老生物會突然走向命運的終結呢?細數地球歷史上最著名的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
  • 地球曾下過持續200萬年的雨,如今又出現當時徵兆,這說明什麼?
    在2.34億年前,地球上充滿著各種災難,當時地球上,下雨時間達到了最長的一個時期,這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物種滅絕,不過同時恐龍也由此誕生,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但如果在某一時期突然連續下大雨,並且一直就不會停止,而這個時候雨水也將會成為地球上的災難,也是人類的災難。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
    恐龍滅絕了以後,人類崛起。但是如果地球上的兩個霸主同時存在的話,世界會是一副怎樣的景觀?你們是否也曾經想過假設恐龍沒有滅絕,人類還能掌控地球嗎?人類還能驕傲地在地球上呼風喚雨嗎?如果恐龍沒滅絕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電影《侏羅紀公園》就向世人顯示了如果恐龍還存在的故事,在影片中恐龍的殘忍覓食讓小時候的我們對恐龍產生了莫名的恐懼。
  • 如果將地球上的蚊子全部滅絕,對人類會有好處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對此,很多人都不止一次的表示,如果能將蚊子滅絕那就太好了!如果將地球上的蚊子全部滅絕,對人類會有好處嗎?聽聽專家怎麼說!一部分專家認為,雖然地球的生態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但是在這個系統中,蚊子並不屬於關鍵物種,哪怕它們的分布非常廣泛,數量龐大。所以蚊子就算滅絕了,對地球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再加上蚊子是天然的病毒傳播者,每年因蚊子致死的人數非常龐大 ,所以這部分專家都認為,如果蚊子滅絕,那對於人類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
    ,也會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甚至出現嚴重的洪災。你見過下的最久的雨大概有幾天,有人會回答三四天,有人回答八九天,甚至有人說個把月。老實說這樣的時間並不算很長,地球曾經下過一場雨,而這場雨竟然持續了200萬年。
  • 地球上「最大的雨」下了多長時間?下了200萬年?恐龍就此誕生!
    百科故事每年三4月份的時候,我國的一些南方地區就會下其餘來斷斷續續的甚至會持續一個月的時間,幾乎這一個月都看不到什麼晴天,下雨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但是如果雨下的非常大,下的時間長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然災害,比如漲水還有泥石流的,在一些歷史資料記載中我國前前後後經歷了很多次的洪災,而且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員傷亡,還有財產損失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會出現嗎?有可能地球會誕生「恐龍人」!
    這時候有一位科學家提到,如果恐龍並沒有滅絕,現在地球上是否會出現更強大文明呢?恐龍霸佔地球大自然界中,人類和動物有很大區別,人類不僅僅有屬於自己意識,並且還能通過雙手創造出高科技產物,學會使用工具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本質區別,人類會思考生命意義,所以才能誕生高智慧文明,這聽起來非常簡單,卻不是所有生物都能成功的。
  • 如果地球迎來一場持續100年的雨,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兩次超大降雨,第一次是地球誕生之初,由於地球表面呈熔融狀態,水無法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蒸汽的形式存在於地球大氣之中。後來地球溫度不斷降低,水蒸氣又以降雨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而這場大雨持續了幾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第二次大雨發生在晚三疊紀時期,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
  • 如果人類滅絕,地球會發生什麼?
    然而,想像我們突然從地球上徹底消失--也許是一種未被發現的、人類特有的病毒,魏斯曼說--是探索人類離開地球會發生什麼的最有力的方法。在魏斯曼自己的研究中,這個問題首先把他帶到了城市,由於突然缺乏人類的維護,城市會發生一些最劇烈和直接的變化。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地球上還會出現人類嗎?答案你能接受嗎?
    地球已經有40億年生命歷史,這漫長的時間內出現了百萬種生物,這些生命會因為地球的環境變化來進化自己,地球的生態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地殼的運動和隕石撞擊地球,會讓地球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如果這個過程中地球生態環境發生嚴峻變化,很有可能會造成生物滅絕。
  • 怎麼樣避免地球上的人類滅絕?
    看見有人在提問:請問,一萬年以後地球上還會有人類嗎?可以肯定的說,在未來一萬年以內,除非是超新星爆發這樣無解的自然劇變,幾乎沒有什麼外界力量可以消滅人類。能夠消滅人類的,只有人類自己。宇宙是那樣的歷史悠久和擁擠,假設居然沒有演化出地外生命簡直是暴殄天物,可是那理論上應該無處不在的、已經發展到可以殖民遍布整個銀河系的外星文明,為什麼我們就從來沒有發現到它們存在的蛛絲馬跡呢?它們的文明之鄉在什麼地方裡?會不會由於彼此的殺戮而徹底消亡了呢?那麼,人類就必然要自我毀滅嗎?人類的歸宿就是被消滅於一場世界級的戰爭嗎?
  • 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地球上會有人類出現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人類的演化進程。人類屬於哺乳動物,根據已掌握的化石證據,在2.0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早期的似哺乳動物和恐龍幾乎同時出現。到了1.42億年前的侏羅紀,各種食草恐龍和食肉恐龍佔據了地球上的統治地位,而哺乳動物則為夜行性小型食蟲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