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在月球上飛,會比地球上快多少,後果會咋樣?

2021-01-17 時空通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回答網友問題:月球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鳥在地球上飛20公裡用1個小時,把它放到月球上,要飛多久?

這是一隻有夢的小鳥,但如果這隻小鳥真的想上月球實現這個夢,那就一定是個噩夢。既然這隻鳥在這裡招標解夢,俺時空通訊就給它先說說在月球上飛20公裡需要多久的問題。

簡單幹脆的答案就是:一輩子。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鳥在月球上根本飛不起來,而且會立刻死翹翹,這不是用了一輩子嗎?當然如果這隻鳥自帶了一套太空衣,它就能活下來,但這樣它就無法飛了,還是一輩子也無法飛這20公裡。

月球上沒有大氣,處於高度真空狀態,真空度達到1.3*10^-10kPa,這種真空比一些人想像在地球上抽掉空氣的瓶子那種真空要厲害多了。這樣,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壓,一隻鳥如果無保護地暴露在月球環境,死法會有好幾種,但最快的死法就是真空導致的身體爆裂。

低氣壓為啥會很快撐死這隻小鳥呢?

很多人可能會想像,在月球上由於沒有大氣,高度真空,最快的死法是憋死。其實不管是一個人,還是這隻鳥,都等不到被憋死,就會被身體裡的「高壓」脹死。這個所謂「高壓」是與月球的「無壓」對比而言的。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適應地球環境而進化出來的,地球表面氣壓為101.325kPa,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1個大氣壓,而長期進化中,各種動物是與地球環境相適應的,這樣動物體內的氣壓就維持在1個大氣壓左右,這樣就能夠與體外環境氣壓平衡,就感覺不到什麼。

就像將一塊薄膜放在一個大水桶中間,將水隔成兩半,但薄膜的兩邊感受不到水壓,可以悠哉的保持平衡。但如果把薄膜一邊的水抽走,靠這塊薄膜擋住另一邊的水,水對這塊薄膜的壓力就顯示出來,隨著水壓的增大薄膜很快就撐破了。

1個大氣壓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地說,就是每平方釐米承受1公斤壓力。我們想一想,在月球上沒有氣壓,而動物皮膚每平方釐米承受著1公斤壓力,會是一個什麼感覺?

我們家庭用的高壓鍋,壓力最高只能比外面高1公斤,也就是0.1Mpa,一般只高於0.5~0.8公斤之間,也就是鍋內壁每平方釐米承受0.5~0.8公斤的壓力。要封閉住這點壓力,都需要用幾毫米厚的合金啊。這點壓力,如果高壓鍋有問題發生爆炸,就會造成傷亡事故。

而在月球上,地球生物體內壓力與外界壓力相差1公斤/cm^2,皮膚這點厚度還能擋得住?因此,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隻小鳥,首先體內存有的氣體會膨脹溢出,體液會沸騰,很快撐破血管和內臟,體液從身體內向外迸裂噴出,水分很快在月球環境升華不見了,這只可憐的夢想鳥只需幾秒到十幾秒鐘就翹翹了,比憋死需要至少1分鐘到幾分鐘快多了,而且死相很慘。

這隻鳥不死,也無法在月球飛起來。

假定這隻鳥不要呼吸,而且鋼筋鐵骨,不怕低氣壓,也無法飛起來。

因為飛翔是依靠空氣的升力,屬於空氣動力學管轄的範疇。鳥兒撲騰著翅膀就是煽動空氣,把空氣使勁向下壓,產生升力,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飛起來。在月球上沒有空氣,也沒有其他的氣體,撲騰個啥?只能扑打地面,扑打一次地面可以彈起來一下。由於月球重力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在地球上這隻鳥如果扑打兼跳躍能達到半米,在月球上就能夠彈起3米,這樣可以撲騰個幾米而亡。

夢想之鳥死後會不朽嗎?

這隻鳥在月球上被真空脫水後會成為一具乾屍,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也就沒有風霜雨雪,微生物也無法存活,因此這具乾屍不會腐爛,可以長時間保存。上世紀登月太空人們留在月球表面的腳印,都可以保存數百萬年。

但這也說明了月球事物雖然比地球保存的久很多,但不會永久保存,因此這隻夢想創造奇蹟的鳥之乾屍,也無法永垂不朽,也會消失掉的。影響其永久保存的因素有三:

第一,月球晝夜溫差很大,會讓物體變性。

月球晝夜溫差達到300攝氏度。月晝,也就是月球白天,被太陽曬到的地方,溫度可達到127攝氏度以上;月夜,也就是月球夜晚,溫度可降至-183℃。而且月球一個晝夜時間長達27.32個地球日,這既是這隻小鳥乾屍會每個月晝被高溫炙烤327個多小時,每個月夜會被極寒冷凍327個多小時,在這樣的冷熱煉獄交替下,小鳥乾屍分子結構會發生脆化。

第二,強大的太陽風侵襲。

太陽風就是太陽每時每刻都在向太空噴射的帶電粒子流,這些等離子體雖然很稀薄,但能量較大,以每秒數百公裡的速度衝擊過來。

在地球上,有濃厚的大氣層和強大的地磁場保護,太陽風很難到達地表。而月球的磁場只有地球的1%,又沒有大氣保護,太陽風就毫無遮攔地衝擊到月表。當然太陽風並不是像地球上的風那樣直接撲面而來,雖然速度很快,但非常稀薄,因此是感覺不到真的有「風」的。

但其高能粒子會擊穿生物機體,打斷DNA分子導致生物死亡。即便是動物乾屍,也會在太陽風的侵襲下改變分子結構,漸漸被「風化」消融掉。

第三,小天體碎片的襲擾。

小天體碎片進入地球,首先要經過大氣層阻擋,這些碎片由於速度極快,在與大氣分子摩擦中大多數會被燒毀,就是我們常見的流星,只有極少較大的才掉落地球成為隕石。月球上由於沒有大氣,大小天體都會直接砸落到月表。所以在月球上,尤其是月背有密密麻麻的撞擊坑。

這些小碎片如果撞擊到這隻小鳥標本,就化為齏粉了。這就是這隻有夢的小鳥到達月球後的下場。

最後圓一下這隻小鳥的美夢。

這當然是題外話,因為這種圓夢是完全睜開眼睛說瞎話,抹殺掉月球一切環境,只揀好的說,也就是月球重力小的情況下,這隻有夢鳥能飛多快。這不就是有夢鳥想要的嗎?

這就需要假定月球上存在大氣,允許這種有夢小鳥存活的話,它飛20公裡要多久呢?

我只能告訴你,那就會飛得很輕鬆,由於重力小6倍,它只要花很小的力氣就能飛得更快。但到底多久能飛20公裡,這將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大氣密度如何,決定了這隻鳥能飛多高,不同的高度飛翔的速度會不一樣;空氣密度不同阻力也不一樣,且飛得輕鬆了,這隻鳥還會不會用同樣的力氣飛呢?

因此我能給出的答案就是,肯定會比地球所需時間少,但少多少呢?就要你先給出上面那些問題的答案,我才能夠告訴你。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已經是脫離了所有月球環境的扯淡了,有意義嗎?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在月球上小便,會有什麼後果?
    了解動物習性的人都了解,動物會用尿液來宣誓自己的主權。在野外更是如此,動物的領域意識極為強烈。人們也是動物的一種,這種習性深深的隱藏在人們內心。人們到達一個新地方,也會儘快找個地方。即便不是宣示主權,內心也有一種我來過的感覺。平常地方可以找到廁所,甚至直接是在野外也可以上廁所。那麼,如果在月球上小便,會有什麼後果?太空人可能會後悔終生。
  • 假如在月球上對著地球開一槍,子彈會落到地球上嗎?
    落到地球上是肯定不可能的,因為一顆小小的子彈頭,即便被地球引力捕獲,也只會在大氣層中被燒得灰飛煙滅。實際上以子彈的速度來說,被發射出去後根本不可能沿直線飛向地球。要想在太陽系中沿直線飛行,首要前提是擁有極高的速度。
  • 小鳥為什麼會飛
    小鳥為什麼會飛呢? 鳥類有在天空飛翔的本領。
  • 世界上最萌的小鳥,會飛的小糰子,可愛到爆的小肥啾!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的長相各異,許多都是人類的好朋友。而其中離我們最近的,就要數各種可愛的小鳥了。每到特定的時間,我們經常能聽到各種鳥兒美妙的歌聲。鳥的種類很多很多,但是其中一種小鳥特別可愛,堪稱世界上最萌的小鳥,它就是「銀喉長尾山雀」。那麼,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一、銀喉長尾山雀的外貌銀喉長尾山雀的體型非常小,全身長約10到13釐米左右。它的翅長卻只有5到6釐米。
  • 從月球上看地球,為什麼會感到恐懼?
    ​在宇宙中,月球長久以來都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會反射太陽光,它會照亮地球上的黑夜。甚至在白天,有時也能看到月球。一直以來,人們幻想著能夠飛上月球,看一看這個地球近鄰究竟是怎樣的。在人類進入太空時候之後,阿波羅登月計劃相繼把12位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他們不但探索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外星世界,而且還站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親眼目睹了地球。那麼,從月球上眺望地球,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
  • 假如100公裡隕石來襲,地球會有什麼後果
    一個直徑10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有什麼後果?地球生命。會終結嗎?答案是肯定的。很大機率的。100公裡的小行星,其撞擊的力度是巨大的,恐龍滅絕時期的小行星,直徑也不過有幾十公裡那麼大。飛行中的飛機,一隻小鳥就可以把它給撞壞。隕石撞地球。
  • 月球上有晝夜嗎?如果有,月球上的一天會是地球上的多少天?
    月球上有晝夜之分,月球自轉周期是27.32天,但是月球上的一個晝夜為29.53天,大約就是農曆中的一個月。月球繞著地球轉,由於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所以月球的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完全相等,對於地球參考系來說,月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為27.32天。
  • 在月球上眺望地球,人為何會感覺到恐怖?
    在古代人類對於月亮有著無限的嚮往,在我們中國有很多關於月亮的神話,比如嫦娥就是一直住在月球上面的,後來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是飛出了地球飛上了太空,在上個世紀就有一些國家已經成功登月了,但是在太空人的角度看來,成功登月之後再看一下月球,不是感嘆地球有多麼的波瀾壯闊,而是感到恐懼
  • 地球上的石頭會不會墜落到火星,月球等其它星球上?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地球、火星、月球三個星球的引力大小:地球重力加速度9.8米/秒2,月球只是地球的1/6,而火星是3.72 m/s2,是地球0.4左右。地球引力這麼大,一塊石頭無緣無故不會落在火星上或月球上,即使從宇宙來的石頭也容易被地球所捕獲,照顧引力比較大的地球,引力小的火星、月球次之。
  •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恐懼?
    雖然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地球上,但由於地心引力的束縛,很少有人能夠離開這顆藍色星球。目前,只有不到600人到過太空。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是在400公裡高的近地軌道上飛行,那裡離地球還不夠遠,無法一眼望到整個地球。目前,只有飛到過月球的阿波羅太空人在前所未有的角度親眼看到地球。
  • 從月球上看地球,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恐懼?
    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都是在400公裡高的近地軌道上飛行,那裡離地球還不夠遠,無法一眼望到整個地球。  迄今為止,只有飛到過月球的阿波羅太空人在前所未有的角度親眼看到地球。而真正站在月球表面上看過地球的人類僅有12位,他們都是半個世紀前踏上月表的阿波羅太空人。
  • 從地球出發飛到月球要多長時間?科學家:相當於上了一個星期班
    科學家:相當於上了一個星期班說到宇宙,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對其充滿了無盡的好奇和幻想,因為宇宙對於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是說到月球,很多小夥伴就不會那麼陌生了,畢竟我們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月亮,而且人類的探測器也不止一次的到達了月球,目前為止,除了各種探測器飛抵月球外,人類還劃時代的登上了月球,對此我們也非常好奇,按照人類目前的科技,從地球出發飛到月球需要多長時間呢?
  • 在月球上倒出一桶水會咋樣?答案或許超乎想像
    地球是人類的故鄉,也是人類一直生活的地方,不過人類並不只滿足於生活在地球上,人類的好奇心驅使這人類向地球以外的地方進行探索,希望能夠發現更大的世界,所以在千萬年裡,人類就一直仰望這頭頂的太空。在科技的進步之下,如今人類已經成功衝出了大氣層到達了宇宙,甚至登上了月球。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感覺?太空人:月球上看地球會非常恐怖!
    從月球上觀看宇宙、觀看地球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感受的場景,全世界總共也就那麼十幾個太空人做到了這一點。根據太空人們的說法,從月球上觀測宇宙、太陽和地球實際上並不是那麼輕鬆的事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月球上看太陽月球看地球當你觀測地球的時候需要光線,那麼必然會先看到的太陽
  • 如果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怎麼樣?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月球之旅最重要的不是人類踏上了月球,而是我們在注視著地球。——諾曼·卡曾斯宇宙中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在生物學上塑造了我們的進化,而且影響了我們地球的整個演化過程。月球誕生於45億年前,當時地球和太陽系還處於嬰兒期的時候,一顆火星大小相當的小行星撞上了年輕的原始地球。
  • 從月球上會看到怎樣的地球?
    由於月球已經相對於地球潮汐鎖定,所以如果站在月球背面上,將永遠也無法看到地球,因為那一面始終背對地球。如果站在月球正面上,將會看到地球永遠懸掛在天空中的同一位置,地球不會隨著月球的自轉而升起和落下,地球儼然是「地不落」。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月球被潮汐鎖定,月球正面始終對著地球。
  • 地球出現日食時,月球會出現地食;地球出現月食,月球上會怎樣
    地球出現日食時,月球會出現地食;地球出現月食,月球上會怎樣。地球上有日食現象,就在近日就有一次日全食現象發作在南安定洋和南美洲南部;地球上也會有月食現象,其呈現的頻率比日食還要多一些,那麼假如在月球上的話,是不是也會發現相應的這些現象呢?
  • 地球上看到「超級血狼月」,在月球上會看到什麼?
    在法國拍攝的月全食,(圖:lebribri)在洛杉磯或者法國看到的月食沒有明顯的差別,畢竟都是在地球上;如果在月球上,會看到什麼景色?月球上的玉兔二號月球車能看的到嗎?很遺憾「二兔」是看不到月食的,因為它在月球背面,現在不光背對著地球,也背對著太陽,「二兔」正在月夜裡休眠。不過如果沉睡在月球正面的玉兔號月球車醒來,它就能和地球人互相欣賞那壯美的景色了:地球上欣賞月食、月球上欣賞日食(不是地食~),或許它現在正做著這樣的夢呢。
  • 太空人在月球上會遭受多少輻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爾忒彌斯計劃將爭取在2024年重返月球  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科學家對太空人在月球上所受到的輻射劑量已經有了相當準確的估計,但這一結果可能還不足以阻止人類再次登上月球展開探索。  通過一項新研究,我們終於知道了未來的月球漫步者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輻射環境。該研究稱,太空人在月球表面蹦蹦跳跳時,每小時將吸收約60微西弗的輻射。研究人員表示,這比在跨大西洋客機上的輻射劑量高5到10倍,約是我們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到輻射劑量的200倍。
  • 地球上的氧氣會腐蝕月球嗎?
    鐵製品生鏽我們都知道月球表面和內部幾乎沒有氧氣,另外,來自太陽的太陽風中的氫氣也會衝擊月球表面,這與氧化作用恰恰相反因此,月球上應該普遍存在的是原始的單質金屬鐵才對。月球表面現在科學家給出的假設是:月球赤鐵礦是在過去數十億年裡,當月球處於地球磁尾時,地球上層大氣中的氧氣不斷被太陽風吹到月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