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樂隊的夏天2》首期播出後最大的黑馬是誰?那當然是福祿壽FloruitShow咯。在登臺的11支樂隊中,雖然說第一名是重塑,開心果是五條人,倒黴蛋是水木年華,但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福祿壽。
福祿壽,初聽這個名字,也太俗了一點吧,難道是農村裡那種專為紅白喜事暖場的樂隊?難道是仨個禿頂老頭組成的樂隊?萬萬沒想到,這竟然是由三個90後女孩組成的一支樂隊。而且,她們是長得好看且一模一樣的三胞胎姐妹,號稱出生前就組建了樂隊。
印象中,像這樣的甜美女孩組合,一般就是抱把木吉他,風輕雲淡地唱唱歌就完了嘛,可她們不是,豎琴、鼓、鍵盤、合成器、吉他,信手拈來;更要命的是,她們不緊不慢地做出的音樂……
怎麼表達呢,我感覺有點兒詞窮。反正我被她們的那首《玉珍》一下就擊中了,腦子先是麻麻的,後來就……正如某網友評論的一樣:35歲的糙漢子哭得稀裡譁啦。
樂夏現場那些玩樂隊的,什麼場面沒見過,許多都被感動壞了,如石璐、黛青塔娜,還有些大老爺們強忍著沒哭……演員姚晨也在微博評論裡留了4個字「深夜痛哭」。
她的茉莉花我還在喝著她聽的歌我還在唱著呢直到她的苦衷變成了我的她的仁慈也變成我的了起風啦……
這是一首唱給外婆「玉珍」的歌曲,感覺跟以往催淚的歌完全不一樣,感覺不到刻意的煽情,詞、曲、唱、配樂似乎都是一種獨屬於福祿壽的音樂風格,讓人耳目一新,無法抗拒。
這三個女孩兒,太不簡單了!女子樂隊本就罕見,還這麼會弄的,顏藝俱佳的三生花樂隊,我的媽呀,真正的寶藏!入坑不虧呀!
大概了解了一下,福祿壽這三姐妹,分別叫:老大豆豆(杜冰兒)、老二捏捏(杜雪兒)、老三咪咪(杜飛兒)。她們在舞臺上這麼會弄,不是白來的,原來都是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的才女,老大老三是作曲系畢業,老二是管弦系碩士。真學霸哦,當年老二考得全專業第一名,老大考了第二名,老三第五名。
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生個三胞胎的概率有多大?三胞胎還全是學霸,又組成一支樂隊,這種概率又有多大?
據說,從小只有外婆能分得清她們仨,父母都有弄錯的時候。
而現在,如果她們不是站在舞臺拿著不同的樂器,樂迷更是無從分辨。老大豆豆是站在中間的主唱,老二捏捏是站在右邊彈豎琴的,老三咪咪是站在左邊負責打擊樂與電子樂的,這樣就分得清了。
作為一支成立才一年的新生樂隊,她們籤約於摩登天空旗下北河三音樂廠牌。北河三要做的是世界音樂範疇,致力於民族傳統音樂與世界的融合,這就是福祿壽的單身方向。初出茅廬的福祿壽,目前的作品還不超過10首。但聽了幾首下來,我更加堅定了入坑不虧的想法。
雖然很多人是這次在樂夏聽了《玉珍》才知道福祿壽的,但這還不算她們最好的作品。確切地說,她們的每一首作品都不一般,最受喜愛的主要有:
《我用什麼把你留住》
在樂夏之前,喜歡福祿壽的人很多是通過這首歌入坑的,這也是福祿壽的第一首和目前最受歡迎的一首歌。如果還沒聽的,趕緊去聽還來得及。很多樂迷說,從第一次聽開始,單曲循環了幾個月還是停不下來。
正是通過這首歌,奠定了福祿壽的創作基調,給樂迷呈現了一個獨一無二的福祿壽。
昨天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自述,被抑鬱症困擾的他,某晚坐在堰塞湖邊抽完最後兩支煙,在打算了結自己之前,決定隨便聽首歌,於是在推薦歌曲裡聽到了這首《我用什麼把你留住》,結果哭了幾個小時後他決定要好好活下去。
《超度我》
耳帝評論《玉珍》時就說,覺得福祿壽的創作中有受到佛教元素的影響。確實像這麼回事,聽她們的音樂,唯一能想起的類似作品可能就是薩頂頂的《萬物生》。比如這次寫關於對永別情侶的思念,直接用了「超度」一詞。電子樂和東方元素的結合,既新鮮又好聽。
《馬》
《馬》也是一首評價頗高的作品,不少樂迷也是因為這首歌入坑的。這首歌中,將分手的戀人比作一匹白馬,寬容而灑脫,祝願他一路春風,無風無浪。值得一聽再聽的一首歌。
《蘭若度母》
很多人說這首歌比《玉珍》更好聽更動人。這首歌創作於疫情期間,「蘭若度母」是藏傳佛教中的去瘟疫度母,歌曲副歌部分就是一段聽不懂的蘭若度母心咒,傳說誦讀蘭若度母心咒可以驅除瘟疫,祈福消災。
福祿壽還有《如何》《春暖花開去見你》《沒咯》等作品,目前大概就這些。沒有一首划水之作,整體風格還是比較統一而鮮明的。趕緊出專輯吧,我很想珍藏她們一張實體專輯。
或許用「高級」一詞去形容誰的音樂都是不太高級的表現,但對於福祿壽的音樂,我仍然覺得是高級的,我也不會用其他更精準的詞彙來表達了。我覺得他們是真正的做音樂,而不是唱歌。
她們穿著寬鬆的T恤,化著最普通的妝容,摒棄了一切偶像元素,只用音樂跟樂迷對話;她們不賣弄唱功,不炸場,不炫技,而是用音樂營造那種氛圍,用最靜謐、最溫暖的旋律與音樂元素帶來澎湃的震撼,這種震撼直達靈魂深處……
不得不說,科班出身的人,還是有優勢的,有那個音樂素養,才懂得去創新,做出與眾不同的東西。
她們的作品,既能做到像市面上的大流行那樣容易被大眾接受,杜絕高處不勝寒的自嗨,但在音樂層面上又明顯比普通流行要高一個層次,屬于越聽越好聽的那一類。
薩頂頂的《萬物生》是非常成功的世界音樂作品,但福祿壽的作品似乎比《萬物生》更少了一些立意方面的造作,拓寬了創作範圍,非常看好她們,將中國元素與世界音樂融合,一定能做出越來越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