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旅遊屬於體驗旅行的重要分支,或將成為不同於傳統旅行方式的旅遊業態。
【環球旅訊】戶外旅遊並不算時新旅遊概念。自2014年以來,便有諸多戶外旅遊新企業成立,如樂遇戶外旅行、32號等。部分深耕該領域多年的企業如8246戶外平臺、磨房網等也在早年陸續獲得融資。額外,還有一系列基於微信/QQ社群營銷的戶外群出現。
據數據統計,2016年,我國有1.3億人開展徒步、登山、露營等泛戶外運動,其中,6000萬徒步人口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已甚為可觀。據國信證券依據原國家旅遊局發布的體育旅遊產業增長速率(30%-40%)預計,2016年國內戶外旅遊市場規模以逾1500億。
相比數據,戶外旅遊市場的現實情況卻要冷清得多。
一方面,監管部門正在對無證經營戶外旅遊的線下俱樂部進行規範。2017年原國家旅遊局「暑期整頓」專項行動聯合聯合公安、工商、網信、保監會等部門開展,打擊一些非旅遊企業和個人利用戶外俱樂部、社區社團或網上平臺、公眾號等方式售賣旅遊線路產品的行為。
另一方面,戶外旅遊多依賴於線下獲客,低效率、易流失的難題始終難以解決。一位經營微信戶外群6年的從業者感慨:「戶外旅遊拉新難,幾乎都是老隊員,大多數戶外群都已逐步轉向與旅行社合作。」而一位通過磨房接觸並喜歡上戶外徒步的玩家也告訴環球旅訊:「參加戶外4年多,玩多了圈子也就那麼大,慢慢形成自己固定的驢友圈,也就不再依賴平臺了。」
國內2C市場面臨明顯的創業難題,但用戶需求卻並未減少。由此,般馬全球戶外平臺(以下簡稱般馬),倚仗其創始團隊多年戶外旅行經驗及境外資源,選擇聚焦目的地資源,通過B2B的商業模式開發中國出境戶外旅遊市場。
主推親子線路,迎合中國市場
般馬(Benchmark)品牌成立於2017年8月,其主要團隊分別由自2013年便幫助法國戶外旅遊集團Huwans開拓中國市場,擁有20多年旅遊及戶外行業經驗的創始人成智淵、登頂諸多高峰的戶外圈大咖級資深玩家小黑、前三夫戶外探險旅行部負責人Tina及前Huwans全球CEO Xavier de Rohan Chabot組成。
其中成智淵負責般馬的戰略設計、IT架構及人才梯度體系建設,Xavier著力於境外直營辦公地點的成立及地接資源的採購和引入等。作為戶外圈KOL的小黑側重產品銷售,Tina則在負責產品設計與研發。
基於創始團隊多年的出境戶外旅遊資源,並顧及國內戶外旅遊市場亂象叢生,既缺少成熟的戶外安全保障及領隊體系,又很難找到符合般馬質量體系的戶外旅行目的地,般馬選擇專注於出境戶外旅遊市場。
目前般馬已上線107條線路,涉及30個目的地,其中親子線路佔比24%,徒步線路佔比29%,人文及登山線路分別佔比10%、8%,剩下則諸如遊獵、攝影及南北極巡遊等線路。據成智淵介紹,般馬的所有線路中30%自營,70%來自戰略獨家或品牌聯盟的上遊合作夥伴,「所有線路均會依據中國人本身的體能特點和體驗需求稍作調整與設計」。
關於產品分類,成智淵表示,人文、徒步與登山線路為國外綜合性戶外旅行社的普遍線路類別。其中人文主要代表一種總量可控的戶外旅遊方式,如每天活動時間在2-4小時,爬高不超過500米,以人文為核心,戶外旅遊為手段的旅遊形式。而徒步與登山則由於其門檻低受眾客群大,而最終成為發展歷史最長、人類積累經驗最多的兩種戶外運動形式,被單獨拎出來各成一類。
般馬全球戶外平臺創始人成智淵
「親子則完全是般馬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進行開發的線路產品分類。」成智淵補充道。自2013年《爸爸去哪兒》等熱門親子類綜藝熱播後,國內便掀起了一陣親子遊熱潮。中國旅遊研究院統計信息顯示,2018年親子家庭遊更是成為暑期出遊預訂主力軍,佔比高達58%。
對於親子線路設計理念,成智淵另有一番解讀:「國內親子遊熱潮更多站的是教育而非旅遊風口,因此般馬首先選擇從大人小孩都適合的海島遊線路切入,注入諸如戶外啟蒙類運動課程、實地體驗等項目,以實現孩子們於體驗中有所收穫與學習。」如峇里島火山探險親子遊線路中所涉及的衝浪體驗、印尼舞蹈教學及稻田徒步中包含植物習性與作用講解等多維度體驗項目。
「相比於歐洲全民戶外氛圍下家族傳承式的戶外技能教育,中國缺乏第一代戶外人群。但伴隨素質教育的發展,市場需求逐漸旺盛。戶外旅行本身包含的運動及戶外技能有助於完善孩子的性格及增強毅力。」成智淵有個有趣的比喻,如今戶外旅遊市場伴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後者最終需要的牛奶數量(戶外旅遊需求)總會與國際市場接軌,「而現在我們只需要養奶牛就可以了」。
差異化的B端服務,推進市場成熟
作為戶外旅行產業的資源整合商,般馬的上遊合作夥伴多源於其主要創始團隊曾任職於Huwans的長年資源積累,主要優勢體現在其登山線路中主推的「7+2最高峰系列」,及徒步線路中主推的環勃朗峰系列、西班牙朝聖之路等。據成智淵介紹,「目前市場上70%的C端西班牙朝聖之路,及50%以上的環勃朗峰線路實際上都是由般馬所提供。」
今年9月,新華網報導,因登山人數過多,法國明年將限定勃朗峰攀登人數為每日214人。而類似通往馬丘比丘的朝聖之路印加古道也只在每年非雨季開放每日500個名額,扣除領隊等工作人員,所能留給遊覽者的名額更是所剩無幾。般馬如何在全球資源激烈競爭的壓力下保持優勢?
成智淵表示,完善的線路計劃、安全的保障體系與足夠穩定的分銷渠道是資源整合商能拿下資源的主要考量。
其中完善的線路計劃不僅包括提前一年提交給上遊合作夥伴線路需求與設計方案,還需保證每年各線路的迭代與改進,及30%新增線路的目標等。而安全的保障體系則由般馬全套自法國引進並包括領隊培訓、戶外旅遊基礎知識等。
足夠穩定的分銷渠道即般馬目前在國內主要合作的分銷夥伴,如旅行社、戶外俱樂部、定製遊及企業團建公司等。在般馬的線路分銷系統中,共存在獨立招募與合併招募兩種方式。
其中獨立招募即分銷夥伴申請的線路獨家排期,最終成團與否,決定權在於分銷夥伴,般馬按照參團人數進行分級報價,參團人數越多,人均價格則越低,「利潤率大概控制在10%左右。」成智淵補充道。
合併招募即般馬與其他資源整合商或渠道共享資源,合併招募成團。由般馬提前鎖定部分線路資源至取消期前向分銷夥伴開放合併招募,其中可由般馬決定是否成團,利潤率最終取決於參團人數。若參團人數不足,般馬為了促銷及信用照常發團則可能面臨虧損,而若參團人數足夠,利潤則可能高達20%甚至更多。
同時,般馬還為所有線路產品配備當地領隊以保障服務質量,且其中70%的線路般馬還會單獨派駐中國領隊,負責控團及溝通工作。「剩下30%可能是因為我們在當地已經找到了能夠使用漢語無障礙溝通,通過般馬戶外技能培訓並持證的當地人,或旅行社、俱樂部等合作夥伴需求自行派駐導遊/領隊,且此導遊/領隊能通過般馬的審核及培訓等情況。」
目前,般馬已分別在峇里島、尼泊爾、泰國、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分別設立了境外直營地接辦公室,主要負責線路目的地地接服務及面對面的領隊培訓。「而其餘線路目的地地接服務則由當地地接合作夥伴提供。」成智淵補充道,不同的地接辦公室根據客群基數規模不一,如亞洲客群基數大的峇里島地接辦公室會安排除領隊外6-7名地接服務人員,其餘地接辦公室規模2-3人不等。
針對配備領隊的成本,成智淵表示「確實不低」。但相比於傳統自由行套餐中「機+酒」類標準化產品佔比高達70%-80%的情況,般馬線路中體驗類活動佔據60%及以上,人的服務必不可少。「最終消費者能夠認識到戶外旅遊的質量與服務並願意為此買單,也就真正意味著市場的成熟,而我們現在還處在向成熟邁進的過程。」
自身的挑戰與規劃
如今市面上並不能看到專注於出境戶外旅遊企業嶄露頭角,即便是國內戶外市場容量增長迅速的情況下,也並沒有大規模的經營者出現。「國內戶外旅遊市場極度分散,主要以俱樂部形式為主,而真正能把旅遊與戶外完美結合的不多。」凱撒旅遊副總裁汪輝表示。
除旅行社外,許多定製遊企業、OTA等同樣對戶外旅遊持保守態度。一位從事定製遊相關人士表示:「除了藉由2022年冬奧會契機發展的滑雪項目外,大家似乎都不約而同地鮮少嘗試戶外旅遊。尤其戶外、輕冒險這類詞彙真的需要在推薦時弱化概念,否則只會把客戶嚇跑。」
目前,環球旅訊可在攜程主題遊窗口發現單獨的戶外活動品類,其供應商中便包含目前般馬合作的分銷夥伴如遊俠客、6人遊等。基於6人遊本身偏向家庭親子、朋友等舒適小團遊的客群定位,其運營總監李妍表示,「目前我們與般馬合作的主要線路類型為個別入門級親子戶外線路且獨立成團。」
但結合親子家庭中兒童的不同年齡及中國常規假期天數等,6人遊會在般馬標準行程基礎上稍作調整,「調整內容主要涉及行程天數、運動的強度,及根據客人喜好調整途徑的景點等。」
據環球旅訊了解,般馬上線的線路中,為期5天及以上的產品高達95%。且有別於常規旅遊產品平均七天的取消期,般馬的線路產品基於活動與領隊的鎖定取消期多為30天,部分嚴格或資源稀缺的徒步線路,如秘魯的印加古道等取消期可長達三個月。這不僅在旅遊時長上扼殺了大批雖有消費能力卻苦於國內假期限制的年輕旅遊消費群體,其漫長的取消期似乎也有悖於如今年輕消費者「說走就走」的衝動旅遊消費理念。
目前,般馬在分銷系統中,不僅為合作夥伴提供可供獨家/合併招募的完整線路產品,還細心地在每條線路後提供可供合作夥伴自行下載的詳盡線路資料、注意事項、地圖、線路內容介紹視頻及籤證辦理等資料。但完整的線路產品如遇旅行社自身擁有一定目的地資源,需求整合般馬單個體驗產品減少成本,或類似6人遊等定製遊公司提出相關調整需求時,般馬如何滿足分銷夥伴的個性化需求?
由此,成智淵表示,在般馬後臺,各線路產品已實現模塊化,並能夠依據分銷夥伴的調整需求進行拼接報價。「但前提是這些單獨的體驗項目可以被拆分,或能夠與分銷夥伴本身的線路計劃相匹配。」
而由於時差及資源稀缺等因素,「如果行程調整比較大,需要重新報價,其反饋時間一般需要1-2天。」李妍表示。眾所周知,反饋效率作為定製遊企業的生命線,與客戶滿意度、籤約率及成本等息息相關。由此,般馬與定製遊等企業在反饋時效間的衝突也將成為其不可避免的挑戰。
自成立以來,般馬依靠微信公眾號、路演及展會等宣傳渠道,雖已基本達到了今年各項成本及訂單指標,但整體仍未達到盈利點。
據成智淵介紹,2018年般馬訂單中戶外親子類線路訂單佔比50%,主要來自親子平臺或機構,剩餘登山與徒步類線路訂單和佔比30%。「但由於般馬產品的長線預訂與取消期,我們已經能夠預見今年四五月份的銷售量。由此,般馬預計在今年即可實現盈利。」
相比直接為用戶提供服務,般馬選擇了最穩妥的to B模式應對其本身小眾而低頻的屬性,也意在穩步培養市場。成智淵表示,般馬計劃在今年底推出融資計劃,他同時也強調未來「一定是用錢去圈產品豐富線路,而不是圈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