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顯微鏡下的奇妙人體:當精子遇到卵子
2009年03月16日 14:57 來源:環球科學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帶有冠細胞的人類卵子:這張彩色圖片上的紫色人類卵子坐落在一個柱狀物上。兩個紅色冠細胞粘貼在透明帶狀物上。 卵子表面的精子:生命循環從此開始:這張圖片上顯示的是大量精子正在爭先恐後地給卵子受精。 這十四張令人驚異的人體圖片,都是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拍攝的,通過它們你可以更近地觀察人體的內部情況。
-
新發現:人類卵子會對精子進行隱蔽選擇,給自己喜歡的精子開後門
在顯微鏡下,列文虎克首次觀測到了蝌蚪狀的東西,這就是男性人類的精細胞,長度約為50微米。這可謂是一場「競速比賽」,速度最快、能力最強、並且走對方向的精子才會率先到達卵子。然而,最先到達的精子不一定會成為最後的「贏家」,最終的決定權在卵子上。
-
人類卵子精子顯微照
1.人類卵子和精子顯微圖人類卵子和精子顯微圖卵子比精子大很多,它周圍圍繞著保護積雲細胞(淺黃色)。卵子周圍的薄膜是卵膜。2.感覺神經末梢感覺神經末梢這張顯微圖顯示的是毛囊末端的感覺神經末梢。神經軸突被染成黑色。
-
精子與卵子的自由戀愛
卵子從卵巢排出後大約經8~10分鐘就進入輸卵管,經輸卵管傘部到達輸卵管和峽部的連接點處(輸卵管壺腹部),並停留在壺腹部。如遇到精子即在此受精。人類卵細胞與精子結合的部位大多都是在輸卵管壺腹部。 成群的精子在運行過程中經過子宮、輸卵管肌肉的收縮運動,大批精子失去活力而衰亡,最後只有20~200個左右的精子到達卵細胞的周圍,最終只能有一個精子與一個卵子結合。
-
新發現:人類卵子會進行二次擇偶,給自己喜歡的精子「開後門」
而精子和卵子作為人類的生殖細胞,它們也有自己的運動方式,被譽為「光學顯微鏡與微生物學之父」列文虎克,他經由手工自製的顯微鏡,首先觀察並描述單細胞生物,他當時將這些生物稱為「animalcules」。1677年,列文虎克將他新研製的顯微鏡對準自己的精液,首次觀察到了人類的生殖細胞,這被他本人稱為生涯中的重大發現,通過顯微鏡,他發現精子是由尾巴推動的,當精子頭部旋轉時,尾巴似乎左右擺動。這個認知左右了340年人類對精子運動的理解。近日,在《Science Advances》上。
-
新發現:人類卵子會偏愛某些人的精子,甚至還為其「開後門」
在顯微鏡下,列文虎克首次觀測到了蝌蚪狀的東西,這就是男性人類的精細胞,長度約為50微米。這可謂是一場「競速比賽」,速度最快、能力最強、並且走對方向的精子才會率先到達卵子。然而,最先到達的精子不一定會成為最後的「贏家」,最終的決定權在卵子上。
-
人類卵子會對某些人的精子更加喜愛,甚至為其開後門,這是為什麼
,它們也有自己的運動方式,被譽為「光學顯微鏡與微生物學之父」列文虎克,他經由手工自製的顯微鏡,首先觀察並描述單細胞生物,他當時將這些生物稱為「animalcules」。1677年,列文虎克將他新研製的顯微鏡對準自己的精液,首次觀察到了人類的生殖細胞,這被他本人稱為生涯中的重大發現,通過顯微鏡,他發現精子是由尾巴推動的,當精子頭部旋轉時,尾巴似乎左右擺動。這個認知左右了340年人類對精子運動的理解。
-
不靠精子和卵子 也能繁育下一代了
當一枚不知疲倦的精子歷經千難萬險,尋找到了那枚孕育在母親體內的卵子。他們相互碰觸,而這一碰觸,便釋放了一個生命的火花,一個新的生命就醬嬸兒誕生啦!千百萬年來,精子和卵子的結合被認為是高等動物新生命誕生的必經之路,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機制維持著生命的不斷繁衍,固有的生殖規律被認為很難改變。
-
精子在人體裡怎麼遊動的,顯微鏡下放大1000倍,看完無法直視自己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個生命的誕生,我們都知道是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產生受精卵,生命的強弱由精子的活躍度決定,精子越強活躍度越高,才能成為最強的王者與卵子結合,你可能知道這個結果。可是你知道過程是怎麼樣的嗎?
-
周國平:精子與卵子
文/周國平一個男哲學家告訴我們:男人每隔幾天就能產生出數億個精子,女人將近一個月才能產生出 一個卵子,所以,一個男人理應娶許多妻子,而一個女人則理應忠於一個丈夫。我要問這位女精神分析學家:精子也很像一條輕盈的魚,卵子也很像一隻遲鈍的水母,這是否意味著男人比女人活潑可愛?我還要問她:在性生活中,男人射出精子,而女人接受,這 是否意味著女性的確是一個被動的性別?
-
江蘇體視顯微鏡觀察精子
江蘇體視顯微鏡觀察精子,愛科學創新堅信擁有實力才會擁有未來,我們的文化是探索,創新。江蘇體視顯微鏡觀察精子, 經核實吧主沒牛奶喝了 未通過普通吧主考核。html#cnt08 ,無法在建設 體視顯微鏡吧 內容上、言論導向上發揮應有的模範帶頭作用。故撤銷其吧主管理權限。
-
從精子與卵子結合發育成嬰兒全過程!太美麗了
,帶你一起探知精子和卵子結合生成胎兒的全過程。 二、500萬個精子同時遊向它們的終點——隱蔽在輸卵管中的卵子。雖然這個部隊如此龐大,但最終能攻破卵子的卻只有一個。 三、卵子的外層被一層透明的薄膜保護著,這使它看起來像一個懸浮在天體中的漂亮的星球。此時經過種種障礙的精子終於與卵子相遇,卵子外膜成為它們第一道需要攻破的關卡。
-
人類卵子對某些精子情有獨鍾,還會額外「施恩」
人類卵子似乎可以「選擇」哪個精子將成為能夠懷上baby的幸運贏家。人類卵子釋放出一種叫做化學引誘劑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會留下類似『麵包屑』的路徑,以讓精子利用它來尋找未受精的卵子。」 Fitzpatrick補充說:「直到這項研究,我們才知道這些化學『麵包屑』對不同雄性精子的作用是不同的,它們實際上是在選擇哪個精子能成功。這意味著,這些液體給了女性一個額外的機會,使她們在選擇伴侶後能夠控制遊向卵細胞的精子數量。」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
科學家們總是在二維顯微鏡下看不起精子,認為精子的尾巴從一側移到另一側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的精子運動以前是未知的。在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在滾動時向前移動。具體而言,精子頭部旋轉,尾巴繞遊泳軸滾動,從而實現向前運動。該研究於7月31日發表在《科學進步》(Science Advances)上。研究人員來自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
-
精子「欺騙」了科學家300多年!研究顯示:精子並非左右擺動前進
一直以來科學家在二維顯微鏡下俯視精子,就以為:精子是在左右擺動尾巴來前行。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精子運動並非此前的認識。最新的三維高速顯微鏡下,精子是在滾動中前行的。具體而言,精子頭部旋轉,尾部則繞著遊泳軸滾動,如此實現了前行。7月31日,這項研究發表在了《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研究者來自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
-
事後用550倍顯微鏡看精子,比抽菸更無聊
曾經每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少年都覺得生物老師支支吾吾講不透,他們偷偷夾帶私貨,溜進實驗室,期盼著顯微鏡下出現一個神聖的畫面。「大尾巴蛆」給女學生看,要讓她們「長長見識」。 「顯微鏡裡全是活的微生物,細長細長,像一盒活大頭針。」 「活的哎!」「還爬呢!」
-
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卵子,試管嬰兒,精子,缺失...
原標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在滬誕生 據《勞動報》報導: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在英國出生,現在全世界範圍內已出生試管嬰兒500萬例以上。昨天,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輔助生殖醫學科滕曉明研究團隊發布一項重大科研成果:通過基因測序,該院成功誕生世界首個「卵子透明帶缺失」試管嬰兒。
-
實驗發現新型避孕法:讓精子與卵子成陌路
現在來自《探索》雜誌的報導顯示,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者已經在受精過程研究了方面取得巨大進展,他們成功找到了卵子用於吸引精子的蛋白質——Folr4,並為它命名為「朱諾」(古羅馬神話中掌管婚姻與生育的女神名字)。
-
精子進入女性體內後,沒和卵子結合的都去哪裡了?看完後我笑了
導語:我們都知道,女性的體內有卵子的存在,只有卵子和精子相結合的話才會使女性懷孕。但是在夫妻生活的時候,男性一次會排出成千上萬顆精子,只有質量好的精子會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但是那些沒有和卵子相結合的精子到底去了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一下。
-
幹細胞培育卵子精子前體細胞獲成功
圖片來源:南伊利諾伊大學 本報訊以色列與英國研究人員利用人體皮膚細胞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人類精子與卵子的前體細胞。儘管面臨著大量爭議和監管障礙,這一成就依然向著治療不孕不育症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項試驗利用誘導多能幹(iPS)細胞——能夠分化成幾乎所有細胞類型的一種再編程細胞——在小鼠體內培育出精子和卵子,這些生殖細胞隨後通過體外受精技術產下了活體後代。 研究人員在12月24日出版的《細胞》雜誌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