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女郎 幫你忙》欄目 聯合安徽省地震局
推出 "專家教你蓋新房"活動
如果你正在或者準備建新房
想提高自家房屋的抗震性
卻又不知道怎麼設計 怎麼施工
中國史上四大最牛防震古建築
山西應縣木塔
山西應縣木塔全名叫做佛宮寺釋迦塔,建於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9年的歷史。它塔高67.31米,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大的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建塔近千年,屹立在山西大地上,被無數國人頂禮膜拜。近代大建築家梁思成稱讚它,「這塔真是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不見此塔,不知木結構能到什麼程度,我是佩服極了」。
根據相關記載
在元朝它就經歷過2次大地震
周圍的屋舍全都被摧毀了
但只有它安然無恙
近代以後
山西又先後發生過多次大地震
其中有一次木塔持續晃動了1分鐘
但仍然很堅挺
在戰爭時期
木塔甚至直接被子彈乃至炮彈擊中過
但都沒有對它造成致命性的破壞
河北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於河北省趙縣的洨(xiao第二聲)河上。建於公元595-60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它由著名設計師李春設計建造,全部橋體採用石料建成。是世界現存第二早,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建橋1400多年
趙州橋經歷了
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
1966年邢臺發生6.8級大地震
附近100多公裡內的地區
都受到了嚴重破壞
趙州橋離震中只有40公裡
但卻一點事都沒有
1961年趙州橋
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是我們國家當之無愧的國寶
天津獨樂寺
天津獨樂寺位於天津薊縣城內西大街。該寺始建於唐代,寺內觀音閣和山門重建於遼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據說,當年安祿山叛唐,就在此處誓師,他喜歡獨樂,因此取名獨樂寺。
獨樂寺建成之後
經歷了28次地震
其中清康熙18年(1679年)
河北省三河、平谷兩縣
發生8級以上強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
薊縣城裡房屋倒塌不少
觀音閣以及山門的木柱
有點輕微搖晃
觀音像胸部的鐵條被拉斷
但整體建築安然無恙
北京故宮
故宮始建於明永樂大帝年間,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歷經600年,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宮殿群。
據史料記載
故宮建成之後
經歷了大小兩百多次地震
最近的地震是
1976年7.8級的唐山大地震,
當時整個唐山市幾乎被夷為平地
而與它相鄰的北京和天津也受到了嚴重波及
但在這次地震中
故宮受損較小
古建築防震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大防震古建築
我國還有很多防震效果好的建築
比如我們安徽的徽派古建築
查濟最早建設於隋末唐初
由査姓的第三十九十祖
査文熙遷到這個地方
它位於我省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
是目前為止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
査濟地處皖南山區
歷史上地震不多
但可能是受到了傳統的影響
査濟人在蓋房子的時候
防震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幾百年歲月過去
査濟古建築群完好如初
除了後人不斷的修復之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充分使用了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
榫卯結構是中國古建築的常用結構,特點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釘子,利用榫卯加固物體。榫卯結構用處廣泛,大到房屋,小到家具。而中國木結構構架一般包括柱、梁、鬥拱、椽子等等。
這些部件相互獨立,用榫卯連接的方式連接起來組成房屋框架,這樣結構的特點是延展性好。木結構是屬於柔性的,在抗震方面它有它天然的優勢,可以吸收地震的能量。
當然古人的智慧無窮無盡
除去榫卯結構
古建築在防震方面還有其他很多特點
地基
古建築的基座採取隔震的方式。它的基礎在下面,但是支撐基礎在地面上。它和下面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是分離的。這對地震能量起了一個消減的作用。
地基好
能夠充分吸收地震能量
這樣古建築在面對地震的時候
基礎首先就會很牢靠
此外
「鬥拱承託」也是一個重要的特點
拱鬥承託
拱鬥承託指的是充分利用好鬥拱,是木結構上的一種創新。拱鬥承託可以分散,把地震能量一層一層的分散掉。它本身能產生一些位移,通過這樣一些小的位移,在主體結構部破壞的情況下,消減了地震的能量。
如今城市建築都是
鋼筋混凝土塑料等新型建築材料
古建築裡用到的技術
現在已經很難有用武之地
但是古建築中的抗震理念
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的
如果您想提高自家房屋的抗震性
又不知道怎麼設計、施工
可以撥打電話
我們將帶著地震局的專家
來到您的建房現場
教您建出安全牢固的好房子
經視記者報導
本期編輯:王楠楠 實習編輯:肖晨、黃雨晴
責編:顧強 陳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