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2020-11-26 中國青年報

    

    兩篇碩士論文的對比。圖中「中文摘要」部分基本相同。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天涯社區」論壇的「天涯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發帖人寫道:

    「昨晚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中下載了這兩篇碩士論文,看著題目就覺得有點詭異,打開來細看,我K,原來真是抄襲的啊,而且抄的還特別誇張,直接用替換鍵搞定。學術造假的新聞、論文抄襲的故事咱也聽多了看多了,但看到這樣抄襲的還是第一次,這可是碩士論文啊……」

    「也不帶這麼抄襲的吧?」

    發帖人小蕭所指的「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是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這篇被指「抄襲」的論文題為《山東省FEEEP協調度研究》:「作者:袁×;指導教師:楊××教授;答辯日期:2007年11月;網絡出版投稿時間:2008年3月19日」。而被抄襲的對象是南京財經大學2006年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江蘇省FEEEP協調度研究》,作者:曾××;指導教師:胡××教授;答辯日期:2006年12月27日;網絡出版投稿時間: 2007年7月16日。」

    小蕭在帖子中描述了兩篇論文的比對情況:

    「這兩篇論文整體框架完全一樣,除了把『江蘇』兩字替換成『山東』,把江蘇的統計數據換成山東的統計數據,以及一些統計指標的對比排序結果稍微改變之外,從摘要到目錄到文獻綜述到正文分析再到後面的對策幾乎完全一樣,就連參考文獻的排列順序也TMD一模一樣,就差後面的致謝不同了,太誇張了。」

    隨後他寫道:「雖然說現在所謂的學術論文多是垃圾,除了自己之外沒幾個人看,但也不帶這麼抄襲的吧?」他從兩篇論文中摘出了一些段落,「讓大家看看怎麼個滿篇抄襲法」。

    小蕭一共列出了5處內容,分別摘自論文的中文摘要、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從貼出的內容看,兩篇論文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樣。

    小蕭告訴筆者,他發現這件事是「挺偶然的」。他目前正在看一些勞動經濟學方面的書,5月20日晚,他在學校圖書館看到一本《勞動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現實》的書,其中第23頁提到的一篇論文——《丟失的女人與茶葉價格——與特定性別有關的收入對性別失衡的影響》引起了他的興趣,就想上網查一下這篇論文。回到宿舍後,他在中國知網搜索系統裡輸入「丟失的女人與茶葉」後,並沒有查到該論文。於是他更換了搜索詞條,轉而搜索「人口與經濟」這一主題的相關論文,在檢索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搜索「人口結構」後,他找到了一些論文,就把它們下載下來。其中包括《江蘇省FEEEP協調度研究》和《山東省FEEEP協調度研究》,它們都作為「引證文獻」,被顯示在一篇題為《區域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評價研究》的論文的下載界面上。該頁面還顯示,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都被收錄在「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

    根據小蕭的介紹,筆者從中國知網上下載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經過仔細比對,筆者發現,除了省份名稱不同外,兩篇論文的章節結構完全一樣。而論文的內容,正如小蕭在帖子中所描述的那樣,「除了把『江蘇』兩字替換成『山東』,把江蘇的統計數據換成山東的統計數據,以及一些統計指標的對比排序結果稍微改變之外,從摘要到目錄到文獻綜述到正文分析再到後面的對策幾乎完全一樣」。

    小蕭在下載完相關論文後,很快就注意到上述兩篇學位論文的題目相似性。他先看了山東那篇的摘要,再打開看江蘇那篇的,發現摘要很相似,於是開始對兩篇論文的內容進行認真對比。小蕭發現,儘管兩篇論文的數據和一些分析指標排列存在一定的差別,但是論文的結論和其他部分完全一樣。他感到十分震驚,於是就想發到網上去。他還在網上查了一下該怎麼舉報論文抄襲的,但沒查到,並且那天晚上他上不了「天涯社區」,所以就沒能在當天把帖子發出來。

    5月21日上午10時,小蕭的導師找他談事。在談正事前,小蕭把發現抄襲論文的事告訴了導師。「她聽我說之後說可以去舉報,我說不知道在哪裡舉報啊,發到網上算了。」小蕭說。他最後選擇了在天涯社區的「天涯雜談」、經濟論壇和凱迪社區的「貓眼看人」板塊上發這個帖子。

    這個被冠以「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的帖子很快在網際網路上流傳開來。截至5月24日晚7時,「天涯雜談」上的該帖子共被訪問35650次,有292個回復,其中5月21日當天就有超過100個回復。許多回帖者對抄襲現象表示了驚訝和憤怒,甚至貼出了從網上搜索到的當事人的個人信息;但也有回帖者表示,目前論文拼湊和抄襲的現象很常見,甚至有人認為發帖人將此事「曝光」的做法「損人不利己」,還可能「別有用心」。

    小蕭對質疑他發帖動機的回覆進行了回應:「沒想到有那麼多人罵我,土壤如此豐厚,也難怪學術如此腐敗,抄襲如此猖狂了。」但他同時也在反思,「我就是在反思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對我這種行為進行指責謾罵。」小蕭說。

    「當初發帖,就是因為覺得實在太誇張了,拿給大家看,希望以後即使抄襲,也不要抄得這麼過分,很容易被發現的。」小蕭告訴筆者,「像我這種非本專業的人都能發現抄襲,那些專業的更容易發現了。」

    誰為抄襲論文順利過關負責?

    在網際網路搜尋引擎上輸入「論文抄襲」4個字,用戶可以得到幾千萬條搜索結果。近年來,因論文抄襲引發的新聞事件也比比皆是。2008年10月21日的《人民日報》曾報導了華中師範大學學生賈某因抄襲被檢舉而受到取消碩士研究生資格的處罰;今年也發生了雲南中醫學院院長被指抄襲論文、廣東商學院一名副教授被指抄襲重慶長江師範學院一名學生的本科畢業論文的事件。還有一些論文抄襲事件雖未被媒體報導,卻被舉報人發到網上「曝光」。在小蕭發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的帖子前,有網友將另一學位論文抄襲的例子發在博客中,題目取名為「奇聞:居然有如此大膽抄襲的學位論文!」。也有網友在小蕭發的帖子後回覆說,「名字都沒改的我都見過,這個算啥最牛。」

    「所有的抄襲都是剽竊他人成果,對其他不抄襲的人造成不公平,但學位論文抄襲能過關,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我覺得學位論文抄襲能通過,責任最大的不是抄襲者而是把關的人。」小蕭告訴筆者,「把關的人,不單單是導師,還有盲審專家、答辯委員會等,如果不好好把關,那誰不想抄襲啊,畢竟認認真真寫,真的很辛苦。」

    他在帖子裡也寫道:「據我所知,不是說一般學校都要求導師對自己學生的論文嚴格把關嗎?這是怎麼把的關啊?自己學生完全抄襲了別人的論文導師都沒發現?據我所知,碩士論文答辯前不是要送出去盲審嗎?這盲審的專家就真是瞎審了?據我所知,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都有5個以上的專家吧,怎麼就沒有一個人知道這是抄襲的呢?眼下又將是各個學校碩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時間了,不知道又將有多少篇抄襲的論文會輕鬆通過。」

    網友「明月光」在帖子後回復道:「我覺得這個學生太離譜了,幾乎連一個字都不改,他的老師絕對有責任。如果我指導學生論文,我肯定會看看相關文章的。另外,這個人幾乎一個字都沒改,說明他的導師估計也沒改過一個字,如果真的指導過,怎麼可能一個字都不改?」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金兼斌教授指出,在討論抄襲的現象時,要區分商業作品的抄襲和學術作品的抄襲。前者主要涉及作者著作權保護的法律問題,而後者主要是學術道德問題。要杜絕學位論文抄襲的學術不端現象,除了學生要自覺遵守學術規範之外,論文指導教師也應當起到監督和教育的作用。

    小蕭告訴筆者,「我的導師對我的論文要求挺嚴格的,我們這個專業,都是要求實證分析的,都要有一定的調研。」但他也坦承,對學位論文進行盲審的制度本來是好的,但是在有些高校成了「走過場」,沒有真正做到。「我上回拿到學院去交,他們說是讓我自己送,我還問他們說不是盲審嗎,怎麼現在是自己送了?」他還指出,在學位論文評審中,也存在很多人情關係。「評審的都是互相評的,你評我的學生,我評你的學生,這樣的話就難以保證客觀性了。」

    當然,學位論文通過與否的關鍵在於論文的答辯,實踐中也存在學生的學位論文因涉嫌抄襲而當場被答辯委員會否定的例子。北京某高校的趙老師告訴筆者,他有一次在做答辯委員的時候,發現一位學生的論文中有「拼接、抄襲」的嫌疑,於是便在網上輸入相關的文句,結果發現確實存在抄襲的現象。他當場向該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那位學生無法作出回答,後來他的學位論文也沒能通過該次答辯。趙老師指出,儘管目前有一些碩士研究生以後並不打算做學術研究,但碩士學位本身就是一個學術學位,碩士學位論文寫作是一個學術研究行為,因此,本著最基本的契約精神,學生一旦選擇了攻讀碩士學位,就應當遵守基本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規範,杜絕抄襲、拼接等學術不端行為。而作為答辯委員會,也有義務對學生提交的學位論文進行認真審核,嚴格把關。

    小蕭告訴筆者,他之所以發帖,就是覺得這樣抄襲的都能通過層層審核與答辯,最後拿到學位,對那些辛辛苦苦寫論文的人太不公平了。「我想舉報,就是希望學校以後把關嚴一些,當然是希望所有的學校。」

    西北政法大學講師褚宸舸指出,目前高校學生論文抄襲很普遍,像感冒一樣,不治理就會成為H1N1,也是要傳染和死人的。他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癥結有許多。如果就事論事從具體行為者的角度分析,論文抄襲者(學生)並未養成尊重學術、敬畏學術之心。知識結構欠缺、寫作能力低下是內因,指導和審閱教師把關不嚴是外因。問題都出在教育上,教育難逃其咎。

    不能完全寄希望於「抄襲檢測系統」

    在小蕭發布的帖子後有不少回復認為,現在高校論文抄襲的現象比較普遍。「抄襲這種現象,在現在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但嚴重抄襲的還是比較少。」小蕭說,「如果發現了這樣嚴重的抄襲,都沒有一點想舉報的心,人人都這樣,那麼以後抄襲就更泛濫了」。

    但是,事後追懲並不能從源頭上解決學位論文抄襲的問題。恰逢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於2008年年底完成了對「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的開發,因此,部分高校在今年啟用了「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幫助完成對學位論文的檢測。

    西南政法大學是啟用「抄襲檢測系統」的高校之一,如果論文與已有文獻的相似度被檢測出超過10%,就會被要求修改。這讓一些畢業班的學生惴惴不安。由於擔心檢測結果顯示相似度超過標準,有些學生還提前開展了「反偵查」,即通過網上的其他檢測系統先作一次「預測」,再針對預測的報告對論文進行「整改」。

    研究生小張採取的整改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通過注釋的形式註明出處,二是再換一種說法,變得更加「委婉」,三是乾脆把不重要的刪掉,省得留下「後遺症」。經過「預測」和整改後,小張提交了碩士畢業論文的定稿。5月21日,學校將論文的檢測結果反饋給每位畢業生,小張的論文「初審」過關,她也鬆了一口氣。但對面寢室的小王則沒那麼幸運,她的論文被「標紅」(即被標註與其他已有文獻相似的內容)的部分超過了10%,被退回要求修改。但小王認為,該「抄襲檢測系統」的科學性和穩定性有待改進。首先,她自己編的500餘字的案例被「標紅」,讓她感到十分不解;其次,她引用的一些法律條文和法律術語也被「標紅」,而她認為這些內容應屬於公共資源,不應屬於已有文獻的內容。此外,「抄襲檢測系統」將小王已經做了注釋的內容也「標紅」,並記入「相似度」統計的總量,這讓她對系統統計的科學性也產生了懷疑。

    但小王和小張都表示,「抄襲檢測系統」的應用本身是一件好事,這至少對所有畢業生形成了一種威懾,所以大家在完成畢業論文時的心態是寧可質量差點,也儘量不要抄襲。小蕭也認為,儘管他所在的高校並沒有這個系統,但「有這麼個系統還挺好的,不在於這個系統能檢測多少,而在於它至少能起到震懾作用」。

    曾在西南政法大學就讀的褚宸舸老師也認為,「抄襲檢測系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他的一些師弟師妹也告訴他,「抄襲檢測系統」給寫畢業論文的學生敲響了警鐘。但他認為,技術手段不是萬能的。技術手段和刑法一樣,只是一種威懾和事後措施,杜絕論文抄襲的關鍵是如何進行事前預防。他擔心採用「抄襲檢測系統」後,高校會對學位論文的檢查環節投入過大,卻放鬆了對論文寫作環節的把關。「杜絕抄襲的關鍵在於預防,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抄襲檢測系統』上。」

    (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天涯社區」論壇的「天涯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發帖人寫道:「昨晚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中下載了這兩篇碩士論文,看著題目就覺得有點詭異,打開來細看,我K,原來真是抄襲的啊,而且抄的還特別誇張,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用替換鍵就搞定
    2008年10月21日的《人民日報》曾報導了華中師範大學學生賈某因抄襲被檢舉而受到取消碩士研究生資格的處罰;今年也發生了雲南中醫學院院長被指抄襲論文、廣東商學院一名副教授被指抄襲重慶長江師範學院一名學生的本科畢業論文的事件。還有一些論文抄襲事件雖未被媒體報導,卻被舉報人發到網上「曝光」。
  • 網友曝最牛碩士論文抄襲 直接拿替換鍵搞定(圖)
    [提要] 近日有網友發帖曝光「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事件」,稱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的某篇碩士學位論文嚴重抄襲,與南京財經大學2006survey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某論壇的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
  • 博士生舉報碩士論文抄襲 文章除致謝外一字不差
    除了「致謝」不同 其他內容一字不差  比「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還要牛  本報5月25日報導了《「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後,引起廣泛關注。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舉報,他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在中國期刊網上發現一篇比「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還要牛的論文抄襲事件,除了「致謝」不一樣外,兩篇論文的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內容、注釋、參考文獻一字不差。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全文只改了導師名字!
    記者在中國知網找到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內容關於影視動畫、遊戲引擎。其中,山東大學軟體工程專業鄧蕊的論文率先發表,發表日期為2006年4月5日,論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創作與實現》。該文有導師籤名手跡。在鄧蕊的論文發表兩年後,2008年4月1日,東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孫強的論文也掛在了知網上。論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設計與實現》。
  • 抄襲泛濫成災,碩士畢業論文可以取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被曝光的論文「抄襲痕跡」都非常明顯,而那些相對隱蔽的抄襲論文還乖乖躺在高校的檔案館裡,無人問津。與每年流水線生產的數量龐大的碩士論文相比,這些被偶然發現的抄襲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在這些論文抄襲案例中, 高校機構快速的反應和果斷的處理讓人印象深刻:組織調查,確定事實後,對涉事學生的學位予以撤銷,同時暫停導師繼續招收碩士生。
  • 翟天臨學術不端調查:碩士論文被指抄襲陳坤本科論文
    隨後,有網友公開演員翟天臨在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查重率達40%,存在抄襲的嫌疑。翟天臨是否達到博士畢業條件、是否有資格被錄用為博士後,引發廣泛討論。 不僅如此,翟天臨的碩士論文也被指存在抄襲嫌疑,抄襲的對象之一包括同是演員的陳坤的本科論文。
  • 碩士論文大面積抄襲,靠什麼矇混過關
    調查正在進行,公眾疑慮未消,有過論文寫作經驗的人都知道,文章提交答辯前,必須讓機器查重,陳振論文能夠順利通過,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查重系統為什麼沒有查出來?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姑且放下人為幹預的懷疑。其實,即使所有程序都合規,全盤抄襲的論文也是有可能混過查重系統的。原理很簡單,只要檢測系統中的論文數據未能及時更新,只要被抄襲的論文沒來得及收入系統,就沒法識別出提交檢測的論文是否抄襲。好比新病毒遇到舊版的殺毒軟體,就能免疫一樣。
  • 黎石秋繼博士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其碩士學位論文也涉嫌抄襲
    繼博士學位論文被曝涉嫌抄襲後,曾在湘潭大學法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的黎石秋又被舉報其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複製比例高達75.4%。此前的7月上旬,有網友通過微博實名舉報稱,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基礎理論方向的博士生黎石秋和湖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學專業博士生董嵐的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對此,湖南大學於7月3日回應,針對網絡有關我校畢業生董某、黎某博士學位論文的質疑,我校已成立專門工作組,正在開展調查核實。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被舉報的湖南大學法學院博士生黎石秋和湘潭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黎石秋為同一人。
  • 復旦一篇碩士畢業論文被指抄襲,校方回應:已立案將開展調查
    復旦一篇碩士畢業論文被指抄襲,校方回應:已立案將開展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9-07-04 22:24 來源:澎湃新聞
  • 兩年前涉抄襲論文調查結果如何?吉林大學:已撤學位但未公開
    2016年,澎湃新聞先後報導了吉林大學三起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分別是3月17日的《吉林大學現「最牛論文抄襲」:兩篇論文「致謝」同一位老師》,3月18日的《吉大再現論文抄襲:除致謝外幾近完全雷同,連英文摘要都一樣》以及6月1日的《吉大又現碩士論文抄襲:涉嫌全篇複製東北師大一篇碩士論文》。
  • 湖南女廳官被指博士論文抄襲後,再被曝出碩士論文系抄襲
    湖南女廳官被指博士論文抄襲後,再被曝出碩士論文系抄襲 湖南「70後」女廳官董嵐履新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不久,即被曝出博士論文抄襲一事。7月1日,湖南大學已就此事件展開調查。
  • 一篇論文讓兩名碩士同年畢業?調查結果公布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郵件回復澎湃新聞,宣布了一項調查結果:該校2005級碩士研究生賈桂林碩士學位論文抄襲事實成立,決定撤銷其碩士學位。但是,武漢理工大學付勝波的碩士學位論文比電子科技大學賈桂林的碩士學位論文提交早了7個月。涉嫌抄襲者:在職研究生要求不是很高付勝波碩士學位論文的指導教師、武漢理工大學黃濤副教授表示,付勝波的論文是在一個科研項目下完成的。
  • 安大兩名碩士論文被曝高度抄襲 將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又查實一碩士論文抄襲,細數上半年栽倒的論文「小偷」
    澎湃新聞近日報導,湖南大學已經認定該校16屆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生曹律的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存在抄襲,決定撤銷抄襲者的碩士學位,並停止該論文指導老師的三年研招資格。該事件要回到今年4月,當時媒體爆出該學生的學位論文和華東師大一13屆畢業生的碩士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存在抄襲的嫌疑。三個月後,湖大終於給出查實的調查結論,並做出相應的處罰。
  •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 致謝都部分一樣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曾有人在微博上曝光蔡建春涉嫌抄襲,但直到7月14日,廈門大學才回應稱「正在進行調查」。直至目前,仍未有調查結論。  正文近一半與所帶某碩士生畢業論文雷同  2004年,蔡建春在廈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攻讀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實際上,早在6年前,他已經來到廈門大學任職。
  • 碩士論文抄襲,難道不需要查查導師是否失職嗎?
    7月8日,兩條有關碩士論文抄襲的新聞備受關注。一則是,近日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向媒體確認,該校2005級碩士研究生賈桂林碩士學位論文抄襲事實成立,決定撤銷其碩士學位。對此,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啟動調查,隨即分別撤銷了劉宇宸、林鯉的碩士學位。2019年2月,教育部曾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印發通知,要求各高校健全完善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的機制,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
  • 廈大一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新聞—科學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臺灣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大陸博士論文 澎湃新聞記者 林夏 張旭 2016-02-01 15:20 來源:澎湃新聞
  • 山東大學承認一名碩士論文抄襲 或撤銷其學位
    視覺中國 資料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後,山東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2016年1月25日,山東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向澎湃新聞回應,經調查,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秘檔案學系檔案學專業碩士畢業生陳振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確為抄襲,其他相關調查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