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全文只改了導師名字!

2021-01-15 科獎中心
日前,在京就讀的碩士研究生李樂(化名)告訴記者,他在中國知網查資料時,被自己發現的一篇論文「震驚」了,「居然抄得那麼誇張」。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事情發生在2018年7月30日。當天,該生在查資料時發現,一篇發表於2008年,署名為東北大學孫強的碩士學位論文與一篇發表於2006年,署名為山東大學鄧蕊的論文近乎「一模一樣」。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這兩篇近乎「一模一樣」的論文,居然被人同時引用在一篇發表於2016年的論文中。劉超亮為該文作者之一,目前在濰坊科技學院執教。

圖片來源:中國知網


圖片來源:中國知網


圖片來源:中國知網

「兩篇論文的標題、目錄都一模一樣,正文基本也是完全一致,甚至連最後的致謝,也只是改了導師的名字。」2018年7月30日,李樂在知網看到兩篇近乎一模一樣的論文。隨後,他將發現公布在微博上,但一直並未獲當事者回應。記者在中國知網找到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內容關於影視動畫、遊戲引擎。其中,山東大學軟體工程專業鄧蕊的論文率先發表,發表日期為2006年4月5日,論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創作與實現》。該文有導師籤名手跡。在鄧蕊的論文發表兩年後,2008年4月1日,東北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孫強的論文也掛在了知網上。論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設計與實現》。記者下載了兩篇論文,通篇閱讀後發現,孫強與鄧蕊的論文標題僅差兩字,但在內容上正如李樂所說,近乎「一模一樣」,連最後的致謝部分,也僅有導師名稱等微小差別(如圖)。李樂曾在微博中表示,孫強「全文照抄」了鄧蕊的論文,「這種全文照抄,一字不漏的情況實在太可氣了,有沒有人管?」在鄧蕊的論文發表10年後,2016年7月15日,一篇題目為《基於遊戲引擎的影視動畫設計與實現》期刊論文也掛在了知網上,該文發表於《藝術科技》月刊,月刊主辦單位為浙江舞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該文標題與孫強的論文標題相同,論文較短,篇幅只佔該月刊雜誌的一個頁碼。李樂發現,在該論文下方列舉的4篇參考文獻中,有兩篇分別為孫強與鄧蕊的上述近乎「一模一樣」的論文。讓李樂在微博中忍不住感嘆,「09年那篇也是抄的,你心裡沒數?」記者在知網下載該論文後,發現該文確實將鄧蕊與孫強的論文同時列入參考文獻中。該論文作者為劉超亮與李亮,文末有作者簡介。劉超亮,男,山東濰坊人;李亮,河南宜陽人。兩人時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講師。「查重肯定查不過」,記者就兩篇論文詢問了知網方面,知網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知網發表的期刊文章和學校論文等,都是期刊或學校方提交的,「期刊編輯和學校老師接收文章之前,肯定會查重。知網只是進行審核授權等程序,如果發現抄襲現象,可直接聯繫學校或期刊方」。公開資料顯示,所謂查重就是將寫好的論文通過論文檢測系統資源庫進行比對,檢測論文的原創度。10月23日上午,記者聯繫到了鄧蕊寫作這篇論文時的指導教師。這位老師目前就職山東大學,他表示,知道這件事,「已經很多年了」。這位老師說,論文抄襲是國內外都存在的一種現象,如果要追究「抄襲」者的責任,應該和鄧蕊進行聯繫。由於鄧蕊已經畢業多年,這位老師已無鄧蕊的聯繫方式。23日,記者就此情況向東北大學方面諮詢,東北大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將情況反饋後,會答覆記者。但截至發稿前,記者未能等到東北大學方面的答覆。此外,記者一直撥打孫強論文指導老師李丹程的辦公電話,未能打通。記者查詢了解到,2018年4月份,就有媒體報導過東北大學機械工程專業2008屆碩士畢業生孫勇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的事情。校方在調查取證後,撤銷了孫勇的碩士學位。

經查詢,同時引用孫強與鄧蕊論文的劉超亮,目前在濰坊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執教。10月23日上午,記者輾轉聯繫到了劉超亮,他承認參與了該論文的寫作。

「這個我看了,重複率挺高的。 關於鄧、孫兩篇論文,劉超亮表示,在兩文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這個重複率的話,可以認定抄襲了」。

對於為何會將兩篇論文同時引用到同一篇論文中,劉超亮表示,「當時看了不少文章,再說也沒有通篇閱讀,沒有太關注這個」。濰坊科技學院校址在山東濰坊壽光,而直線距離僅為40公裡外,「濰坊學院教師楊潔著作抄襲」一事在日前引發熱議。10月11日,太原師範學院文學院副教授郝建傑微博舉報稱,濰坊學院傳媒學院教師楊潔2018年出版的著作《地域文化視角下的〈詩經〉思想研究》(九州出版社,2018年8月版),抄襲他2011年的博士學位論文。10月20日,濰坊學院通報稱,該校目前已查出楊潔同志學術不端情況,做出了「撤銷楊潔的副教授職稱,相關學術稱號按規程撤銷;將其調離教師工作崗位」等處罰決定。22日,濰坊學院通報稱,涉事教師楊潔被舉報著作的部分內容「形成學術抄襲事實」,「系科研失信行為」。

* 凡來源非註明「科獎中心原創」的所有作品均為轉載稿件,其目的在於促進信息交流,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或對其內容真實性負責。若有侵權,請聯繫後臺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天涯社區」論壇的「天涯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發帖人寫道:    「昨晚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中下載了這兩篇碩士論文,看著題目就覺得有點詭異,打開來細看,我K,原來真是抄襲的啊,而且抄的還特別誇張,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天涯社區」論壇的「天涯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發帖人寫道:「昨晚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中下載了這兩篇碩士論文,看著題目就覺得有點詭異,打開來細看,我K,原來真是抄襲的啊,而且抄的還特別誇張,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用替換鍵就搞定
    在小蕭發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的帖子前,有網友將另一學位論文抄襲的例子發在博客中,題目取名為「奇聞:居然有如此大膽抄襲的學位論文!」。也有網友在小蕭發的帖子後回覆說,「名字都沒改的我都見過,這個算啥最牛。」「所有的抄襲都是剽竊他人成果,對其他不抄襲的人造成不公平,但學位論文抄襲能過關,這才是最大的問題。我覺得學位論文抄襲能通過,責任最大的不是抄襲者而是把關的人。」
  • 網友曝最牛碩士論文抄襲 直接拿替換鍵搞定(圖)
    [提要] 近日有網友發帖曝光「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事件」,稱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的某篇碩士學位論文嚴重抄襲,與南京財經大學2006survey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某論壇的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
  • 博士生舉報碩士論文抄襲 文章除致謝外一字不差
    除了「致謝」不同 其他內容一字不差  比「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還要牛  本報5月25日報導了《「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後,引起廣泛關注。5月26日,上海某高校一位博士研究生小唐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舉報,他在做博士論文的時候,在中國期刊網上發現一篇比「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還要牛的論文抄襲事件,除了「致謝」不一樣外,兩篇論文的標題、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內容、注釋、參考文獻一字不差。
  • 安大學生碩士論文疑被抄襲 小標題四個一樣
    昨天,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事件引起多方關注。據介紹,山東大學碩士畢業生陳振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與安徽大學碩士畢業生劉俊玲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不僅正文部分高度相似,連摘要、關鍵詞、目錄都極度相近,近乎一字不差,「致謝語」也只是改了一下導師名字而已。劉俊玲論文完成於2012年4月,陳振論文完成於2013年4月。
  • 安大論文疑被抄襲者導師:半年前已知曉,怕影響他前途沒深究
    劉俊玲論文列出了113條參考文獻,其中有不少她的導師馬仁傑教授的論文、著作,陳振論文只列出了18條參考文獻。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抄襲事件引起多方關注。據介紹,山東大學碩士畢業生陳振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與安徽大學碩士畢業生劉俊玲的學位論文《檔案開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不僅正文部分高度相似,連摘要、關鍵詞、目錄都極度相近,近乎一字不差,「致謝語」也只是改了一下導師名字而已。劉俊玲論文完成於2012年4月,陳振論文完成於2013年4月。記者了解到,2015年7月中山大學《檔案小報》就曾指出疑抄襲事件。
  • 東北師大嚴處碩士論文抄襲:涉事學生學位取消,導師全校通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導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後,東北師範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並作出了處理決定。2016年3月18日,澎湃新聞從東北師範大學新聞發言人處獲悉,經調查,東北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認定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學位論文《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確為抄襲。
  • 碩士論文大面積抄襲,靠什麼矇混過關
    該校學生陳振寫於2013年的論文《檔案開放利用與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以下簡稱陳振論文),與安徽大學劉俊玲寫於2012年的《檔案開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高度雷同,摘要、關鍵詞、目錄近乎一致,正文部分也難以區分,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論文的致謝部分,差別只在導師的名字。目前山東大學已經承認陳振論文抄襲,陳振將被撤銷學位,而其導師可能會停止招生。
  • 碩士論文抄襲,難道不需要查查導師是否失職嗎?
    7月8日,兩條有關碩士論文抄襲的新聞備受關注。一則是,近日電子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向媒體確認,該校2005級碩士研究生賈桂林碩士學位論文抄襲事實成立,決定撤銷其碩士學位。無論是在職和全日制,相關高校在學術要求和論文抄襲問題上,對所有畢業生一視同仁,一把尺子一個標準,無疑更值得肯定。不過,論文抄襲,撤銷學位,處理僅僅是針對本人。論文抄襲,固然源於個別研究生學術思想不正,但與高校把關不嚴恐怕不無關係。特別是研究生導師,更有失察之責。一些論文抄襲,看上去挺「業餘」。
  • 抄襲泛濫成災,碩士畢業論文可以取消
    被曝抄襲的論文只是冰山一角,「查重」機制也難掃雷翻開這些涉嫌抄襲的論文,真是花樣百出:有的結構類似,有的立意相同,有的除了致謝外,其他部分幾乎全部照搬,有的則明目張胆,後記也一併抄去,唯一的區別就是最後感謝的導師名字不同
  • 要防止學位論文抄襲 校方導師需嚴格把關
    有人在帖子中寫道:「他的抄襲是對東財碩士教育的褻瀆,是對所有認真寫畢業論文東財學子的褻瀆,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們沒有別的辦法,只有積極地面對,考驗我們學校危機公關的時候到了,希望校方不要諱疾忌醫,刻意迴避!」也有人感嘆:「看來今年我們的論文註定要從嚴了。大家趕快加油寫吧。」     還有取名為「天涯的代價」的網友提出了「建議東財圖書館引進碩士博士論文類比資料庫」的建議。
  • 安大兩名碩士論文被曝高度抄襲 將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翟天臨學術不端調查:碩士論文被指抄襲陳坤本科論文
    隨後,有網友公開演員翟天臨在北京電影學院博士研究生在讀期間發表的一篇學術性質文章查重率達40%,存在抄襲的嫌疑。翟天臨是否達到博士畢業條件、是否有資格被錄用為博士後,引發廣泛討論。 不僅如此,翟天臨的碩士論文也被指存在抄襲嫌疑,抄襲的對象之一包括同是演員的陳坤的本科論文。
  • 高校教師發現論文被抄襲後致力學術打假(組圖)
    他還與周立華碩士階段的導師取得了聯繫,被告知當時周立華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是節選了其碩士論文的部分內容單獨成文後給雜誌社投的稿。導師還代他的學生向周澤求情,說這個學生很不容易。2005年6月21日晚,周澤先後收到了周立華的兩條簡訊,就文章抄襲之事向他表示歉意。其中一條簡訊寫道:「周老師,真的對不起!謝謝您給了我改過上進的機會,也謝謝您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以後我會更踏實認真地為學為人。」
  • 又查實一碩士論文抄襲,細數上半年栽倒的論文「小偷」
    澎湃新聞近日報導,湖南大學已經認定該校16屆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生曹律的工程碩士學位論文存在抄襲,決定撤銷抄襲者的碩士學位,並停止該論文指導老師的三年研招資格。該事件要回到今年4月,當時媒體爆出該學生的學位論文和華東師大一13屆畢業生的碩士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存在抄襲的嫌疑。三個月後,湖大終於給出查實的調查結論,並做出相應的處罰。
  • 人大勞動人事學院一碩士涉嫌全文抄襲華東師大碩士學位論文
    5月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到實名舉報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06屆研究生章勝玉的碩士學位論文《培訓投資回報評估理論研究》,全文抄襲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2005屆研究生李潔的碩士學位論文《培訓投資回報評估理論及其應用》。
  • 畢業論文抄襲頻出 論文怎樣算抄襲?應如何正確引用?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東北師範大學2005屆和2006屆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兩名學生不僅是同一專業,還是由同一位導師指導。前後相差一年,同一師門抄襲,成為媒體報導的熱點。  被媒體爆出抄襲的論文,是東北師範大學2006屆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張立明的畢業論文,題目是《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
  • 碩士論文疑剽竊保密項目申請書 導師:可能是學生偷看
    湖南大學碩士論文涉嫌抄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一事持續發酵。3月27日,一名雲南財經大學教師爆料稱,自己的博士論文在查重過程中,與湖南大學劉夢潔完成於2018年4月的碩士論文《腐敗對我國企業逃稅的影響研究》累計重複了15626字。
  • 東北師大再曝碩士論文抄襲 中文摘要完全雷同
    王清春在後記部分主要是講述自己在職學習的經歷,以及與其導師、時任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姜振昌相見時的感想,並表示了對姜振昌的感謝;李宏在後記部分表達了「本文作為碩士學位論文,並沒有太大的抱負,只是力求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問題,然後在邏輯上能言之成理,在經驗觀察上能得到驗證」的觀點,然後也表達了對其導師、時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黃凡中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