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大再曝碩士論文抄襲 中文摘要完全雷同

2020-11-23 騰訊網

王清春中文摘要

李宏論文摘要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爆料,兩篇題目均為《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的碩士學位論文通篇高度相似。

隨後,澎湃新聞從中國知網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找到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是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04屆碩士畢業生王清春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王清春論文」)和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李宏論文」)。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兩篇論文題目、中文摘要、關鍵詞、引言(前言)、正文、參考文獻均近乎完全一致,英文摘要中的一處拼寫錯誤也相同。

王清春在後記部分主要是講述自己在職學習的經歷,以及與其導師、時任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姜振昌相見時的感想,並表示了對姜振昌的感謝;李宏在後記部分表達了「本文作為碩士學位論文,並沒有太大的抱負,只是力求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問題,然後在邏輯上能言之成理,在經驗觀察上能得到驗證」的觀點,然後也表達了對其導師、時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黃凡中的感謝。

王清春論文的完成時間為2004年4月,李宏論文的完成時間為2006年5月,時間上李宏論文比王清春論文晚兩年多。

值得注意的是,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張立明的學位論文《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已被該校認定抄襲,撤銷了張立明碩士學位,並給予導師停止招收研究生兩年的處罰。

張立明與李宏均於2006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2月24日,東北師範大學新聞發言人遲海波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他對李宏論文涉嫌抄襲一事不知情,會將此事儘快交由學校相關部門檢索核實,一旦認定抄襲屬實,學校將對此事相關人員嚴肅處理。

題目、中文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等高度雷同

澎湃新聞發現,兩篇論文的題目、中文摘要、前言(引言)、關鍵詞、參考文獻均近乎完全一致。

從題目上看,李宏論文和王清春論文完全一樣,均為《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

在介紹論文主題背景的前言(引言)部分,兩篇論文文字內容完全一樣,均分為兩段,主要是介紹作家二月河出現的背景,以及其小說所引起的反響,業內作家的評價等,從而引出論文主題。

如,王清春論文前言部分第一段為,「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於飽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和無時不在的技術理性的擠壓,人文知識分子不斷『失落』。人文精神在經歷了八十年代的『啟蒙』和『復歸』以後變成了一隻迷途的羔羊,除了媚俗、搞笑、戲說,或者是進行閉門造車式的文體實驗和文字遊戲,似乎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了。自『關關雎鳩』起的中國文學,開始變得面目全非。」

李宏論文引言部分第一段寫道,「自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於飽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和無時不在的技術理性的擠壓,人文知識分子不斷『失落』。人文精神在經歷了八十年代的『啟蒙』和『復歸』以後變成了一隻迷途的羔羊,除了媚俗、搞笑、戲說,或者是進行閉門造車式的文體實驗和文字遊戲,似乎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了。自『關關雎鳩』起的中國文學,開始變得面目全非。」

上述兩段連標點符號都完全一樣。

在論述文章主旨的中文摘要部分,兩篇論文的文字內容同樣完全雷同,均分為五段,概括全文內容,從二月河創作背景分析起,點出其作品特點,指出其大眾化、平民化的特色導致作品的優勢和不足。

如王清春論文中文摘要第五段為:「大眾化、商業化也帶來了作品必然存在的不足。這表現在作品出版發行的急功近利上,表現在對《紅樓夢》的簡單模仿上,表現在愛情故事描寫的乏味上,也表現在經常存在的荒誕和雜蕪情節中。本文創造性地把二月河的作品與《紅樓夢》進行了比較,對『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的愛情描寫模式進行了否定,對立意扁平化現象進行了揭示,最終得出了『史詩規模、通俗品位』的結論。」

李宏論文中文摘要第五段這樣寫道,「大眾化、商業化也帶來了作品必然存在的不足。這表現在作品出版發行的急功近利上,表現在對《紅樓夢》的簡單模仿上,表現在愛情故事描寫的乏味上也表現在經常存在的荒誕和雜蕪情節中。本文創造性地把二月河的作品與《紅樓夢》進行了比較,對『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的愛情描寫模式進行了否定,對立意扁平化現象進行了揭示,最終得出了『史詩規模、通俗品位』的結論。」

上述兩段中,李宏論文比王清春論文少了一個逗號,其餘文字內容隻字不差。

兩篇論文的關鍵字也高度一致。王清春論文的關鍵詞為「二月河 歷史小說 思想文化批評 大眾化」,李宏論文的關鍵詞為「二月河 歷史小說 思想文化批評 大眾化」。

兩篇論文的參考文獻部分的文字內容也是完全一致,均列舉了六本相關著作,包括《紅樓夢》、《中國文學史》等。

李宏論文英文摘要中居然出現了「如」、「印」等多個漢字

澎湃新聞對比發現,兩篇論文的英文摘要內容相仿,且存在一處相同的拼音書寫錯誤,將二月河的拼音「Er Yuehe」誤寫作「Er Yenhe」。

此外,與王清春論文書寫較為規範的英文摘要所不同的是,李宏論文的英文摘要疑似存在多處拼寫錯誤和不規範書寫。

比如李宏論文的英文摘要中出現了「如」、「印」等多個漢字,還有「cOpies」、「f01ward」、「thOHgh」等錯誤和不規範之處。

另外,王清春論文在正文部分多處引用作了19處注釋,並在參考文獻後列出了發表文獻目錄,而李宏論文則沒有這兩部分。

後記部分是兩篇論文最大差異所在。王清春在後記部分主要是講述自己在職學習的經歷,以及與其導師、時任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姜振昌相見時的感想,並表示了對姜振昌的感謝。

李宏在後記部分首先表達了「本文作為碩士學位論文,並沒有太大的抱負,只是力求提出一個有意義的問題,然後在邏輯上能言之成理,在經驗觀察上能得到驗證」的觀點,然後表達了對其導師、時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黃凡中的感謝。

在後記中,李宏寫道,「在本文的寫作、修改過程中,黃老師的意見大到畫龍點睛,小到格式規範,對我都極具啟發。論文標題、論文結構、個案分析、學術規範等等,無不體現著黃老師的提攜和關懷。」

除了章節標題,兩篇論文正文幾乎很難找到不一樣地方

澎湃新聞逐一對比兩篇論文的內文發現,兩篇論文的正文在結構上同樣是分為三章,章下再分小節,區別只在於三章的章節標題。

王清春論文三章的標題分別為「宮廷政治情結:一唱三嘆為落霞感傷」、「歷史文化批判:在傳統和現實之間」、「『大眾化』與歷史小說的真實性原則」;李宏論文三章的標題分別為「特有的宮廷政治情結」、「二月河作品對歷史文化的批判」、「『大眾化』與歷史小說的真實性原則」。

此外,王清春論文對三章下列小節並未起標題,李宏論文則全部起了標題,例如第一章下列兩個小節的標題分別為「『天家本無骨肉親情』的宮廷生活」、「朋黨化的封建社會行政制度的生動體現」。

除了章節標題,兩篇論文正文具體文字表述上幾乎完全雷同,有些段落只是標點符號存在不同或分段有所差別而已。

比如王清春論文第一章第一節第二段為:「皇子們對皇位的爭奪是宮廷生活權謀化的主要內容,康熙諸子爭儲的鬥爭最為突出。太子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既然『合法』便有些不安分,不但伸手康熙的嬪妃行亂倫苟且之事,而且謀取奪權早日登位,置康熙於『太上皇』之地。皇權的爭奪超過了骨肉的親情,康熙便斷然剝奪支持太子的權臣索額圖的權力,消除太子對自己的威脅,並對嫡生太子二立二廢。」

李宏論文第一章第一節第二段為:「皇子們對皇位的爭奪是宮廷生活權謀化的主要內容,康熙諸子爭儲的鬥爭最為突出。太子是法定的皇位繼承人,既然『合法』便有些不安分,不但伸手康熙的嬪妃行亂倫苟且之事,而且謀敢奪權早日登位,置康熙於太上皇,之地。皇權的爭奪超過了骨肉的親情,康熙便斷然剝奪支持太子的權臣索額圖的權力,消除太子對自己的威脅,並對嫡生太子二立二廢。」

上述兩段對比來看,李宏論文除了「置康熙於太上皇,之地」處疑似標點符號使用錯誤外,與王清春論文內容全一致。

同樣的大面積雷同還出現在兩篇論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

如王清春論文第二章第一節第二段為:「可以說,《資治通鑑》給了二月河政治的智慧,先秦諸子百家給了他哲理思辯,《紅樓夢》給了他可資模仿的藝術手段,浩瀚的清史材料給了他豐富的創作素材。這也共同構成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四位一體』式的理解和運用,他的帝王系列也儘可能地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儘管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並沒有超過當前學術界的最前沿水平,卻以文學敘述的方式展示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文化生存』狀態。」

李宏論文第二章第一節第二段為:「可以說,《資治通鑑》給了二月河政治的智慧,先秦諸子百家給了他哲理思辯,《紅樓夢》給了他可資模仿的藝術手段,浩瀚的清史材料給了他豐富的創作素材。這也共同構成了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四位一體』式的理解和運用,他的帝王系列也儘可能地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儘管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並沒有超過當前學術界的最前沿水平,卻以文學敘述的方式展示了清王朝鼎盛時期的『文化生存』狀態。」

上述兩段同樣是連標點符號都完全一致。

此外,李宏論文相較王清春論文有多處明顯刪減痕跡。

比如李宏論文在第三章第二節第一段收尾部分內容為「……作者還原的清王朝只能是經過想像聯想和藝術加工的真實」,進而過度到第二段開頭內容「作品有時也對歷史內容進行『篡改』……」

而在王清春論文第三章第二節上述第一段後面還有「基於歷史事實的合理想像是二月河最常用的表達手段,……並沒有維持三十年之久」的部分,李宏論文對此進行了刪減。

該校文學院2006屆一畢業生論文已被認定抄襲

此前,澎湃新聞曾報導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兩篇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案例,分別為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05屆碩士畢業生馬達的《曹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和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張立明的《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

馬達和張立明系同一導師(傅亞庶教授)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

李宏與張立明也於同一年(2006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據新華網報導,東北師範大學在2007年已經認定張立明碩士學位論文抄襲,撤銷了抄襲者的碩士學位,並給予導師停止招收研究生兩年的處罰。

遲海波告訴澎湃新聞,十年前學術論文的檢索機制及相關技術並不完備,所以說容易出現學術不端問題,因此學校對張立明及其導師進行了十分嚴厲的處理。

針對李宏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遲海波表示並不知情,一旦發現李宏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學校將啟動倒查機制,不會容忍學術造假行為。

李宏論文導師、時任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黃凡中告訴澎湃新聞,由於時隔時間太久,已記不清是否曾指導過這個論文,可能是在職碩士生論文。

黃凡中解釋稱,2008年之前,東北師範大學碩士生論文採用人工查重的辦法,學生向學校提交三份論文,學校研究生院選擇兩名本校老師和一名吉林大學老師對論文進行盲評,三名負責盲評的老師可以一票否決,只要一人有異議,被審查論文就不能通過,李宏論文有可能是三名負責盲評的老師當時都沒有提出異議。論文指導老師負責對論文立意、題目、內文結構等內容進行指導。

黃凡中同時表示,他已於2012年在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退休,後被返聘到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任教。

相關焦點

  • 東北師大嚴處碩士論文抄襲:涉事學生學位取消,導師全校通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導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後,東北師範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並作出了處理決定。2016年3月18日,澎湃新聞從東北師範大學新聞發言人處獲悉,經調查,東北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認定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學位論文《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確為抄襲。
  • 東北師大2篇碩士論文雷同 系出同門相差1屆
    此前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然而,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東北師範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時間僅一年之隔。此外,兩篇論文的作者還是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
  • 東北師大2篇碩士論文雷同 系出同門相差1屆(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然而,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東北師範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時間僅一年之隔。此外,兩篇論文的作者還是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
  • 兩年前涉抄襲論文調查結果如何?吉林大學:已撤學位但未公開
    2016年,澎湃新聞先後報導了吉林大學三起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分別是3月17日的《吉林大學現「最牛論文抄襲」:兩篇論文「致謝」同一位老師》,3月18日的《吉大再現論文抄襲:除致謝外幾近完全雷同,連英文摘要都一樣》以及6月1日的《吉大又現碩士論文抄襲:涉嫌全篇複製東北師大一篇碩士論文》。
  • 華中師大經管學院回應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已展開調查
    華中師大經管學院回應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已展開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羅傑 2016-04-08 18:05 來源:
  • 網友曝最牛碩士論文抄襲 直接拿替換鍵搞定(圖)
    發帖人小蕭所指的「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是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這篇被指「抄襲」的論文題為《山東省FEEEP協調度研究》:「作者:袁×;指導教師:楊××教授;答辯日期:2007年11月;網絡出版投稿時間:2008年3月19日」。
  • 廈大、天大兩碩士畢業論文高度雷同!如何預防論文被認定為抄襲?
    ,其畢業論文的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通過對比兩篇碩士論文,我們不難發現,除了「第三章」略有不同之外,其餘部分的結構及內容幾乎完全一致,且兩名作者都籤署了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均聲明「該學位論文不存在剽竊、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右)的第四章部分內容對比,內容完全一樣。
  • 天津大學再曝碩士學位論文抄襲:涉抄者結尾致謝被抄者
    今年4月,澎湃新聞報導了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2屆碩士畢業生李慶昆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近日,澎湃新聞再度接獲舉報,天津大學一篇碩士學位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內蒙古農業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
  • 天津大學再曝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涉抄者結尾致謝被抄者
    針對李瑞鋒論文涉嫌抄襲武欣慧論文並致謝武欣慧一事,近日,澎湃新聞聯繫到武欣慧了解求證。目前在內蒙古農業大學林學院任教的武欣慧告訴澎湃新聞,她完全不認識李瑞鋒,自己的碩士學位論文系原創,對是否被他人抄襲情況並不知情。隨後,澎湃新聞又致電李瑞鋒的培養單位、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進行了解。
  • 杭師大教師被取消人才資格後又爆抄襲!博士學位論文抄襲臺灣教授...
    事件回顧:杭師大教師博士論文竟與豆瓣文章大篇雷同 前不久網友心匠在豆瓣發帖控訴杭州師範大學教師郭彥努多篇論文抄襲自己的文章,帖中說郭彥努題為《祁彪佳的園林世界》與《紹興石宕園林研究———以羊山石佛寺為例》的博士論文,下載後發現論文中多數片段都與自己在豆瓣上發表的文章極其相似,此事迅速吸引眾多網友討論,因此事件短時間內不斷被發酵與關注,杭師大也馬上回應並開始介入調查。
  • 天大廈大兩碩士研究生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 校方回應
    7月8日上午,澎湃新聞報導了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高度雷同事件。前述報導發布後,天津大學、廈門大學相關部門先後作出回應稱,已介入調查,若相關學生涉嫌學術不端,將依規研究是否撤銷其碩士學位。
  • 西南財經大學一碩士論文涉抄襲 僅後記差異大
    1月24日,記者報導了「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1月25日,山東大學方面表示將徹查此事,並將儘快啟動對以往授予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自查自糾工作。然而,疑似抄襲事件絕非孤例。近日,記者發現,又有兩篇碩士論文陷入通篇高度相似的尷尬處境。
  • 「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調查
    圖中「中文摘要」部分基本相同。     5月21日中午12時31分,有網友在「天涯社區」論壇的「天涯雜談」版發表了一篇題為《史上最牛碩士論文抄襲,直接用替換鍵搞定,我無語了》的帖子。發帖人寫道:    「昨晚在期刊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無意中下載了這兩篇碩士論文,看著題目就覺得有點詭異,打開來細看,我K,原來真是抄襲的啊,而且抄的還特別誇張,直接用替換鍵搞定。
  • 湖南大學2016屆碩士畢業生學位論文涉抄襲,題目一字不差
    高校學術不端事件再添一例。這次是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B類高校的湖南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舉報涉嫌大面積抄襲華東師範大學一篇碩士學位論文。武秀萍論文的題目是「基於雲計算的在線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一共18個字。曹律論文的題目是「基於雲計算的在線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也是18個字,與武秀萍論文題目完全一樣。兩篇論文的摘要部分也高度雷同。
  • 安大兩名碩士論文被曝高度抄襲 將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廈大中山醫院院長博士論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連致謝也抄
    擁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 據中國青年報10日報導,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
  • 西南財經大學一碩士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僅「後記」差異較大
    1月2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了「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1月25日,山東大學方面表示將徹查此事,並將儘快啟動對以往授予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自查自糾工作。然而,疑似抄襲事件絕非孤例。
  • 抄襲泛濫成災,碩士畢業論文可以取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被曝光的論文「抄襲痕跡」都非常明顯,而那些相對隱蔽的抄襲論文還乖乖躺在高校的檔案館裡,無人問津。與每年流水線生產的數量龐大的碩士論文相比,這些被偶然發現的抄襲案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在雲南大學的論文抄襲事件中,該校經濟學院的老師聲稱所有的學位論文都會統一「查重」,學校查完之後,學科組老師還要再查,然後由學生導師督促學生進行修改,可結果這篇論文還是被曝出大面積抄襲。
  • 人大勞動人事學院一碩士涉嫌全文抄襲華東師大碩士學位論文
    5月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到實名舉報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2006屆研究生章勝玉的碩士學位論文《培訓投資回報評估理論研究》,全文抄襲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2005屆研究生李潔的碩士學位論文《培訓投資回報評估理論及其應用》。
  • 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 完稿時間僅差2個月
    近期,澎湃新聞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論文抄襲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再次接獲爆料,一篇華東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與華中師範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記者仔細比對後發現,陳龍論文除了「致謝」部分與陳曉娟論文有較大差別,其論文從標題到目錄設計到正文內容和參考文獻,均與陳曉娟論文高度雷同,大幅段落幾乎一字不差。針對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出現大面積雷同的情況,澎湃新聞記者先是聯繫到了華東理工大學的碩士畢業生陳曉娟。陳曉娟目前在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保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