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羅傑
2016-04-08 18:05 來源:澎湃新聞
兩名同屆碩士論文除「致謝」外高度雷同,完稿時間只差2個月【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4月7日上午報導了華中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2014屆碩士畢業生陳龍的碩士學位論文與華東理工大學2014屆碩士畢業生陳曉娟學位論文高度雷同的消息。
4月8日,華中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通過澎湃新聞對此事做出回應。回應稱,學院在知悉此事後,高度重視,已於4月8日成立專門調查小組調查此事。目前,一方面正在聯繫作者本人,另一方面正組織專家組對其學位論文寫作過程、培養過程著手調查。
華中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同時公開表示,若查實學位論文抄襲或作假,將嚴格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和《華中師範大學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進行處理,絕不姑息。調查結果出來後,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另一方面,澎湃新聞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了解到,該校針對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一事也進行了嚴謹的核查。核查結果顯示,該校公共管理專業2014屆碩士畢業生陳曉娟的碩士學位論文符合學校對碩士論文的相關規定要求。
華東理工大學宣傳部門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學校非常重視學術問題,看到報導後馬上責成相關職能部門和陳曉娟的培養單位依法依規進行真相核查。核查結果顯示,陳曉娟是2012年3月進入華東理工大學攻讀公共管理碩士學位,於2013年10月19日進行了開題答辯。此後,陳曉娟在其導師的指導下,對論文進行了多次修改,並於2014年3月20日完成了論文定稿。
2014年4月10日,陳曉娟提交了碩士論文進行重複率檢測,檢測結果為複製比0.5%。2014年4月25日,陳曉娟論文又通過了院級的論文盲審,盲審結果為82分。2014年5月31日,陳曉娟參加答辯,並且順利通過答辯。
「陳曉娟論文從選題到開題,再到論文修改和定稿,和其導師都有多次溝通,也有記錄可查,基於此,我們認定其論文符合學校對碩士學位論文的相關規定要求。」上述華東理工大學宣傳部門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說。
澎湃新聞4月7日刊發《兩名同屆碩士論文除「致謝」外高度雷同,完稿時間只差2個月》的報導。
兩篇高度雷同的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是華東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專業2014屆碩士畢業生陳曉娟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銜接問題研究——以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以下簡稱「陳曉娟論文」)和華中師範大學農村與區域發展專業2014屆碩士畢業生陳龍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銜接問題研究——以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以下簡稱「陳龍論文」)。
值得注意的是,陳曉娟論文的完成時間是2014年3月20日,陳龍論文的完成時間是2014年5月26日,時間僅相隔兩個月。
澎湃新聞記者仔細比對後發現,陳龍論文除了「致謝」部分與陳曉娟論文有較大差別,其論文從標題到目錄設計到正文內容和參考文獻,均與陳曉娟論文高度雷同,大幅段落幾乎一字不差。
論文完成發表時間在前的作者陳曉娟此前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其碩士學位論文是獨立完成,對和陳龍論文高度雷同一事毫不知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華中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