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師大2篇碩士論文雷同 系出同門相差1屆

2020-11-23 中國網

此前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然而,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東北師範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時間僅一年之隔。此外,兩篇論文的作者還是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

澎湃新聞記者從「萬方數據」學位論文庫中找到了這兩篇中國古代文學論文,分別是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05屆碩士畢業生馬達的《曹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以下簡稱「馬達論文」)和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張立明的《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以下簡稱「張立明論文」)。

馬達論文的完成時間是2005年5月,張立明論文的完成時間是2006年6月,時間上張立明論文比馬達論文晚一年。

澎湃新聞記者對比發現,兩篇論文相同的地方不僅僅是題目、摘要、關鍵詞、引言、參考文獻,高度相似的地方遍布全文,甚至一些錯誤也基本相同。

更蹊蹺的,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擁有同一位指導老師——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傅亞庶。在兩篇論文的「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上,這位老師的籤字(籤章)清晰可見。

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引言等高度一致,英文筆誤一模一樣

澎湃新聞記者對比發現,兩篇論文相似的地方不僅僅是題目、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高度相似的地方遍布全文。

從題目上看,這兩篇論文僅有「曹魏三祖」和「魏氏三祖」這一詞之差,且意義一致,均指稱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三位曹魏帝王。兩篇論文研究的就是這三人的詩歌風格。

在論述文章主旨的中文摘要部分,兩篇論文高度相似。馬達論文介紹論文的四點主要內容,張立明論文介紹了三點,與馬達論文的後三點基本一致,只是缺少「說明曹魏三祖的生平及著述,闡明本文研究對象的時代背景」這一點。

  馬達論文摘要

  張立明論文摘要

具體語句上,除了「曹魏」和「魏氏」兩詞運用上的不同,相較於馬達論文,張立明論文也只有個別表達及詞語順序上有所不同。

比如,在概括曹操詩歌特色時,馬達論文用了「慷慨悲涼」一詞,而張立明論文用了「沉雄悲壯」一詞,在概括曹睿詩歌特色時,馬達論文用了「多情易感」一詞,而張立明論文用了「情偏易感」一詞。其餘詞句基本一致。

馬達論文有著四個關鍵詞,依次是「曹魏三祖、俗化、感傷、憂患」,張立明論文同樣有四個關鍵詞,依次是「魏氏三祖、俗化、憂患意識、感傷」。

英文摘要部分兩篇論文幾乎一字不差,英文關鍵詞則完全相同,僅次序有所不同。

值得關注的是,在英文摘要部分,兩篇論文竟然有著一模一樣的尷尬錯誤。馬達論文的英文摘要部分用了「the Wei Kingkom」一詞。根據中文摘要的信息,這裡的「Kingkom」一詞疑為「Kingdom」一詞的拼寫錯誤所致,意為「魏帝國」。而這一較為明顯的錯誤在張立明的論文中竟然一模一樣存在。

  馬達論文英文摘要

  張立明論文英文摘要

正文的部分內容基本一致,僅行文順序有所差別

從目錄來看,兩篇論文有著共同組成部分,即魏氏三祖詩歌「特色綜論」、「俗化傾向」和思想感情上的共同情結(憂患意識和感傷情結)。

這三部分即是張立明論文的全部三章。不同的是,馬達論文除了這三章,還有著第一章「曹魏三祖的生平及著述」。

實際上,張立明論文也有這一部分,只是該部分被置於其論文第一章「特色綜論」 部分,作為研究對象的時代背景出現。

具體內容對比上,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張立明論文除了個別段落外,其餘段落均能在馬達論文中找到內容基本一致的段落,表述上也少有差異。

以張立明論文的第一章為例,張立明對曹操、曹丕、曹睿分別進行了生平和作品綜述,曹操部分,其第一段介紹了曹操的生平,之後三段則概述了曹操詩歌的創作背景,緊接著,他分別從「反映社會現實」、「表達政治理想」和「開創寫景詩」展開論述。

然而,張立明概述曹操詩歌創作背景的三段內容,馬達論文中在第二章第一節「曹操詩歌特色」部分也有一模一樣內容。類似的,馬達緊接著也從「反映政治現實」、「開創寫景詩」和「一統天下的政治理想」展開論述。雖有個別表述及部分段落不同,但兩篇論文在論述上存在著大幅的相似。

  馬達論文第二章

  張立明論文第一章

張立明的二、三兩章,則與馬達論文在內容上重合度更高,以至於幾乎每一段均可在馬達論文處找到同樣的內容,僅有行文順序稍有差異。

張立明論文第二章論述了曹操等三人詩歌藝術風格的「俗化傾向」,與馬達論文的第三章一致。兩篇論文均以「詩自三百篇以來」開篇,簡要介紹了詩歌在兩漢中的發展,再分別論述了曹操等三人詩歌的「俗化傾向」,行文用語皆近乎一致。

  馬達論文第三章

  張立明論文第二章

張立明論文第三章論述了曹操等三人詩歌的憂患意識和感傷情結,分別以己人苦難引暫思,宇內憂惠寸心知』——論魏氏三祖詩歌的憂患意識」 和人生幾何偏易感,文章經國萬古傳』——論魏氏三祖詩歌的感傷情結」為題。

而馬達論文第四章以「曹魏三祖詩歌思想情感方面的共同情結」為題,同樣從感傷情結和憂患意識兩方面展開論述,小標題也是人生幾何偏易感,文章經國萬古傳』——論魏氏三祖詩歌的感傷情結」和己人苦難引暫思,宇內憂惠寸心知』——論魏氏三祖詩歌的憂患意識」。不同的,只是馬達先論述感傷情結而後論述憂患意識,與張立明正好相反,具體內容上則高度相似。

結語部分,兩篇論文別無二致,幾乎全篇文字相同。

文末,馬達共列出16條參考文獻,張立明則列出14條,均包含在馬達的16條當中。而兩篇論文的參考文獻中都包括了論文導師傅亞庶註譯的《三曹詩文全集譯註》一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篇論文的正文部分也有著相同錯誤。

比如,馬達論文在第四章「曹魏三祖詩歌思想情感方面的共同情結」第一小節中引用梁啓超《讀陸放翁集》中的詩句「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鳴」時,誤作「辜負胸中塊壘意,百無聊賴以詩鳴」。這一錯誤在張立明論文第三章「魏氏三祖詩歌的憂患意識和感傷情結」第二小節中同樣出現。

兩篇論文有著同一位指導老師

與正文部分的高度相似一樣,馬達論文與張立明論文在禮節性的「致謝」部分中也有著幾乎一樣的語言。

兩篇論文皆以「(論文)終於寫完了,對三個人匆匆忙忙的一番巡禮……」開篇。

在第二段中均回憶了自己求學生涯,用詞皆為一致。這段文字為:「本文時作時停,綜計前後,行將一年。文章殺青,停筆靜坐。偶望窗外,暮春三月,北國靜夜,天籟無聲,大地沉睡。回憶童年,求學鄉問,長道漫漫,樹高花繁,四季皆美,而春天為最。今日求學師大,又喜春光如故,人健如仙;碩士歲月,得諸先生,薰陶濁身,蘊籍愚心,幸甚至哉!祈祝先生,碩果纍纍,幸福安康,道德文章,山高水長。」

「致謝」部分不同之處僅在於,馬達論文除了感謝自己論文的指導老師韓格平先生、傅亞庶先生外,還列出了更多的感謝名單(張人和先生、劉孝嚴先生、盛廣智先生、周奇文先生、陳向春先生)。而張立明論文僅感謝了論文指導老師傅亞庶一人,並最後重複了一遍「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銘記這段機緣!」這句話。

  馬達論文後記

  張立明論文後記

與此前曝出疑似大面積抄襲的論文不同,這兩篇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碩士學位論文竟出自同一位指導老師。

馬達論文有著兩位導師,依次是韓格平和傅亞庶,在論文的指導老師籤名處,則由傅亞庶籤字確認。而張立明論文導師僅有傅亞庶一人,其論文的指導老師籤名處,使用的是傅亞庶的印章。

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網站信息顯示,傅亞庶教授是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著名文史學家何善周先生,研究方向有古代漢語詞彙學、訓詁學、中國古代諸子文獻研究、中國上古專題文化研究等。傅亞庶著作頗豐,且所著獲得過多項獎勵。

此外,澎湃新聞注意到,傅亞庶目前還擔任長春光華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職務。

兩篇論文均有《獨創性聲明》

雖然馬達論文與張立明論文有著大面積的雷同文字,但兩篇學位論文均有《獨創性聲明》。在這兩份文字完全相同的《獨創性聲明》中寫道:「據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註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經發表獲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東北師範大學或其他教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

在馬達論文中有馬達本人的親筆籤名和2005年5月24日的日期,在張立明論文中則有張立明本人的親筆籤名和2006年5月22日的日期。

由於完成時間上較馬達論文晚一年時間,完成於2006年5月的張立明論文涉嫌大面積抄襲馬達論文。

澎湃新聞記者從東北師範大學官網獲悉,東北師範大學已經於2010年頒布實施《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檢測辦法」)。

該檢測辦法透露,為了推進我校(東北師範大學)優良學風建設,防範學術不端行為的產生,從2010年上半年開始,對申請我校學位的研究生學位論文使用「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進行檢測。

按照這個檢測辦法,未按要求參加論文檢測的研究生,不能進行東北師範大學學位論文答辯。答辯前,由校學位辦公室使用「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系統」,對所有擬申請學位的各類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進行檢測,並將檢測結果反饋給各培養單位。由各培養單位組織有關專業的導師對申請者的檢測結果進行審核,並確定出可以答辯者和不能答辯者。

至於未通過檢測的論文,上述檢測辦法規定,不能答辯者應對其學位論文檢測存在的問題進行重新修改,一般須推遲至下一學期方能申請答辯,並對其論文進行重新檢測。

上述檢測辦法並未提到檢測時對於檢測文字複製率的上限。不過,澎湃新聞記者通過萬方資料庫、PaperPass等多個論文檢測查重系統比對的結果是,馬達論文與張立明論文總文字重合比已經超過40%。

1月29日下午,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2006年時學校方面尚未出臺完善的學位論文「查重」機制,當時的論文「查重」工作主要是由學位評定機構和學校內部期刊負責完成。

對於馬達論文與張立明論文大面積雷同一事,上述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院工作人員表示並不知情。

而現已轉任北京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馬達論文導師之一的韓格平教授則謝絕了澎湃新聞記者採訪請求。

此外,澎湃新聞記者多次撥打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及長春光華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聯繫電話,但均未有人接聽。

澎湃新聞記者從東北師範大學官網信息公開專欄獲悉,東北師範大學已出臺《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學術道德規範》。

《東北師範大學研究生學術道德規範》第五條規定:有違反學術道德規範的研究生,應對由此產生的影響和損失承擔責任。學校視情節嚴重程度,對當事人分別給予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觸犯法律者,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第六條規定:已獲得學位研究生在學期間違反學術道德規範事後發現的,通報其工作單位;情節嚴重的,提交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定是否撤銷其所獲學位。

相關焦點

  • 東北師大2篇碩士論文雷同 系出同門相差1屆(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然而,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  近日,澎湃新聞記者發現,東北師範大學兩名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時間僅一年之隔。此外,兩篇論文的作者還是同一導師指導、同一學院同一專業畢業的「同門」,前後僅相差一屆。
  • 東北師大再曝碩士論文抄襲 中文摘要完全雷同
    隨後,澎湃新聞從中國知網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找到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是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04屆碩士畢業生王清春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王清春論文」)和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以下簡稱「李宏論文」)。
  • 華中師大經管學院回應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已展開調查
    華中師大經管學院回應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已展開調查 澎湃新聞記者 羅傑 2016-04-08 18:05 來源:
  • 東北師大嚴處碩士論文抄襲:涉事學生學位取消,導師全校通報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導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一事後,東北師範大學啟動了相應調查處理程序並作出了處理決定。2016年3月18日,澎湃新聞從東北師範大學新聞發言人處獲悉,經調查,東北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認定東北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專業2006屆碩士畢業生李宏的學位論文《二月河及其帝王歷史小說》確為抄襲。
  • 安大兩名碩士論文被曝高度抄襲 將啟動碩博論文自查自糾
    日前,安徽大學2007屆碩士研究生劉某某、魏某的2篇學位論文被翻出,這兩篇成文於2007年的碩士論文,被曝與2篇成文於2006年,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孔凡華、孔宇撰寫的碩士論文高度雷同,涉嫌大面積抄襲。奇葩的是,涉嫌抄襲論文的劉某某、魏某是安大同屆同門,同屬於一個導師,且兩人在畢業時還同在青島廣電大學任職,其中劉某某目前已是該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 兩篇同屆碩士論文高度雷同 完稿時間僅差2個月
    近期,澎湃新聞接連報導了多起碩士論文抄襲事件,引起廣泛關注。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再次接獲爆料,一篇華東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與華中師範大學的一篇碩士學位論文高度雷同。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是華東理工大學公共管理(MPA)專業2014屆碩士畢業生陳曉娟的《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銜接問題研究
  • 兩篇碩士論文內容高度雷同,學術不端何時休?網友:又一個翟博士
    近日,一則關於兩篇內容高度相同的碩士畢業論文,引發網友熱議。根據相關媒體報導,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賈某和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付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內容高度相似。網友驚呼,又來一個翟博士。
  • 廈大、天大兩碩士畢業論文高度雷同!如何預防論文被認定為抄襲?
    渉事的兩個學生分別是: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論文的標題是:《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圖源:知網截圖從上圖我們可看出,兩篇論文均在2018年4月1日發表,不過被下載的次數卻不盡相同。
  • 兩名雙一流高校碩士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疑論文系列印店洩露
    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網友反映稱,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11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和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畢業生付勝波2007年4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兩篇論文高度雷同
  • 天大廈大兩碩士研究生同年畢業論文高度雷同 校方回應
    7月8日上午,澎湃新聞報導了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高度雷同事件。前述報導發布後,天津大學、廈門大學相關部門先後作出回應稱,已介入調查,若相關學生涉嫌學術不端,將依規研究是否撤銷其碩士學位。
  • 廈大和天大兩篇碩士論文雷同相似,誰是抄襲者?官方回應來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天津大學和廈門大學有兩名學生的碩士學位論文存在大量的雷同和高度相似,甚至在某些部分一字不差!陷入學術造假風暴的主人公為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和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他們的碩士學位論文題目同為《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要知道除非是抄襲,完全雷同的論文基本上不可能存在,尤其是這種從標題到分段
  • 碩士生學位論文涉嫌抄襲事件曝光一周後,東北大學還在核查
    在此前的採訪中,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曾在4月2日回復澎湃新聞:之前並未接到關於此事的正式舉報,沒有辦法給出具體的處理結果。如果接收到關於學術不端、學術抄襲的正式舉報,會受理調查。距上一番致電已逾9日,澎湃新聞4月10日下午再次致電東北大學學術委員會辦公室了解調查進展。辦公室一名劉姓工作人員表示,校方還在核查中。
  • 兩同年畢業碩士學位論文現雷同,相關高校啟動調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近日接到網友反映稱,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領域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2007年11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和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2007屆畢業生付勝波2007年4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兩篇論文高度雷同
  • 兩年前涉抄襲論文調查結果如何?吉林大學:已撤學位但未公開
    2016年,澎湃新聞先後報導了吉林大學三起論文涉嫌抄襲事件,分別是3月17日的《吉林大學現「最牛論文抄襲」:兩篇論文「致謝」同一位老師》,3月18日的《吉大再現論文抄襲:除致謝外幾近完全雷同,連英文摘要都一樣》以及6月1日的《吉大又現碩士論文抄襲:涉嫌全篇複製東北師大一篇碩士論文》。
  • 天津一高校碩士論文造假,與他人雷同,結果……
    存在他人代寫、買賣論文作為兩人碩士學位均撤銷天津大學、廈門大學7月10日晚就「兩碩士論文雷同」一事,分別發出調查處理通報。通報稱,涉事兩名學生存在由他人代寫、買賣論文的學術作假的行為,均撤銷其所獲碩士學位,收回、註銷碩士學位證書。
  • 天大、廈大兩碩士同年論文高度雷同,廈大:若屬實將處理
    相隔近2000公裡,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卻出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
  • 中南林科大同校兩碩士學位論文現雷同,遞交時間僅相隔5個月
    澎湃新聞近日接到網友反映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農業推廣類碩士研究生王文緒2016年5月提交的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耒陽市油茶產業的發展研究》,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商學院農村與區域發展類碩士研究生龍莉2015年11月提交的碩士學位論文《永順縣油茶產業的發展研究》大面積雷同。澎湃新聞比對後發現網友反映屬實。
  • 陝師大一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被指涉嫌抄襲:論文題目都一樣
    澎湃新聞從中國知網上下載了上述兩篇論文,經比對發現,陝西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田曉飛涉嫌大面積抄襲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譚鵬的碩士學位論文。譚鵬的碩士學位論文完成比田曉飛早一年。 5月7日下午,澎湃新聞就此事致電陝西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核實後會回復記者。
  • 繼翟博士之後,兩所211大學碩士論文雷同,網友:取消學籍
    據網友舉報,發現了兩篇高度雷同的研畢論文最近,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的行為又被網友爆料了出來。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一篇名為《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的論文與武漢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一篇名為《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的論文出現了高度雷同情況。
  • 湖南數十篇碩士學位論文被評為不合格,將對同門論文重點抽查
    湖南省近期公布了2019年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抽樣檢查通訊評議結果。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湖南省教育廳官網11月9日公布了《關於公布2019年湖南省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抽樣檢查通訊評議結果的通知》:為進一步加強學位授予質量監督,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印發<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的通知》(學位〔2014〕5號)精神,省教育廳對有關學位授予單位2018-2019學年度授予學位的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進行了隨機抽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