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於兩篇內容高度相同的碩士畢業論文,引發網友熱議。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賈某和武漢理工大學2007屆碩士畢業生付某的碩士學位論文內容高度相似。網友驚呼,又來一個翟博士。
這兩篇論文的名字均叫《基於CAN總線的汽車組合儀表研究》,其中付某的畢業論文是4月份提交的,而賈某的論文卻是同年11月份提交的,兩者相差了7個月之久。
根據學術不端的相關認定要求,第一次發表的人應該是原創,而後發表的論文就存在疑似學術不端。

從媒體報導來看,兩篇文章摘要基本一樣,內容也基本雷同。也就是說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賈某學術不端行為可能性非常大。目前,該校已啟動對賈某疑似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展開調查。
學術不端行為像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為什麼對於學術不端行為,廣大網友如此憤怒呢?
因為抄襲論文太輕鬆,這種拿來主義非常簡單,直接複製即可。而要原創完成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其中的辛酸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得。
先不說前期找資料,寫方案,做實驗等,就光是撰寫幾萬字的論文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經歷。也有部分碩士生因為不能完成畢業論文,而走上極端的道路,這也足以說明,完成碩士論文是多麼不容易。
付某論文(左)和賈某論文(右)比對。
學術不端行為是百害而無一利,對於抄襲者來說,隨時都會存在被人扒出來,而且也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於賈某來說,被撤銷碩士學歷可能性很大,並且還有其他的處罰,並且一輩子背負著「學術不端」的罵名。
為什麼學術不端行為會頻發呢?
一、心存僥倖,不尊重原創知識
心存僥倖——這是主因,部分抄襲者都存在僥倖心理,認為抄襲論文就像考試作弊,當時蒙過去了,就能一勞永逸。然而,隨著網絡發展,如今論文都在網絡圖書館上公開可以檢索,隨時可以被爆出來。還有就是沒有基本的道德精神,不尊重原創和智慧財產權。
二、處罰太輕
目前對於學術不端行為,頂多就是撤銷學歷證書。然而基本沒有更進一步的措施。比如鬧得轟轟烈烈的翟博士學術不端行為,也就是撤銷相關學術而已,對於翟博士而言基本沒有多大的影響。
結語:
學術研究是聖神的,像抄襲論文、論文灌水等不端行為是要受到嚴懲的。學術不端行為就像老鼠屎玷汙了學術界,危害大。
但現實是沒過多久,就有學術不端行為被報導出來。像這樣碩士論文抄襲事件的報導屢見不鮮。上到名人,下到普通學者,都有被報導存在學術不端行為。
翟博士學術不端行為影響還未停止,深圳名師胡紅梅抄襲事件還歷歷在目。而如今又有兩篇碩士論文內容高度相同,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這些學術不端事件頻發的背後值得去深思。
對於學術不端行為,必須要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