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澎湃新聞報導了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兩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高度雷同事件。
前述報導發布後,天津大學、廈門大學相關部門先後作出回應稱,已介入調查,若相關學生涉嫌學術不端,將依規研究是否撤銷其碩士學位。
8日上午,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學位辦公室學位科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已注意到此事,「已經讓學院在調查了」,如果有結果,將及時和澎湃新聞聯繫。
該工作人員還稱,如果涉事學生確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學校會根據相關規定撤銷其碩士學位。「學校對學術不端一向零容忍,肯定不會包庇學生這種行為,學術是公平的。」
同日上午,廈門大學學風委員會也回復澎湃新聞稱,他們正核查兩篇畢業論文,尚未得出結果,「這位同學已被授予碩士學位。如果他真的存在學術不端的行為,我們會提交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研究是否撤銷(他的)碩士學位。」
據澎湃新聞稍早前報導,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在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內容及圖表等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論文中的致謝、參考文獻部分也十分相似。
此前報導
天大、廈大兩碩士同年論文高度雷同,廈大:若屬實將處理
相隔近2000公裡,天津大學軟體學院軟體工程專業2018屆碩士畢業生劉宇宸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與同年畢業的廈門大學信息學院軟體工程專業學生林鯉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J2EE的環保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卻出現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的結構及內容雷同或高度相似,多個段落一字不差。
7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致電廈門大學學風委員會,一位工作人員讓記者把這兩篇論文發送至指定的官方郵箱,並稱,「會依照相關程序開展工作。」
次日,廈門大學學風委一位工作人員回復稱,已收到郵件,將對這兩篇論文展開調查,「會核查這個信息,我們學校對學術不端的行為是零容忍的,如果情況屬實的話,那我們會立即對此事進行處理。」
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右)封面對比,兩篇論文標題一致。(截圖)
7月6日至7日,澎湃新聞多次致電天津大學多個部門,他們均建議聯繫該校研究生院,但研究生院的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右)的論文的目錄對比。除了第三章略有不同外,其他均一致。
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右)的目錄(第二頁)對比。
澎湃新聞對比兩篇論文的目錄部分發現,「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系統需求分析」「第四章 系統實現」「第五章 系統測試」「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五部分結構幾乎完全一樣。
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右)的第四章部分內容對比,內容完全一樣。
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右)的第五章測試方法與測試環境部分對比,內容幾乎完全一樣。
在「第三章 系統設計」部分,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目錄中比林鯉的論文多了「3.2 系統總體設計」這一小節。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目錄中的「3.2系統類圖設計」一節在劉宇宸的論文裡則是3.4小節。
澎湃新聞繼續對比發現,兩篇論文在前述「第三章 系統設計」及論文結尾的「參考文獻」和「致謝」三部分僅略有區分。
兩篇論文均有24個「參考文獻」,除9個不同外,另外5個英文參考文獻完全一致,10個中文參考文獻僅排序不同,文獻題目等均一致。
以論文摘要和關鍵字為例,劉宇宸寫道:「隨著我國工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環境汙染問題也越加嚴重,環境保護與監管問題逐漸得到各級政府領導的重視,而保護環境的前提就是要求更加準確、全面地了解環境信息。某市地域廣闊、風光宜人、人文氣息濃厚,根據某市環保現狀開發一個通用性好的環境保護管理系統是極為重要的,該系統可以使某市環境更加管理現代化、決策科學化,將進一步推動某市環保信息化的進步。」
而林鯉論文的摘要部分與上面這段文字一字不差。且兩人論文關鍵詞均為「環保管理系統,汙染監控,J2EE」。
值得注意的是,在「致謝」部分,天津大學劉宇宸寫到自己為「在職碩士」,而廈門大學林鯉僅提到自己系「研究生」。除此之外的「致謝」內容,相似度也頗高。
天津大學劉宇宸的論文(左)和廈門大學林鯉的論文(右)的緒論對比,內容完全一樣。
除了上述略微改動的部分,兩篇論文在「摘要」「關鍵詞」「緒論」及內文等多個部分內容,幾乎完全一樣。此外,兩篇論文的多個圖表的內容也都一致。
澎湃新聞還注意到,前述兩篇論文均在2018年4月完成,且兩名作者都籤署了學位論文原創性聲明,均聲明「該學位論文不存在剽竊、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