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背後的尷尬
隨著中國網絡流媒體的爆發性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上網用戶最多的國家,特別是行動網路的快速發展,讓信息傳媒的速度變得更加快速和及時,然而在大數據時代的背後卻有很多尷尬,例如,商家利用大數據進行殺熟,同樣的產品曾現給客戶是兩種不同的價格,曾經的微商和傳銷組織被曝光的速度加快,實名制的電商郵寄服務,讓個人隱私安全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在科研學術方面,中國學術造假由於網絡的不斷曝光,已經起到了約束的作用,從翟天臨式的造假博士被網絡曝光,越來越多的學術造假被網絡大數據挖出來,最近網絡曝光了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抄襲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的醜聞,而且更為惡劣的是,兩篇碩士論文從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幾乎一模一樣。由於兩名碩士研究生畢業答辯時間相差一年,基本判定為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抄襲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畢業論文!

從天津大學到復旦大學的醜聞
雖然網絡曝光後,復旦大學官方回復正在核查,但是有言論說這名抄襲論文的復旦大學畢業生並不是本校的學子,屬於在北京學習的在職研究生,這和2018年天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與土木工程2008屆碩士畢業生李瑞鋒抄襲內蒙古農業大學武欣慧的碩士學位論文《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普通混凝土強度預測的研究》有相似之處,由於天津大學和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兩篇碩士論文從目錄到正文內容都高度雷同,74條參考文獻從書名、出版時間到引用的頁碼都毫無差別。這名天津大學抄襲的碩士也被曝光為在職研究生,但是不論在職研究生水平如何,既然高校給予發放學位證書,就應該為學生的學術道德負責,在職研究生也是拿著名校的學歷。作為天津大學的碩士居然靠抄襲普通高校的碩士畢業論文照樣畢業,也就是天津大學和普通高校學術水平並無差異,復旦大學學術相對較好,要抄襲也需要抄襲一所實力相差不多高校的畢業論文,2018年在美國USNes學科排名,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位居全球高校第6,也說明復旦大學作為名校學子很有眼光,抄襲論文也需要找高標準論文抄襲!

高校學術實力不進則退
隨著中國教育部推出的建設雙一流高校的目標,中國各大高校之間的差距出現分化,有一些高校改革力度大,很早就提升師資人才隊伍,搭建優秀的科研平臺,促進學科發展,因此最近幾年中國高校排行榜發生巨大變化,一些進步大的高校在各項數據上紛紛超越傳統老校,例如2000年由四大工學院之首的華中理工和百年同濟醫合併的華中科技大學,經過學科合併,華中科技大學綜合實力非常強,在工科和醫學排名中名列前茅,甚至在綜合學科排名中也可以進入榜單前十,特別是嚴謹的學風飽受熱議,全國最早施行本科降級制,只要本科努力,直接會以985的高考分數線,畢業後只能拿專科畢業證,這也是華科大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人才質量排名中高居第三的重要原因,這也是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畢業論文會被老牌名校復旦大學碩士生抄襲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