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研究生的規模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樣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從恢復高考後的首批18名博士畢業生,在短短不到50年的時間內,中國高校已經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名博士和碩士,而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2020年在學的研究生規模將達到300萬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研究生大國,然而在數量規模提升的助力下,中國的研究生質量卻並不被人們認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最頂尖的學霸還是會選擇去海外深造,因為相比目前清華大學在讀博士生規模超過1.4萬人的數據,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全校學生在2000人左右的數據,並沒有影響到加州理工大學的世界排名,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的單位科研產出遠高於清華大學。
高等學歷質量比數量重要
中國的高等教育屬於舶來品,中國高校也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在經歷高校大躍進式的發展後,高校對高學歷教師數量的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在市場的需求下,中國碩博士擴招規模也隨之加大,在沒有嚴格畢業標準和淘汰機制的模式下,雖然讓國內很多學子獲得了高學歷,但是並沒有讓這些所謂的高學歷畢業生獲得相應的能力。雖然國內頂尖高校已經不斷用提升SCI論文的標準來約束學生,提升畢業生的質量,然而國內聰明的學生們卻可以通過中介機構輕易越過畢業的門檻。近期,科技部對於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存在購買論文的教授進行了懲罰,有記者調查,買賣論文在碩博士研究生中規模更大,一名採訪者表示,自己為女友博士畢業,花費10萬元買了一篇北大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期刊,因此結束這種亂象,就必須嚴格查處,杜絕科研論文買賣行為。
擴大學位論文抽查比例
光靠高校自覺約束學生遠遠不夠,教育部最新發文將要擴大高校學位論文抽檢比例,對於無法保證質量的學科或者專業類別,直接撤銷高校的學位授予權,推動培養單位探索學位論文評閱意見公開制度,合理制定學位授予相關的科研成果要求,探索建立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檔案管理共享數據制度,將學位論文造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教育部希望通過這些政策可以助力高校提升畢業生的質量,也逼迫高校推出研究生分流淘汰制度,為每年300萬研究生的數據擠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