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信用記錄;月獎金僅498元,該院10名兒科醫護聯名...

2020-12-04 騰訊網

投稿發送至DDP@high-med.com

應聘全職及兼職編輯,發送簡歷至

chenlf@high-med.com

醫療政策與醫聲醫事

1.鍾南山:人傳人或食品汙染或為新發地新冠病例群發原因

9月18日,在舉行的全球科學與生命健康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介紹中國新冠肺炎的防控策略。鍾南山介紹,中國基於生命至上的原則,採取強力抑制措施。1月23日,武漢封城。2月,武漢建設方艙醫院,以最快速度遏制了疫情的傳播。如果延遲5天再採取幹預措施,累計感染人數將達到約17萬人。

鍾南山提到了北京發生的新發地聚集性疫情,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或食品汙染可能導致此次新冠病例群發。此次疫情發生後,北京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以最快速度遏制了疫情傳播。

來源:北京日報

2.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

近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官網發布聲明說,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聲明還稱,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即將於10月5日至12日宣布,新聞發布會屆時將通過諾貝爾獎各媒體平臺官方帳號播出。諾貝爾基金會曾於今年7月宣布,將於10月照常宣布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諾貝爾獎頒獎晚宴也將取消。

來源:中國新聞網

3. 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信用記錄

9月22日,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發布,《意見》提出了很多新舉措,包括將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信用記錄,進一步提高論文抽檢比,近期將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等。

《意見》要點包括: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對無法保證質量的學科或專業學位類別,撤銷學位授權。對問題嚴重的培養單位,視情況限制申請新增學位授權。對於「個別研究生導師讓學生『幹私活』」等「導學矛盾」問題,近期即將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來源:教育部

4. 全國本月報告諾如病例1500例,主要發生在學校

今年9月以來,全國已經報告超過30起諾如病毒病暴發,涉及病例約1500例,主要發生在學校。旅行團、遊輪、度假中心也常有諾如病毒病暴發疫情發生。人們通常經過以下途徑感染:食用或飲用被諾如病毒汙染的食物或水、觸摸被病毒汙染的物體或表面後將手指放入口中、接觸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顧患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最常見臨床症狀為嘔吐和腹瀉,發生重症的高危人群為高齡老人和低齡兒童。

來源:北京日報

5. 月獎金僅498元,該院10名兒科醫護聯名要求轉崗

近日,安徽省宿松縣人民醫院內部流傳出一則《關於兒科全體醫護人員要求轉崗的報告》。報告中寫到「7月份兒科1.0係數是498.0元,行政後勤1.0係數是2600.0元。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都感到驚訝奇怪,我們受不了多次侮辱,再次強烈要求轉崗,願領導批准。」

據報導,該院院辦工作人員表示,兒科受疫情影響,上個月考核績效比較少,醫務人員有點情緒,醫院從科室了解情況後,已經將事情妥善解決。「不管是兒科還是其他科室,我們醫院肯定會竭盡全力、想方設法保持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圖源:醫院院長

來源:醫學界

6. 遵醫囑服用十倍藥物後喪失性功能進ICU,醫院回應致歉追責

據此前媒體報導,患者孫某去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治療皮膚病,按醫囑服藥3天後感覺不適,進搶救室搶救20天。醫生所開的藥量是正常人的10倍。據孫先生妻子稱,孫先生現在有嚴重後遺症、生活不能自理,喪失性能力,但醫院卻一直讓他們出院。

9月17日,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布聲明稱,目前患者仍在醫院接受康復治療,各項指標已基本恢復至發病前狀態。醫院對該事件給患者造成傷害深表歉意,同時希望患方通過書面形式提出合理訴求。同時,已對原有診療流程中存在漏洞進行了及時整改,以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來源:中國新聞網

醫學前沿

1. WHO:每年五分之一的心臟病死亡與菸草有關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9月22日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190萬人死於菸草引發的心臟病,佔每年心臟病死亡總數的五分之一。

報告敦促所有吸菸者戒菸,以避免心臟病發作,並強調吸菸者比不吸菸者更容易在更年輕的時候患急性心血管疾病。每天僅少量吸菸、偶爾吸菸或接觸二手菸也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是,如果吸菸者立即戒菸,一年完全戒菸後,他們患心臟病的風險將降低50%。報告顯示,新型菸草和電子菸製品的使用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息息相關。

來源:WHO官網

2. Nature:孕婦腸道菌群在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

9月24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母體腸道中的數十億微生物在調節著關鍵的代謝產物,而它們對胎兒大腦的健康發育至關重要。研究結果表明,母體腸道微生物組可以通過調節進入胎兒大腦的代謝物來促進其健康發育。

研究第一作者HelenVuong說:「母體腸道菌群的減少會破壞胎兒的大腦發育,改變胎兒大腦中開啟的基因,包括許多參與神經元新軸突形成的基因。」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

3. JAMA子刊:近視者感染新冠風險大大降低

近日,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魏益平等人在JAMA子刊JAMA Ophthalmology發表研究文章。研究調查統計了276例新冠患者,這些患者中每天戴眼鏡的比例僅為5.8%,遠低於當地人口近視比例的31.5%。數據表明,每天戴眼鏡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更小,說明眼睛可能是新冠重要的感染途徑,因此應當更加注意預防措施,例如經常洗手和避免觸摸眼睛。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Lisa Maragakis的評論文章時指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項得出相關性結論的觀察性研究,並不一定意味著戴眼鏡與新冠感染率低兩者間有因果關係,而且這項研究數據也存在一系列局限性,因此必須謹慎對待這項研究結果。

來源:Bio生物世界

4. 知名跨國研究發現,多吃白米飯,糖尿病風險更高?

近期,PURE研究在美國糖尿病學會旗下期刊《糖尿病診療》發表研究:多吃白米飯與2型糖尿病風險顯著增加有關。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的發現和此前在亞洲、歐洲和北美進行的部分研究的結果相似。從機制上來看,大量吃白米飯也確實會導致餐後血糖升高,久而久之可能會引發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進而損耗胰島β細胞,導致糖尿病。

總的來說,如果想要儘可能降低白米飯可能帶來的糖尿病風險,研究團隊建議:可以適當吃一些糙米,精米雖然更易存儲,口感更好,但糙米帶來的血糖負荷更小。同時,增加蛋白質、豆類等食材,搭配來吃可以緩衝米飯的升血糖效應。

來源:醫學新視點

5. 新型雙重CART細胞免疫療法可對抗HIV病毒庫

美國哈佛醫學院等4家機構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型雙重T細胞免疫療法,這種療法可以幫助對抗愛滋病毒感染。該研究8月31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研究表明,相對直接的改變T細胞的工程方式可以使其效力和持久性發生巨大變化。這一發現對使用T細胞來對抗愛滋病毒和癌症具有重大意義。

CART細胞是一種強大的免疫療法,目前用於癌症治療,患者自身的免疫T細胞被改造成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s)。這些CARs重新編程T細胞,以識別和消除特定的患病或感染細胞,如癌細胞或潛在的愛滋病毒感染細胞。

來源:轉化醫學網

相關焦點

  • 人均月獎金僅498元,科室全體醫護申請轉崗!
    近日,安徽省宿松縣人民醫院內部流傳出一則《關於兒科全體醫護人員要求轉崗的報告》。 報告中提到,新冠疫情使該院兒科雪上加霜,「由於縣醫院兒科現有的醫護人員能力不足,水平有限,不能為醫院創造財富,特申請全體轉崗。」
  • 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徵信系統 並提高抽檢比例
    意見提出,嚴格規範培養檔案管理,探索建立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校際館際共享機制,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擴大學位論文抽檢比例,提升抽檢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對無法保證質量的學科或專業學位類別,撤銷學位授權。對問題嚴重的培養單位,視情況限制申請新增學位授權。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 2020-10-06 0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教育部:要敢於讓水貨學生畢不了業,將論文作假行為納入信用記錄
    學生:畢業季了,要準備畢業論文了,沒頭緒…… 老師:你就做這個課題吧,好好幹哈。 一個月後…… 老師:X學生,來我辦公室匯報一下進度。 學生:啊?……看來只有造假了!
  • 教育部:碩博論文倒查5年,納入信用記錄,很多人瑟瑟發抖了吧
    比如碩博論文倒查5年,並將論文納入信用記錄等等。 心中有鬼者見此已是瑟瑟發抖,而網友們卻拍手叫好,還希望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看看到底還有哪些人在「裸泳」!
  • 教育部通報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  《通報》中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
  •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最近,教育部發布《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 通報同時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嚴查論文作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分別是:復旦大學2005屆的博士畢業生王磊,其論文存在嚴重的抄襲行為,給予博士學位撤銷的處理;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其碩士畢業論文也存在嚴重抄襲的情況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教育部、澎湃新聞等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8月2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全文詳見文末),除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外
  • 為300萬研究生的數據擠水分,畢業生論文造假將納入信用記錄!
    300萬研究生的規模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樣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從恢復高考後的首批18名博士畢業生,在短短不到50年的時間內,中國高校已經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名博士和碩士,而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2020年在學的研究生規模將達到300萬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研究生大國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9月均通過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
  • 教育部打擊學術造假 五種論文作假行為將被嚴懲
    出臺《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規定代寫、出售學位論文者也將面臨處罰  今日起實施的《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規定,學位論文作假者將被取消學位申請資格,代寫、出售論文者以及作假者的指導教師、學校等也將面臨處罰。
  • 山東大學回應碩士學位論文作假: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中新網1月25日電 今日下午,山東大學官方微博發布了《關於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陳振涉嫌碩士學位論文作假的情況說明》。該說明稱,涉嫌學位論文作假的,不論何時發現,一經查實將對相關人員及導師進行嚴肅處理,對已獲學位者撤銷其所獲學位,絕不姑息。  說明中稱,昨晚,學校通過網絡等媒體得知山東大學歷史學院檔案學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陳振涉嫌碩士學位論文作假的信息。
  • 論文作假隱患重重!有人花了4000卻被「拉黑」,教育部發聲
    前天,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稱近日印發通知,將狠抓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進入三月,面臨畢業的大學生將著手準備論文的撰寫,白領則要為本年度的職稱評審「鋪路搭橋」。與此同時,網絡上的論文生意也迎來買賣「旺季」。
  • 論文作假隱患重重:語句通順算良心 花了4000卻被「拉黑」
    前天,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稱近日印發通知,將狠抓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風險:交易陷阱層出不窮,事後「曝光」難逃追責據《中國科學報》此前評估,如今代寫論文的「產值」已超過10億元。中國高校傳媒聯盟曾於2015年隨機抽取318名大學生,就「論文代寫」進行了調查。31.13%的大學生考慮過找人代寫,73.9%的大學生身邊出現過代寫論文。。然而,由於論文交易基本通過網絡完成,本身又難以「維權」,其間種種陷阱可謂防不勝防。
  • 芝麻信用與電信業合作:惡意欠費將納入負面記錄
    3月24日下午消息,近日,螞蟻金服旗下獨立第三方徵信機構芝麻信用與深圳電信展開合作,雙方聯合推出「信用套餐」,芝麻分650及以上的用戶有機會享受
  • 西南交大學生被全班聯名舉報「品行不端 學術作假」
    然而,近日,一位「竢實揚華獎章」候選人李某在網上遭到全班聯名舉報。帖子稱李某涉及論文抄襲、學術作假,以及品行不端等行為,望學校嚴懲。對此,27日,校方回應稱已經取消該候選人評選資格,及啟動了專項調查組調查該事件。
  • 教育部動真格的了,倒查5年碩博學位畢業論文,看誰還敢論文造假
    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們,你們是不是也在為大學的畢業論文而煩惱。對於面臨畢業季的大學生來講,都要面臨寫畢業論文的這一個過程,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改變來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論文。而這個論文就是大家在進行各個學術領域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個文章,可以說學術論文就是對大學生學生生涯的一個檢測。
  • 遏制本科畢業論文造假不能止於抽檢
    1月7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試點工作,要求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本科畢業論文抽檢重點考察本科生基本學術規範和基本學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