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碩博論文倒查5年,納入信用記錄,很多人瑟瑟發抖了吧

2020-12-05 騰訊網

中國的學術圈,從來沒有像2020年這樣令人無比期待!

因為在新冠病毒這隻「蝴蝶」輕輕扇動了一下它的翅膀,令整個世界陷入了無比的混亂之後,中國的學術圈也迎來了肅清淨化的重要歷史轉折點

在2020年的國慶前夕,教育部等相關部門連續發文,以解決教育領域的「五唯」痼疾,尤其是重拳打擊論文作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比如碩博論文倒查5年,並將論文納入信用記錄等等。

心中有鬼者見此已是瑟瑟發抖,而網友們卻拍手叫好,還希望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看看到底還有哪些人在「裸泳」!

01.研究生多到學校都住不下了

任何一個國家的崛起都離不開對科教、學術研究的高度重視。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節點,以及世界百年之未有之大變局的大背景下,國慶前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聯合印發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

該《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將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同時,大幅增加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進一步創新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建成靈活規範、產教融合、優質高效、符合規律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

重視碩博科研人才的培養,無疑是必須的。

早在今年2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就表示,2020年將會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預計比2019年增加18.9萬人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據,讓很多人開始擔憂國內的研究生培養是不是太「水」了?能保證研究生的教學質量嗎?

比如18.9萬人分布到各高校,對各高校的教學、管理等等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鄭州大學擴招近1300人、暨南大學擴招超1000人、東南大學擴招970人(增幅達19%)、寧波大學擴招超千人(增幅達46%)……

很多人在吃驚之餘發現,研究生的大規模擴招都開始懷疑學校是不是「裝」得下的問題。

事實也的確如此。

研究生擴招,讓包括北大、復旦、北師大在內的多所高校住宿緊張,使得學校不再給全部研究生安排住宿。

復旦大學從2019年起專碩不再安排在校內住宿。

北京大學在2020年碩士招生簡章明確指出:

全日制學碩、專項計劃全日制學碩安排校本部住宿。除以上兩類研究生外,其他類型的研究生,包括專業學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人事檔案不轉入該校的研究生、已明確由院系安排或協助安排住宿的研究生等,學校不安排住宿。

02.學術不端將納入信用記錄

數據表明,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研究生教育大國,研究生在學人數從1949年的629人,擴大到2020年超300萬人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大量的人才與科技支撐,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很多人也看到,「人才」不只是要多,更貴在精。

多年來,不管是人才培養還是科研領域都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怪現狀。比如教育領域內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五唯」痼疾、研究生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等,甚至還出現了小學生研究癌症的論文獲大獎等天下奇聞!

亂世用重典,沉痾下猛藥

這一切,在奇幻的2020年都將得以終止

9月28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聯合印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提出:

對學術不端行為,堅持「零容忍」,一經發現堅決依法依規、從快從嚴進行徹查。對有學術不端行為的當事人以及相關責任人,根據情節輕重,依法依規給予黨紀政紀校紀處分和學術懲戒;違反法律法規的,應及時移送有關部門查處。對學術不端查處不力的單位予以問責。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而在此前的8月26日,教育部教育督導局更是在下發給部屬各高等學校的《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信函中明確提出在全國高校開展一次全面排查行動:

由校內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牽頭,會同各級學位評定委員會和研究生指導教師,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 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對發現存在抄襲、買賣、代寫等作假行為的學位論文,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調查、嚴肅處理。

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

對此,網友們表示:

真抓實幹才是王道,才是人民需要的,必須贊!為這樣的決定鼓掌喝彩!

03.改革不止步效果值得期待

隨著上述決策的出臺和實施,相信很多心中有鬼的人已在瑟瑟發抖了吧。

我們也相信,在眼睛雪亮的群眾監督下,這樣的學術打假必將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此前,我們在刊發《22歲成985高校的教授,網友卻慨嘆:幸好沒在清華北大》一文後,很多人就頂級論文,為什麼要先發在國外學術刊物上,而不是國內的學術刊物,必須引起反思。

如今好了,隨著學術領域的大力整頓,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迎來風清氣正的一天。

當然,改革並非一蹴而就的,比如有人提出關於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的建議,導師能不能自主決定研究生畢業等等問題仍存巨大爭議。

教育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546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

該建議對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評價標準具有很大啟發,下一步將充分採納,今年下半年還將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規定研究生導師的指導職責。

改革不止步,我們相信,務實的改革必然取得好的效果,值得期待!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動真格的了,倒查5年碩博學位畢業論文,看誰還敢論文造假
    最近這幾年,更是因為一些人的學術造假現象被發現,害的整個學術圈都不得安寧,讓學生們在畢業的時候更加的不好過。對於學術造假這樣的行為真的讓很多人感到憎恨,學術研究本應該是一個非常嚴肅和端正的事情,可就是因為一些人,而導致學術圈不得安寧。
  • 教育部通報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同時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通報》見本文結尾附錄)  二、輿情聚焦  近期,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多所高校都在覆核、排查近五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以確保學位論文的真實性。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 2020-10-06 0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教育部再出重拳!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最近,教育部發布《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 通報同時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通報還要求: 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9月22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進一步提高論文抽檢比,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倒逼學生潛心治學。
  • 教育部:要敢於讓水貨學生畢不了業,將論文作假行為納入信用記錄
    學生:畢業季了,要準備畢業論文了,沒頭緒…… 老師:你就做這個課題吧,好好幹哈。 一個月後…… 老師:X學生,來我辦公室匯報一下進度。 學生:啊?……看來只有造假了!
  • 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嚴查論文作假
    顫抖吧,曾經走過「捷徑」的人!終於,教育部要出手了:針對學位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作假行為,各所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排查近5年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論文,對論文開題、答辯、中期考核、評閱和學位評定過程的規範性都要進行覆核,對於沒有科研項目支撐的論文要重點關注,此外教育部還要求高校收集分析媒體曝光的學位論文造假處理案例,對校內研究生進行思想教育。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原標題: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由研究生院牽頭,各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系和研究生指導教師主要負責,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要重點覆核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評閱、答辯等過程規範性,重點關注沒有科研項目支撐和存在學術不端嫌疑的學位論文。
  • 為300萬研究生的數據擠水分,畢業生論文造假將納入信用記錄!
    300萬研究生的規模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樣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從恢復高考後的首批18名博士畢業生,在短短不到50年的時間內,中國高校已經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名博士和碩士,而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2020年在學的研究生規模將達到300萬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研究生大國
  • 博士論文抽查50%,碩士論文抽查20%,研究生「瑟瑟發抖」
    ,但是與論文題目不靠邊,中間過程隨便寫,最後得出一個「正確」結論,那麼這種論文就合格嗎?但是他們的論文上傳至網上之後,有可能會作為其他學子撰寫論文時的引用材料。試想一下,一個原本就有問題的論文被繼續引用下去會出現怎樣的狀況?這不是典型的以訛傳訛嗎?所以對於這些畢業學位論文的抽查就顯得尤為必要。因為數量太大,全部複查工作量太大。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9月均通過研究生院官網發布了《關於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
  • 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信用記錄;月獎金僅498元,該院10名兒科醫護聯名...
    如果延遲5天再採取幹預措施,累計感染人數將達到約17萬人。鍾南山提到了北京發生的新發地聚集性疫情,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或食品汙染可能導致此次新冠病例群發。此次疫情發生後,北京採取了一系列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以最快速度遏制了疫情傳播。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塞門扎的事件也讓我們聯想到了很多學術不端的事件。2018年哈佛大學教授Piero Anversa因學術造假被撤銷31篇論文;2014年日本小寶方晴子在 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被證實造假;2005年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在全球頂尖的《科學》期刊發表的有關幹細胞的研究成果被證實偽造,子虛烏有。
  • 抽檢碩博論文列入教育部重點工作,畢業生:翟博士真坑人
    2月22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工作要點,在34項重點工作中,「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赫然在列。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翟博士可真厲害!還有網友表示,我被害慘了,為啥翟博士不晚點出事呢。原來這位網友是位今年要畢業的碩士生,在忙活自己畢業論文時,突然接到學校通知,今年論文質量要求進一步提高,要做到全部盲審,學院、學校都要進行抽檢。所以他壓力大了不少!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我們要感謝翟博士,碩博論文質量不高、隨意放水的現象早就有了,但一直都是動動嘴皮子,現在翟博士出事出大了,不管是管理部門、學校還是導師,應該會抓嚴格點了。
  • 為什麼很多動物天生就怕老虎,聞到老虎的氣味都會瑟瑟發抖?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很多動物從來沒有看見過老虎,卻還是非常怕老虎,哪怕只是聞到了老虎的氣味,也會害怕得不行。那麼為什麼很多動物天生就怕老虎,聞到老虎的氣味都會瑟瑟發抖呢?對於這個問題,簡單的解釋就是,老虎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大約200萬年,在自然界中它們一直是頂級掠食者,嚴重地威脅到了其他動物的生存,時間長了,那些弱小的動物都懂得了老虎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只要有一點點老虎的蛛絲馬跡,哪怕只是聞到老虎的氣味,它們都會瑟瑟發抖
  • 2021下雪的說說大全 凍得我瑟瑟發抖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021下雪的說說大全 凍得我瑟瑟發抖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時間:2021-01-07 20:42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1下雪的說說大全 凍得我瑟瑟發抖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021下雪的說說有哪些?現在已經進入2021年了,許多地方都飄起了雪花。
  • 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徵信系統 並提高抽檢比例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嚴格規範培養檔案管理,探索建立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校際館際共享機制,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擴大學位論文抽檢比例,提升抽檢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 我們瑟瑟發抖,在貝加爾湖畔
    我們瑟瑟發抖,在貝加爾湖畔從 海參崴 到 伊爾庫茨克 ,兩個小時時差,又回到了和國內一樣的時區。 伊爾庫茨克 的機場也很小,人還沒出來,行李就已經出來了,這裡必須誇讚一下俄國航空的效率。拿好行李,打車去住的地方。看氣溫,零下36° ,嚇尿。
  • 芝麻信用與電信業合作:惡意欠費將納入負面記錄
    10倍月基本費補貼的信用購機套餐,合約期間承諾在網。 對此,芝麻信用為深圳電信輸出以芝麻信用評分為主打、信息驗證服務和反欺詐為輔的芝麻信用全線產品體系,芝麻信用反欺詐產品信息驗證服務(IVS),針對遏制黃牛套利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