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工作要點,在34項重點工作中,「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赫然在列。對此,網友們紛紛表示,翟博士可真厲害!
還有網友表示,我被害慘了,為啥翟博士不晚點出事呢。原來這位網友是位今年要畢業的碩士生,在忙活自己畢業論文時,突然接到學校通知,今年論文質量要求進一步提高,要做到全部盲審,學院、學校都要進行抽檢。所以他壓力大了不少!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我們要感謝翟博士,碩博論文質量不高、隨意放水的現象早就有了,但一直都是動動嘴皮子,現在翟博士出事出大了,不管是管理部門、學校還是導師,應該會抓嚴格點了。畢竟我們總是要在出事中才能成長嘛。
其實除了學位論文,我們啥論文都有可能造假、摻水,高校裡自然是最嚴重的。因為高校裡讀博讀研的、教書的、搞研究的,甚至當官的,都需要論文「上位」。比如2009年就發生了高校教師被國際學術期刊《晶體學報》集體撤文的事件,以井岡山大學兩位教師為主的70篇文章被撤下,原因是論文中涉及的晶體結構數據直接是造假的。
2016年,斯普林格大規模撤銷了來自中國的107篇論文,其中不乏許多名校名師。撤稿方發布說明稱,這是上次發現一些舞弊後,再次進行人工核查,結果又查出了這麼多。
現在除了大人要發論文造假之外,就連中學生都在追求發論文。比如2018年,河南考卷掉包案中就意外揭露出說謊的考生與家長為謀取自主招生資格,涉嫌發表剽竊論文。可以說,論文舞弊作假,是不分人群、國界、行業、職業的。
希望這回教育部嚴管之下,能讓碩博學位論文的舞弊造假風氣有所好轉。如果我們在說謊作假上繼續寬容的話,那假論文還會層出不窮,只是下次換了一個角色而已!
作者:知新行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