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月22日公布2019年工作要點,提出六個方面34項重點工作,推進中高考改革、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強勞動教育、查處學術不端、糾正民辦幼兒園過度逐利行為等近期熱點問題都列入其中。
學前教育方面,今年要採取多種措施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各地完善小區配套園管理、公辦園生均撥款制度與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園補助扶持、教師配備與待遇保障、規範監管等政策制度。開展小區配套園、民辦園過度逐利行為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
義務教育方面,今年要推進語文等三科教材使用全覆蓋,教育部計劃研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導綱要》,研製黨的領導進教材編寫;推進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使用全覆蓋;加強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一體化建設;研製《中小學生分級閱讀指導目錄》和《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室)推薦書目》。教育部特別提出將大力加強勞動教育,計劃出臺加強勞動教育的指導意見和勞動教育指導大綱,修訂教育法將「勞」納入教育方針。
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今年將研製《普通高等學校分類設置標準》,啟動實施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計劃,支持開展關鍵領域博士人才培養專項工作;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查處,今年要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等工作;進一步擴大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範圍;積極穩妥推進高校所屬企業體制改革。
招生考試改革方面,教育部將深化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改革,制訂推進中考命題改革的意見,並針對新問題完善高考改革方案,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要求。探索在高職院校招生、藝術體育類專業招生中參考使用高中綜合素質檔案,改變簡單以考試成績評學生的狀況。
教育立法方面,今年將研究起草學前教育法(草案),制訂《未成年學生學校保護規定》,探索依法治理「校鬧」機制,完善學校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機制,推動學位條例在內的多部法律法規的修訂工作。
相關
教育部:未要求將遊泳納入中考體育必考項目
針對網傳的「教育部規定將遊泳正式納入中考考核項目」,教育部昨日在官微闢謠,表示這一消息不屬實。
教育部表示,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中小學要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同年,教育部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選取試點地市從2017年開始改革錄取計分科目的構成。
目前,各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陸續出臺了本地中考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將體育科目納入錄取計分科目。各地依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制定體育科目考核辦法,以跑、跳、投等基本體能和基本運動技能為考察重點,具體考核項目由各地結合實際情況確定,沒有將遊泳作為統一必考項目。有的地方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將遊泳作為體育科目考核項目,但並不代表所有地區都必須將遊泳作為考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