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教育部的簡報
2020年3月2日,教育部發布一份《中山大學堅持與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同頻共振,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建設》的簡報,這份簡報並不簡短,然而最核心和最引人注目的是簡報結尾的部分,中山大學計劃2020年將博士學位論文的抽查比例提高至50%,碩士學位論文抽查至20%,也許很多人不清楚這個數字背後的概念,以2019年11月14日,教育部在官網發布的消息,2018年教育部全國隨機抽檢博士學位論文的比例僅為10.4%,然而即便是10.4%的比例,還是發現大量的問題,甚至山東大學等高校被點名批評,教育部從山東大學2018屆博士畢業生中抽查了82篇博士畢業論文,其中就有4篇論文出現問題。有問題的博士畢業論文比例竟然高達近5%,也就是每100名博士畢業生中就有5名博士畢業生有學術不端的行為!
清華大學為何會變政策?
由於北京大學翟天臨博士後事件的醜聞後,國家教育部決定每年撥款800萬專項經費,專門用於抽檢博士學位論文,受到政策影響,清華大學迅速做出反應,直接不再強制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清華大學其實有些地方和北京大學一致,有很多非常強的學生,也有很多類似翟天臨式想要鍍金的名人學生,特別是博士學位。而清華大學也經常被學術醜聞所侵蝕,在北京翟天臨事件的同時,清華大學曾經獲得優秀博士畢業生獎的博士生被挪威科學家實名舉報論文抄襲,讓清華大學撤稿十幾篇論文,並讓相關博士生導師提前退休。因此清華大學面對教育部嚴抓博士畢業生質量的決心下,抱著寧願無功但求無過的心態,不再要求博士畢業生們為清華大學的科研數據爭光添彩,只要他們博士學位論文能通過抽檢順利畢業即可,畢竟2020年清華大學官網數據顯示,僅博士研究生的在讀規模就已經超過1.4萬人!
中山大學的尷尬
由於每年高校的研究生指標屬於教育部劃撥,在原來的體系下,中山大學每年的博士研究生名額非常的少,並不像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大等高校那麼多,然而中山大學最近幾年卻引進了大量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因此在2019年中山大學獲得國家基金的數量首次位居全國第二!甚至超過了浙江大學接近150項,由於中山大學研究生名額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發展而得到優待,中山大學陷入有錢、有項目,卻沒有研究生招生名額的尷尬!讓中山大學的很多青年的博導和碩導的科研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因此中山大學校長曾在兩會上呼籲研究生擴招,最少要滿足中山大學目前對研究生名額的需求!
因此2020年中山大學對於博士學位論文抽檢50%,其實是在向教育部表達一種態度,甚至是一紙《軍令狀》,告訴教育部,你放心地給我劃撥博士研究生的指標名額,中山大學有信心接受來自各方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