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的軍令狀
隨著北京大學爆發翟天臨事件以及清華大學爆發優秀博士畢業生被挪威科學家實名舉報的事件,教育部逐步開始要求全國各大高校嚴抓畢業生出口關,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本科生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對比擴招前的數據,出現大幅的滑坡現象,因此教育部不希望含金量最高的博士學位也淪陷為翟天臨式的鍍金博士。因此出臺規定,每年將專項撥款800萬元,用於抽查各大高校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情況。避免各大名校集中爆發學術醜聞,作為一直以來碩博研究生嚴重不足的中山大學,為了讓教育部害怕研究生名額擴招後帶來的畢業生質量下滑,因此中山大學直接在教育部立下了軍令狀,只要可以獲得研究生擴招名額,中山大學不怕教育部的論文抽查,而且主動把博士畢業論文抽查比例提升至50%,碩士畢業生論文抽查比例提升至20%。而從2018年教育部的全國抽查數據來看,全國博士生畢業論文的抽查比例才是10%左右。
中山大學的底氣從哪來?
那麼中山大學的底氣從哪來呢?首先中山大學藉助廣東省和深圳市的巨大資金支持,最近幾年中山大學擴張非常的快,而且重金從海內外引進大量優秀的高端科研人才,因此在2019年國家自然基金申報排名出爐後,中山大學可以超越浙江大學排名全國第二,然而令中山大學非常尷尬的地方是,科研項目足夠多,科研經費足夠的多,高質量的博導團隊足夠的多,卻沒有足夠多的研究生招生名額!因此在中山大學,每一位導師都會認真帶自己的研究生,畢竟每一個研究生名額都來之不易,如果研究生導師輔導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出現了問題,那麼在中山大學以後想要獲得招生名額就變得非常的難,這也是中山大學可以在教育部立下軍令狀的底氣所在!
自揭家醜的江蘇省教育廳
在教育部還沒有抽檢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時候,江蘇省教育廳首次把省內的35所高校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做了一次摸底湊查,其中含金量最高的碩士研究生學術畢業論文共抽檢806篇,其中東南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江蘇海洋大學等13所高校被抽檢的論文全部合格,而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卻各自被抽檢到6篇論文不合格,35所高校一共被抽檢到的不合格畢業論文為38篇,而且還有13所高校100%合格,因此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不合格論文的數據令人感到吃驚,畢竟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是中國有名SCI論文大戶,甚至這兩所高校經常位居ESI指數全國十強高校。說明了這兩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出現問題,過度把SCI論文指標考核化,主要發表了SCI論文,畢業論文就可以放水!
因此面對教育部的800萬抽檢專項經費,象南京大學和蘇州大學過於偏重發表論文的高校會最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