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抽檢,打假60萬碩博士

2020-12-06 中國新聞周刊

一批假博士在瑟瑟發抖,還有一批假碩士在瑟瑟發抖的路上。

2019年2月22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工作要點。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將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查處,今年要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等工作。

緊接著,2月27日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名博士網友代表科研狗的心聲道:「連周末都沒有的科研狗雖然不怕查,但是請允許我的腿在這裡顫顫。」

抽檢早就年年有,只不過今年把它列入重點。

已經碩士畢業的明臺,有天學院老師突然給他打電話,說教育廳抽查學位論文,學院抽到了他的,叫他填資料。「我那時剛工作,抽空填了各種表託學妹幫我找導師籤字」,明臺笑哭。

得知被抽檢,明臺趕緊從往屆被抽到的師兄師姐那裡打聽情況,得知學校拿到抽檢結果不一定會通知你,除非論文沒通過。明臺說,「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啊。」

抽檢論文,源於2014年出臺的兩份文件。

2014年國家出臺《關於加強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保證和監督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同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布了《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學位〔2014〕5 號)。

按照規定,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碩士學位論文抽檢由各省級學位委員會組織實施。

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範圍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博士學位論文的抽檢比例為10%左右,碩士學位論文為5%左右。

抽檢論文如果存在舞弊作偽等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教育部《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規定的情況,依法撤銷已授予的學位,並註銷學位證書,向社會公布。從做出處理決定之日起3年內,將不再接受其學位申請。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程方平告訴周刊君,碩博士論文抽檢出問題後,論文作者、導師、研究生院的處罰還是嚴肅到位的,不僅論文作者會被撤銷學位,導師也會被停止招生。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以碩士抽檢為例。文件出臺後,2015年教育部組織了全國範圍內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工作,共抽檢2014年度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16275篇,其中不合格學位論文286篇,佔總體抽檢論文的1.76%。

學位論文抽檢是在授予學位後進行的,這意味著這些論文都是得到了論文評審專家和答辯委員的認可,並由各高校學位委員會一致同意授予學位的論文。

此外,論文抽檢中還存在「黑箱」空間。程方平告訴周刊君,不是所有研究生的論文都能夠被檢索到,在這種封閉情況下就很難說得清。

程方平有過檢索不到論文的經歷,「有些學校有些專業確實存在這種狀況,吃瓜群眾可以關注一下名校的熱門專業。」

吃瓜群眾在論文打假上,可謂屢立奇功。

近幾年,多位碩士、博士因為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被有經驗的吃瓜群眾開扒,經過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輿論後被查處。

2018年10月21日,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發布情況說明,對葉肖鑫就讀博士生期間發表的16篇論文進行全面核查,發現存在自我抄襲、圖片重複利用、編造實驗結果等問題。

僅三天後的10月24日,《中國青年報》報導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梁瑩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論文陸續被從網上刪除,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襲或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問題。

論文造假的不僅僅是博士,還有長江學者。

論文抽檢是好事,不在其中,不懂渾水摸魚的假博士、假碩士有多少。

中國每年畢業的研究生人數逐年走高。據2019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5.8萬人,畢業生60.4萬人。

每年的碩博士論文抽檢,對抑制論文造假有沒有起到作用?程方平跟周刊君打了個比方,論文抽檢就跟市場上的貨物抽檢一樣,都是隨機的,這種外部監督只能說治標不治本。

假博士假碩士的根源,在於學術腐敗,有空子可鑽,金錢、權力都可以買學位程方平說,「有些腐敗官員,課都不來上,讓小秘來聽課。」

有媒體梳理了142名十八大後黨政系統省部級以上落馬高官的履歷,發現這些落馬官員的高學歷獲取經歷,具有速成多、跨界多、名校多、疑點多等「四多」特點。

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人事部進行的中國博士質量調查顯示: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其中半數以上博士進入政府當官。

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並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求是》雜誌發文指出,在這場由官員和高校擔任主角的「二人轉」中,官員以權力謀學位,教授以學歷謀資源。

官員手中有資源分配權,商人、藝人手中則有可觀的社會財富,都是換取高校教育資源的捷徑,學術界在這樣的風氣之下,那些還在堅守學術尊嚴的人,反而成傻子了。

因此,教育部把論文抽檢當作2019年工作重點,對論文造假行為零容忍,未來整體上是向好的,讓有實力的真博士、真碩士得到公平對待。

不過受此影響,不少博士碩士紛紛表示壓力山大,坦言一個都沒聽說過的明星,就把今年畢業的博士碩士都坑慘了。

一位中國政法大學碩士告訴周刊君,今年學校出臺了關於學位論文查重的新規定,要求論文的重複率在經過人工排查後控制在0%,往年還是3%,「我們學校遠遠嚴於教育部的規定,肯定有怕抽檢的原因。」

程方平指出,論文抽檢應當避免三個思維誤區。第一,不是嚴格了,而是規範了;第二,懲罰不是目的,而是建設;第三,抨擊的是投機取巧,鼓勵的是觀點多元。

監督,不是要把學校變監獄啊。程方平說。

參考資料: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教育部官網,2019年2月22日

不合格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典型特徵——基於論文抽檢專家評閱意見的分析,《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6期

中國政法大學關於印發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的通知,法大發〔2015〕123號

文:《中國新聞周刊》新媒體記者 俞楊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嚴把「出口關」:博士論文抽檢50%碩士抽檢20%
    中山大學加大學生學位論文抽查比例。2020年該校博士學位論文抽查比例是此前全國抽檢論文比例的近5倍,將抽查50%;碩士論文抽查比例是此前全國抽檢論文比例的近4倍,將抽查20%。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查詢發現,3月2日,教育部在其官網發布簡報《中山大學堅持與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同頻共振,推動研究生教育內涵建設的簡報》中提到,中山大學嚴把「出口關」,加大學位論文抽查比例,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將抽查50%、碩士學位論文將抽查20%。
  • 這所大學的22篇博士論文被抽檢,竟然高達30%的論文存在問題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因研究生論文送審後不合格,高校處罰導師,包括停招、影響晉升等》,如下:5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網站發布《關於公布2019年我校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對2018-2019學年度學位論文抽檢結果進行公布,並給出處理意見。
  • 教育部將從國家圖書館調取博士論文進行抽檢
    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 熊旭)今日,教育部2010年第8次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在會上表示,為了適應新的規劃綱要的要求,教育部今年會進一步地加大博士生論文的抽檢工作,直接從國家圖書館調取資料,這也將減輕學位授予單位報送材料的負擔。
  • 南師大教授評審抽檢博士論文:差到令人憤怒
    網絡截圖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在博客吐槽該論文,貼出部分論文內容,建議追查論文相關單位和作者責任  新京報訊 「只要隨便堆砌幾萬個文字,通過答辯,就能從『博士生』搖身一變為『博士』。這樣的『博士』到底價值幾何?」今年4月,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在評審一篇教育部抽檢的博士論文後,稱該論文差到讓他憤怒。
  • 我校召開2019年博士、碩士論文抽檢問題專題會議
    日期:2019-12-05      來源:研究生院      作者:張子義 王瑤     編輯:李鵬 尹曉嵋       閱讀:1 新聞網訊 12月3日,我校在辦公樓第一會議室召開2019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問題專題會議
  • 中山大學博士畢業論文50%的抽檢率,其實是向教育部表達一種態度
    ,以2019年11月14日,教育部在官網發布的消息,2018年教育部全國隨機抽檢博士學位論文的比例僅為10.4%,然而即便是10.4%的比例,還是發現大量的問題,甚至山東大學等高校被點名批評,教育部從山東大學2018屆博士畢業生中抽查了82篇博士畢業論文,其中就有4篇論文出現問題。
  • 「學術打假」到臺灣!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怎麼找不到?!
    今年2月份的時候,「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引發輿論轟動,在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工作要點中,「開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列入34項重點工作,對存在學術不端行為嚴厲打擊。而最近,這股風似乎也「刮」到了臺灣,蔡英文就被質疑博士論文造假。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29日舉行記者會,質疑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
  • 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突出問題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約談...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施雨岑)記者14日從教育部獲悉,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近日會同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學位授予單位進行集體約談。
  • 教育部通報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同時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通報》見本文結尾附錄)  二、輿情聚焦  近期,在教育部的要求下,多所高校都在覆核、排查近五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以確保學位論文的真實性。
  •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 抽檢碩博論文,不妨發動吃瓜群眾
    其中高等教育方面,強化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督查處,今年要開展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等工作。(2月23日《羊城晚報》)近段時間以來,著名青年演員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爭議,也引起了人們對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抄襲現象和碩士博士培養問題的高度關注。
  • 比高考更苦逼的是論文抽檢取消學位?「水論文」一去不返!畢業難
    其實,論文抽檢一直都有,只不過一般都是大學自己安排。自從翟天臨事件之後,大學「論文」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教育部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於大學生的論文格外重視。論文的抽檢最早始於2010年,到2014年1月才正式形成規章制度,印發了《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辦法》,以隨機抽取論文的形式來檢查。那個時候還只是抽檢博士學位論文和碩士學位論文。這不,就在近日,教育部又印發了《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辦法(試行)》,從2021年的1月1日開始實行。
  • 近觀方舟子打假韓春雨博士
    每天在聖地牙哥曬多肉當寓公的方舟子急需一場有影響的打假重回舞臺中央。此時,韓春雨出現了,又一個諾獎級的成果?方舟子真急了:「國外媒體無任何報導,發其論文的《自然.生物技術》未見動靜,國內媒體自嗨得不行,好像諾獎是他們評的。」說此話時,同為學生物的方老師雖然酸楚,但還有基本的自知之明:「我不熟悉該領域,不評價。」當時是5月21日。
  • 教育部啟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
    《辦法》明確,從2021年1月1日起,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辦法》還指出,本科畢業論文抽檢結果將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涉嫌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畢業論文,查實後應依法撤銷已授予學位,並註銷學位證書。對連續抽檢存在問題畢業論文較多的高校和本科專業,將予以懲戒。
  • 論文抽檢鞭策學子踏實求學
    近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試點工作,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
  • 本科論文抽檢來了,事關學位!
    本科畢業論文也要抽檢了。1月7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以下簡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要求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
  • 本科論文抽檢來了,事關學位
    本科畢業論文也要抽檢了。1月7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以下簡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要求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
  • 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比例不低於2%!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3日訊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以下簡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本科畢業論文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
  • 三省碩士論文抽檢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臨近畢業季,研究生即將面臨學位論文答辯。那麼,歷次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結果暴露了哪些問題?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 教育部:開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嚴把人才培養質量關
    開展本科畢業論文抽檢,嚴把人才培養質量關——教育部教育督導局負責人就《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答記者問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以下簡稱本科畢業論文)抽檢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