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敢於讓水貨學生畢不了業,將論文作假行為納入信用記錄

2020-12-06 騰訊網

學生:我什麼都沒學到,考試就過了,心裡虛虛的……

老師:看來我的授課水平還不錯,掛科率這麼低。

學生:畢業季了,要準備畢業論文了,沒頭緒……

老師:你就做這個課題吧,好好幹哈。

一個月後……

老師:X學生,來我辦公室匯報一下進度。

學生:啊?……看來只有造假了!

請問上面這個案例中最後出現論文造假行為是誰之過?

有人認為是學生太水了,自己不努力淨想著造假;也有人認為是老師太不負責任了,不好好指導學生,到時間了就要進度;也有人認為是制度的不完善,在以論文為終極指導下,所有人都是騎虎難下。

教育部是這樣認為的:為確保學位授予含金量,要擰乾學生學位的水分,要敢於讓水貨學生畢不了業。什麼意思,都是學生的鍋唄!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高校和研究所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名研究生,目前在校的研究生多達300萬人,儼然已經是研究生教育大國了,但離成為教育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我國高校在研究的培養上存在很多「注水」現象。

一位大學教授曾發帖感嘆:目前在中國的學術界,人們很難找到一塊「淨土」,腐敗現象遍布幾乎所有的單位和領域,而且更可怕的是普通老百姓對學術腐敗不慎關心,上級領導對其掩耳盜鈴,學術圈人士對其習以為常。

近年來最出名的學術造假新聞就是翟天臨躺拿北大博士後證書這件事了,他當時拿到北大的博士後錄用通知書,後在網上顯擺,結果連「知網」是什麼都不知道,於是有網友去查了他發表的文獻,結果論文查重率高達40.4%,要知道超過30%就已經算是抄襲了,而且更戲劇化的是他這篇論文和豆瓣上的一篇劇評相似度極高。

翟天臨論文造假這事當時讓國人張大了嘴巴,但一些圈內人表示:坐下,坐下,都給我坐下,真的是沒見過世面……

怎麼擰乾研究生學位的水分?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是這樣說的:老師要對學生的培養高要求,對其學業嚴格管理,要以身作則秉持嚴謹的學術態度,將時間多用在育人上,對學生的學業指導要多一些;而學生要在學業上多投入一些精力,認真落實學習的各種環節,增強報效國家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養成嚴謹自律的行為習慣。

他還提出要嚴把入口關、過程關和出口關,加強學風建設,敢於讓一些水貨學生畢不了業,這樣就可以倒逼學生潛心治學,而且要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納入信用記錄,信息全國公開共享。

什麼意思?如果你發表不了高質量論文就要淘汰你,那導師呢?對不起,你不行就是你不行,和導師沒關係。不是說導師是研究生的第一負責人嗎?啊這……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某博士是這樣認為的:其實學生在學術造假亂象中是最弱勢的一方,此話怎講?

他說在當前以論文為導向的大環境下,從學生開始整頓可以說是本末倒置,沒有任何一個學生願意鋌而走險冒著犧牲前途的風險來造假,就像沒人天生喜歡犯罪一樣,但在巨大的畢業壓力或是評職稱壓力下,他們漸漸放棄了抵抗。

很多時候導師心裡也明白,有時候對學生的要求自己可能都達不到,但在舉國上下以文章為導向的情況下,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不得不以「論文就是一切」為核心工作思想,論文就是房子、車子和票子,在這種大環境下,發表論文的壓力層層向下傳遞,導師如果保持初心就有可能評不上職稱甚至是失業,因此學生如果不慘水分導師就不會讓其輕鬆畢業。

近年來很多研究生選擇了留學海外深造,有人說他們認為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殊不知在國外,很多學生不發表論文就可以畢業,有些碩博連讀甚是可以用不到3年的時間完成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轉變,因此他們論文造假的動機自然會低不少,而且國外的評價手段比較豐富,不是以論文為一刀切,這大大降低了研究生和教職工的論文發表壓力,可以更好的投入到科研當中。

究其根本是因為他們有著世界領先的糾錯自淨制度,在國外每每發生學術造假行為,就會有專門的研究機構進行詳細的調查,而且會公開最後的調查報告,這一套透明的制度讓輿論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學術造假的監督中來。

正如那位從清華辭職轉而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顏寧教授所言:對學術造假事件處理得越透明、越公開,人們去觸犯這些道德標準的概率就越小,如果對這些事做不到公開透明的處理,再多的學風建設也都是枉然。

是啊,一些院士傑青們在臺上給小年輕大談學術道德建設,仿佛沒有人比他更懂學術誠信,但在臺下剽竊造假五毒俱全、孩子三歲敲基因、五歲寫AI。不公開透明處理金字塔尖的害群之馬,教育部即使聯合最高法把論文造假問題寫入刑法也還是會有人暗箱操作。

就像翟天臨一樣,其實大家都明白一個連知網都不知道的人怎麼可能讀過研究生,但人家不但是碩士生,還是一名博士生,最後的處理結果也僅是撤銷博士學歷,但其實有點常識的人都懂得只要稍微多查一點就會有大瓜,可讓人失望的是沒有部門願意這麼幹,哪怕翟天臨讀研期間花了那麼多時間拍電影也沒有相關部門懷疑的。

中國學術界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嚴查論文作假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分別是:復旦大學2005屆的博士畢業生王磊,其論文存在嚴重的抄襲行為,給予博士學位撤銷的處理;電子科技大學2007屆畢業生賈桂林,其碩士畢業論文也存在嚴重抄襲的情況
  • 教育部發文: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教育部、澎湃新聞等 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8月26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全文詳見文末),除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外
  • 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信用記錄;月獎金僅498元,該院10名兒科醫護聯名...
    來源:北京日報2.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因新冠疫情改為線上舉行近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官網發布聲明說,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聲明還稱,今年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即將於10月5日至12日宣布,新聞發布會屆時將通過諾貝爾獎各媒體平臺官方帳號播出。
  • 教育部:碩博論文倒查5年,納入信用記錄,很多人瑟瑟發抖了吧
    在2020年的國慶前夕,教育部等相關部門連續發文,以解決教育領域的「五唯」痼疾,尤其是重拳打擊論文作假等學術不端行為 比如碩博論文倒查5年,並將論文納入信用記錄等等。 心中有鬼者見此已是瑟瑟發抖,而網友們卻拍手叫好,還希望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看看到底還有哪些人在「裸泳」!
  • 教育部通報三起論文抄襲事件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  《通報》中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
  • 學位論文作假將納入徵信系統 並提高抽檢比例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嚴格規範培養檔案管理,探索建立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校際館際共享機制,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擴大學位論文抽檢比例,提升抽檢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 教育部再出重拳!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倒查近5年碩博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 最近,教育部發布《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通報了復旦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廈門大學等高校的3起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 通報同時要求,各高校要立即採取行動,全面覆核、排查近5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全面排查近5年碩博學位論文
    圖源:圖蟲創意♪ 作者|芥末堆 阿宅♪ 編輯|芥末堆看教育芥末堆訊 日前,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
  • 教育部打擊學術造假 五種論文作假行為將被嚴懲
    出臺《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規定代寫、出售學位論文者也將面臨處罰  今日起實施的《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規定,學位論文作假者將被取消學位申請資格,代寫、出售論文者以及作假者的指導教師、學校等也將面臨處罰。
  • 為300萬研究生的數據擠水分,畢業生論文造假將納入信用記錄!
    300萬研究生的規模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同樣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從恢復高考後的首批18名博士畢業生,在短短不到50年的時間內,中國高校已經累計培養了1000多萬名博士和碩士,而且規模還在不斷擴大,2020年在學的研究生規模將達到300萬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研究生大國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上述幾所高校發布的通知均提到:近年來,學位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
  • 教育部嚴查論文作假 要求倒查5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原標題: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倒查五年博士、碩士學位論文針對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教育部已下文要求倒查5年。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教育部教育督導局8月26日下發《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現予以轉發。例如,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在通知中表示:根據通報的精神和要求,我校將啟動博士、碩士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
  • 教育部動真格的了,倒查5年碩博學位畢業論文,看誰還敢論文造假
    即將大學畢業的學生們,你們是不是也在為大學的畢業論文而煩惱。對於面臨畢業季的大學生來講,都要面臨寫畢業論文的這一個過程,在寫作論文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改變來完成一個屬於自己的論文。而這個論文就是大家在進行各個學術領域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個文章,可以說學術論文就是對大學生學生生涯的一個檢測。
  • 導師讓學生幹私活或將被追責:教育部將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
    · 科研政策 導師讓學生幹私活或將被追責:教育部將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 圖片來源:Pixabay 針對近年來導師與學生的「導學矛盾」時有發生,有的導師讓學生幹私活等問題,9 月 22 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長期以來,廣大研究生導師立德修身,嚴謹治學,潛心育人,為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 教育部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
    通知指出,對出現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學位授予單位,要視情節輕重分別核減招生計劃,國家學位主管部門可暫停或撤銷相應學科、專業授予學位的資格,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負有直接責任的單位負責人進行問責;對參與購買、代寫學位論文的學生給予開除學籍處分,已獲得學歷證書、學位證書的依法予以撤銷,被撤銷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已註冊的應予以註銷並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無效。這是記者18日從教育部獲悉的。
  • 嚴查論文作假!教育部要求覆核、排查近五年博士、碩士論文
    華南理工大學9月30日發布《關於開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全面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稱,近年來,學位論文抄襲、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時有發生。教育部先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督促各高校嚴肅查處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推動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
  • 諾獎得主塞門扎涉嫌論文造假 學術不端行為你怎麼看?
    2018年天津大學的劉某和廈門大學的林某,被發現兩人論文高度雷同,後來被證實都是由同一個代寫;2009年東北財經大學查實,該校統計學專業碩士袁新抄襲南京財經大學曾康寧的碩士畢業論文,最終袁新的碩士學位被撤回;北大歷史學系博士於豔茹的論文大篇幅的抄襲國外學者的論文。   類似於這樣的學術不端的事件不在少數,我們對這些學者發表的論文崇拜至上,這些論文都將指導著後人進一步探究。
  • 論文作假隱患重重!有人花了4000卻被「拉黑」,教育部發聲
    前天,教育部網站發布消息,稱近日印發通知,將狠抓學位論文和學位授予管理,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進入三月,面臨畢業的大學生將著手準備論文的撰寫,白領則要為本年度的職稱評審「鋪路搭橋」。與此同時,網絡上的論文生意也迎來買賣「旺季」。
  • 教育部:加大對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查處力度,實現「零容忍」
    但是個別招生單位和人員招生違規、學術不端、論文作假等現象仍有出現,反映出一些招生單位存在政策規定不落實、制度機制不健全、組織管理不到位、監督管理透明度不夠等問題。 通知強調,要強化自命題規範管理。對標國家教育考試標準,重點加強命題審核和試卷命制全過程的監督檢查,切實加強命題人員培訓,落實安全保密責任制,防止出現命題制卷錯誤和失洩密情況。
  • 遏制本科畢業論文造假不能止於抽檢
    1月7日,教育部印發《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辦法(試行)》,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啟動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抽檢試點工作,要求抽檢每年進行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本科畢業論文抽檢重點考察本科生基本學術規範和基本學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