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讓學生幹私活或將被追責:教育部將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

2020-12-06 騰訊網

由於微信公眾號開始試行亂序推送,為了讓您在第一時間獲取學術圈新聞資訊,請將「科研圈」設為星標,並常點文末右下角「在看」。

「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這裡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科研政策

導師讓學生幹私活或將被追責:教育部將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

圖片來源:Pixabay

針對近年來導師與學生的「導學矛盾」時有發生,有的導師讓學生幹私活等問題,9 月 22 日,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表示,長期以來,廣大研究生導師立德修身,嚴謹治學,潛心育人,為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但也確有部分導師指導精力投入不足、指導方式方法不科學、質量把關不嚴,甚至有個別導師出現師德失範問題。後續,教育部門將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依法依規建立師德失範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澎湃新聞)

學位論文作假納入信用記錄!研究生教育迎來重磅改革

21 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第一責任人,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狀況,將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既做學業導師又做人生導師;

穩步發展學術學位研究生教育,以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和社會重大需求為重點,增設一批碩士、博士專業學位類別;

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招生選拔機制,擴大直博生招生比例,研究探索在高精尖缺領域招收優秀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的辦法;

招生計劃向重大科研平臺、重大科技任務、重大工程項目、關鍵學科領域、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和「雙一流」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高校傾斜;

嚴格規範培養檔案管理,探索建立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校際館際共享機制,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教育部,公眾號「科學網」)

· 高校建設

26 所「985」高校自評報告出爐:北大全面實現「雙一流」建設近期目標,人大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今年是首輪「雙一流」建設收官之年。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 2016—2020 年「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工作的通知》要求,近期多所高校密集開展首輪「雙一流」建設總結工作。

目前,我國共有 42 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它們涵蓋了 39 所「985」高校,外加鄭州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等 3 所「211」高校。在 39 所「985」高校中,已公布首輪「雙一流」建設自評和專家評議結果的有 26 所。其中,北京大學表示,全面實現了「雙一流」建設近期目標;中國人民大學表示,整體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此前在 9 月 18 日,評議專家稱清華大學已全面建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 海外科研

歐洲地平線項目 5 項重大任務公布

水體健康計劃中包含通過加強回收減少塑料對水環境汙染的措施。圖片來源:Pixabay

9 月 22 日,歐盟公布了歐洲地平線(Horizon Europe)項目的 5 項重大任務的擬定目標,將集中研究經費解決 5 個領域的問題:癌症、適應氣候變化、碳中性城市(carbon-neutral cities),水體健康和土壤健康。

歐洲地平線研究計劃為期 7 年,經費約 810 億歐元(約合 6430 億人民幣)。5 個使命將每年分別從歐洲地平線以及其他歐盟計劃獲得數億歐元。但是《科學》新聞(Science News)報導指出,目前仍不明確這些使命將如何組織管理以及它們分別的預算,因此這些項目能否在 2021 年 1 月歐洲地平線計劃啟動時準備就緒仍有疑問。(Science News)

· 期刊動態

《柳葉刀》:將對使用大型資料庫的研究採取新的編輯規則

近日,《柳葉刀》(Lancet)發布公告稱,為避免羥氯喹撤稿事件再次發生,《柳葉刀》及所有旗下期刊將對使用大型真實資料庫的論文引入額外的同行評審標準,並對作者權限和職責聲明提出更具體的要求。

公告稱,針對這類論文,編輯將確保至少一位審稿人對論文使用的數據集有深入了解;對於使用非常大的數據集的研究,將額外需要一份數據科學專家的評審意見。在作者方面,期刊要求不止一位作者能夠直接訪問和驗證論文報告的數據,並且對於學術和商業合作研究,必須有一位能夠訪問和驗證數據的作者來自學術團隊。此外,期刊還將要求所有作者籤名確認他們有權訪問其文章中報告的全部數據,並承擔將文章提交發表的責任。

今年 5 月,《柳葉刀》發布了一篇關於羥氯喹在新冠治療中使用風險的文章,隨後由於研究合作企業 Surgisphere 拒絕提供原始數據,且其他共同作者無法證明研究數據的正確性,期刊於 6 月撤回了這項研究。(Lancet)

· 納米材料

新型 3D 列印技術或可製造與人體相容的納米級醫學元件

圖片來源:A. Strelcov/NIST

傳統的 3D 列印技術利用紫外光或可見雷射啟動凝膠反應。為了提高製作凝膠的精度,這項研究在真空環境中利用能量更高、更集中的電子流及 X 射線進行列印。研究人員還在真空泵和反應液體之間放入一層超薄氮化矽薄膜,來防止製備液體在真空環境下蒸發。該方法製備出的凝膠可鑲嵌微小到 100 nm 的結構。研究者希望完善這項技術,制出精度達 50 nm 的凝膠。(ACS Nano,NIST)

· 疫情通報

9 月 22 日我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 10 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根據國家衛健委官網通報,9 月 22 日 0—24 時,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10 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廣東 4 例,四川 3 例,天津 1 例,山東 1 例,河南 1 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18 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 3 例(均為境外輸入)。截至 9 月 22 日 24 時,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 85307 例,累計死亡病例 4634 例。

根據世衛組織通報,截至歐洲中部時間 9 月 22 日 15:13(北京時間 9 月 22 日 21:13 ),過去 24 小時內全球新增確診病例 222,256 例,新增死亡病例 3,479 例:其中印度新增確診病例 75,083 例,新增死亡病例 1,053 例;美國新增確診病例 36,766 例,新增死亡病例 269 例。全球累計確診病例 31,174,627 例,累計死亡病例 962,613 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

編寫:李姍珊、賈楠、王千玥、戚譯引

編輯:戚譯引

——END——

點個「在看」,及時獲取最新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學術頭條:中國新冠疫苗證明有效,NASA計劃2024年再登月,導師讓學生幹私活或被追責
    在一項發表於《流體物理學》的文章中,科學家研究了相對溼度、環境溫度和風速,對呼出的氣霧中病毒的生存能力的影響。他們建立一個計算模型,用於評估含病毒飛沫的蒸發率,並發現在高溫和低相對溼度下,含病毒飛沫的蒸發率較高,其中病毒的活性則較低;而高溼度將有利於氣霧的遠距離、高濃度傳播。此外,高風速則會增加空氣中病毒的傳播率,因此風速也是其中的關鍵影響因素。
  • 教育部:導師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
    教育部網站11月11日發布關於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的通知。  一、準則是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的基本規範。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為國家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長期以來,廣大研究生導師立德修身、嚴謹治學、潛心育人,為國家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個別導師存在指導精力投入不足、質量把關不嚴、師德失範等問題。制定導師指導行為準則,劃定基本底線,是進一步完善導師崗位管理制度,明確導師崗位職責,建設一流研究生導師隊伍的重要舉措。
  • 教育部發文要求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及培養管理工作
    要健全完善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的機制,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探索建立學術論文、學位論文館際和校際學術共享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劉夢潔被撤銷學位 湖南大學:學生私自摘抄,導師把關不嚴
    湖南大學通報:學生私自摘抄,導師把關不嚴舉報網友在27日的帖子中,指責湖南大學查處不力,網帖發布次日,湖南大學研究生院在「湖南大學」官方微博上貼出說明,表示將立即成立專門工作組核查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學位論文涉嫌學術不端的問題,並將及時公布結果。
  • 教育部嚴查招生與畢業,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百萬研究生修改論文
    近期,教育部已經印發通知,對高校的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著重將畢業論文的抽查環節列為重點工作之一。一時之間,本科生開始擔心考研的難度,而百萬研究生開始加緊修改論文。第一點,研究生的招生程序和招生標準將更加嚴格根據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各大高校和相關研究機構,在2019年的研究生招生工作當中,將會進一步嚴格把關招生工作,其中包括研究生考試的試卷命題規範問題,以及研究生複試的選拔標準問題。
  • 教育部:加大對研究生學位論文作假查處力度,實現「零容忍」
    據教育部網站2月27日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分別就研究生考試招生和培養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嚴格的規範性要求。 通知指出,經過四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邁入研究生教育大國行列。要健全完善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的機制,加大對學術不端、學位論文作假行為的查處力度,露頭即查、一查到底、有責必究、絕不姑息,實現「零容忍」。探索建立學術論文、學位論文館際和校際學術共享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教育部正研究制訂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不得將研究生當作廉價...
    目前,全國有研究生導師46萬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5萬人。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後,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將成為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教育部正在研究制訂《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規範》(下稱《規範》),並已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
  • 教育部網站報導上海交大研究生培養工作
    設立校內教師獎勵體系的最高榮譽——「教書育人獎」,樹立一批傳道授業的導師典型,並在學校網站開設「交大名師」「學者筆談」等專欄進行宣傳報導,激勵廣大教師堅持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制定《落實研究生指導教師立德樹人職責規定》《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教師考核評價指導意見》等文件,將師德師風與學術道德要求貫穿於導師選聘、晉升、考核等各個環節,進一步落實導師的立德樹人首要職責。
  • 教育部發典型案例:青島紅黃藍幼兒園外籍教師猥褻幼童案在列
    2019年3月29日,許某某用笤帚木把對未達到英語月考目標分數的25名學生進行體罰,造成部分學生腿部、臀部、背部等部位淤血、紅腫。許某某的行為違反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五項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2018年修訂)》,對許某某予以辭退,按程序撤銷其教師資格,同時追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負責人及學校校長等的責任。
  • 教育部最新發文,這三類教師無資格審查論文,將建立專家退出機制
    同時,教育部為了更高效、高質地完成研究生論文的籌建審查工作,也建立了相應的專家庫,遴選了大量專家、教授入庫,為研究生論文抽檢審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但隨著學術不端問題的不斷出現,一些專家庫的專家甚至自身也存在學術造假問題,這不得讓大家產生了懷疑:我們還能保證研究生論文抽檢審查工作的質量和公平、公正嗎?
  • 離世研究生的導師,其招研資格最終定論來了,為武漢理工大學點讚
    如果某位大學教授,對其指導的研究生離世,負有一定的責任,被停止了招研資格,隔幾年後又恢復招研資格,作為研究生新生的家長,你會同意讓這樣的教授作為自家孩子的研究生導師嗎?我想,這答案我不說,大家的內心早已有了結果。誰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追隨一個在研究生培養中存在問題的導師呢?
  • 「四大發明」之爭越演越烈,到底是學術自由,還是師德有缺?
    近日,著名985高校電子科技大學深陷輿論漩渦,一幹學校領導或許正頭痛不已。事件起於該校副教授鄭文鋒在QQ群與學生論文選題時稱:四大發明在世界上都不領先,也沒有形成事實上的生產力或協作。「中國古代沒有實質性創新」的言論被學生回擊,認為其侮辱四大發明。隨後,學生將聊天記錄的截圖發到網絡,事件迅速發酵,網友們對此事議論紛紛。但真正讓事件登上熱搜的,是此後電子科技大學對鄭文鋒處理文件的曝光。
  • 教育部通報南大梁瑩學術不端:抄襲 重複發表論文
    教育部通報的第一起事件為南京大學教師梁瑩學術不端問題。南京大學教師梁瑩違反教學紀律,敷衍教學;違反學術規範,研究生在讀期間抄襲、重複發表多篇論文,使用抄襲的論文作為自己的成果,在職稱申報中弄虛作假。學校黨委(行政)對梁瑩作出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過、取消研究生導師資格、調離教學科研崗位、終止或退出有關人才項目的處分,按程序撤銷其教師資格,同時追究學校有關院系、部門及相關人員責任。
  • 南郵研究生的導師是個「狠角色」?研三學生用一句話回擊
    南郵研究生自殺,多文刷屏,學子給張宏梅教授諸多差評 南京郵電大學的張宏梅教授被撤職了,研究生導師的資格被取消,就是這樣一位美女博導和碩導被貼上了「黑心導師」的標籤。
  • 我國將建立更加科學健全的教育評價體系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項目、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鈎,不得通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教師和學生,嚴禁公布、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
  • 天津大學研究生實名舉報導師學術不端,涉事導師已被...
    看到這,筆者不禁感慨,一時發論文一時爽,一直發論文一直爽,可是被扒了造假,那就要被釘在恥辱柱上了啊~ 造假導師可以解聘,學生有該何去何從? 當然,吃瓜並不是我們的目的,在這一造假事件背後,還有更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探討和深究。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黨委舉行紀律教育暨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專題報告會
    根據《中共中山大學委員會關於開展2020年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的通知》和《中共中山大學委員會關於開展2020年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的通知》精神,10月7日下午,管理學院黨委在善衡堂S131召開紀律教育暨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專題報告會,學院全體教職工參會學習。此次報告會由學院黨委書記謝曼華同志主講。
  • 教育部:撤銷南大「404教授」梁瑩「青年長江學者」稱號
    經調查,梁瑩存在學術道德等師德問題且情節嚴重,根據相關規定,南京大學給予梁瑩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行政記過處分,取消梁瑩研究生導師資格,將其調離教學科研崗位,終止「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聘任合同;報請上級有關部門撤銷其相關人才計劃稱號和教師資格。
  • 南郵一研究生實驗室身亡 曾替導師「幹私活兒」
    其被導師張某「謾罵壓榨、人格侮辱、不讓考六級、不給改論文,還被要求籤承諾書延期畢業」,因而選擇結束生命。1月6日,新京報記者走訪了解到,死去的學生叫譚大偉,是南京郵電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其導師叫張宏梅,是該學院材料物理專業教授。多名學生稱張宏梅存在對學生進行人身攻擊甚至人格侮辱的情況。另外,張宏梅還涉嫌讓學生給她的私人公司幹活兒。
  • 教育部規定研究生導師「十不得」 網民議論紛紛
    11月11日,教育部發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明確導師「十不得」,不得有違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損害黨和國家形象、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言行;不得組織或參與任何有可能損害考試招生公平公正的活動;不得對研究生的學業進程及面臨的學業問題疏於監督和指導;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