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動物天生就怕老虎,聞到老虎的氣味都會瑟瑟發抖?

2020-10-18 魅力科學君

以老虎的體格和威勢,尋常動物只要一看見老虎的樣子,就會非常的害怕,這可以說是一個理所當然的現象。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很多動物從來沒有看見過老虎,卻還是非常怕老虎,哪怕只是聞到了老虎的氣味,也會害怕得不行。那麼為什麼很多動物天生就怕老虎,聞到老虎的氣味都會瑟瑟發抖呢?

對於這個問題,簡單的解釋就是,老虎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大約200萬年,在自然界中它們一直是頂級掠食者,嚴重地威脅到了其他動物的生存,時間長了,那些弱小的動物都懂得了老虎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只要有一點點老虎的蛛絲馬跡,哪怕只是聞到老虎的氣味,它們都會瑟瑟發抖,害怕得不行。而現在很多動物從來沒有看見過老虎,卻還是非常怕老虎,正是源自於它們的祖先對老虎深深的恐懼。

相信大家一定比較好奇,這些動物到底是怎麼把自己對老虎的恐懼傳承下去的,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

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曾經用小鼠做過一個研究,其研究內容是通過訓練讓一些小鼠對一種特定的氣味產生恐懼,然後再觀察這些小鼠的後代是否也會對這種氣味產生同樣的恐懼。

研究人員選擇了苯乙酮,這種物質能夠釋放出一種類似櫻桃花的氣味,在研究工作中,他們在每一次釋放這種氣味的同時,就對用於實驗的小鼠進行一次足以讓它們感到刺痛的輕微電擊,不出研究人員所料,在大約10天以後,這些小鼠就對苯乙酮的氣味產生了深深的恐懼,一旦聞到這種氣味,即使不輔以電擊,它們也會有高度緊張的表現。

在隨後的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鼠的第二代在第一次聞到苯乙酮的氣味時,也表現出了同樣的恐懼,更讓人驚訝的是,它們的第三代也有同樣的表現。這就說明了動物的恐懼似乎是可以遺傳的,那麼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動物對每種氣味的識別都需要特定的蛋白質受體,蛋白質受體則通過基因的遺傳信息合成,這個過程被稱為「基因表達」,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基因都可以表達(比如說人類能夠表達的基因就只有2%),而控制基因表達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基因甲基化。

簡單地講就是,動物體內本來可以合成很多種蛋白質受體,但基因甲基化卻可以決定要不要合成某種蛋白質受體,以及合成多少這樣的蛋白質受體。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小鼠鼻腔中的M71神經元明顯比正常小鼠要多,其上的蛋白質受體來自於 「Olfr151」 基因,很顯然,這種蛋白質受體是負責識別苯乙酮的氣味的。進一步研究發現,雖然這些小鼠的 「Olfr151」 基因序列與正常小鼠是相同的,但是它們的基因甲基化程度卻有很大的不同。

研究人員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不斷重複的輕微電擊使小鼠對苯乙酮的氣味特別敏感,因此它們體內就需要合成更多的負責識別這種氣味的蛋白質受體,這就促使了它們的「Olfr151」 基因甲基化程度出現了改變。

基因甲基化是一種基因修飾的形式,它可以在不改變基因序列的情況下改變動物的遺傳表現,也就是說,動物的基因甲基化程度是可以遺傳下去的(即表觀遺傳),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小鼠的後代就會合成比正常小鼠更多的識別苯乙酮氣味的蛋白質受體,從而讓它們對這種氣味產生與它們父輩一樣的恐懼。

(註:上述研究成果發布在2013年12月1日的《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上)

通過以上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之所以很多動物天生就怕老虎,聞到老虎的氣味都會瑟瑟發抖,是因為這些動物的祖先經常受到老虎的威脅,它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老虎的氣味特別敏感,其體內就需要合成更多的負責識別老虎氣味的蛋白質受體,於是在它們體內的與這種蛋白質受體對應的基因甲基化程度就改變了。

這種基因甲基化程度的改變代代傳承,即使是這些動物的後代從來沒有見過老虎,在聞到老虎的氣味時,它們同樣也會瑟瑟發抖。我們也可以看到,雖然這些動物的恐懼是來自於時空另一頭的記憶,但是它們祖先的記憶並沒有遺傳下來,只是在自己的基因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跡。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很多動物沒有見過老虎,但是天生懼怕,這是為什麼?
    老虎是自然界中的頂級掠食者,在食物鏈中都屬於最上級的那種,佔據著重要的生態位。在野外幾乎是沒有天敵的存在,任何動物皆可「吃」,即使是人類也不例外,所有動物看見老虎都會懼怕。貓科動物都是非常好的獵手,在地球上發展進化的時間也非常長,很多物種都受其「壓制」。
  • 棕熊的搏鬥技巧是老虎的對手嗎?它與東北虎誰厲害?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講的就是老虎因為強大的實力稱霸一方,甚至同一個山頭都容不下另外一隻老虎。天生腦門自帶王者氣息,很多動物別說見到老虎了,單單是聞到氣味就要嚇得屁滾尿流,最典型的就是狗,農村的長者都知道,以往山中有老虎的時候,村民上山砍柴帶的獵犬,只要一聞到老虎的糞便馬上神情都不對了,躲在樹根下瑟瑟發抖。而老虎中又以東北虎最大最強壯,可以說在自然界中少有敵手。除了遠在非洲大陸雄獅能夠與之較量一番,山林裡的飛鳥走獸只有被吃的份。
  • 看到了森林之王老虎,為什麼自然界的動物都會害怕?原因很簡單
    老虎是一種非常霸氣的動物,它可是百獸之王,這一點從人家頭上的那個字就能看出來了,所以在自然界中動物看到老虎第一反應都會害怕,那麼老虎身上到底是有什麼能夠讓大多數的動物都非常害怕呢?老虎是貓科動物,體型非常的雄偉而且還非常的兇猛,人家吼一吼森林都要抖三抖的,老虎是肉食性動物,而且人家還不會挑食,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其他的動物不管是見過老虎還是沒有見過的,它們在見到老虎的第一瞬間肯定就是害怕了,因為老虎的體型總會給人一種強大的震懾力。
  • 老虎的天敵是什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
    老虎的天敵是什麼?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東北虎,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從遠古到現在,地球上進化出最傑出的獵食者,就要屬貓科動物了,貓科動物是到目前為止,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傑出的食肉動物,他們天生就是為了獵殺其他動物而生的,就算是我們家裡養的小貓咪,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神」,然而萬物相生相剋,很多動物都會有一個天生的剋星,我們稱之為天敵,那老虎的天敵是什麼呢?
  • 老虎也是貓科動物,那麼老虎會吃掉貓咪嗎?看完漲知識啦!
    老虎也是貓科動物,那麼老虎會吃掉貓咪嗎?看完漲知識啦!說到老虎,想必大家肯定都已經不陌生了。小編小時候吵著要去動物園,可就是為了去看老虎的。老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兇猛的貓科動物了,它們的體型和咬合力,都已經超越了我們的「草原之王」獅子了。
  • 老虎和貓一樣是貓科動物,那老虎看見了貓,會吃掉貓嗎?
    雖說貓和老虎同宗同源,貓是老虎的縮小版,但老虎是個領地意識很強的傢伙,如果他意識有別的食肉動物侵入它的領地,搶佔了它的地盤或者挑釁它的尊嚴,追咬一陣肯定是有的。如果被它咬住,憑藉它長長的犬牙和驚人的咬合力,被咬到那必死無疑。至於它吃不吃死貓咪,那要看它餓不餓,如果餓了,它可是什麼肉都吃,不會覺得吃同類難看,也不會覺得難吃,畢竟對於野獸來說,生存第一嘛。
  • 為什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也有害怕的時候,它的天敵究竟是誰呢?
    導語:為什麼食物鏈頂端的老虎也有害怕的時候,它的天敵究竟是誰呢?大家對於自然界中的動物都非常熟悉,而其中一些動物擁有非常強悍的生存本領以及天生的體型優勢,在自然界中堪稱萬獸之王。老虎和獅子就是我們常見的兩種強勢的貓科動物,他們與我們馴養的貓咪有相似之處,但戰鬥力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因此有不少的朋友都對他們充滿了好奇。有許多動物園都會馴養這兩種兇猛的動物,人們在看到他們之後都會很好奇,既然他們在自然界中這麼強,那麼他們在自然界會不會有天敵呢?就像許多可怕的害蟲,在自然界只要遇上天敵也得乖乖繞路走。老虎是否也會有這樣害怕的對象呢?
  • 一豬二熊三老虎由來,一豬二熊三老虎啥意思?
    一豬二熊三老虎下一句是什麼,為什麼野豬會排在老虎和熊上面,其實這裡所說的並不是戰鬥力的排名,而是對人類威脅程度的排名。野豬之所以分布較廣,數量較多,正是因為它頑強的生存能力,作為雜事動物的它能夠適應各種惡劣環境和地形,一般它們會三四隻同行,公野豬則在發情時期才會加入野豬群,和家豬比起來,野豬的戰鬥力更強,兇猛程度完全不能相比,很多時候豹子都會成為它的手下敗將,不過相對於老虎和熊還是差得很遠。
  • 為什麼同樣是貓科動物,老虎看著就很乾淨,獅子卻總是髒兮兮的?
    如果提問大家一個關於動物中誰是百獸之王的話,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心中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有的人可能會說是威風凜凜的老虎,也有人會說是霸氣威武的獅子,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到底是什麼,其中的爭議一直以來都沒有消失過。在此爭議的基礎上,我們今天來說一個與獅子、老虎有關的趣味現象,大家來隨我一塊來看一看吧。
  • 大型的狼群遇見老虎時會害怕嗎?它們能否與老虎一戰?
    看過很多紀錄片,成年的灰狼群是真的能夠捕殺成年野牛的,它們的進攻方式很有特點,一些狼咬住野牛後腿,有些跑到前面去鎖喉,捕獵效率很高,這點其他動物都要汗顏。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貓科動物,由於體型龐大,又有尖牙利爪,所以在大自然中,幾乎沒有什麼動物能夠戰勝老虎,所以我們一般把老虎稱為百獸之王。
  • 幼熊被老虎捕食,母熊想報仇反被老虎暴打,最後想出一招嚇跑老虎
    正當老虎擦了擦嘴巴,正打算走時,被回家的母熊逮個正著。母熊一眼看到老虎嘴上的血跡,還有周邊的毛髮,就知道自己的一個幼崽被旁邊的老虎吃了,忙趕走另一隻嚇得瑟瑟發抖的幼熊。母熊當然毫不示弱,從老虎的口中掙脫後,又不屈不撓對老虎發起了反擊。此時此刻,母熊心中有一團怒火想要撒出去,慌忙中用尖利的爪子在老虎身上一通猛抓,還用嘴狠狠往老虎屁股上咬去,儘管黑熊的攻擊力也是不可小覷的,沒想到又被老虎一下撲倒在地上。這隻母熊的個頭比老虎要小一圈,很明顯不是老虎的對手。
  • 闢謠:狼獾戰鬥力「爆表」,可以單挑老虎?錯的離譜
    在陸地上的鼬科動物中,狼獾無疑是戰鬥力最強的。大多數的鼬科動物,體型都比較小(體長大都在1米以下),因此它們捕獵的獵物也以小型的動物為主。但是,狼獾則可以捕獵比自己體型大很多的動物,比如狍子、香獐子等體重在30公斤左右的動物。
  • 那隻和老虎生活的貓,在貓群有什麼變化?網友:太不可思議!
    現在生活比以前富裕了許多,正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之後,不少人家都會喜歡在家裡養寵物,這樣一個人孤單的時候,也會有寵物陪伴著自己,這種感覺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在我們中國,很多人,都會首選將貓、狗當成寵物,來陪伴自己,因為貓貓很可愛,狗狗很忠心的。
  • 老虎竟然不如豺和狼?為何猛獸排名老虎只在第三位?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一個成語叫做「豺狼虎豹」,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它是指各種對人類和牲畜等危害極大的野獸,不過,從引申義來看,它一般都用來形容兇狠的惡人。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都知道,老虎才是百獸之王,按理說豺狼虎豹的排名,老虎應該在第一位,可是,卻被豺和狼奪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頭銜,難道老虎論戰鬥實力,還打不過區區的豺和狼嗎?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大地怎麼回事。
  • 為什麼老虎沒有群居?
    看起來,很多動物都比我們認為的要複雜得多。很明顯老虎一生都可以認出自己的親屬,也可以和其他老虎分享自己的獵物、甚至部分共用自己的領地。還是很多雌虎都會把一部分領地讓渡給自己的女兒?是1號媽媽主動放棄了領地?還是女兒巧取豪奪?在老虎的世界裡,大部分雄虎長大後都會長途跋涉到遠方尋找配偶和領地。雌虎則會在媽媽附近建立領地。後來,又有科學家在齊旺發現了幾次類似的情況。1個女兒在成年之後完全接管了媽媽的領地,4個女兒從媽媽領地邊擠出了一塊地方安了家。
  • 獅虎之爭,終於有定論了:老虎是天生的殺手
    我們知道,對於獅子和老虎誰是百獸之王仍然存在歧義,在我國,老虎的威勢似乎更勝一籌,而在西方,獅子是毫無疑問的百獸之王。但是事實勝於雄辯,兩者之間的戰鬥是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但遺憾的是為什麼我們很少聽到老虎和獅子搏鬥的消息呢?
  • 打龍打虎不打野豬,難道野豬比老虎還厲害?看完就知道了
    打龍打虎不打野豬,難道野豬比老虎還厲害?看完就知道了自古以來在民間就有著很多的傳說,尤其一些動物更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人口相傳中,我們聽過這樣一句話,「打龍打虎不打野豬」,難道野豬比百獸之王老虎還厲害嗎?
  • 棕熊的體型比老虎大,可為什麼棕熊卻是老虎的獵物呢?
    如今公認的大型猛獸主要是貓科動物與熊科動物,其中棕熊、老虎、獅子的戰鬥能力都是數一數二的。不過獅子通常生活在草原上,那兒沒有棕熊,所以它們兩個沒有可比性。但是同樣生活在森林裡的棕熊與老虎,它們之間卻發生過戰鬥,不可思議的是,體型比老虎還要大的棕熊,竟然是老虎的獵物,這是為什麼呢?
  • 古代獅子VS老虎,誰更厲害?漢武帝的小實驗證明了誰是百獸之王
    在中國歷史上,老虎似乎一直都佔據著「百獸之王」的地位,故而從先秦時期開始,包括老虎在內的各種奇珍異獸就成為了進貢給周天子的禮物,作為貢品被送到洛陽。而隨著秦漢時期中華文明的極大擴張,漢朝使用和平與武力手段完成了對西域的徵服工作。
  • 羅布泊發現神秘群居動物,體型比老虎還大,但是卻「膽小如鼠」
    而有一位攝影師就在羅布泊發現了神秘的群居動物,這種動物體型比老虎還大,但是性格卻天生「膽小如鼠」。相信大家應該都對這種動物感到好奇吧。,雖然現在很多人對於駱駝這種動物並不陌生,但是實際上目前大部分的駱駝都是馴養的,而像這種成群的野駱駝其實還是比較少見的。